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前言: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病原一牛附红细胞体(Epery fhrozoon Suis)引起的一种以发热、贫血、消瘦、下痢、黄疸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陆续发现此病,对奶牛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一直没有理想的治疗药物。笔者在实践中探索应用长效土霉素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病原—牛附红细胞体(EperyfhrozoonSuis)引起的一种以发热、贫血、消瘦、下痢、黄疸为主要特征的血液寄生虫病。1历史1932年Doyle在印度报道了本病。"牛的一种类立克次氏体病或类微粒孢子虫病"(Doyle,1932)。他描述了2~8月龄牛有明显的溶血性黄疸、呼吸困难、虚弱等表现,体温高达40.5℃,并注意到感染牛血液稀淡,红细胞易发生自发性凝集,血浆被染成黄疸样颜色。最近,已在全球较大年龄范围的奶牛(从犊牛到怀孕母牛)中发现了附红细胞体病。Splitter和Williamson(1950)之所以将引起黄疸的病原称之为牛附红细…  相似文献   

3.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血液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病原是一种寄生在猪红血球上的立克次氏体,可造成红血球数量的减少,表现为黄疸性贫血、发热、呼吸困难、虚弱、腹泻、流产、产死胎、弱胎等症状,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疾病之一。本试验以1-3月龄感染阳性的猪为研究对象,探讨血虫净、  相似文献   

4.
自从Doyle 1932年印度首次报道了“猪的一种立克次氏体病或类微粒孢子虫病”以来,世界各地,特别是近几年,牛、绵羊、山羊、猪、兔、狐、犬、貂、貉等动物都有感染附红细胞体病。附红细胞体病单独发病或与其他疫病并发,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提高,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防治附红细胞体病已成为当前兽医界刻不容缓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邢兰君 《北方牧业》2005,(15):22-22,23
<正> 本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绵羊红细胞或血浆中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为贫血、黄疸、高热。其病原是一种寄生于血浆和红细胞的血液寄生虫,属立克次氏体,直径约0.5~0.8pm,油镜下可以看到单个、数个寄生在红细胞中央或边缘。血液抹片,经姬姆萨染色,红细胞成粉红色,附红细胞成淡蓝色,多数为半月状。羊附红细胞体对干燥和化学药物抵抗力较弱,对低温抵抗力较强,一般常用消毒药均可将其杀灭。该病常发于夏秋温热季节,寒冷季节较少发生。这种病是由蚊虫及吸血  相似文献   

