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胆碱酯酶生物传感器测定有机磷农药敌敌畏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以固定化乙酰胆碱酯酶作敏感物质、银基汞膜电极作基础电极,制备了安培型生物传感器。采用单扫描伏安法考察了传感器对有机磷农药敌敌畏的响应特性。以乙酰硫代胆碱作底物,在0.05mol/LpH=7.0的硼砂缓冲溶液中,底物水解产物硫代胆碱在-0.33V处有灵敏的还原峰。在1.0×10-8~1.0×10-6mol/L浓度范围内对敌敌畏进行了测定,校准曲线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8。抑制率为5%时,对敌敌畏的检出限为2.8×10-10mol/L。  相似文献   

2.
单联刚 《科技资讯》2008,(36):40-40
本文利用预处理过的玻碳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对硫代胆碱进行了电化学检测,得出硫代胆碱在玻碳电极表面发生不可逆的氧化反应,氧化峰的出峰电位为0.68V,峰电流大小与硫代胆碱的浓度成正比,且该反应为一吸附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3.
农药靶标乙酰胆碱酯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Sephadex G-25层析,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 S-200凝胶过滤层析,对家蚕头部粗酶匀浆液中的乙酰胆碱酯酶进行纯化,得到的样品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SDS-PAGE检测均为一条带,用SDS-PAGE法测得其分子量为77.8 kDa.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7 ℃,最适pH为7.5,对底物碘化硫代乙酰胆碱(ATChI)的Km值为0.392 mmol/L,最适底物浓度为1.6 mmol/L,在1.6 mmol/L底物浓度以上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研究硫茚酸(Sulindac)的吸附伏安特性。方法在KHP(pH4.20)底液中,硫茚酸在汞电极上有一线性扫描还原峰,峰电位Epc=-1.21V(VS.Ag/AgCl),该峰具有明显的吸附性。结果吸附粒子为硫茚酸中性分子,测得硫茚酸在汞电极上的饱和吸附量为1.16×10^-10mol/cm^2,每个硫茚酸分子所占电极面积为1.43cm^2,硫茚酸在悬汞电极上的吸附符合Frumkin等温式。测得吸附系数β=1.22×10^6,吸引因素γ=1.02,电子转移数n为2,不可逆吸附的电子转移系数α为0.86,表面电极反应速度常数ks=0.32/s。结论建立了吸附伏安法测定硫茚酸的最佳条件,检出限为1.0×10^-9mol/L,该方法可用于硫茚酸片剂中硫茚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洛美沙星的吸附伏安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Britton Robinson(pH8 80 ) 0 0 2mol·L- 1KCl底液中 ,洛美沙星 (Lomefloxacin ,简称LMF)在汞电极上有一线性扫描还原峰 ,峰电位Ep=- 1 4 0V (vs.Ag/AgCl) ,该峰具有明显的吸附性 .吸附粒子为LMF中性分子 ,测得LMF在汞电极上的饱和吸附量Гs=4 2 7× 10 - 11mol·cm- 2 ,每个LMF分子所占电极面积为 3 89nm2 ,LMF在汞电极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 .测得吸附系数 β =2 2 9× 10 6,2 5℃时的吸附自由能ΔG =- 36 2 9kJ·mol- 1,电极反应电子数n =2 ,不可逆体系动力学参数αnα=1 84 ,表面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s=0 2 9s- 1,扩散系数D =7 38×10 - 7cm2 ·s- 1.建立了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LMF的最佳条件 ,检出限为 5 0× 10 - 8mol·L- 1.  相似文献   

6.
在0.25mol·L-1KH2PO4-NaH2PO4(pH6.38,GB604-88 5.)底液中,盐酸莫西沙星(Moxifloxaein Hydrochloride,简称MF)在汞电极上有一线性扫描还原峰,峰电位EP=-1.24V(vsAg/AgCl),该峰具有明显的吸附性;吸附粒子为MF中性分子,测得MF在汞电极上的饱和吸附量Fs=4.31×10-11mol·cm-2,每个MF分子所占电极面积为2.12nm2,MF在汞电极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测得吸附系数β=1.11×106,25℃时的吸附自由能ΔGθ=-35.24kJ·mol-1,电极反应电子数n=2,不可逆体系动力学参量αna=1.21,表面电极反应速率常量ks=0.3-1s-1;建立了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MF的最佳条件,方法的检出限为2.0×10-8mol·L-1.  相似文献   

7.
胆碱酯酶抑制法检测辛硫磷农药残留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胆碱酯酶水解碘化酰胆碱后形成的硫代胆碱,与二硫双对硝基苯甲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黄色产物,在412nm比色测定。利用此法测定酶、底物的添加量以及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酶活力的影响,还研究了不同浓度与保温时间的辛硫磷对胆碱酯酶活力的抑制情况。获得了胆碱酯酶优化的反应条件,结果还表明胆碱酯酶对辛硫磷比较敏感,其抑制中浓度为I50为3.9049μg/L。  相似文献   

8.
二茂铁炔醇 FcCH(OH)C≡CH (Fc=二茂铁基)与乙基溴化镁反应,再与重水和氘代乙酸反应,得到氘代二茂铁炔醇 FcCH(OH)C≡CD,氘代率为95;.氘代二茂铁炔醇用二氧化锰氧化,得到氘代二茂铁炔酮FcC(O)C≡CD,氘代率为92;.氘代二茂铁炔酮与半夹芯16e 碳硼烷化合物 CpCo(S2C2B10H10)反应,分离得到3个碳碳双键构型分别为 Z/Z、Z/E 和 E/E 的产物(FcCH=CHS)2(C2B10H10).核磁共振氢谱结果表明:在CH=CHS结构单元中,与硫原子相连的CH单元上的氢原子氘代率约为60;~65;,远离硫原子的CH单元上的氢原子氘代率约为5;~10;.  相似文献   

