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CA标本和20例正常包皮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并用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CA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A组织中HIF-1α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87,P<0.01);CA组织中MVD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HIF-1α,VEGF的表达与CA组织中MVD均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 HIF-1α和VEGF在CA组织中过度表达,二者可能通过促进血管生成参与CA的发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人黑素瘤组织中表达,探讨HIF-1α在黑素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5例人黑素瘤标本HIF-1α,VEGF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染色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HIF-1α在黑素瘤和色素痣中均有表达,但在黑素瘤中表达明显高于色素痣(P<0.01),36例(80.00%)黑素瘤组织表达VEGF,色素痣组织不表达VEGF;HIF-1α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其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HIF-1α,VEGF的表达与黑素瘤MVD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MVD随着HIF-1α和VEGF表达的增强而增加,表明两者可促进黑素瘤血管生成。HIF-1α在VEGF调节肿瘤间质内血管生成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及其与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和蛋白印迹对30例寻常性银屑病皮损、20例正常人皮肤组织中HIF-1α和GLUT-1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正常人皮肤组织中HIF-1α、GLUT-1主要表达在基底层,而银屑病中HIF-1α、GLUT-1均为全层表达;与正常人对照相比,银屑病皮损中HIF-1α和GLUT-1表达明显上调(P < 0.01),并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0和0.81,P均 < 0.01);GLUT-1的表达与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r = 0.85,P < 0.01)。结论 HIF-1α和GLUT-1在银屑病皮损中表达上调可能利于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参与银屑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银屑病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5例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和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PSTAT3和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处PSTAT3及VEGF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P<0.001);PSTAT3与VEGF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703,P<0.01).结论: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中存在PSTAT3和VEGF的高表达,PSTAT3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促进银屑病皮损处微血管增生,在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T-1与KDR)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FLT-1与KDR的表达与分布特征,同时检测皮损中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在表皮组织中,FLT-1与KDR在患者组与正常人对照组中均有表达,且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人对照组中,FLT-1、KDR均匀表达于表皮全层,而患者组FLT-1、KDR在颗粒层表达最强。真皮组织中,FLT-1、KDR主要表达在真皮乳头微血管上,且患者组真皮乳头微血管上的表达程度要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患者组皮损真皮乳头血管MVD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真皮乳头微血管FLT-1、KDR阳性表达组的MVD明显大于阴性表达组的MVD(P<0.01)。FLT-1、KDR与MVD三者之间任何两者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FLT-1、KDR在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上有表达,其分布在银屑病皮损中发生了变化。真皮乳头微血管上FLT-1、KDR表达的异常增高与银屑病皮损部真皮乳头血管生成有关。这两种受体在血管生成的过程中可能起作用。FLT-1与KDR之间可能也存在相互促进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促血管生成素-1(Ang-1)、促血管生成素-2(Ang-2)及其受体Tie-2在寻常性银屑病皮损组织中的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Ang-1、Ang-2及其受体Tie-2蛋白表达,以CD34标记新生血管内皮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另取15例正常人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组.结果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处Ang-2及其受体Tie-2表达明显强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而Ang-1蛋白的表达与正常人对照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行期与静止期比较,Ang-2及Tie-2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ng-1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MVD值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高密度组(MVD≥15.46)与低密度组(MVD<15.46)的Ang-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ng-2及其受体Tie-2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银屑病皮损Ang-1与Ang-2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521,P<0.05);MVD值与Ang-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656,P<0.01),与Ang-1蛋白表达无相关性(r=0.237,P>0.05 o结论Ang-2及其受体Tie-2与银屑病的血管生成关系密切,促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系统在银屑病新生血管生成中的调节作用可能是以Ang-2的作用为主导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扁平苔藓皮损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与血管形成及凋亡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和TUNEL法检测32例扁平苔藓患者皮损和20例脂肪瘤皮肤石蜡标本HIF?1α、VEGF和P?Akt表达和细胞凋亡情况,同时用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HIF?1α、VEGF和P?Akt在32例扁平苔藓组皮损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HIF?1α表达部位为细胞核,VEGF和P?Akt表达部位为细胞质,高于对照组HIF?1α、VEGF和P?Akt(-~++)的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扁平苔藓组皮损处MVD为(21.27±6.54)个/高倍视野(×200),对照组MVD为(10.26±1.10)个/高倍视野(×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07,P<0.01)。