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镇北油田存在常规酸化注水井注入压力高,二次沉淀严重问题。针对长庆镇北油田复杂岩性地层的特征和以往注水井酸化效果,进行解堵方案分析,拓展复合酸化技术在注水井中的应用,研究适应长3、长8储层的酸化液配方,并通过模拟程序"顶替液→油田回注水→前置酸→主体酸→后置酸→顶替液"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注入水和前置液都会对岩心渗透性造成伤害,主体酸可以对岩心中的部分可溶矿物进行溶蚀,与注入水中的微粒等发生反应,使得岩心的渗透性得到较好的恢复和提高,后置酸液通过维持体系p H值防止二次沉淀发生。矿场应用表明,酸化解除了储层伤害,3口试验井酸化过程中施工压力明显降低,降压幅度明显高于以往酸化井,取得较好的酸化效果。  相似文献   

2.
冀东油田高尚堡深层区块酸化增注存在储层埋藏深、温度高、层间层内非均质性严重、酸化反应矿物含量高等问题。在室内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现场采用了酸前儿井,注入有机解堵剂解除有机堵塞、前置液溶解碳酸盐胶结物,主体酸采用耐高温低伤害缓速酸液体系,不返排残酸并及时注水等工艺措施对2口井进行了酸化处理,使用砂岩酸化实时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施工质量。形成了酸前地层评估、耐高温低伤害缓速酸液体系、酸化工艺参数优化设计、酸化现场实时监测与评估、酸化施工及效果评估等酸化配套技术。不仅达到了注水井增注的目的,而且加深了对注水井目的层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低渗透注水井研制的降压增注剂FYR-ZZ能增加水相渗透率,降低注入压力;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减少贾敏效应,增加油流动能力;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使油藏变得更加亲水,发挥毛管力作用;抑制细菌生长,减少对井底及地层堵塞;抑制粘土膨胀,减少对地层伤害;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驱油作用.现场采用连续注入与注水井两种方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注水井降压增注剂后,增加了注水量,降低注水压力,减轻了注水泵负荷,提高了注水管线安全系数,同时具有一定的增油效果.注水井注入压力的降低,节省了电能.  相似文献   

4.
根据五点并网整体压裂特点,建立了考虑注水井导流能力沿裂缝变化和导流能力随时间失效的产量预测模型,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使用该模型计算注水井压裂对相邻油井的产量影响情况,从而优选出注水井裂缝参数。同时,计算模型考虑了注水井裂缝和附近地层的渗透率伤害对油井产量的影响.也考虑了注水井裂缝和地层相对渗透率不同对油井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裂缝和地层伤害.以及裂缝和地层相对渗透率不同会严重影响油藏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5.
程宝生  高瑞民  刘淑萍 《油田化学》2002,19(3):233-236,292
中原桥口油田注水压力高 ,30 %以上注水井欠注。基于该砂岩油藏特性及开发状况 ,通过储层岩心流动、污染和解堵实验 ,发现注水压力升高的原因 ,一是模拟地层温度下 (95℃ )地层水和注入水产生夹带CaCO3 的CaSO4垢 ,垢沉积堵塞注水井近井地带 ,二是频繁的调剖、堵水作业封堵了高渗通道 ,油水井连通性变差 ,低渗透层也受到伤害 ,超细水泥 /膨润土污染后的低渗岩心伤害不易恢复 ;提出的综合治理措施如下 :①注水初期对注水井进行粘土稳定处理 ,地层伤害后可注活性水改善渗透率 ,严格控制注水水质 (提出了包括表面和界面张力在内的 6条水质水性标准 ) ;②注水方式合理化 ,注水井井距以 2 5 0~ 30 0m为宜 ,注水压力 <35MPa ,注水强度≤ 4 .80m3 /m·d ;③高效螯合有机复合缓速酸解除岩心伤害的效果最好 ,盐酸和胶束酸略有效果 ,土酸有反效果 ;④用柴油携带的超细纳米活性聚硅粉在 1口井试用 ,增注降压效果很好 ,值得投入前期性试验  相似文献   

