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中药配伍与化学关系论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中药是保健、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而中药的化学成分则是中药的组成。中药化学成分包括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化学成分(含微量元素以及两者形成的络合物成分等)。 中药在临床上的应用多以复方的形式,它体现了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复方的中药配伍是以“君、臣、佐、使”及功效方面的“七情”的组方原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味中药组合而成,并在机体内作为一个整体而起作用,即复方作用的最大特点是复方中所含中药的综合作用和整体作用。通过配伍,可以提高与促进疗效,减低毒性与副作用,适应复杂多变的病情。葛根汤具有解热作用,但组成葛根汤的七种单味药本身均  相似文献   

2.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斌  张铁军  高文远  陈海霞  张家欣 《中草药》2006,37(11):1601-1606
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药方剂的组方原理、各种化学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从系统分析三元论设计思想到有效部位、有效成分组学,分子中药组学理论的提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来认识中医理论和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的治疗模式。通过拆方、药对和化学物质研究来对传统方剂的配伍理论进行验证和解释。通过研究中药有效成分、单方及复方体内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中药化学成分肠内菌代谢过程,来阐明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和作用机制。这对中药新药研制、创新药物研发以及指导临床应用都有重要意义。提出目前中药复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从配伍、炮制、入药部位、剂量、煎法及机体状态几方面分析了中药在方剂中发挥作用的多重性。说明中药治病不仅靠药物的固有药性 ,而且是配伍等各环节综合作用的结果。指出临床用药应把握其规律 ,扬长避短 ,方可随心所欲 ,药到病除。  相似文献   

4.
中药的炮制是根据药物的调配,辨证用药以及制剂的要求逐渐发展而来的一项制药技术。不一样的炮制方法将产生不同的药效。中药的炮制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性,对其药效有着重要的作用。当代人追求返朴归真,中药的炮制越加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本篇文章中,笔者简单削述了几种中药的炮制方法,以及对其与药效的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要想提高服药效果首先按照中医理论“医食同源、药食同源”的理论,也就是辨明药食物的性味、归经、功能及其相互问的关系,以及服药后的禁忌等等。本人在临床调剂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一些初浅体会,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药微量元素与药效的关系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王懿萍  张小荣  杨巧艳  王盛民 《陕西中医》2006,27(12):1573-1576
中药材的药效与其所含微量元素的种类、含量及存在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现象越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近年来有关中药微量元素与药效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8.
中药配伍与中药炮制湖北省麻城市第二人民医院(431607)陈绍恩主题词中药炮制学,中药配伍中药材大多数来源于天然的植物、动物及矿物,同一种中药,有时候通过净化或切制等生品即可入药;有时候则还需要经过炙、炒、蒸煮或煅制,使药性发生变化,方可入药,以适应...  相似文献   

9.
论中药复方药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医药学与西医药学之间存在多种差异,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的中药有其自己的特点。辨证论治是遣方用药的基础,配伍用药是中药应用的主要形式,方证相应是中药取效的关键,整合调节是中药的作用方式。上述特点决定了中药药效评价不能照搬西药的方法和标准。运用现代技术和中药自身特点建立中药疗效评价方法和标准体系是正确评价中药疗效的关键。质量稳定是药效评价的前提,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是疗效评价必不可少的工具,整合调节的作用方式要求药效指标的选择要多样化,避免主观误差的手段是利用数学模型和参数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作用机制的阐明还需要规范的临床药理实验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10.
何王雯  王蓉新 《陕西中医》1995,16(6):279-280
中药配伍法则灵活巧炒运用于临床,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相互协调,缓解毒副作用,增强疗效等作用。并阐述了方剂药味剂量改变和剂型不同对功效主治的影响。掌握药物巧妙的配伍,才能适应临床复杂多变的病情需要,充分利用药物效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药对与方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药对又称对药,是历代临床医师在治疗疾病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是方剂的核心和基本结构,是复方最小的组成单位。它们通过相须或相使的配伍,在方剂中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形成方剂配伍的基本形式,并由此衍生出许多系列方、新方。其中有些方剂可以看作是由药对的加减与  相似文献   

