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寻找胶质母细胞瘤(GBM)8号,22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肿瘤抑制基因的杂合性丢失(LOH)区域。为发展和定位肿瘤抑制基因(TSG)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采用荧光标记的引物和377型DNA序列自动分析仪,分别分析了21例GBM8号,22号染色体上14个,7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的LOH。结果:本组病例8号染色体LOH率为23.8%,在16.3%能提供信息位点检测到LOH,8P的LOH率明显高于8q,分别为23.8%,14.3%,8q上所有位点的LOH率都在15%以上,以8p22-23上D8S550和D8S549的LOH率较高,分别是27.8%,30.0%,染色体22q的LOH率为47.6%,在30.0%可提供信息位点存在LOH,以22q13.2-13.3上D22S274的LOH率最高(41.2%),结论:8号,22号染色体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可能在GBM的分子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8p22-23上D8S550和D8S549位点间区域以及22q13.2-13.3上D22S274位点所在区域可能存在多个与GBM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2.
成凡  楚雍烈  贺大林  杨林  陈萍  杨娥 《医学争鸣》2003,24(8):693-695
目的:探讨尿脱落细胞6q的微卫星改变(MA)在膀胱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研究6q的杂合性缺失(LOH)与膀胱肿瘤的关系.方法:应用6q21区域附近D6S404,D6S434微卫星标志,以PCR—SSLP—银染法对31例膀胱肿瘤的尿脱落细胞与肿瘤组织进行微卫星分析.结果:64.5%的肿瘤组织和58.1%的尿脱落细胞发生MA;10例非膀胱肿瘤对照未出现MA;检出率与肿瘤分期,分级无相关性;肿瘤组织D6S404 LOH发生率35.5%,D6S434 LOH发生率22.6%.结论:尿脱落细胞微卫星分析有早期诊断意义;6q21区域附近可能存在与膀胱肿瘤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8p22、11p15、17p13三个染色体区的杂合性缺失(LOH)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从石蜡包埋的存档标本中选取34例肿瘤组织和其对应的自身正常对照组织,用PCR方法扩增位于此三个染色体区域的三个微卫星位点D8S136、D11S988、TP53,扩增产物用6%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色后进行LOH的判定。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ER、PR、P53和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34例乳腺癌中有12例(35.29%)D8S136位点发生LOH,D11S988和TP53两个位点分别发现5例(14.71%)LOH。D11S988和TP53两个位点的LOH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而D8S136发生LOH的肿瘤平均直径明显高于LOH阴性的肿瘤(P=0.0049)。结论:染色体8p22区域有较高的LOH发生率,位于此区域的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可能与乳腺癌的迅速生长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找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13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肿瘤抑制基因的杂合性丢失 (LOH)区域,为发现和定位肿瘤抑制基因(TSG)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采用 荧光标记的引物和377型DNA序列自动分析仪,分析了20例GBM13号染色体上14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的 LOH。结果在60%GBM的13号染色体上观察到LOH,在45.8%可提供信息位点存在LOH。其中13q的 LOH率明显高于13p,13q和13p的LOH率分别为60%、27%。在13q上的下列位点上检测到较高的LOH率 (>50%)13q14.1-14.3上D13S153,13q12-14.2上的D13S217-D13S263,13q21.2-32上的D13S156-D13S265。 结论13号染色体可能在GBM的分子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13q14.1-14.3上的D13S153位点、13q 12-14.2上的D13S217-D13S263和13q21.2-32上的D13S156-D13S265间区域可能存在多个与GBM相关的肿瘤 抑制基因,可能包括RB1以及不同于RB1的其他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克了生新的肝细胞(HCC)相关肿瘤抑制基因的供位点依据。方法 使用4号染色体的12个微卫星DNA多态性标志,分析了48例原发性HCC的杂合子丢失(LOH)。结果 44%(21/48)和63%3(30/48)的肿瘤组织中至少有1个位点的LOH分别发生在4p和4q。丢失图排列鉴定了两个独立的共同丢失片段(CDR)。第1个定位在4q22-q25的CDR位于D4S392和D4S1625位点之间;第2个定位在4q27-q31的CDR位于D4S1625和D4S1652位点之间。结论 至少有两个肿瘤抑制位点存在于4q.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进一步限定壶腹周围肿瘤染色体 9p2 1区域缺失范围。方法 选择染色体 9p2 1区域 5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法 ,检测 35例壶腹周围肿瘤组织及其外周血杂合性丢失 (LOH)状况。结果  50 % ( 4 /8)胰腺癌有至少一个微卫星位点的LOH ,其中D9S974 ( 37 5% )和D9S94 2 ( 2 8 6% )丢失频率较高 ,并且有连续性丢失现象。 62 5% ( 5/8)壶腹癌在部分或全部位点出现LOH ,其中D9S94 2 ( 4 2 9% )丢失频率最高 ,其次为IFNA( 37 5% )和D9S171( 37 5% )。 14 2 % ( 1/7)胰岛素瘤有一个位点LOH。结论 壶腹周围肿瘤染色体 9p2 1最小共同缺失区位于D9S974和D9S94 2位点之间 ,距离小于 15kb ,其中可能存在一个新的涉及该肿瘤发生的相关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7.
