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分析城市综合承载力内涵基础上,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函数模型计算2015 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综合承载力水平,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探讨了地级以上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综合承载力存在较大差距,整体呈现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递减的空间分布趋势;地级以上城市综合承载力呈现明显正向全局空间自相关关系,从局域空间自相关和冷热点结果来看,呈现出自东向西由热点逐步过渡为冷点的空间格局,H-H型城市主要分布在热点区,H-L型城市以西部地区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居多,L-H型城市数量只有河源市,L-L型城市集中分布在冷点区。研究结果可为解决当前城镇化问题、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经济承载力的空间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探讨经济承载力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地统计全局趋势分析法,对中国28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经济承载力空间格局分异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城市经济承载力的驱动路径及提升策略。结果表明:① 城市经济承载力的空间分布,基本呈东、中、西三级阶梯依次递减的趋势,且各城市得分值从高至低的衰减速度由快到慢再变快。② 城市经济承载力空间分布呈现较弱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热点区域H-H类型集中,冷点区域H-L型和L-H型较多,且热度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依次递减。③ 城市经济承载力的空间差异主要在东西方向,而经济发展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南北方向,且两者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基本对应中国的西部、中部和东部位置。④ 资源环境驱动路径、经济社会驱动路径和政策人才驱动路径是城市经济承载力提升的三种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城市化质量特征及空间差异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韩增林  刘天宝 《地理研究》2009,28(6):1508-1515
根据城市化质量的内涵,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就业、居民生活、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用地质量、创新质量和城乡协调等10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化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除拉萨外的28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城市化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城市之间城市化质量差距明显,城市化质量总体不高;城市化质量和城市规模没有对应关系,城市不是越大越好;人口城市化水平不能反映城市化质量,人口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最终目标;城市化质量较高的城市仍存在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化质量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从东部沿海到中、西部依次降低的特点;城市化质量较高的城市呈"群"状分布,与城市群有较好的拟合。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时空格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斐  杜德斌  李恒  游小珺 《地理学报》2013,(10):1331-1343
根据科技资源的内涵与结构,利用全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2001-2010年科技资源的相关数据,应用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DEA)计算出各城市在不同时期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在此基础上,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ESDA)对研究期内各城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演变态势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的科技资源平均配置效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且在高低交错中呈现逐年递减趋势,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科技资源平均配置效率差距逐渐扩大。②在空间分布上,科技资源平均配置效率与城市群存在较好拟合。从空间的演变格局来看,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空间自相关显著,呈现出相似值(高高或低低)之间的空间集聚,空间分布的集聚现象逐步增强,在地理空间上总体差异具有变小的趋势。③科技资源配置相对效率的差异是区域发展的普遍现象,它的存在与演变是地理位置、科技资源禀赋、科技环境等诸多方面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和反映。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紧凑度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紧凑城市以提高城市效率为目的,体现在空间结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3方面。以土地利用紧凑、经济紧凑、人口紧凑、基础设施紧凑、公共服务紧凑和生态环境协同6个维度构建紧凑度综合指标体系,测算2001、2005和2009年中国28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紧凑度,探讨中国城市紧凑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①在全国尺度上,中国城市紧凑度整体高降低升,中低紧凑度城市逐渐增多,城市之间的差距不断减小,表现出日益明显的纺锤状特征。②在区域尺度上,紧凑度空间异质性显著,呈东高西低的特征,其中东部地区高紧凑度城市呈团块状分布于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低值连绵分布,高值呈斑块状。但从变化趋势来看,东部地区紧凑度逐渐下降,中西部地区则慢慢提升。③城市紧凑度存在明显的规模等级递增效应,超大城市高于大中城市,小城市紧凑度最低。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工业创新效率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杜志威  吕拉昌  黄茹 《地理科学》2016,36(3):321-327
以中国288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业创新活动数据,综合考察城市工业创新效率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首先,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构建了中国城市工业创新效率评价体系,运用DEA包络分析方法,从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两个维度对城市工业创新技术效率进行分析。然后,以聚类分析划分了3类工业创新效率城市,总结工业创新效率模式的空间特征,并分析了影响空间格局的原因。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工业创新效率呈现东强西弱,阶梯状减弱的总体空间格局,工业创新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空间特征并不重合;全国尺度上,工业创新效率城市的空间分布与人口密度“黑河-腾冲”线的分布基本一致,区域尺度上,城市间呈现“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城市工业创新效率空间格局受到工业发展基础与工业创新能力影响,提高城市工业创新效率关键在于提升工业创新中人力资本要素和优化工业创新投入规模。