12.
中药方剂的三个原理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药和方剂有其自己的药理和方理。与西药药理有着深刻的差别,中药和方剂的现代研究应当遵循和发展中药和方剂的基本原理。目前特别需要注意3个原理问题,即整体功效与成分功效、因证论效与以病论效、特异疗效与非特异疗效。  相似文献   

13.
张若梅 《吉林中医药》2009,29(7):617-618
中医学强调生命体是有机和谐运动的整体,认为疾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阴阳失调;治病之道法于自然,遵循生命活动固有规律,而用药遣方就是根据这基本的病理变化确定预防、治疗、养生原则,启发、调动、协助人体自身的调控机能,使机体恢复阴阳平衡。医家制定方剂兼顾脏腑运动和病理状态,协调阴阳,扶正祛邪。在众方之中,常见神来之笔,稳健和谐中益见灵动。  相似文献   

14.
一、规范化处方的格式与要求 使用处方笺应将处方项目填齐,版面整洁,书写正规,不得潦草,不得随意使用不规范的药名和文字,计量单位按标准写出克或g,写明医嘱与服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一、规范化处方的格式与要求 使用处方笺应将处方项目填齐,版面整洁,书写正规,不得潦草,不得随意使用不规范的药名和文字,计量单位按标准写出克或g,写明医嘱与服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药物流产法 ,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常有流产不全、流血过多、流血时间过长等副反应。笔者近 1年来在应用药物流产的同时辅以口服益母草冲剂、参花汤 ,对减少其副反应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全组共 480例女性 ,随机分为益母草组  相似文献   

17.
在制备中成药时,需选用各种不同的中药炮制品(饮片)。如“缩泉丸”中的益智仁,经盐炙后,能主人肾经,有温肾纳气,固涩小便的作用;“清宁丸”中的大黄,要用黄酒多次蒸制后,才能制丸,否则药力峻猛,易产生服后腹痛的副作用;又如“小儿健脾丸”中的神曲,必须经过发酵与炒制,才能更好地发挥健脾胃的效果。由此可见,中成药的制备,脱离不了中药炮制,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肿瘤科中药的用药特点和用量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门诊肿瘤科的中药处方426张,对处方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中共使用了18种功效的中药,使用频率居前3位的分别是补虚药、清热药和利水渗湿药;药物使用频率≥5%的中药有59种,居前3位的依次是黄芪、薏苡仁、白花蛇舌草;处方中药味数最多的在10~20味之间,占87.09%。结论:中药治疗肿瘤疾病主要通过扶正固本与清热解毒的联合运用,辨证论治,配伍其他中药,合理用药,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9.
探讨门诊处方的不合理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9年7月至12月门诊西药处方1万张,根据药品说明书、临床药理学知识以及公开出版的文献资料,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并加以分类统计。结果:不合理处方总计381张,分别在溶媒选用不当、不符合药代动力学规律、药理拮抗、重复用药、选药不合理、毒性相加及理化性状改变方面存在问题。结论: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同时希望临床医师与药师共同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李海松 《光明中医》2016,(12):1829-1830
目的分析和研究中药处方药物剂量的应用问题。方法选取当地某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01月期间的900张中药处方,对其中较为常用的几种中药制剂剂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该院使用频率较高的几种中药分别是:黄芪,287张处方中含有黄芪,使用频率为31.9%(287/900),药典用量为9~13 g,9张超量处方,超量处方比例为3.1%(9/287);麦芽,276张处方中含有麦芽,使用频率为30.7%(276/900),药典用量为9~15 g,97张超量处方,超量处方比例为35.1%(97/276)。同其他药品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对该院中药处方进行评定,发现其药物超量情况较普遍,要想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需要认真执行药品使用规范,并加强对医院中药处方剂量的监督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