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研究以湖羊为父本、哈萨克羊为母本杂交获得F1代,然后以萨福克羊为父本、F1代为母本进行三元杂交获得F2代。结果显示:F2代六月龄的臀脂率与哈萨克羊相比得到了显著降低,同时F2代六月龄的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和肉骨比6个屠宰指标较哈萨克羊都有很大改善,其中:臀脂率降低了14.24个百分点,胴体重和净肉重增加了5.17 kg和4.50 kg,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和肉骨比分别提升了5.95个百分点、4.91个百分点、8.84个百分点和17.42个百分点。本研究采用的三元杂交方式提升了哈萨克羊的屠宰性能,对提高本地羊品种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是利用湖羊的高产羔率和萨福克生长速度快的优势,进行羔羊内的生产,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3月龄,萨湖杂种的平均体重超过细毛羊和湖羊。到4月龄,萨湖杂种进入生长高峰。平均日增重为250.42g/d,分别比细毛羊、湖羊高33.03%、23.66%。  相似文献   

3.
多胎萨福克羊是新疆经过多年育成的肉羊新品系,开展肉羊屠宰测定、肉质理化特性以及肉品质特性分析,为新品系肉羊的杂交利用提供依据.以多胎萨福克羊及其与哈萨克羊杂交F2为试验动物,屠宰并分析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结果表明,多胎萨福克羊的肌间脂肪含量在4%~5%之间,蛋白质含量高于20%,组氨酸超出理想蛋白质指标.多胎萨福克羊和杂交后代屠宰率分别是55.8%和53.52%,多胎萨福克羊的屠宰率、净肉重、净肉率、肉骨比和眼肌面积指标均极显著高于杂交F2(P<0.01),胴体净肉率显著高于杂交F2(P<0.05),胴体肉质中钾、镁、钠、锌、钙、磷、棕榈酸、硬脂酸、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杂交F2(P<0.01).脂肪酸组成基本一致,均以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为主,多胎萨福克羊肉质中苏氨酸、谷氨酸、丝氨酸、天冬氨酸、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杂交F2(P<0.05),其余指标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多胎萨福克羊具有肉质营养丰富、胴体品质优良的种质特性,可用于地方绵羊的杂交改良.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对阿尔登肉用公马与伊犁母马杂交Fl代的体尺以及屠宰性状的测定。探索杂交Fl代肉用马的生长发育情况和产肉性能。为今后的肉用马选育和杂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择伊犁昭苏县军马场3~4岁自然放牧的杂交F1代肉用公马5匹,伊犁公马4匹。进行体尺及屠宰测定,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杂交F1代肉用公马与普通伊犁公马的宰前平均活重分别为338.4kg、295.5kg,相差42.9妇,存在显著差异(Pl〈0.05);F1代杂交公马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平均测量数据均高于普通公马的平均测量数据,但统计分析无显著差异(P〉O.05);胴体重、骨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骨肉比无显著差异(P〉0.05);胴体长、后腿长、眼肌长、胸深、后腿宽、后腿围、眼积面积平均测量数据均高于普通公马的平均测量数据,但统计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杂交F1代肉用马具有发育快,体重高,具有明显的肉用体形。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为了建立适应新疆地区的繁育和杂交生产体系,提高当地羊品种的生产性能,引进无角陶赛特羊与阜康市土种羊进行杂交.以出生日龄相近的无角陶赛特羊和阜康土种羊的杂种一代(F1)30只作为试验组,与阜康土种羊30只作对照组,测定了初生重,断奶重,10月龄体重等的生长指标及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等屠宰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试验组肉用体型明显,即胸宽深、背腰宽平直、前躯发达、后躯丰满,增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试验组平均初生体重比对照组提高了1.37 kg(45.07%);试验组平均断奶重比对照组提高了6.66 kg(46.8%);试验组10月龄体重比对照组提高了15.65 kg (45.67%).屠宰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胴体重提高了4.6 kg(23.7%);屠宰率提高2.88%;净肉重提高了3.8 kg(25.76%);胴体净肉率提高1.26%.采用无角陶赛特羊与阜康土种羊杂交可以显著提高阜康土种羊的肉用性能.  相似文献   

6.