6.
<正>附红细胞体有人认为是单细胞原虫的一种,属寄生虫,也有人认为是立克次氏体目,乏浆体科,属附红细胞体属,真菌类。目前尚未形成共识。一般以寄生宿主命名,但病原的种类与宿主之间的关系不甚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感染所引起的传染病,本病以贫血、黄疸、发热为特征,该病的流行给养猪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现将某猪场病例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作用快、效率高、副作用低的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有效药物,本试验通过体外培养的方法,选用中药单体、抗生素类、抗病毒类、喹诺酮类、磺胺类药物对猪附红细胞体进行体外杀灭试验。结果表明,黄芩苷在1 000μg/mL作用3~24 h,对猪附红细胞体的抑制率达100%,磺胺甲氧嘧啶、病毒唑、罗红霉素、青蒿素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9.
附红细胞体病早在1928年首先在啮齿动物中被发现,以前认为其病原应归类于血液寄生虫(原虫),后来大多数学者倾向于立克次氏体,也有观点倾向于嗜血支原体。我国于1972年在江苏首次发现本病,1982年扩大至13个省,据报道2000年至今,该病迅速蔓延至20个省市以上,但四川省内报道较少,笔者于四川成都龙泉亲历一例附红细胞体病病例。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措施,本文从附红细胞体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方面一一进行了阐述,目的是提高对猪附红细胞病的认识,并做好本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猪附红细胞体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基因库中已登录的猪附红细胞体新的基因组DNA序列设计引物,从疑似猪附红细胞体(Mycoplasma suis)感染猪全血样品基因组DNA中扩增出了预期长度666 bp的目的DNA片段,通过对24份临床疑似病例样品的PCR扩增及其他病原微生物基因组DNA的特异性扩增试验,建立了E.suis的PCR诊断方法;进一步对PCR产物克隆、测序分析表明,与国外已报道的AJ504999株相关区域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19%和96.85%,表明我国分离株与国外株基因组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选择临床健康的2月龄附红细胞体自然感染仔猪15头,每周采血1次,连续4次,检测血样的RBC、PCV、ηb10s-1、ηb150 s-1、ηp、ηre10 s、ηre150 s-1、AI、RI、TK.检测结果如下随着猪附红细胞体感染强度的增强,ηb10 s-1、ηre10s-1、ηre150 s-1、AI、RI、TK明显增高,而RBC、PCV、ηb150 s-1、ηp无明显变化,表明猪感染附红细胞体后,血液粘度增高,红细胞聚集性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进而影响脏器组织的血液灌注和微循环功能.这些血液流变学改变,构成了血栓、炎症、变性、水肿、坏死等的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猪附红细胞体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猪附红细胞体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附红细胞体属典型的原核生物,多数为大小不等的球形、卵圆形、杆状等多形态生物体,直径为0.2μm~2.5μm,常在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单个或成团寄生。该病原无细胞壁,由单层界膜包裹着,无明显细胞器和细胞核。附红细胞体通过一些细丝连接到红细胞膜上,使红细胞膜表面出现皱褶、突起、凹陷,导致红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一种合适的猪附红细胞体病动物模型,利用摘除脾和/或注射地塞米松的昆明小白鼠,以腹腔注射方式人工感染猪附红细胞体,通过血液涂片镜检、PCR检测、临床症状观察及病理剖检对感染情况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猪附红细胞体能够经腹腔注射感染昆明小白鼠,且感染鼠表现出与猪附红细胞体病相似的临床症状。结果表明,猪附红细胞体实验动物模型已成功建立,并证实啮齿类动物在附红细胞体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耍作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GenBank上最新发布的猪附红细胞体基因组序列(NC-015155)设计一对引物,并以吉林省延边地区猪附红细胞体基因组DNA为模板,建立猪附红细胞体50 S核糖体基因PCR诊断方法,通过特异性、敏感性及临床应用试验验证,快速准确的检测出猪附红细胞体.试验结果显示,建立的猪附红细胞体PCR诊断方法扩增片段大小为10...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延边地区猪附红细胞体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吉林省延边地区近三年猪附红细胞体病感染情况,本试验对不同靶基因建立的PCR方法进行了比较,应用敏感性最好的PCR方法对延边地区5个县市的237头份猪血液样本进行了检测,并对不同地区、年龄段、季节、饲养方式等采集的样本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延边地区5个县市猪附红细胞体病感染的平均阳性率为23.6%(56/237),统计学分析表明,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在不同地区、年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夏秋两季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显著高于冬春两季(P<0.05);猪附红细胞体病在个体农户饲养方式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规模化养殖方式(P<0.01),说明猪附红细胞体感染受季节、饲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本试验为吉林省延边地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一种更加准确、敏感的猪附红细胞体检测方法,本试验根据猪附红细胞体特异的DNA序列(AJ504999)设计2对巢式PCR引物,建立了巢式PCR检测方法。筛选该检测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并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及临床样本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巢式PCR对猪附红细胞体基因组DNA能扩增出特异性片段,而对弓形虫、链球菌、牛瑟氏泰勒虫、牛附红细胞体基因组DNA扩增反应结果均为阴性;DNA最低检测量为0.124 fg/μL;通过对55份临床样本的检测,该巢式PCR较常规PCR的阳性检出率高23.7%。本试验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更为特异、敏感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8.
猪附红细胞体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基于猪附红细胞体广东株16S rRNA基因的序列特点,设计合成种特异性引物,建立了猪附红细胞体PCR检测方法。该方法能特异性扩增523bp的猪附红细胞体16SrRNA基因片段,而对猪丹毒杆菌G4T10株、猪链球菌STl71株、多杀性巴氏杆菌E0630株、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肺炎支原体、鸡毒支原体和猫血巴尔通氏体CA株的基因组DNA没有扩增带出现。对猪附红细胞体基因组DNA的最小检测量为160pg。通过对38份临床样品的检测,8份为猪附红细胞体感染阳性,其余为阴性。结果表明,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急性猪附红细胞体病和临床健康带菌猪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猪附红细胞体16S rRNA基因序列(登录号U88565)设计合成2对引物,建立了猪附红细胞体单管巢式PCR诊断方法,经酶切分析、单管巢式PCR进一步鉴定后进行序列测定,并与血涂片染色镜检、常规PCR进行了比较。结果:扩增的猪附红细胞体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发表的猪附红细胞体基因序列(U88565)同源性为96%;特异性试验表明,设计的引物不能扩增弓形虫、链球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及羊附红细胞体等病原体;敏感性试验表明,单管巢式PCR诊断方法最低能够检测出0.116 fg的标准模板DNA。通过对75份血液样本的检测表明,建立的单管巢式PCR方法明显优于血涂片染色镜检法及常规PCR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实用性。本试验建立的单管巢式PCR诊断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实用等优点,为猪附红细胞体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型、可靠的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在猪附红细胞体体外培养的基础上,用猪附红细胞体的阳性血液体外感染家兔、昆明小白鼠、犬、羊、牛及人的健康红细胞。结果表明,上述宿主的健康红细胞均可不同程度地发生感染,其中体外感染家兔红细胞,在第36小时感染率最高,为45.0%;感染昆明小白鼠红细胞,在第24小时感染率最高,为40.3%;感染人红细胞,在第48小时感染率最高,为30.0%,呈现轻度感染;而对其他宿主红细胞,呈现一过性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