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 采用细胞蜡块制片法对子宫内膜脱落细胞做细胞学诊断,分析该技术在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子宫内膜采集器收集355例子宫内膜脱落细胞样本,先行液基细胞学涂片,剩余标本提取其沉渣作细胞蜡块HE制片,并以双盲法分别评估两种制片方法的满意率,两种细胞学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以及细胞学与组织学诊断符合率。对有诊断性刮宫或子宫切除的病例,追踪其子宫内膜组织活检诊断结果,并将3种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对象355例,细胞蜡块制片满意率为89.30%(317/355),高于液基细胞学制片满意率[81.12%(288/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0,P<0.005)。355例病例中,143例有对应的组织活检结果,细胞蜡块和液基细胞学与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7.2%(139/143)和89.5%(128/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P<0.05)。液基细胞学、细胞蜡块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6%和88%、96.6%和99.1%、77....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代谢性疾病的增加,子宫内膜癌出现了发病率升高和发病年轻化的趋势。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统计,预计2015年美国的子宫内膜癌新发病例数将为54 870例,居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1]。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发展中国家的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低于发达国家,但其死亡率却高于发达国家[2]。其主要原因是,欧美等发达国家更注重对子宫内膜癌高危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在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9至12月因不规则阴道出血,绝经后出血,子宫内膜增厚等原因就诊的患者50例,分别应用细胞采集器和诊刮采取子宫内膜组织,比较两种方法在取材满意率、出血量、疼痛程度、诊断符合率等差异。结果细胞采集器取材满意率96%,诊刮满意率9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血量细胞学组均数(0.5±0.9)ml,诊刮组(7.2±8.1)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131,P=0.0000);疼痛程度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符合率80%,非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符合率97.7%。结论应用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筛查子宫内膜病变简单方便、易于操作、出血量少、几乎无痛,适用于症状人群及高危人群的常规筛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门诊因阴道异常出血,行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绝经期女性共300例。所有入选者均行诊断性刮宫和宫腔镜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并对比宫腔镜检查和诊断性刮宫对于子宫内膜癌和癌前病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总符合率。结果宫腔镜诊断总符合率为97.00%,诊断性刮宫诊断总符合率为85.00%。宫腔镜检查诊断总符合率显著高于诊断性刮宫(P0.01)。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0%和99.66%,灵敏度显著高于诊断性刮宫的42.86%;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62%和99.65%,特异度显著高于诊断性刮宫的94.08%(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宫腔镜优于诊断性刮宫,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选取同时进行了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及诊断性刮宫病理学检查的138例患者,对比两者的检查结果。结果诊断性刮宫病理学检查的诊出率较细胞学检查诊出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与诊断性刮宫病理学检查对比,对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诊出率相对较低,但仍有一定的符合率,且操作方便,具备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脱落细胞分析在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在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妇科就诊的有症状或存在高危因素的100例妇女,所有入选对象均行诊刮病检和在诊刮病检前行子宫内膜脱落细胞学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取材满意率、诊断结果、出血量及疼痛感觉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脱落细胞细胞学检查出血量为(06.±07.)mL ,显著低于诊刮或宫腔镜下诊刮术法出血量为(87.±93.)mL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153.71,P <00.5);脱落细胞学检查法较诊刮或宫腔镜下诊刮病检疼痛程度低( P <00.5)。脱落细胞学检查法筛查子宫内膜癌诊断的敏感性为778.%(7/9),特异性为989.%(86/87),阳性预测值为875.%(7/8),阴性预测值为977.%(86/88)。【结论】脱落细胞学检查出血量明显低于诊刮或宫腔镜下诊刮病检出血量,且疼痛感方面也显著低于诊刮病检,其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较高,并具有标本易于获取,易被患者接受,能反复操作,无创伤,制片简单等优点,适应子宫内膜癌的筛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癌筛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158例经腹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为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筛选其中38例行诊断性刮宫并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158例患者中120例经治疗后复查子宫内膜正常;38例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示:子宫内膜癌12例,内膜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17例,内膜息肉9例.超声声像图示内膜增厚并延伸至宫底肌层者子宫内膜癌及内膜不典型增生检出率为100%;内膜增厚浸润肌层者子宫内膜癌检出率为100%.结论 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筛查子宫内膜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且趋于年轻化.临床对于子宫内膜癌的筛查日益受到关注.子宫内膜取样器结合细胞病理学因其操作简便、微创,且能做出比较明确的病理诊断,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但在临床推广使用,尚需积累更大样本临床数据.本文总结、分析了子宫内膜癌早期筛查临床常用方法及子宫内...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癌是起源于子宫内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在美国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 ,在我国仅次于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方法很多 ,现就其最新进展综述如下。1 细胞学方法从宫颈及阴道后穹窿取分泌物作涂片诊断子宫内膜癌的阳性率为 2 0 %~ 70 % ,而采用宫腔内膜吸收法及擦拭法 ,其检出率可达 90 %以上。 Zarcone等 [1 ] 报道子宫内膜细胞学诊断子宫内膜癌与组织学检查有较高的符合率 ,为 96 .5 5 % ,且简单易行 ,可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 L eminen等 [2 ] 对 12 9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回顾分析发现 ,宫颈巴氏细胞涂片其诊断准确率不高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MRI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18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诊治的EC患者3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应用MRI检查并进行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对照.