6.
渤海L油田部分注水井投注后表现出注入压力快速升高、注入困难的情况,注水量无法满足油藏配注量。为此对L油田注水井欠注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岩心驱替实验评价储层岩石敏感性、钻完井液损害以及注入水对储层伤害,采用静态配伍性实验评价注入水与地层水之间的配伍性。结果显示储层具有强速敏损害,而部分注水井在投注初期注入量即远远超过了速敏损害临界注入量,造成了不可逆的微粒运移伤害。钻完井顺序工作液对岩心渗透率损害率可达35.5%~48.2%,单一注入水对岩心渗透率损害率达31%~35.2%,钻井液固相侵入和注水水质长期超标造成的储层损害是L油田注水井普遍注入能力较差的关键原因。建议L油田新井返排后投注或在投注初期进行酸化减弱钻井液损害,初期注入量应控制在速敏临界流量之下,逐级提高注入量避免发生微粒运移伤害,同时加强注入水悬浮物含量、含油量以及硫酸盐还原菌等关键指标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砂岩地层的注水井酸化,目前主要是利用土酸体系对地层粘土或其他污染造成的堵塞进行化学溶蚀,来清除堵塞,恢复和提高地层渗透能力;但是该体系存在反应快、有效处理半径小、易造成二次伤害的缺点,尤其对出砂严重的地层,容易使井筒附近形成空洞,造成生产事故.为此,研究了适合濮城油田外围区块地质特点的ZYP复合酸增注技术;通过ZYP复合酸的一系列性能试验和经过现场应用,取得较好的增注效果,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复合射孔技术及在靖安油田的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靖安油田开发效果,降低工作液对近井带的污染,在注水井投注方面普遍使用了复合射孔技术.该技术增加注水井的注入量,具有穿透深度高、沟通面积大等特点,在油井上使用,可降低投注费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部分灰岩储层埋藏深、低孔隙低渗透,受高温、高闭合压力、强非均质性等因素影响,常规盐酸酸压不易对其形成非均匀刻蚀,且改造效果差,影响了该类储层的高效开发。多级交替注入酸压技术可以通过酸液在前置液中多次形成黏性指进的方式来更好地实现裂缝壁面的非均匀刻蚀,但多级交替注入酸压酸蚀规律尚不清晰,注酸级数的界限尚不明确,目前酸压设计多依靠经验方法进行。针对以上问题,在双尺度连续酸化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黏度变化与注酸级数的影响,建立了灰岩储层多级交替注入酸压模型。基于多级交替注入酸压模型,将酸岩反应动力学、酸蚀裂缝实验数据、酸蚀数值模拟研究结果相结合,分析了酸液黏度、注酸排量及注酸级数等因素对酸压改造效果的影响,明确了灰岩储层多级交替注入酸压的酸蚀规律与注酸级数界限,通过引入酸液突破体积对现场优化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为改善裂缝壁面的非均匀刻蚀程度,获得酸蚀裂缝的高导流能力,在地层温度为90℃时纯灰岩储层采用盐酸与稠化酸交替注入工艺,在注酸排量为5 m3/min时加入0.4%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稠化酸。在此基础上,最佳注酸级数以不超过三级为宜,此时酸液突破体积最小,适...  相似文献   

10.
西峰油田长8层注水现状及投注措施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查明西峰油田长8层注水井注水初期压力高、注水压力上升速度过快的原因,对其储集层物性、水敏性、润湿性、地层水化学特征及注入水水质进行了室内分析与实验.储集层致密、孔隙喉道细微和油层的中性弱亲油特性是导致水井注水初期压力较高的主要因素.岩心注水实验表明,中等程度水敏及注入水与地层水不配伍产生BaSO4、CaCO3结垢是造成地层伤害、注水压力升高过快的主要原因.统计和分析了油田注水井不同完井工艺及投注措施对注水压力的影响,认为对长8层而言,保障注水质量、以射孔 水力压裂复合工艺完井、注水前用复配以防垢剂和黏土稳定剂的活性水洗井并对地层进行挤注活性水段塞处理(防膨及解堵措施处理半径应大干4 m)、同层污水回注等措施均有利于预防和减轻地层结垢和水敏伤害,保持注水压力稳定.图8表6参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