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规划师》2017,(1)
当前我国发展已进入新常态,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入紧缩期。在国际倡导"绿色经济"发展以及国内"区域异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城镇化的"绿色转型"面对经济基础、发展阶段、动力和危机各异的城市个案,转型的动力、思路和举措应当各不相同。文章借鉴紧凑城市和收缩城市理论中的可持续城市发展模式成果,以沿海城市深圳和东北老工业城市阜新为例,提出在"降增速、去杠杆、调结构、促公平"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未来"仍然持续增长"和"持续慢增长或收缩"两种类型的城市实现"绿色转型"的新型城镇化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新的内涵和动力。在对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刻画了新常态下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然后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公共管理与服务创新以及文化创新4个方面详细探讨了新常态下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最后提出了新常态下推动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5)
贵州经济长期处于欠发达欠开放阶段,同时在经济发展中尤其是工业化发展中将会面临"阵痛期",特别是出现了一些可能引发经济下行和风险增大的边际变化。因此,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工业化路径不仅是贵州适应经济温和增长的新常态、发展方式转型的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常态的重要命题,也是贵州实现后发赶超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4.
紧凑城市是西方规划学者针对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城市空间规划模式。本文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理论入手,介绍紧凑城市理念的定义、理论以及演变,并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问题,从若干方面探讨紧凑城市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借鉴“紧凑城市”理念,实现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紧凑城市是西方规划学者针对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城市空间规划模式。本文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理论入手,介绍紧凑城市理念的定义、理论以及演变,并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问题,从若干方面探讨紧凑城市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元 《城市规划》2015,(10):52-59
20世纪90年代以来,能源经济的开发推动了陕北经济跨越式快速增长,但能源富集并未真正带动城镇化发展,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表现出危机,表现出"资源诅咒"。本文在分析陕北城镇化表征的基础上,从资金投入、利益分配与利益补偿三方面揭示了"资源诅咒"的内在逻辑与危机。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诅咒"是能源产业"非常态"发展积累所致,受制于资源依赖过度路径、历史欠账较多、体制局限。能源新常态倒逼陕北转型发展,转变城市发展理念、目标和方式,化解资源对于城镇化的抑制作用,是规避"资源诅咒"的机遇期。陕北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构建应以创新和生态为底线,统筹城矿乡村资源配置和劳动力分配,挖掘城市潜力,彰显地域特色,实现多元和谐、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态城市建设与宏观经济环境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意味着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具备了新的内涵和特征。本文基于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认识,以深圳市龙岗区为案例,阐释了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探讨了未来生态城市的产业发展重点、方向与模式,提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符合生态城市发展要求的未来区域产业发展建议,以期为龙岗区以及国内类似生态城区的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林颖  李梦晨 《城市规划》2017,(11):41-45
对影响中国城镇化的新自由主义思想进行正反面的认识,分析其所倡导的产权市场开放、企业型政府、全球自由化对快速城镇化的推动机制,同时透析繁荣城镇化背后新自由主义对城市规划行为的误导,认为新自由主义中既存在可以汲取的合理思想,又需要对其错误进行科学的批判,这种基于反思旧常态提出新转型的思路,符合新常态语境的逻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城市规划在价值取向、行为主体、方法体系上的转型之路,并结合国家政策,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政府治理改革、城市住房保障系统等方面提出城市规划的应对举措,走向城市规划变革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规划行将收官之际,国家将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应对经济新常态提升到下一个五年规划的重要位置。"双新"背景下,我国的城市群除了要继续担负好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的责任外,以城市群引领和优化重组区域经济格局也将成为其重要职责。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在空间发展阶段梳理、现状及趋势研判的基础上,提出"双新"背景下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协同格局的总体思路与变革方向,以建立适应新时代要求、加快释放改革红利的城市群空间载体,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城市群建设的发展导向做出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3)
长期以来的二元结构,导致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比较低,成为制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障碍。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统筹城乡关系,关系到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新常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全新阶段,对于农民工市民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在新常态下研究农民工市民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中国经济发展适应新常态,容忍经济放缓。由于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经济呈现出了缓慢复苏的情况。在新常态经济的影响下,城市再生水的利用也面临新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当前国内再生水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再生水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进入经济新常态后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新挑战,其中一个核心挑战就是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经济结构扭曲和对经济长期潜在增长率的抑制.为此,要对供给端进行深层次结构性改革,首先就要从城镇化模式入手.原来基于土地资本化的债务型融资的城市发展模式,不仅让城镇化进程难以有效持续,农村人口难以有效被吸纳和进城安居,也让地方政府债务累累,失去拉动经济的能力,进而让整个国家实体经济都陷入高杠杆的巨大包袱.导致城乡人口流动受阻的户籍与农村土地制度的约束,也让城镇化放慢,从而影响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提高和内需的释放.面向经济新常态,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要坚持以人为本、降低对土地融资的依赖度、创新城市发展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8)
2009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且成效比较显著,客观上对我国经济在特定时期内的平稳持续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联动效应的存在,欧美经济形势的持续动荡已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如何调整结构性减税政策,以确保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在对现有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实施成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并提出我国可对增值税等税种实施进一步减税,适当调整个人所得税率,进一步完善与扩大现行房产税试点政策,以及实施相关配套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茹佳欢 《城市建筑》2014,(30):307-307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中国经济发展适应新常态,容忍经济放缓。由于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经济呈现出了缓慢复苏的情况。在新常态经济的影响下,城市再生水的利用也面临新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当前国内再生水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再生水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16.
李正茂  李强 《住宅产业》2015,(Z1):20-23
当前,合肥市建筑业进入了新常态发展时期,建筑产业化已成为合肥市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文章概述了合肥市建筑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同时分析指出在新常态下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合肥市建筑产业化的发展带来新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5,(3)
自2013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步入新常态,呈现出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的基本特征。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节约、反腐败、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文章主要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围绕反腐败、反垄断、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县域经济、科教融合创新和海外投资等十个方面分析全国各行业企业发展的新机遇,提醒企业充分利用改革的红利,抓住创新的机遇,调整产业结构,从而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杜志威  李郇 《规划师》2017,(1):5-11
以人口减少和经济衰退为特征的收缩城市,近年来已经引起国内外城市规划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基于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从资本流动的角度对城市收缩的概念、形成及类型进行解释,在分析资本流动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收缩城市是过度积累危机的空间表现,而过度积累危机中出现的资本盈余和劳动盈余是导致城市出现收缩的主要动因。同时,根据经济全球化资本流动的特征,分别从依附关系、制造业转移、郊区化和地方制度响应四个方面分析不同类型收缩城市的形成机制,进而从规划方向指出收缩城市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门窗》2016,(10)
本文通过回顾过去和分析当下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状况,结合"新常态"概念,对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我国历史街区的保护已经从大规模拆建改造向小规模分阶段有机更新发展;同时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开发机构、社会团体和组织、社区居民等多方参与的保护模式;更注重历史街区内文脉的保留与延续,注重保护历史街区内的社会结构以及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3)
随着我国经济迈入转型发展关键时期,银行业所面临市场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民营银行试点先行,金融机构退出机制的建立等,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提出挑战,同时也是机遇。邮储银行作为一家处于成长期的大型银行,必须深刻认识局势,主动变革,积极调整市场战略,加快布局,深入探究转型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