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机采井不同开发时期合理生产压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丽 《复杂油气藏》2009,(1):65-68,72
油井流入动态(IPR)曲线是油气层工作特性的综合反映,既是确定油井合理工作方式的依据,也是油井动态分析的基础。自Vogel提出IPR方法以来,通常应用沃格尔方程的几种演变形式预测油井产能,确定生产压差,达到充分发挥油层潜能、提高泵效的目的。现场实践表明,常规的流入动态曲线不能用于求取所有开发阶段的产能。在不同的开发阶段,须选择适应多相流体和多因素影响下的流入动态方程,预测不同流压、不同含水率下的油井产量。研究实例证明在满足油井协调的前提下,针对油藏和油井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泵效和经济效益因素,可确定合理的生产压差。  相似文献   

2.
注水保持压力开发油田,当井底流压低于饱和压力以后,指示曲线向压力轴偏转,并出现最大产量点,原有的IPR方程已不适用。利用kro/(μoBo)与压力的函数关系式建立了饱和油藏和未饱和油藏流入动态方程及其通式,然后将油相拟稳态流动方程与油相和液相相对流动能力方程相结合,建立了描述具有最大产量点的流入动态曲线的新型流入动态方程。这种新型的IPR方程可用于不同流动压力下油井流入动态计算,从理论上解释了矿场系统试井中流入动态曲线向压力轴偏转并出现最大产量点等实际问题,满足矿场工程精度要求,所建立的流入动态方程能有效评价预测油井产能和确定油井允许的最小流压界限。  相似文献   

3.
新型IPR曲线及最小井底流压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注水保持压力开发油田中,当井底流压低于饱和压力以后,指示曲线向压力轴偏转,并出现最大产量点,表明原有的经典IPR方程已不适用。利用k_m/(μ_oB_o)与压力的函数关系式建立了饱和油藏和未饱和油藏流入动态方程及其通式,然后将油相拟稳态流动方程与油相和液相相对流动能力方程相结合,建立了描述具有最大产量点的流入动态曲线的新型流入动态方程。这种新型的IPR方程可用于不同流动压力下油井流入动态计算,从理论上解释了矿场系统试井中流入动态曲线向压力轴偏转并出现最大产量点等实际问题,满足矿场工程精度要求,说明所建立的流入动态方程能有效评价预测油井产能和确定油井允许的最小流压界限。  相似文献   

4.
复杂断块油田油井流入动态曲线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断块油田油水关系复杂,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油井产量受含水率、井底流压影响较大,为了保持稳产,需对开发方案进行阶段性调整。油井流入动态曲线既是分析油井动态的基础,又是确定油井合理工作方式的依据,因此,准确预测油井流入动态对油井的方案设计和调整至关重要。综合考虑含水率、井底流压对油井产能的影响,利用相渗曲线和新型IPR...  相似文献   

