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10):268-273
肉制品在高温加工或长时间加热下很可能产生杂环胺类化合物。它具有明显的致突变性,危害人体健康,因而在肉品加工与质量安全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文中主要简要介绍了杂环胺的历史和分类,论述了肉制品加工过程中杂环胺的形成机制和影响杂环胺生成的因素(如加热方式、温度和时间和原料肉性质);总结了最近几年杂环胺的检测方法以及控制杂环胺形成的研究动态(腌制液中香辛料、加热方式)。  相似文献   

2.
杂环胺(heterocyclic amines,HAs)是一类致癌致突变的多环芳香族化合物,通常在肉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原料的热处理过程中产生,能通过其环外游离氨基与DNA反应生成加合物而产生致癌致突变毒性。当前,肉类产品加工过程中杂环胺的生成及控制已逐渐成为食品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阐述了杂环胺的结构、分类和生物毒性,探讨分析了肉制品加工过程中杂环胺的形成路径和机制,总结了近年来杂环胺抑制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利用模拟体系与先进检测技术探索杂环胺形成机制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随着消费结构升级,消费者对肉制品营养与食用安全性的要求日渐提高,肉品工业发展模式也将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肉制品加工和储藏过程中产生的潜在致癌物杂环胺类物质是研究者的关注热点之一。本文就肉制品中潜在致癌物杂环胺为论述对象,从其结构分类、危害、检测、形成机理以及控制方面综述其当前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以后的研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煎炸熏烤肉制品容易导致杂环胺的产生。杂环胺大多具有致癌致突变性,特别是2-氨基-3-甲基咪唑并[4,5-f]喹啉(IQ),已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对人类高可疑致癌物(2A级)",对人体的健康存在极大的危害。主要对杂环胺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抑制措施,以增加公众对杂环胺的认识,为健康饮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肉制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但其复杂的加工工艺通常伴随着多种烹饪诱导有害物的形成.杂环胺(heterocyclic amines,HAs)作为一类热诱导形成的有害物,具有较强的致癌致突变性,广泛存在于富含蛋白质的加工食品中.相较于西式肉制品较为简单的加工工艺,我国传统肉制品的加工过程更易形成HAs并残留于产品...  相似文献   

6.
杂环胺是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在热加工和风味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有毒化合物,这些有毒化合物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并且可能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肉制品中杂环胺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对肉制品中杂环胺的形成、影响因素、危害、检测方法及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  相似文献   

7.
杂环胺是肉制品加热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具有强致癌、致突变能力的杂环化合物,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杂环胺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简要介绍了杂环胺的分类、形成机理,并重点综述了常见杂环胺的检测方法及其抑制机理,目的是为杂环胺的相关研究提供系统性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肉制品熟制过程中杂环胺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制品在高温熟制过程中,其内源性成分形成许多毒性化合物,其中包括杂环胺,杂环胺具有强大的细菌诱变活性和致癌性,在熟肉制品食用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对人体存在健康风险。本文对近些年杂环胺的控制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杂环胺的类别和结构差异、杂环胺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并分别从不同方面概括其抑制手段和效果差异,此外还介绍了杂环胺在人体内部的代谢消化情况,为肉制品中杂环胺的抑制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杂环胺类化合物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的一类致癌、致突变物质,该文综述肉制品在加工过程中杂环胺类化合物的形成机制;分析影响肉制品中杂环胺类化合物产生的因素,包括烹饪方式、加工温度与时间、前体物质含量、水分含量以及脂肪含量;重点综述杂环胺的控制措施,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方面是控制其形成,如选择合适的加工...  相似文献   

10.
虽然烟熏和烘烤加热处理能够赋予肉制品良好的外观和风味,但是也易形成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杂环胺(HAAs)。HAAs按生成温度可分成2种类型:热解型HAAs (300℃)和热型HAAs (100~300℃)。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生率与食源性HAAs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本文论述HAAs的分类,致癌作用和代谢过程,以及模拟体系中HAAs的形成动力学和形成机制,介绍HAAs的分离提取和分析检测,并总结HAAs研究的不足,为HAAs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熟肉制品中杂环胺的形成与抑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杂环胺是熟肉制品中最常见的危害物,其种类繁多,形成途径复杂,抑制机制也不尽相同。本文介绍了2 类杂环胺的结构,主要阐述喹啉和喹喔啉类、2-氨基-1-甲基-6-苯基咪唑[4,5-b]吡啶、β-咔啉类(1-甲基-9H-吡啶[4,3-b]吲哚(1-methyl-9H-pyrido[4,3-b]indole,harman)、9H-吡啶[4,3-b]吲哚(9H-pyrido[4,3-b]indole,norharman))以及结合态杂环胺的形成途径,归纳减少杂环胺形成的措施及机理(控制加工条件和前体物、添加外源物质清除自由基和中间体、抑制美拉德反应等),并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概括。  相似文献   