德国美利奴与新疆细毛羊F_1羔羊育肥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6月龄左右的新疆细毛羊羔羊和当新疆细毛羊与德国芙利奴杂交一代羔羊各50只,分成两组,进行育肥试验,研究不同育肥方式对两组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放牧条件下,对断奶羔羊适当补饲适量精料能极显著地提高日增重(P<0.01).试验结束后,选取两组试验羔羊各8只进行屠宰试验,比较不同育肥方式对羊胴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补饲能极显著地提高胴体重(P<0.01),同时屠宰率、净肉率等指标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并且杂交一代羊在育肥和屠宰性能等方面都优于新疆细毛羊.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阿尔登马杂交改良伊犁马后代的体尺、体重发育规律的测定,用于分析杂交后代的品种改良效果;对阿尔登马杂交改良伊犁马后代的屠宰性能进行测定,用于分析阿尔登马杂交改良伊犁马后代的产肉性能,为伊犁马肉用型品种的培育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阿尔登马杂交改良伊犁马后代的体尺、体重发育规律测定的结果表明,杂交后代的杂交优势明显,各项体尺指标均显示阿尔登马极显著性高于肉杂马(P<0.01),肉杂马极显著高于伊犁马(P<0.01),生长发育水平总体呈现出阿尔登马>肉杂马>伊犁马的趋势;对阿尔登马杂交改良伊犁马后代屠宰性能测定的结果表明肉杂马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均极显著性高于伊犁马(P<0.01),屠宰率、净肉率均显著性高于伊犁马(P<0.05),胴体净肉率、肉骨比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伊犁马与阿尔登马的肉杂马具有很强的杂交优势,生长发育水平及产肉性能相较于伊犁马均有很大的提升,因此以伊犁马作为母本进行杂交改良以期早日培育出伊犁马肉用型品种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三个引进肉羊品种与阿勒泰羊的杂交F1羔羊生长发育性能,以43只特克塞尔与阿勒泰羊(TA)、25只萨福克与阿勒泰羊(SA)及22只道赛特与阿勒泰羊(DA)的杂交F1羔羊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生长阶段的体重和体尺,比较不同杂交组合的生长发育指标。结果显示,不同杂交组合的4、6月龄平均日增重无差异,而TA组的初生重显著高于SA,且后躯肌肉明显优于另外两个品种杂交羔羊组。说明三种杂交组合中,以特克塞尔与阿勒泰羊的杂交羔羊组的体躯指标较佳。  相似文献   

9.
选择3~4岁、体重相近的适龄巴什拜羊母羊90只作母本,成年萨福克公羊、巴什拜公羊各2只作父本,分别组成1个萨♂×巴♀杂交组与1个巴♂×巴♀对照组。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于2002年9月-11月配种,2003年4月中旬产羔完毕,哺乳期4个月,在相同的饲养环境下,于2003年12月中旬(即8月龄时)进行屠宰试验和产肉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组后代胴体重、净肉重分别比对照组高5.15kg、4.46kg。增重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探讨舍饲条件下东弗里升与湖羊杂交F1代及湖羊的生产性能.试验将舍饲条件相同,健康状况良好的东弗里升与湖羊进行杂交,选择东弗里升公羊与湖羊母羊杂交一代头胎产羔母羊22只为试验组(F1组);同时随机选择湖羊头胎产羔母羊22只为对照组(T组);F1代母羊与湖羊公羊杂交产生F2代,随机选取38只羔羊为F2组,分别测定3组羊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东湖F1代的泌乳量显著高于湖羊(<0.05);F1组乳品质与对照组相比,除乳脂率差异不显著外(>0.05),乳脂、乳蛋白、乳糖均差异显著(<0.05).F1、F2以及T组出生重,两两对比,差异均为极显著(<0.01);F1羔羊日增重极显著(<0.01)高于湖羊与F2;F2羔羊日增重与湖羊对比,差异显著(<0.05);F1的体尺测定结果显著优于湖羊(<0.05).因此,通过湖羊与东弗里升杂交,能够提高湖羊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1.
