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硫磺回收及尾气处理装置运行概况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介绍了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的直流法claus装置、scOT尾气处理装置、分流法claus装置、超级Claus装置及Clinsulf—SDP亚露点硫磺回收装置的概况和工艺技术特点及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为应对环保标准不断升级,硫磺回收尾气处理技术不断进步。在分析了硫磺回收装置尾气达标的技术难点的基础上,介绍了LS-DeGAS、烟气碱洗技术、氨法尾气脱硫技术、有机胺脱SO2尾气处理(Cansolv SO2洗涤)技术、超优Claus+烟气碱洗技术等几种典型技术的优缺点及适应性,并针对企业现状及环境约束,在统筹考虑装置投资、运行费用和排放指标的基础上,提出硫磺回收尾气处理技术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3.
还原吸收法硫磺回收尾气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要求硫磺回收装置的总硫收率不断提高,因而单纯的克荣斯硫回收甚至在加上尾气处理装置可能仍不能达标,推动着尾气处理技术不断发展。本文对还原吸收法硫磺回收尾气处理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并指出了发展我国硫磺回收尾气处理技术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对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硫磺回收的尾气处理工艺技术措施进行优化,选择直接氧化的实施工艺措施,结合尾气的单减法回收技术措施,解决硫磺尾气回收的技术难点问题,保证硫磺回收尾气的处理达到环保的标准,避免硫磺回收工艺的尾气导致环境污染事故,影响到石油化工生产的安全环保性能。  相似文献   

5.
我国硫磺回收装置排放烟气中SO2达标方案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硫磺回收装置烟气中SO_2排放问题,指出烟气中SO_2主要有液硫脱气、加氢还原吸收尾气及其他非共性原因3个来源,提出了根据不同来源分别处理以降低排放烟气中总SO_2质量浓度的对策,形成了天然气研究院硫磺回收及加氢还原吸收尾气升级达标核心技术,主要包括H2S深度脱除溶剂CT8-26、钛基硫磺回收催化剂CT6-8和新型加氢还原吸收尾气水解催化剂CT6-11B,适用于现有带加氢还原尾气处理的硫磺回收装置,特别是具有独立加氢还原溶剂再生的装置,可将硫磺回收及尾气处理装置排放尾气中SO_2质量浓度降至100mg/m3以下,为解决硫磺回收装置尾气达标排放问题提供了新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6.
为加快西南油气田公司硫磺回收及尾气处理催化剂的国产化工业应用工作。天然气研究院相关技术人员对近期开发的新产品——超级克劳斯硫磺回收工艺用催化剂CT6—9展开了紧锣密鼓的推广应用工作。该产品依托天然气研究院股份公司级课题《硫磺回收及尾气处理新工艺技术研究》,于2008年完成了产品实验室研究和中试试验,为工业应用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国内某炼油厂硫磺回收装置首次应用专有气液混合器,通过钠碱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实现尾气超低排放,排放烟气中SO2的浓度为10~25 mg/m3(标准状况),脱硫率大于95%,烟气流量操作范围为0~120%,满足硫磺回收装置各种工况下的尾气超低排放。在国内硫磺尾气超低排放处理中首次采用气气换热提升烟气温度,有效减少了冒白烟现象,且解决了烟气管道和设备的硫露点腐蚀问题,同时节能4 950 MJ/h,节水和减排0.64 t/h。  相似文献   

8.
高含硫天然气的安全高效净化处理对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系统回顾我国含硫天然气净化技术的3大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围绕天然气气质达标和硫磺回收装置尾气减排2大难题,指出了脱硫脱碳、硫磺回收及尾气处理、净化装置稳定运行3方面研究取得的进展、面临的挑战及攻关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以高含硫天然气有机硫脱除为核心的技术已开发成功并实现工业应用,可实现高含硫天然气达标净化处理,以CT-Redox和CT-LOP工艺为代表的络合铁法脱硫技术则有力地保障了我国高含硫天然气单井脱硫生产;(2)在现有常规与延伸克劳斯硫磺回收配套还原吸收与氧化吸收尾气处理技术基础上,研发的大型硫磺回收装置有机硫水解与尾气高效处理技术可满足日益严苛的国家标准要求,实现装置尾气超低排放;(3)以配方型脱硫胺液复活、高含硫净化厂设备腐蚀防护和净化装置长周期运行风险评价技术为代表的关键技术成效显著,有力地保障了净化装置的长周期安全平稳运行。结论认为,我国高含硫天然气净化技术已全面实现国产化,总体水平与国外相当,部分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建议在复杂含硫天然气中多组分有机硫深度脱除、净化装置尾气全天候全时段达标、物理化...  相似文献   

9.
国内某炼油厂硫磺回收装置首次应用专有气液混合器,通过钠碱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实现尾气超低排放,排放烟气中SO_2浓度为10~25mg/m~3(标准状况),脱硫率大于95%,烟气流量操作范围为0~120%,满足硫磺回收装置各种工况下的尾气超低排放要求。在国内硫磺尾气超低排放处理中首次采用气气换热提升烟气温度,有效减少了冒白烟现象,且解决了烟气管道和设备的硫露点腐蚀问题,同时节能4 950 MJ/h,节水和减排0.64t/h。  相似文献   

