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网络资源命名与寻址机制,并且相应给出”名字“与“地址”进行相互转换的协议,在简单叙述普通资源“按名”,“按址”访问方法以及网络资源“多复本”,“多格式”“多版本”特点的基础上,分别具体讨论网络资源命名与寻址的机制以及相互转换的协议,这种命名寻址机制和转换协议具有独立独定资源服务协议,为分布信息系统提供透明服务的特点,最后,结合一个实例简要说明这种机制与协议的  相似文献   

2.
孟宪虎 《计算机工程》2006,32(15):55-57
提出了基于全局命名的数据网格环境下元数据目录和资源信息目录双目录存储和访问的概念,研究了全局命名的规则,给出了在该命名情况下元数据的注册和存储以及利用这种注册存储如何快速发现远程数据资源。说明了在多网格结点下寻找“对照表”采取时间戳抑制多次重发和导致多次访问数据资源的方法,并指出了“对照表”应采取的热点数据优先、冷僻数据清除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网格计算的前提是资源查找。本文分析研究了几种适应某些网格资源模型的现有资源查找算法及其时间和空间复杂度。针对有多播特征的网格环境中的资源查找,基于多播功能,同时赋予资源节点不同权值,构造带度的多播网格资源模型,提出带度约束的多播资源查找算法。与现有算法相比,此算法能更有效实现多播网格环境中资源的快速查找。  相似文献   

4.
网格中资源是动态变化的,资源状态的不断改变,使得资源发现变得更为复杂。文中提出了一种适合于三层P2P结构的资源发现的算法,它利用复制技术缩短查找的时间,节省内存开销,并给出了消息传播过程中所使用的一些协议,解决了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好的适应了网格资源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5.
在网格环境下,如何快速进行资源查找定位是影响网格性能和QoS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目前已有的两种用于网格资源发现的资源查找算法(集中式查找算法、分布式查找算法)的优劣,并参照网络路由器的路由转发策略,提出了改进的基于路由转发的资源查找算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网络资源命名与寻址机制,并且相应给出“名字”与“地址”进行相互转换的协议。在简单叙述普通资源“按名”、“按址”访问方法以及网络资源“多复本”、“多格式”、“多版本”特点的基础上,分别具体讨论网络资源命名与寻址的机制以及相互转换的协议。这种命名寻址机制和转换协议具有独立于特定资源服务协议、为分布信息系统提供透明服务的特点。最后,结合一个实例简要说明这种机制与协议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7.
王胜 《福建电脑》2006,(4):130-131
网格环境下资源查找是网格管理的重要功能。如何在动态、分布的网格环境下快速、准确查找网格资源是影响网格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现有资源查找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冗余服务器的资源查找算法(Redundancy-Serve, 简称RS算法)。文章对这些资源查找方法进行了时间和空间复杂度分析,结果表明RS算法具有较小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是网格环境下一种有效的资源查找方法。  相似文献   

8.
网格环境下一种有效的资源查找方法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9  
李伟  徐志伟  卜冠英  查礼 《计算机学报》2003,26(11):1546-1549
在分布、异构的网格环境下,如何快速进行资源查找定位是影响网格计算性能的重要因素.该文对网格环境下已有资源查找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这些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路由转发(Routing-Transfer)机制的资源查找算法.该文中对这些资源查找方法进行了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路由转发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最小,其空间耗费可以容忍,是网格环境下一种有效的资源查找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9.
资源发现是网格(grid)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织女星(Vega)网格提出了一种完全分布式的资源发现机制:网格路由器,它以类似IP路由器的方式进行工作.为了体现网格路由器的特点及提供使用案例,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基于网格的在线游戏服务平台,称为织女星游戏网格.针对网格路由器在该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对网格路由器进行了如下改进:基于UDP协议实现资源请求路由转发协议;通过IP协议测量网格路由器之间的物理网络距离;资源无需手工注册到网格路由器上即可被发现;基于图的遍历算法,对于SD-RT算法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0.
在网格环境下,如何快速进行资源查找定位是影响网格性能和QoS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目前已有的两种用于网格资源发现的资源查找算法(集中式查找算法、分布式查找算法)的优劣,并参照网络路由器的路由转发策略,提出了改进的基于路由转发的资源查找算法.  相似文献   