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建立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获得2001,2005,2010年河南省各省辖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得分,并运用ArcGIS表达这3个年份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格局.通过分析2001,2005,2010年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得到其空间演变特征: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变化明显,高低值中心跃迁,市域间新型城镇化水平不平衡性加剧,新型城镇化高水平市域有向中部集中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城市基础设施效率研究是科学评价基础设施发展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构建城市基础设施投入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借助MaxDEA软件,运用DEA模型,对2006-2016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测度和分解,探究其时空演变特征,并通过ESDA方法分析其空间关联格局.研究结果显示:①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总体投入产...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下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格局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文中从利用强度、投入水平和产出效益三个方面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并选取287个城市为研究单元,分析了2011年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格局与机理。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出由东向西依次递减的趋势;沿海地区、"T"字轴地区、长江流域沿线地区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其周围城市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布的空间集聚性明显,集约利用城市和中度利用城市呈点状、间隔分布,低度利用城市和粗放利用城市呈面状、连续分布;总体来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仍比较低;机理分析归结为经济因子、生态因子、社会因子和技术进步因子四个方面,并指出对现有体制进行完善是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期刊论文的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知识专业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吕拉昌  廖倩  黄茹 《地理科学》2018,38(8):1245-1255
将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知网发布的168个学科领域期刊论文数量为数据来源,对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知识专业化水平、影响因素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专业化水平总体偏低,多样化水平较为明显;知识专业化水平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随城市行政等级依次升高,即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普通地级市。具有资源优势的城市,其知识专业化领域高度集中在以资源为基础的领域;中小城市的知识专业化领域相对较少,专业化程度高;大中城市知识专业化领域多,多样化趋势明显,但各领域的知识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从城市等级上来看,知识专业化程度表现为五线城市>四线城市>三线城市>二线城市>一线城市。 知识专业化水平主要受科教经济因素、人才潜力和服务业因素、工业基础因素、人口规模因素四大因素影响。 知识专业化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整体呈现倒U形关系;但各区域随发展阶段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可以分为U形、倒U形、M形和W形4种大类型。  相似文献   

11.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格局,是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分布与空间结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与城市网络的空间格局等方面,对国家尺度城市体系的空间格局现状特征、演变过程及形成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并据此得出:当前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格局研究虽较多,但仍需深化和完善;基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安全的城市体系的空间格局研究较少,不能满足现实需要;而城市体系空间格局优化理论与合理性评价研究较为缺乏,系统模拟与优化模式研究则更为薄弱.因此,未来应在深化和完善现有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强化中国城市体系的生态安全格局、资源环境格局、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空间耦合研究,加强中国城市体系空间格局的优化理论、合理性评价方法、系统模拟方法、优化模式及优化对策研究,并形成综合集成体系.  相似文献   

12.
林李月  朱宇 《地理学报》2016,71(10):1696-1709
基于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相关统计年鉴数据,对中国地级以上城市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城市流动人口户籍迁移意愿的整体水平并不高;等级高、规模大的城市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高,而等级低、规模小的城市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低;沿海城市群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高,其他城市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低,但内陆部分省会城市和交通区位与资源禀赋较好的中小城市也已经形成了一批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高值区。中国城市流动人口户籍迁移意愿的空间分布特征受到流入城市和流动人口自身双重力量的影响,流入城市因素的正向影响作用大于流动人口自身因素。其中,流入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的社会融合程度是核心要素,对城市流动人口户籍迁移意愿的提升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流动人口过于集中在次级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特征和较高的家庭财富与收入对户籍迁移意愿的提升却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型城镇化村镇建设格局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村镇建设格局是指乡村地区县城、重点镇、中心镇、中心村(社区)的空间布局、等级关系及其治理体系。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等国家重大战略背景下,研究构筑村镇建设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针对中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日益严峻的"乡村病"问题,分析了村镇建设格局的基本内涵、战略地位与实践价值,阐释了村镇建设格局相关的城乡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新农村建设、城乡发展转型、城乡等值化等基础理论,梳理提出了村镇建设格局研究的理论体系、城乡关系地域格局研究的层次体系,深入探讨了针对新时期村镇建设格局问题,地理学亟需加强研究的前沿领域及其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综合评估与空间格局分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创新型城市是开展创新活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地,是探索城市发展新模式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因而在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当前,中国已进入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但创新型城市建设尚处初级阶段,尚未完成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战略质变,与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型城市还有很大差距。