10.
还原吸收尾气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硫磺回收装置含硫尾气处理,是减少尾气中SO_2排放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硫磺回收装置加氢还原尾气的显著特点为:压力低,碳硫比高,要求吸收过程硫化氢脱除率高,同时具有吸收选择性。利用超重力技术强化传质及气液接触时间短等特点,将超重力技术应用于加氢尾气脱硫工艺中,考察了转速、气液比、贫液温度、气体流量等操作参数对脱硫性能及CO_2共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重力技术应用于硫磺回收装置加氢还原尾气脱硫工艺中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1.
SSR硫磺回收尾气处理工艺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黎  肖鸿亮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4,43(5):478-482, 491
随着近年来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家颁布了更加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硫磺回收装置尾气的排放要求也相应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尾气处理工艺的发展。SSR工艺作为一种兼具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尾气处理工艺应运而生,在对比SSR工艺与SCOT工艺、Super SCOT工艺、RAR工艺、HCR工艺4种主要还原吸收工艺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SSR工艺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及在不同硫磺回收装置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雷晓虹 《齐鲁石油化工》2010,38(1):33-35,42
介绍某炼油厂110 kt/a硫磺回收及尾气处理装置,采用国内技术的设计特点及试生产情况。该装置为双系列硫磺回收,溶剂再生按单系列配套;采用两级克劳斯硫回收和加氢还原吸收尾气处理工艺。采用先进的烧氨型酸性气燃烧器,尾气采用在线炉加热,过程气加热器采用特殊的U型管换热器,液硫采用循环脱气等技术。试生产结果表明,装置运行稳定,烟气SO2浓度低于国家排放标准,有效减少全厂SO2排放量,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Clinsulf-SDP硫磺回收装置尾气中H2S、SO2含量很低,原有的克劳斯回收装置过程气色谱分析方法不能适应要求.通过多次实验,建立了分析尾气H2S、SO2含量的新方法--用HP4890气相色谱仪分析方法.该方法主要在色谱柱和色谱条件方面较原色谱法有较大的改变,具有快捷准确的特点,适合于生产过程的控制分析.  相似文献   

14.
节能降耗的低温SCOT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法璋  胡鸿  李洋 《天然气工业》2009,29(3):98-100
提高总硫回收率,减少SO2排放所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一直是硫磺回收及尾气处理领域技术发展的重点。国外最新开发的低温SCOT尾气处理工艺,利用新研制的低温加氢催化剂,结合装置的优化设计,改善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达到了节约投资、节能降耗的目的。该工艺与传统SCOT工艺相比具有更低的设备投资、操作费用和装置能耗,是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含硫尾气处理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硫磺回收装置工艺流程的处理单元大致分为硫磺回收、尾气处理、硫磺储运和成型等几部分。以克劳斯分流法硫磺回收、加氢还原吸收尾气处理的工艺流程为例,以工艺流程顺序作为总的布置原则,介绍了反应器、反应炉、尾气焚烧炉、硫冷器、液硫池和风机等关键工艺设备的布置方法,以及装置中硫磺回收框架的设计方式。在满足大型管线应力计算要求和选用合适管道材料的前提下,根据各种工况的酸性气、液硫等工艺介质特性,对管道选材和在不同处理单元、设备之间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6.
??As the new Law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implemented in China, sulfur recovery and tail gas treatment units in natural gas purification plants have to reduce emissions by technological upgrading in order to meet the stringent tail gas emission standards. In this paper, the improvement of tail gas emission standards on natural gas purification plant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status of tail gas emission in China were analyzed. Then, five tail gas treatment methods (i.e., reduction adsorption, amine SO2 adsorption, wet acid, limestone–gypsum wet, and dry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liquid phase oxidation-reduction method and bio-desulfurization method were technically evaluated. Moreover, two treatment scales (potential sulfur rate of feed gas higher and equal to 1 t/d or lower than 1 t/d) were compared technically and economically.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tail gas emitted from the sulfur recovery units in existing natural gas purification plants is characterized by a high SO2 content and a small SO2 volume. It should be treated by means of reduction adsorption method, amine SO2 adsorption method and dry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method or directly treated by means of the liquid phase oxidation- reduction method; that the tail gas of the feed gas with a higher potential sulfur rate should be treated by means of reduction adsorption technologies, and otherwise liquid phase oxidation-reduction method should be used for the direct treatment of tail gas; and that the tail gas of the feed gas with a medium potential sulfur rate should be treated by means of the amine SO2 adsorption technology and that with a lower potential sulfur rate should be treated by means of the dry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解决国内中小规模天然气净化厂硫磺回收装置烟气中SO2达标排放及装置在低负荷或低H2S含量的条件下开工、停工除硫及加氢催化剂预硫化期间高浓度SO2短时超标排放的问题。 方法统计研究了国内28座天然气净化厂硫磺回收、尾气处理工艺和硫磺产量,分析了现阶段还原吸收、氧化吸收、碱液洗涤及液相氧化还原4种处理工艺在天然气行业的应用情况,介绍了天然气研究院开发的Claus尾气中SO2催化吸附技术的相关情况。 结果对天然气净化厂SO2减排技术提出以下建议:①充分重视气田潜硫量变化引起的装置低负荷稳定运行等问题;②现有装置增设尾气处理装置时,避免对原硫磺回收装置工艺进行改变,选择环保、无二次污染物产生且能与工厂智能化建设衔接的工艺技术;③SO2减排需从源头解决问题,着眼于硫磺回收单元的精细化操作和管理、催化剂正确使用及性能跟踪分析,进而提高硫回收率,减少后端处理的负荷。 结论采用上述研究结果,一方面可保障硫磺回收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另一方面可在现有排放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SO2排放。   相似文献   

18.
天然气净化厂Claus硫磺回收装置硫回收率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天然气净化厂Claus硫磺回收装置硫回收率的主导计算公式和带尾气处理装置的总硫回收率计算方法,重点讨论了Claus硫磺回收装置硫回收率主导计算公式中硫磺在尾气中体积分数的确定方法及用氮平衡、碳平衡和硫平衡确定尾气流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