11.
Distributed search and routing algorithms based on the DHT (distributed hash table) protocol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n structured P2P (peer-to-peer) research as a result of favorable properties such as distribution, self-organization, and high scalability. Compared with a traditional C/S (client/server) network, the probability of peers initiating malicious behavior increases dramatically because of their self-governing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which also make it harder to satisfy the peers’ security required by DHT.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ew secure DHT protocol based on a multidimensional mapping mechanism. This mechanism maps peers to a multidimensional space by dividing the identifiers into groups. Moreover, a series of secure methods and routing algorithms are provided to achieve secure DHT in smaller spaces. Compared with state-of-the-art approaches,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ultidimensional mapping mechanis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verage success rate of a resource search by inhibiting malicious behavior.  相似文献   

12.
The majority of current security architectures for grid systems use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PKI) to authenticate identities of grid members and to secure resource allocation to these members. Identity-based cryptography (IBC) has some attractive properties that seem to align well with the demands of grid computing.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use of identity-based techniques to provide an alternative grid security architecture. We propose a customised identity-based key agreement protocol, which fits nicely with the grid security infrastructure (GSI). We also present a delegation protocol, which is simpler and more efficient than existing delegation methods. Our study shows that properties of IBC can be exploited to provide grid security services in a more natural and clean way than more conventional public key cryptosystems, such as RSA.  相似文献   

13.
针对网格环境下决策模型库信息存储分布异构特性,提出了网格异构模型库信息资源管理的设计方案.设计了LDAP决策算法数据模型来存储模型库信息,采用两层目录服务器组织方式,结合Web访问与JNDI技术,实现了综合评价决策模型库目录管理系统CEM-DMS.在该系统中用户可通过Web统一接口方便高效的查询和管理各种模型库信息,实现底层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4.
在P2P系统和网格计算中如何高效定位所需资源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Chord是一种基于DHT技术的结构化P2P路由协议,具有完全分布式、负载均衡、可用性及可扩展性好等特点。但其路由表结构具有一定的冗余信息,定位效率不高。本文提出基于优化路由表和路由热点的OHChord算法,一方面优化Chord路由表,除去冗余信息,另一方面为Chord中每个节点增加热点路由表。与标准Chord和P_Chord相比,OHChord提高了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15.
叶军  李志蜀  殷锋  倪建成  李清 《计算机工程》2007,33(9):117-119,122
分析了网格与P2P资源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融合二者资源的UVSP模型,以实现有效的资源表示、发现、访问和协同。根据此模型,为网格加入基于DHT的Bootstrap系统和为P2P系统加入服务化节点。讨论了资源组织体系结构,实现了一个具有BT Tracker功能的系统原型。该模型对网格与P2P系统资源的融合或具有异构拓扑的P2P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协同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网格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重要信息技术,它的目标是实现网络虚拟环境上的高性能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消除信息孤岛和资源孤岛。本文首先简述了网格的基本概念,其次分析了网格环境特征以及网格所面临的特有的安全和策略要求,针对在网格环境中跨越多个可扩展的、动态的、分布式虚拟组织进行安全互访的问题,提出并设计了"基于Web服务的网格安全单点登录模型",实现了网格安全认证机制,提高了网格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网格资源管理系统扩展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分布式本体知识库的网格资源管理模型.新模型由分布的多个自治管理域组成;自治域之间通过DHT覆盖网连接.网格资源信息以本体知识库的形式管理:本地知识库管理域内网格知识;全局知识库则提供分布本体的语义映射以及知识的索引和定位.资源发现转换为本体知识库的实例检索推理,并且支持跨管理域的资源集发现.新模型极大地提高了网格资源管理系统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8.
面向点对点的安全可靠存储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明  杨广文  刘学铮  史树明  王鼎兴 《软件学报》2005,16(10):1790-1797
利用P2P的方法实现了一个共享和合作的安全存储系统,其中参与节点运行Paramecium协议或其他兼容的DHT(distributed hash table)协议形成自组织覆盖层,维护系统的组织结构和提供路由服务.由于该系统为开放式结构,引入了基于PKI的安全认证机制以确保用户数据的授权访问.用户数据和副本标示的绑定支持了安全的数据自修复;副本类型的引入提供了安全的共享写.初步的分析和实验表明,该P2P系统在现实条件下,在消耗较低的维护带宽的同时维持了较高的可靠性并提供了较好的读写性能.  相似文献   

19.
顾明  孙功星 《计算机工程》2004,30(20):183-185
网格的资源管理是网格计算系统的必要基础,它及时地收集网格资源的信息,并提供整个网格的统一资源信息视图。对于具有大科学、多单位合作特色的高能物理研究,网格计算将提供一个强大的计算技术支持。着重说明了网格计算资源动态管理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总体结构,以及基于网络的信息查询、修改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