扁平苔藓组表皮层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指数(72.81%±9.234%)显著高于对照组(28.16%±3.4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31,P<0.01)。扁平苔藓皮损中HIF?1α、VEGF和P?Akt的表达水平间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25,0.453,0.455,均P<0.01)。HIF?1α、VEGF和P?Akt的表达与MVD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21,0.646,0.671,均P<0.01)。结论 HIF?1α及其下游靶基因VEGF、P?Akt在扁平苔藓的发病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银屑病患者皮损血管生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处VEGF、bFGF及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情况,并与正常皮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处VEGF、bFGF的表达及MVD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VEGF与bFGF在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VEGF及bFGF可能引起银屑病患者皮损处血管增生,VEGF与bFGF在银屑病微血管增生过程中发挥正性调节作用且具有协同促进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VEGF受体FLT-1与KDR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银屑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37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和37例正常人皮肤组织FLT-1蛋白、KDR蛋白的表达。结果: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处的FLT-1蛋白和KDR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强于正常对照组(P<0.001);KDR的表达强度与寻常型银屑病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有显著正相关(r=0.93,P<0.001),且KDR的表达强度高于FLT-1的表达强度(P<0.05)。结论:VEGF的两种受体FLT-1与KDR在银屑病新生血管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KDR起主要作用。通过阻断VEGF受体KDR以抗血管生成,可望为治疗银屑病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VEGF与CD106在26例紫外线治疗前后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20例正常人作对照,探讨它们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NB-UVB治疗前患者皮损中VEGF与CD106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治疗后组,(均P<0.01).治疗前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两者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患者皮损VEGF和CD106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5).VEGF和CD106在银屑病患者皮损中过表达,在促进银屑病患者皮损中血管生成中发挥作用并互相影响.紫外线照射治疗银屑病有效,可能是通过降低角质形成细胞促血管生成新生因子的表达而间接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7A(IL-17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的相关性,从而进一步探讨IL-17A、VEGF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和健康对照组皮肤组织中IL-17A、VEGF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IL-17A、VEGF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皮损中IL-17A、VEGF的表达水平与患者PASI呈正相关(r_1=0.61,P0.01;r_2=0.58,P0.01)。结论 IL-17A、VEGF在银屑病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皮损中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反映银屑病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环氧化酶-2(COX-2)在寻常型银屑病炎性皮损中的表达,并分析与血管新生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寻常型银屑病炎性皮损组织和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寻常型银屑病炎性皮损中COX-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OX-2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866,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炎性皮损中存在COX-2高表达,后者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促进银屑病皮损处血管新生,在寻常型银屑病进展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HIF-1α与TREM-1在寻常性银屑病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与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EM-1)在寻常性银屑病与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HIF-1α与TREM-1在银屑病组织中表达的相关关系。结果正常皮肤组织中HIF-1α与TREM-1主要表达于基底细胞层,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HIF-1α与TREM-1表达增加,主要表达于表皮全层,其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mRNA与TREM-1 mRNA在寻常性银屑病皮损表达均升高,与正常组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HIF-1α与TREM-1在寻常性银屑病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HIF-1α与TREM-1在寻常性银屑病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寻常性银屑病发生、发展,并在此过程中存在共同路径,TREM-1可能成为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以及血清中VEGF的影响。方法 采用葡聚糖聚合物标记免疫组化法对15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NB-UVB治疗前后的皮损标本中MVD以及VEGF、MMP-2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VEGF水平,以10份正常人皮肤标本和15份正常人血清作为对照;在NB-UVB治疗前后对银屑病皮损进行PASI评分。结果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治疗前皮损组织中MVD为20.52 ± 5.02(单位:个/400倍镜下),明显高于治疗后(7.33 ± 1.24)和正常人对照组皮肤组织(4.26 ± 0.79)(F = 97.57,P < 0.05),且治疗后PAS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 = 13.35,P < 0.01);治疗前血清中VEGF表达水平为307.55 ± 121.65 ng/L,明显高于治疗后(163.92 ± 95.57 ng/L)和正常人对照组(139.78 ± 79.06 ng/L)(F = 9.903,P < 0.05),而治疗后VEGF表达水平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银屑病皮损中MMP-2阳性表达在治疗前、后以及和正常人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银屑病患者PASI评分、MVD、皮损及血清中的VEGF表达四者互为正相关关系(P < 0.05);皮损中的MVD、VEGF表达、MMP-2表达互为正相关关系(P < 0.05);皮损中的MMP-2与PASI评分、血清中VEGF表达无相关关系(P > 0.05)。