头颈部鳞癌微卫生多态标记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国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SCCHN)多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杂合性丢失(LOH)和微卫星不稳定(MI)的频率。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二核苷酸酸的重复序列多态性方法,选取6对染色体(3p,4q,7q,9p,17p和18q)上18个微卫星位点对30例SCCHN手术配对组织进行分析。结果 30例SCCHN组织中有12例(40%)组织至少有一个微卫生位点发生LOH,多数位点LOH的频率谱普遍比已报道的文献低。有7个位点(D7S480、D7S522、D9S162、D9S168、D9S304、D9S171和D17S52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这些位点的LOH与肿瘤病理学类型、肿瘤大小及转移性无显著相关性。此外,MI仅在4例患者中发现,没有1例患者符合MI的判定标准,即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微卫星多态位点的异常。结论 主要发生在D7S480、D7S522、D9S162、D9S168、D9S304、D9S171和D17S520位点的LOH可能存在与部分SCCHN有关的潜在的肿瘤抑制基因,而微卫星不稳定性与SCCHN发生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染色体14q的(杂合性)丢失是否与原发性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并确定14q上可能存在的共同杂合性丢失区域。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为基础的微卫星分析方法,采用14个荧光标记的多态性(微卫星)标记,检测了20例原发性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染色体14q的杂合性丢失(LOH)状况。结果:50%(10/20例)GBM在染色体14q上至少有一个微卫星标记存在LOH,其中5个病例的所有被检测标记都表现为LOH或不能提供信息。在位于14q32.1的D14S65位点、14q23-31的D14S63-D14S74位点间区域检测到的LOH率最高,分别为57.1%、46.7%-47.1%。在本研究中的所有位点,均未检测到微卫星不稳定。结论:染色体14q上的等位基因丢失可能在GBM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14q32.1上的D14S65位点、14q23-31上的D14S63-D14S74位点间区域可能存在与GBM相关的多个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9.