5.
IPR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R属于产能试井范畴,其方程因简洁、实用而应用广泛,是油井生产动态分析、产能预测、举升工艺设计以及优化的理论基础之一.本文首先回顾常用的常规IPR方程,然后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一种新的IPR综合关系式,该关系式概括了多种常规IPR方程.根据理论分析和实际经验提出用多点IPR方法评价油井流入动态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油井流入动态关系(IPR)是描述油井供油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确定和选择举升方式和工作制度所需要的重要基础资料。在单相液流条件和油气两相流条件下的产能预测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应用试油测压资料确定非自喷井油气水三相流综合IPR曲线的新方法,经矿场应用证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油井流入动态能够描述产量与井底流压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低渗透油藏储层物性差、孔喉半径细小,流体需克服启动压力梯度才能流动,且开采过程中储层变形会导致油井附近渗透率进一步降低从而影响产能,由此导致了低渗透油藏的流入动态十分复杂,常规理论流入动态方法不能很好地表征其IPR曲线形态。文章在综合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应力敏感性等低渗透油藏渗流特征的基础上,针对目标区块建立了适用于三种不同类型生产特征的油气水三相流入动态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理论预测结果与矿场统计IPR曲线散点数据拟合良好,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井组各个生产阶段的流入动态拟合与预测。研究对低渗透油藏不同开发方式下油井流入动态预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气井开发过程中,随着地层压力的下降,无阻流量不断降低,这就意味着气井不同开发阶段(即不同地层压力)应对应不同的工作制度。故在气井开发的过程中,应根据气井生产动态特征适时调整工作制度,以使其生产动态与气藏供气能力相匹配,达到科学、合理、高效开发的目的。基于气井稳定二项式产能方程,提出在不同地层压力下(即不同开发阶段),预测气井无阻流量、IPR产能曲线、采气曲线,进一步对气井进行合理配产和确定工作制度,为科学、合理、高效开发气井提供。实例计算表明本文提出的几种预测气井不同开发阶段的合理工作制度的方法,简便易行,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9.
在油藏工程中 ,对于评价油井产能 ,稳定试井是一个重要的工具。油井的产能测试包括确定油井的绝对无阻流量qAOF和预测油井的流入动态曲线 (IPR曲线 )。而确定qAOF和预测IPR曲线 ,可以使用多点测试和单点测试两种方法。单点测试包括Vogel(沃格 )方程和陈氏方程 ,这两种单点测试法在渤海油区的应用表明 ,对于未饱和油藏 (pR>pb) ,陈氏方程比Vogel方程更为可靠 ;但对于饱和油藏 (pR=pb) ,当无因次井底流动压力 (pD =pwf pR)大于 0 .7时 ,Vogel方程的预测结果明显偏高 ,而当pD<0 .7时 ,两者的预测结果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0.
沃格尔(J.V.Vogel)[1]在研究了大量的溶解气驱油藏的油井流入动态后,得出了无因次IPR参考曲线,并给出了这条曲线的经验方程,确定其系数为固定常数,此方程被广泛应用于油井的产能预测中。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大量资料分析和计算,证实了沃格尔经验方程中的两个系数并非是固定常数。为了矿场工作者使用方便,同时导出了沃格尔经验方程在不同地层压力下的修正系数。这是对沃格尔经验方程的进一步发展和补充,从而使经验方程在油井产能预测中其计算结果更接近油井的开采实际。  相似文献   

11.
井筒与油藏耦合作用下的不稳态产能预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预测不同时间产能,从本质上改进了传统的油气井流入动态IPR的预测,建立井筒与油藏耦合作用下的不稳态产能预测方法,从而改进了目前的生产系统分析方法。应用不稳定流入动态,扩展了油井生产动态预测的有效时间。  相似文献   

12.
低速非达西渗流产能方程的建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Wiggins等人针对达西流的工作基础上,推导出含启动压力梯度流动下的产能方程,为解析IPR曲线方法在低渗、特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同时,对影响流入动态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含启动压力渗流的流入动态关系式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与达西流有明显的差异,论证了目前低渗油田普遍采用大压差、密井网生产的理论基础。并且根据所建立的方程分析了靖安油田长6特低渗储集层的生产动态特征,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较常规方法能更好地预测此类储集层的产能:,  相似文献   

13.
理论上用数字模型来研究分析溶解气驱条件下,压力和表皮因子对油井流入动态的影响(IPR'S)。综合产能曲线的分析结果认为,产能曲线的指数是时间的函数,其指数通常大于单相流。研究还认为,只要已知产能曲线的指数以及避免长时间外推,该法就能够用来预测未来动态。如果用单点测试法来预测未来动态(该法假定产能曲线指数是常数),那么,该法求得结果十分接近井的实际产量,其误差最小。既然如此,产量预测的误差将取决于假设的已知产能曲线指数误差的大小。综合考虑表皮因子的影响,还提出了修正IPR曲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PL油田是渤海湾大型复杂河流相常规稠油油藏,储层为疏松砂岩,胶结性差,易出砂,因此确定其合理生产压差对保证开发效果非常重要。通过综合分析地层原油高压物性、油井流入动态曲线、Mohr-Coulomb破坏准则计算的油井出砂临界生产压差及油井实际生产状况等因素,确定了油田合理生产压差界限为3.0~5.0MPa。  相似文献   