12.
畜禽产品加工过程中容易形成致癌性、致突变性的杂环胺. IQ型杂环胺通过非酶褐变形成,即包含肌酸、氨基酸、糖的美拉德反应;氨基咔啉主要是通过氨基酸和蛋白质在高于300℃的温度下热解产生. 研究表明,随着加工温度的升高和加工时间的延长,杂环胺含量显著上升. 一些天然植物提取物以及抗氧化剂对杂环胺的形成有一定抑制作用. 介绍了杂环胺的结构、分类、含量、影响因素等,重点对杂环胺的形成机制及抑制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热加工肉制品中杂环胺的分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环胺是一类杂环芳香族化合物,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和鱼类等)在高温和长时间烹饪时产生的。杂环胺具有强致癌性和致突变性,能在动物乳腺、结肠和肝脏等多个器官中引发肿瘤。长期食用含有杂环胺的食物将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危害,增加患癌风险。因此,热加工肉制品中杂环胺的监控和检测尤为必要。本文简述杂环胺的种类、理化性质、毒性、形成和影响因素,重点综述热加工肉制品中杂环胺的分析检测方法,包括溶剂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等样品前处理方法以及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高效液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等仪器检测方法,最后对热加工肉制品中杂环胺检测分析的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外源成分对肉制品中杂环胺抑制效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环胺是一类由高蛋白类食品在高温烹调加工时产生的具有致癌和致突变性的有机物。肉制品加工过程中烧烤、卤煮、煎炸和油炸等多种热加工方式均可导致杂环胺的生成,通过添加外源成分抑制肉制品加工过程中杂环胺的形成是当前研究热点。本文重点对外源添加成分对不同加工方式肉制品杂环胺形成的抑制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5.
杂环胺是一类极易在烧烤类肉制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物质,过量摄入具有致癌或致突变风险。本文综述了肉制品加工过程中杂环胺类物质(包括氨基-咪唑-氮杂芳烃和氨基-咔啉类)的形成机制;分析了影响肉制品加工过程中杂环胺类物质形成因素,包括加工条件(温度与时间)、烹饪方法、前体物质含量和原料肉中水分含量;重点综述了杂环胺类物质的控制技术,如改善加工方式(微波加热预处理、包裹隔热食品辅料、酒类腌制)、添加外源抑制物如植物性天然抗氧化物(香辛料、茶叶提取物、果蔬及果蔬提取物)、保水性物质(纤维素、壳聚糖、淀粉)等,为加工肉制品中杂环胺的控制技术研发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与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6.
煎炸是最常用的烹调方法之一。肉类食品在煎炸过程中能产生杂环胺、多环芳香烃等强致癌物,对人体健康存在极大的危害。本文就影响煎炸肉制品中杂环胺及多环芳香烃化合物形成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Meat products are sources of protein with high biological value and an essential source of other nutrients, such as vitamins and minerals. Heating processes cause food to become more appetizing with changes in texture, appearance, flavor,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by the altering of protein structure and other ingredients. During heat treatment, heterocyclic aromatic amines (HAAs), potent mutagens/carcinogens, are formed due to the Maillard reaction. The HAAs are classified in at least 2 groups: thermic HAAs (100 to 300 °C) and pyrolytic HAAs (>300 °C).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parameters and precursors which affect the formation of HAAs: preparation, such as the marinating of meat, and cooking methods, including temperature, duration, and heat transfer, as well as levels of precursors. Additionally, factors are described subject to pH, and the type of meat and ingredients, such as added antioxidants, types of carbohydrates and amino acids, ions, fat, and other substances inhibiting or enhancing the formation of HAAs. An overview of the different analytical methods available is shown to determine the HAAs, including their preparation to clean up the sample prior to extraction. Epidemiological results and human daily intake of HAAs obtained from questionnaires show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eference for very well‐done meat products with increased HAA levels and an enhanced risk of the incidence of cancer, besides other carcinogens in the diet. The metabolic pathway of HAAs is governed by the activity of several enzymes 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DNA adducts or HAA excretion and genetic sensitivity of individuals to the impact of HAAs on human cancer risk.  相似文献   

18.
多环芳烃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对于非职业性接触多环芳烃的工人和非吸烟者来说,通过饮食接触是多环芳烃的主要暴露方式.自2015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红肉及其加工肉制品划分为致癌物后,降低加工肉制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如多环芳烃)生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加工肉制品中多环芳烃研究现状,对其"三致"机理、生成机制、加工肉制...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建立了人体摄入吸收后的食物致癌物杂环胺(HAAs)与血清白蛋白(HSA)形成的亚磺酰胺加合物的准确、高灵敏度检测方法,用于评估HAAs的摄取,研究HAAs与相关癌症风险的关系。选取2-氨基-1-甲基-6-苯基咪唑并[4,5-b]吡啶(PhIP)为研究对象,依据PhIP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体外合成PhIP-HSA亚磺酰胺加合物。使用UPLC-MS/MS检测PhIP-HSA亚磺酰胺加合物的酸水解产物PhIP,对PhIP-HSA亚磺酰胺加合物进行定量。结果表明,HiTrap Blue亲和柱对HSA的回收率高于90%;优化的条件下,PhIP-HSA亚磺酰胺加合物的水解效率高达96%;PhIP-HSA亚磺酰胺加合物的含量与PhIP的信号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是y=1.011 7x+3.256 3,R²=0.998 7。该方法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低至5×10-3 fmol/mg HAS和1.50×10-3 fmol/mg HSA。该方法对人血浆中PhIP-HSA亚磺酰胺加合物的测定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在HAAs摄入与相关癌症风险关系的研究中,是用于评估常食用熟肉个体的HAAs摄入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