视网膜母细胞瘤中基因杂合缺失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由于Rb1基因的失活可能不是引发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唯一因素。因此,此项课题中我们通过探索第13号染色体上基因杂合缺失(LOH)现象发生的机率以及通过家系分析确定标记位点缺失的遗传学源,试图探明其它可能参与RB发生发展的基因存在的位点,并试图寻找和确定具有诊断及预后价值的LOH检测指标。方法:16个RB患者成对的肿瘤与其相应血清标本在13号染色体上14个微卫星标记处通过荧光PCR进行扩增,分别测定LOH;并通过对患者家庭进行分析确定标记位点缺失的遗传学来源。结果:16个RB患者上,12个在13号染色体上一个或一个以上位点发生LOH,其中三个位点,D13S265,D13S263和D13S153(位于Rb1基因内),LOH发生机率最高,分别是8个,8个和9个,12个LOH阳性标本中有10个标记位点的缺失被确定发生在父系来源的染色体中,LOH阳性及阴性组肿瘤的发生时间分别为504d和1086d。结论:在位点D13S263(13q14.1-14.2)和D13S265(13q31-32)处可能含有某些未知基因参与RB的发生发展,在我们的实验群体中标记位点缺失大多选择性地发生在父系来源的染色体中,此外,LOH阳性组的患者RB确诊时间早于LOH阴性组,其中D13S263和D13S265两个位点的LOH现象可能对RB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纯巍  陆星华  刘国仰  戴理  钱家鸣 《医学争鸣》2008,29(18):1689-1691
目的:进一步限定壶腹周围肿瘤染色体9p21区域的缺失范围.方法:选择染色体9p21区域5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通过聚合酶链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法,检测35例壶腹周围肿瘤及其外周血杂合性丢失(LOH)状况.结果:50%(4/8)胰腺癌有至少一个微卫星位点的LOH,其中D9S974(37.5%)和D9S942(28.6%)丢失频率较高,并且有连续性丢失现象.62.5%(5/8)壶腹癌在部分或全部位点出现LOH,其中D9S942(42.9%)丢失频率最高,其次为IFNA(37.5%)和D9S171(37.5%).14.2%(1/7)胰岛素瘤有一个位点LOH.结论:壶腹周围肿瘤染色体9p21最小共同缺失区位于D9S974和D9S942位点之间,其中可能存在一个新的涉及该肿瘤发生的相关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癌全基因组杂合性缺失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肝癌全基因组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LOH)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382对微卫星标志,对65例肝癌22条常染色体等位基因LOH进行检测。结果 全组平均杂合子68.1%。LOH〉30%的有1q、3q、4q、8p、13q、16q和17p。HBsAg阳性者D4S2964 LOH(66%)较HBsAg阴性者(30%)高(P〈0.05);D3S3681和D17S938 LOH者术后复发率(91%、8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鼻咽癌(NPC)13号染色体长臂(13q)和14号染色体长臂(14q)上21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杂合子丢失(LOH),并分析这些位点的LOH与NPC临床病理及EBV感染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为基础的微卫星多态性分析技术结合基因扫描和基因绘图技术对60例NPC进行LOH分析。结果:13q染色体发生一个或多个位点LOH频率为78%,高频率LOH(大于30%)位点集中于13q12.3-q14.3和13q32附近。14q染色体发生至少一个位点LOH的频率为80%,高频率丢失位点集中于14q11-q13、1q421-q24和14q32附近。13q31-q32位点的LOH与低滴度血清EBV EA/IgA有关;14q染色体的LOH与NPC细胞的分化差有关。结论:华南地区鼻咽癌在13q和14q染色体发生高频率的LOH,这些缺失区可能存在多个在NPC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13.
Genome-wide allelotype study of primary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olecular genetic pathogenesis of primary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 and identify which chromosomes or chromosomal regions of the entire genome may harbor tumor suppressor genes (TSGs) associated with GBM.Methods A high-resolution allelotype study of 21 cases of primary GBM was performed by PCR-based loss of heterozygosity (LOH)analysis. Three hundred and eighty-two fluorescent dye-labeled microsatellite markers covering all 22 autosomes were applied. The mean genetic distance between two flanking markers was about 10 cM.Results LOH was observed on all 39 nonacrocentric autosomal arms examined in this study. The LOH frequencies of 10q, 10p, 9p, 17p and 13q were the highest (>50%). Furthermore, high LOH frequencies were detected in the regions containing known TSGs including PTEN, DMBT1, p16, p15, p53 and RB; the LOH frequencies on 14q, 3q, 22q, 11p, 9q, 19q were also high (>40.5%). Our study observed the following commonly deleted regions: 9p22-23, 10p12.2-14, 10q21.3, 13q12.1-14.1, 13q14.3-31, 17p11.2-12, 17p13, 3q25.2-26.2, 11p12-13, 14q13-31, 14q32.1, 14q11.1-13, 22q13.3, 4q35, 4q31.1-31.2, 6q27 and 6q21-23.3. Conclusions The molecular pathogenesis of GBM is very complicated and associated with a variety of genetic abnormalities on many chromosomal arms. The most closely related chromosomal arms to the pathogenesis of GBM are 10q, 10p, 9p, 17p and 13q. Besides the well-known TSGs including PTEN, DMBT1, p16, p15, p53 and RB, multiple unknown TSGs associated with GBM may be present on the commonly deleted regions detec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相似文献   

14.