本文以全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综合评估对象,采用自主构建的中国创新型城市综合评估体系和开发的中国创新型城市综合评估监测系统软件,从自主创新、产业创新、人居环境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四大方面对中国创新型城市的建设现状做了综合评估,分析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认为,中国城市综合创新水平偏低,建设创新型国家难度大,87.8%的城市综合创新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综合创新水平与城市经济发达水平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东部地区城市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自主创新水平、产业创新水平、人居环境创新水平和体制机制创新水平呈现出与城市综合创新水平一致的空间分异规律。到2020年争取将北京、深圳、上海、广州建成4大全球创新型城市,成为全球创新中心;把南京、苏州、厦门、杭州、无锡、西安、武汉、沈阳、大连、天津、长沙、青岛、成都、长春、合肥、重庆共16个城市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成为国家创新中心,形成由4个全球创新型城市、16个国家创新型城市、30个区域创新型城市、55个地区创新型城市和182个创新发展型城市组成的国家城市创新网络空间格局,进而为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我国中心城市人口城镇化特征及其空间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一轮城镇化进程中,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创新经济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省域中心城市作为人口聚集地的功能日益凸显。人口流动倾向影响着不同规模和行政等级城市之间的城镇体系重构,选取各个省域典型城市作为重点分析对象,通过我国城市人口最新数据统计测算,揭示出近期全国城镇化发展态势与大都市区域格局变化特征。结果发现,我国人口城镇化发展态势逐渐趋于平稳,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城市对人口的吸纳能力仍存在显著差异,各类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在人口集聚方面表现突出,传统港口城市、工业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人口吸引力逐步趋弱。其中,一级城市人口吸纳能力超强,二级城市成为人口重要集聚地,三级城市人口增速趋缓,四级城市人口吸引力平稳;可将之划分为“高/低规模”“高/低增长”四种不同组合类型。同时,城市人口的增长变化和人力资本竞争,显著影响了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省域中心城市实力日益增强,人口增长强劲,进而改变了传统东中西区域经济显著分异的格局,省会城市首位度表现出“高/低位序”“高/低集中”四种不同组合分布特征,且集中于“高位序、高集中”和“低位序、低集中”两种类型,分化格局相对明显。伴随着中国大都市的不断发育成熟,其逐步成为新时代创新经济和人口集聚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消除中国城乡社会经济"二元结构"的根本出路。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从人口、经济发展、生活质量、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城乡统筹6个方面,构建了包含24项指标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西部11个省会城市2005—2015年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研究表明:西部省会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可分为"高等水平"、"中等水平"、"低等水平"3个级别,基础设施建设是造成差异的主要驱动力。各城市不同年间的城镇化单项水平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有所侧重,同时兼顾城镇化质量,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0—2019年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深入探究了中国数字经济空间格局演化、集聚模式与驱动因素,主要结论如下:中国数字经济呈现平稳发展和空间集聚趋势,发展重心偏向东南部,空间格局总体呈现东强西弱格局,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发展“四级”格局逐渐清晰。加速发展型城市主要集聚在中西部地区,起跑发展型城市主要集聚在“胡焕庸线”以东,平衡发展型城市呈现零星分布。信息化基础、地理区域、经济水平、人力资本等对数字经济空间格局与演化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化基础和人力资本的影响越来越重要,而地理区域的影响逐渐弱化。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京津冀城市群流动人口特征与格局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新型城镇化突出强调实现“人的城镇化”,摸清流动人口的特征与格局是促进人的城镇化的重要前提,也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议题之一。基于2015年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探讨京津冀城市群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教育水平、就业、收支情况等流动特征,以及流动人口的“源”(来源地)、“汇”(流入地)的分布格局。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年龄结构以青壮年劳动适龄人口为主,呈现出受教育水平偏低,户口类型以农业为主,并以跨省流动为主等特征;流动原因以务工经商为主,收入水平以低、中收入为主,恩格尔系数高于常住人口平均水平,行业分布多样化,但以中低端商业服务业为绝对主体,其中从事批发零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制造业以及住宿餐饮业所占比合计达70.7%。从流动人口的“源”、“汇”格局来看,流动人口主要来源于与其地理位置邻近省份和劳动力输出大省,如河北、山东、河南、黑龙江、安徽等省份,占总流动人口的70.75%;京津两市为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入地,分别占京津冀城市群的37.76%和29.11%。建议加强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完善和职业培训教育,提升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能力,提高城市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增强流动人口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2003~2012年285个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对其空间格局的演变进行深刻剖析。基于距离平方倒数权重矩阵,检验空间相关性,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① 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总体呈东高西低态势,且不断向内陆地区扩展,大城市水平明显高于中小城市;② 中国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劳动力、投资水平、经济发展、政府能力、基础设施以及产业结构均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且经济发展、劳动力与基础设施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其他几个变量均为负溢出。③ 估计效果最好的SDM模型显示不仅是本地区解释变量,还包括周边地区的相关变量都会影响各城市新型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