结果:MRI对子宫内膜癌的肌层侵犯深度、宫颈浸润及宫旁侵犯与病理诊断有高度一致性.结论:术前MRI在子宫内膜癌检查,能够有效准确的对...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0%~30%,且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因素包括临床分期、病理学类型、肿瘤分化程度、肌层侵犯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在MRI影像上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MRI影像资料。结果 MRI诊断子宫内膜癌Ⅰa期17例,Ⅰb期18例,Ⅱ期11例,Ⅲ期5例,Ⅳ期1例,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诊断Ⅱ,Ⅲ,Ⅳ期的特异度、敏感度均为100%,诊断Ⅰ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2.35%,77.78%;52例患者MRI显示子宫内膜不同程度增厚35例,结合带不完整24例,宫外转移4例;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MRI诊断符合率为82.69%(43/52)。结论 MRI可较好显示子宫内膜癌浸润情况,可为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诊断、治疗提供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MRI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收集本院1994—1998年13例女性病例和正常女性盆腔,MRI栓查作对照分析。MRI检查采集矢状面FSE T2WI像,横断面SE T1WI像和FSE T2WI像,并行Cd—DTPA增强T1WI。结果 MRI横断面及矢状面FSE T2WI清晰显示子宫位置、结构和大小,而SE T1WI区分子宫及宫颈诸层结构差。9例临床及MRI疑诊子宫内膜癌者,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MRIT2WI均表现为宫腔内膜层不规则高信号影,分别向连结层肌层和浆膜层侵犯;另1例病理证实为子宫平滑肌肉瘤,T2WI图像上与内膜癌表现相像,高信号影侵犯肌层,部分浆膜层受侵。结论 MRI横断面及矢状面FSE T2WI像能清晰显示子宫各层正常结构,对子宫内膜癌的定性和分期具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4.
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内膜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术前分段诊刮和宫腔镜检查结果分别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1)33例宫腔镜组患者诊断为子宫内膜癌30例,诊断符合率为90.9%;32例诊刮术组患者诊断为子宫内膜癌17例,诊断符合率为53.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宫腔镜组术前诊断为Ⅰ期、Ⅱ期患者术后经病理证实符合率分别为95.8%、100.0%;诊刮术组术前诊断为Ⅰ期、Ⅱ期患者术后经病理证实符合率分别为70.8%、75.0%,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是一种安全、有效地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经阴道超声在早期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卉  施荷玉  刘艳萍  钱翠娥 《上海医学影像》2007,16(3):207-208,210,F0003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子宫内膜癌I期的病人经阴道超声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子宫内膜癌I期的病人,经阴道超声确诊51例,诊断符合率82.3%。结论阴道超声可作为早期子宫内膜癌首选的检查方法,并有助于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组织中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RT)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法对40例子宫内膜癌、2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hTRT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hTRT表达阳性率为87.5%,明显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1);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hTRT表达阳性率(40%)较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2.5%)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从正常子宫内膜到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hTRT表达阳性率逐渐增高,提示hTRT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高度相关,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冬云 《临床医学》2014,(11):98-99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子宫内膜癌患者176例,随机分为两组,腔镜组88例术前接受宫腔镜检查,诊刮组88例术前接受刮宫诊断,以最终的手术病理结果为参考标准,比较两种不同方式的诊断结果的符合率。结果腔镜组诊断符合率90.91%优于诊刮组的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II期子宫内膜癌诊断正确率方面,腔镜组分别为88.70%和100%,诊刮组分别为65.78%和52.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安全、符合率高,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阴道多普勒超声应用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在丰县人民医院检查的疑似子宫内膜癌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行腹部超声及阴道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式临床诊断结果。结果:本研究中病理结果显示为阳性53(77.94%)例,阴性15(22.06%)例,经过相应的检查诊断后,阴道多普勒超声患者检测出阳性53(77.94%)例,腹部超声患者检测出阳性41(60.29%)例,两者的阳性检出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阴道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灵敏度93.23%、准确率94.12%高于腹部超声诊断的71.70%、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特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阴道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高,可提升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的后期治疗提供有利条件,帮助患者改善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腔镜应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癌患者后,是否会增加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肿瘤细胞的阳性率。方法:检索1990年1月—2009年12月Pubmed、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上公开发表的有关宫腔镜应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癌后与患者腹水肿瘤细胞阳性率关系的文献,按照入选标准,共有9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文献纳入本研究,对其研究内容摘录后应用RevMan4.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宫腔镜应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癌患者后,与对照组比较有增加腹水肿瘤细胞阳性率的风险,优势比(OR)为1.79,95%可信区间(95%CI)为(1.25~2.57)。结论:根据现有的随机对照研究资料分析,宫腔镜可增加子宫内膜癌患者腹水肿瘤细胞的阳性率,这可能会增加腹腔内癌细胞播散概率,故宫腔镜推广应用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诊断尚需谨慎。  相似文献   

20.
绝大部分的子宫内膜癌都发生在绝经前后的妇女,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腹部超声检查对早期病例常无特殊发现,且与子宫内膜增生、内膜息肉、子宫肌瘤等声象图难以区别,临床主要依靠诊断性刮宫来确诊。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近几年来三维超声的应用,以及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大大提高了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