Xiao Z  Zhang J  Zheng S  Li C  He Z  Cheng S  Gao Y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0):1375-1377
目的 探讨位于3号染色体短臂的候选抑癌基因FHIT、hMLH和VHL在中国人膀胱移行细胞癌(TCC)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选取6个位于上述基因内含子或与上述基因紧密连锁的微卫星多态标记对40例膀胱TCC组织进行杂合性缺失(LOH)分析。结果 位于FHIT基因内含子内的两个微卫星多态标记(D2S1234和D3S1300)中至少有一个为杂合子的杂合率为95.0%(38/40),至少有一个发生LOH的频率为57.8%(22/38)。与hMLH1基因连锁的两处微卫星多态标记(D3S1561和D3S1612)中至少有一个为杂合子的杂合率为55.0%(22/40),至少有一个发生LOH的频率为59.1%(13/22)。与VHL基因连锁的两个微卫星多态标记(D3S1038和D3S1284)中至少有一个为杂合子的杂合率为90.0%(36/40),至少有一个发生LOH的频率为47.2%(17/36)。在所检测微卫星多态标记中仅D3S1284的LOH与膀胱TCC的病理分期正相关(P<0.01),余微卫星多态标记的LOH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及病理分期均不相关(P>0.05)。结论 上述3个基因在膀胱TCC中存在高频率LOH,提示它们可能在膀胱T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FHIT基因和hMLH1基因的缺失作为分子标志有可能为膀胱TCC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途径和依据,而VHL基因的缺失可能是膀胱TCC发生的晚期事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精细定位胃癌染色体1q21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及其常见缺失区域,并初步探讨1q21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1q21区域7个高密度微卫星多态性标志结合PCR技术.精细分析了30例配对新鲜胃癌手术标本中胃癌染色体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的情况,利用X2检验和四格表确切概率法初步探讨了1q21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与胃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30例胃癌标本中,有18例存在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占60%(18/30),7个微卫星位点D1S514、D1S2696、D1S498、D1S305、D1S2624、D1S2635和D1S2707的杂合性缺失频率分别为13.3%、10%、20%、23.3%、33.3%、40%和23.3%.常见高频率杂合性缺失区域位于D1S2624-D1S2707之间,即共同缺失区在D1S2635附近;胃癌染色体1q21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与病人的年龄、性别、胃癌原发灶的部位、癌细胞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比较差异没有湿著性意义(P>0.05);但是,胃癌染色体1q21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与胃癌有无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胃癌细胞染色体1q21存在较高频率的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D1S2635附近可能存在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and clinicopathologic significance of MSI and LOH on 3P in breast carcinoma and its precancerous lesions, intraductal papillary adenoma and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Methods 41 paired sporadic invasive breast carcinomas, 13 archival precancerous lesion specimens of the breast and 14 couples of benign hyperplasia were collected. Twelve microsatellites on chromosomes 2p, 3p, 5q, 6q, 16q, 17q, eleven markers on chromosome 3p were amplified for MSI and LOH,[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散发性结直肠癌3号染色体等位基因杂合缺失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散发性结直肠癌(SCRC)3号染色体等位基因杂合缺失(LOH)发生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并对3号染色体上可能的SCRC相关基因进行初步定位。方法 用覆盖3号染色体的13个微卫星标记对8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进行LOH扫描分析。结果 3号染色体至少有两个位点发生LOH者占39%(29/74),3p所选4个位点中至少有一个发生LOH者占37%(27/74),3q所选9个位点中至少有一个发生LOH者占53%(39/74)。整条染色体上以D3S1300(3q14.2)位点LOH率最高,达54%(23/43)。3qLOH在远端结直肠癌较近端高发,3q及D3S1300LOH阳性肿瘤多表现为浸润型生长和局部侵犯,并多发于大于50岁的老年患者。结论 3号染色体存在散在分布及区域性高频等位基因LOH,并与SCRC临床病理资料相关,提示其上SCRC相关基因的存在。高频LOH位点D3S1300的发现,提示3p14.2附近区域的FHIT基因可能作为肿瘤抑制基因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