选择3-4岁。体重相近的适龄新疆细毛羊96只作母本。成年德国美利奴羊公羊、新疆细毛羊公羊各2只作父本,分别组成1个德6×新早杂交组与新6×新辛对照组。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于2006年10月15日-11月25日配种,2006年4月产羔完毕,哺乳期3个月,在相同的饲养环境下,于2007年11月30日(即7月龄以上)进行屠宰试验和产肉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组后代胴体重、净肉重分剐比对照组高5.74kg、3.88kg。增重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研究在羊的日粮中用苜蓿替代部分豆粕和秸秆对羊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选择12只小尾寒羊羔羊,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的日粮组成是豆粕 秸秆型日粮,试验组是苜蓿 秸秆型日粮,进行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1)试验组羊的日增重较对照组羊提高了22.78g/d。(2)试验组羊的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6.27%、4.62%。(3)试验组羊的失水率、剪切值、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组羊提高了1.35%、0.37kg、0.35%、0.95%。(4)试验组羊的经济效益明显好于对照组,每只羊多收入17.23元。在羊的日粮中用苜蓿替代部分豆粕和秸秆是养羊生产者提高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绵羊胚胎移植技术已经研究推广多年,但在实际应用中对供体超数排卵这一环节的效果还存在不稳定性,个体差异明显。实验拟从供体的体重体尺指标方面分析非环境因素对萨福克羊超排效果的影响,旨在掌握影响因素影响超排的变化规律,为提高羊肉的商品率提供基础。通过对157只萨福克供体羊在超排处理前进行体重体尺等数据(体重、体高、胸围、体斜长)的测量,并与最终冲胚结果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判断体重体尺指标是否为影响萨福克羊的超排效果的因素。结果表明:供体萨福克母羊的体重与各体尺指标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体重与冲胚数据中的回收胚胎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0.01﹤P﹤0.05),通过分析可得,体重为影响本地萨福克羊超排效果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探讨特克塞尔×哈萨克羊F1代体重和体尺的相关关系,为通过体尺指标估计体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选取测定记录中6月龄特哈杂交F1代公羔62只、母羔62只,共计124只。测量其体重(Y)、体高(X1)、胸宽(X2)、胸深(X3)、体斜长(X4)、胸围(X5)、单腿围(X6)、管围(X7),运用SPSS19.0软件对特哈杂交F1代羔羊的体重和体尺进行相关分析、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特哈杂交F1代的体重和体高、胸宽、胸深、体斜长、胸围、单腿围、管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体斜长与体重相关程度最高,胸宽与体重相关程度最低,相关系数分别为0.70、0.41。体高与单腿围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胸宽与体高和管围之间为负相关,其余各体尺指标间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P<0.01)。经逐步回归分析,将体斜长、单腿围、管围纳入回归方程。最优回归方程为:Y=0.780X4+1.005X6+4.125X7-87.391。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R2=0.64,拟合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巴什拜羊羔羊体重增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巴什拜羊羔羊4月龄之前公母羔平均体重增长差异不大,在幼龄期的体重增长强劲,羔羊体重增长规律与阿勒泰羊和多浪羊羔羊不同,具有独特的增长规律,是属于早熟型绵羊品种.  相似文献   

16.
试验以波尔羊(B)为父本、重庆地区的巫山本地黑山羊(W)和大足黑山羊(D)为母本,在相同舍饲条件下将杂交一代和本地黑山羊羔分为四组进行了60 d的短期育肥后屠宰,结果表明:(1)波尔山羊与巫山本地黑山羊、大足黑山羊杂交均能有效提高后两者的屠宰与产肉性能,B×W的胴体产肉率显著高于B×D(P〈0.05),且B×W的前肢肉显著高于B×D。(2)B×W的肉pH值和嫩度显著高于W×W,B×D的肉嫩度显著高于D×D(P〈0.05),杂交羊的肉品质保持了本地黑山羊的肉质细嫩鲜美的特点,并有所提高。研究结果说明利用波尔山羊杂交改良本地黑山羊,对提高屠宰性能、改善肉品品质具有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300只柯尔克孜母羊分三个组分别与多浪羊、萨福克羊和柯尔克孜羊为父本进行杂交,初步分析了各杂交后代生产性能。结果显示,多浪羊和萨福克羊为父本的F1代杂交优势明显优于柯尔克孜羊本品种F1代:实验组后代羔羊孕期发育情况优于对照组,其出生重平均在4.42kg以上,比对照组高出0.42kg,羔羊出生后生长速度比较快,到断奶平均日增重在200g以上,比对照组高出20g,4月龄后体长、体高、胸围、胸宽、胸深,管围,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体型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绵羊规模化养殖蓬勃发展,改进羊的繁殖技术成为规模羊场提高效益的关键途径。研究羊鲜精保存技术,建立种公羊站辐射周边提供优质鲜精将大大提高优质种羊利用率及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力度。目前,由于缺乏相应的鲜精保存技术支撑,种公羊站建设相对滞后。洛阳市畜牧良种繁育推广中心受河南省畜牧局委托承担冻精及鲜精稀释液研发任务。目前研发出了短期(3d)及长期(13d)保存鲜精稀释液配方,在低温(0℃~4℃)保存,3d内活力衰减5%以内。2018年3月-2018年8月在洛阳市畜牧良种繁育推广中心进行了鲜精低温保存及人工授精技术试验。对本单位4头杜泊、4头澳洲白和3头萨福克纯种绵羊种公羊采精后做低温保存技术处理,用处理后的鲜精进行24h、48h、72h活力评定,并选择2岁90只湖羊母羊经同期发情处理后,人工授精。结果是24h受精率达80%,48h受精率达73.3%,72h受精率63.3%,3d内受胎率有一定的差异。但为解决种公羊站短途运输及中长途运输鲜精问题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