15.
确定不同含水条件下聚驱油井流入动态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设计聚合物驱采油装置及生产制度,由连续性方程、运动方程、状态方程,考虑流体流变性的变化,建立了聚合物驱不稳定渗流的IPR曲线模型,结合油相IPR曲线进行加权,可以得到聚合物驱油藏不同含水条件下油井的综合IPR曲线。分析了含水率、注入液和采出液浓度对聚合物驱油藏油井综合IPR曲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无因次IPR曲线是进行油气井一点法产能试井与预测流入动态的理论依据。在前人的方法基础之上,从气井二项式产能方程出发,将其整理成无因次形式,通过类比与假设,最后结合实际测试资料并采用Excel拟合得到类似于无因次Vogel方程的气井无因次IPR曲线新方程。新的无因次IPR曲线包含许多地层和流体参数,这些参数发生变化将直接反映在拟合曲线上,这对气藏气井动态分析及现场生产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油井流入动态曲线的防砂井产能预测方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以防砂前油井流入动态(IPR)曲线为基础,考虑各种防砂措施在井底附近造成的附加阻力表皮,建立一套基于IPR曲线的防砂井产能预测方法。利用防砂前IPR曲线资料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将防砂前油井总流动表皮折算为零时的折算等效渗透率,然后计算防砂措施造成的附加层流和紊流表皮,再用产能基本公式预测防砂井的产能。借助IPR曲线避开了实际地层渗透率的获取和大量表皮系数的计算,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注水开发的低渗透油藏存在启动压力和压力敏感性,使开发难度加大。当流压低于饱和压力以后,流入动态指示曲线凹向压力轴,会出现一个产量最大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平面径向拟稳态渗流规律出发,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压力敏感效应对油藏渗流的影响,与油相和液相相对流动能力方程相结合,建立了具有最大产量点的低渗透压力敏感油藏直井流入动态方程,据此可对油藏产能进行评价预测,确定出油井最低允许流动压力和油井的合理工作制度。在龙南、新站油田的应用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比较吻合,满足矿场工程精度要求,说明所建立的流入动态方程能有效评价预测油井产能和确定油井允许的最小流压界限,为充分发挥油井生产能力、合理高效开发低渗透压力敏感油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变形介质油藏油井产能预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胜男  李恒  张琪 《钻采工艺》2007,30(2):59-61
对于变形介质油藏油井产能预测问题,传统的研究方法均假设地层岩石的变形系数为常数,这导致了目前的变形介质油藏产能预测模型不能准确地反映出油井产能的变化趋势,尤其在生产压差较大的情况下,误差较大。文中研究了变形系数与产能的关系,考虑了生产压差对变形系数的影响,从而改进了变形介质油藏油井产能预测模型。改进后的模型从理论上解释了变形介质油藏矿场系统试井中,油井流入动态曲线在井底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即向压力轴偏转,并出现最大产量点的现象,并对最大产量点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文中还提出了变形介质油藏油井井底最低合理流动压力,为油井确定合理的工作制度提供技术支持,从而更有效地分析及预测油井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Engi.  R  田红 《国外油田工程》1997,13(11):18-20
用Windows开发的程序IPR,只需极少的输入参数,就可快速预测油井目前和将来的流入动态(IPR)。IPR是分析油井产量的关键项目,用以设计完井装置,估算油井产能,预测停喷时间和采用人工举升的时间。节点分析中所有分析方法,均以油井的IPR开头,IPR是一关键参考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