结论 NB-UVB可以降低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中VEGF的表达水平及其皮损中真皮浅层微血管增生状态;组织中VEGF、MMP-2可能共同参与了微血管的增生过程,但MMP-2没有参与NB-UVB对寻常性银屑病的治疗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血管生成素-1(Ang-1)及其酪氨酸激酶受体-2(Tie-2)在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皮损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4例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皮损和12例正常人皮肤组织Ang-1和Tie-2蛋白的表达.结果: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中,Ang-1主要表达于银屑病受累皮肤真皮乳头层的基质细胞,Tie-2主要表达于受累皮肤表皮和高度血管化的真皮乳头层的内皮细胞及真皮深层其它区域的内皮细胞;在正常皮肤组织中,Ang-1表达极弱或呈阴性表达,Tie-2仅在真皮深层内皮细胞表达.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皮损处的Ang-1和Tie-2受体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ng-1和Tie-2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Ang-1通过作用于Tie-2受体,参与促进银屑病皮损处的血管生成,与银屑病血管新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寻常性银屑病皮损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寻常性银屑病皮损、12例非皮损和12例正常人皮肤中VEGF、MMP-2的表达水平与分布特征。结果①VEGF在银屑病皮损组织中阳性表达明显高于非皮损组织和正常人皮肤(P<0.05)。②MMP-2在银屑病皮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非皮损组织和正常人皮肤(P<0.05)。③VEGF、MMP-2在银屑病皮损中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VEGF、MMP-2在寻常性银屑病发病的血管生成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银屑病患者皮损和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银屑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①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5例银屑痛患者皮损、非皮损和10例正常人皮肤中VEGF的表达情况;②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5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和15例正常人血清中VEGF的表达.结果 ①VEGF主要表达于银屑病皮损的角质形成细胞、真皮乳头血管内皮及真皮上层部分浸润的炎症细胞内.非皮损部位少量表达,而在正常人表皮中几乎不表达;皮损组有20人以上的患者染色级别在++以上,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皮肤,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皮损组与正常人比较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静止期银屑病患者血清中VEGF表达比正常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可能与银屑病病理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及非皮损中的表达及其与PASI指数的关系,探讨银屑病发生发展中表皮增殖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以30例寻常型进行期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PASI)积分,采用免疫组化技术(PV-9000两步法)检测30例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及其邻近皮肤、15例正常皮肤中VEGF、EGFR的表达情况。结果①皮损组VEGF表达总阳性率为100%,明显高于邻近组和正常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EGFR表达总阳性率为100%,与邻近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②皮损组VEGF阳性染色评分与PASI积分无相关性(rs=0.2821,P>0.05),EGFR阳性染色评分与PASI积分呈正相关(rs=0.4529,P<0.05)。③VEGF阳性染色评分与EGFR阳性染色评分无相关性(r=0.2247,P>0.05)。结论①VEGF、EGFR在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异常高表达。②VEGF与PASI积分之间无相关性,提示VEGF与银屑病的病情活动性有关,而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关。EGFR与PASI呈正相关,提示EGFR与银屑病的严重程度相关,而与疾病的活动性无关。③VEGF和EGFR无相关性提示两者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无直接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VEGF、PEDF蛋白在寻常型银屑病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真皮浅层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从而阐述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PV-9000)检测皮肤组织中VEGF、PEDF蛋白的表达水平,CD_(31)蛋白标记微血管计算真皮浅层MVD;采用Spearma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VEGF、PEDF蛋白表达水平及真皮浅层MVD值在阳性组中明显高于阴性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阴性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VD与VEGF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 0.001);MVD与PEDF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 0.001)。结论 VEGF、PEDF可能通过调节血管增生参与银屑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2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和15例正常人皮肤组织VEGFmRNA和其蛋白、VEGF受体2(KDR蛋白)、微血管密度(MVD),分析其表达情况。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VEGF水平。结果 ①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处的VEGFmRNA及其蛋白、KDR和MVD表达明显强于正常人对照组(P<0.001);皮损处与非皮损组相比,VEGFmRNA和其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KDR、MVD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行期与静止期比较四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高密度组(MVD≥17.88)与低密度组(MVD<17.88)的VEGFmRNA及其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KDR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PASI评分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结论 ①VEGF及其受体在银屑病新生血管形成中起重要作用。②MVD值可反映寻常性银屑病的严重程度,可作为判断病情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