9.
在0.2mol·L^-1KH2PO4-K2HPO4(pH6.80)底液中,克林沙星(CF)在汞电极上有一线性扫描还原峰,峰电位Eρ=-1.46V(vs.Ag/AgCl),该峰说明汞电极对克林沙星具有明显的吸附性。测得CF在汞电极上的饱和吸附量Гs=4.82×10^-11mol.cm^-2,每个CF分子所占电极面积为2.64nm^2,CF在汞电极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测得吸附系数β=1.06×10^6,25℃时的吸附自由能△G^θ=-32.13kJ·mol^-1,电极反应电子数n=2,不可逆体系动力学参量αnα=1.44,表面电极反应速率常量ks=0.26s^-1。建立了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CF的最佳条件,方法的检出限为2.0×10^-8mol.L^-1。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加替沙星(Gatifloxacin,简称GTF)在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吸附伏安特性,为氟喹诺酮类其他药品的测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了GTF在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相关参数:结果:测得GTF的饱和吸附量Гs=4.01×10^-11mol·cm^-2,每个GTF分子所占汞滴面积为2.02nm^2,吸附系数β=1.08×10^6,25℃时的吸附自由能△G^θ=-29.14kJ·mol^-1,电极反应电子数n=2,不可逆体系动力学参量ana=1.01,表面电极反应速率常量ks=0.27s^-1;结论:测定了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GTF的最佳条件,方法的检出限为2.0×10^-8mol·L^-1,重现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用计时库仑法、常规脉冲伏安法、毛细管电荷曲线,以及循环伏安法研究了TeO_3~(2-)在1M NaOH溶液中在悬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TeO_3~(2-)在悬汞电极表面呈强吸附。依据在各种实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讨论了TeO_3~2的吸附对电化学响应的影响并讨论了电极反应机理。计算了电极反应物在悬汞电折上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亚硝基R盐在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和电极反应机理.结果表明亚硝基R盐在汞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准可逆过程,电子转移数为4,其被还原为其相应的氨类化合物;吸附符合福兰克林吸附方程,吸附系数β=3.63×105 L/mol,饱和吸附量Γs=1.00×10-10 mol/cm2,吸附因子υ=0.94.  相似文献   

13.
液-液界面上气泡生长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硫酸水溶液-锌汞齐(汞电极)体系,实验研究了液-液界面上化学反应形成气体产物时气泡的生长规律。发现,界面上气泡生长行为随着反应过程的进行相应发生变化,反应刚开始瞬间,气泡主要在液-液界面上成核,以后主要在液-液-固三相交界处成核,气泡的整个生长过程经历了成核、长大、滑移、聚并以及脱离界面逸出等步骤。气泡脱离界面前,其生长半径与反应时间的三分之一次方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用多种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反应产物 2 ,3-二氨基吩嗪 (DAP)的电化学行为。在不同介质中探讨了测定 DAP的灵敏度 ,并在 p H9.1 5的 Britton- Robinson缓冲溶液中研究了 DAP电化学还原的电极过程。实验表明 ,在 p H9.1 5的 Briton- Robinson缓冲溶液中 ,DAP在滴汞电极上的还原为一不可逆的 ,非吸附的双电子还原过程  相似文献   

15.
空气电极氧还原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量空气阴极与镍阳极组成的电解析氧装置的氧气产出量,并根据单位时间内气量与电流的关系可定量地计算出氧还原的两种历程在反应中所占的比例.试验结果表明,仅以活性炭为电催化剂的空气电极2电子途径的反应占74%,以MnO2为催化剂的空气电极,当含量达33%时,4电子途径的反应达100%.此方法可动态研究反应过程中两种氧还原反应随时间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通过测量空气阴极与镍阳极组成的电解析氧装置的氧气产出量,并根据单位时间内气量与电流的关系可定量地计算出氧还原的两种历程在反应中所占的比例。试验结果表明,仅以活性炭为电催化剂的空气电极2电子途径的反应占74%.以MnO2为催化剂的空气电极,当含量达33%时,4电子途径的反应达100%。此方法可动态研究反应过程中两种氧还原反应随时间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现场付里叶红外反射——吸收光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在铂电极上醋酸盐水溶液的电化学行为。发现在电极表面上有中间产物——醋酸参与电化学反应,且随反应进程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采用极化测量的方法,在0.5mol/LH2SO4溶液中,对Pt-Rh合金电极上电化学析氢、析氧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确定了反应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析氢反应.合金的组成及温度的变化对反应速度影响很小.而对于析氧反应.Pt-Rh合金当中Rh含量的增加可导致反应速度加快;提高温度明显地加快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9.
用循环伏安法,在1mol/L硫酸水溶液和含10^-3mol/L苯的1mol/L硫酸水溶液中对铂电极行为进行了测试;分析了电极过程中产生的氧、氢和苯及其氧化产物在电极表面的吸附特性以及苯的电极反应的可逆性和氧化步骤,提出了在酸性介质中,阳极过程苯发生化学吸附,阴极过程发生物理吸附,氧化反应步骤是不可逆电化学活化为控制步,后继过程为快速化学步。  相似文献   

20.
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pH=6.65),在-1.38V产生良好的导数圾谱峰,峰高与心律平浓度在2.05×10~(-7)mol/L——4.22×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用此法测定样品快速、可靠,用多种电化学方法证明该还原峰是反应物吸附于电极表面,产生2电子反应的不可逆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