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阳明病(阳明腑实证)欲解时及大承气汤干预后变化的研究。方法健康未孕SD大鼠2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90)、模型组(n=100)、大承气汤组(n=100)。正常组每天给予等量蒸馏水,模型组采用给实验大鼠灌中药热药、自身粪便混悬液及脂多糖的方法造成大鼠阳明病(阳明腑实证)的模型,大承气汤组在造模成功后分别于卯时(5:00-7:00)、酉时(17:00-19:00)给予大承气汤干预,连续观察5天。造模结束与药物干预后,每天于卯时、酉时从正常组中抽取9只大鼠,模型组和大承气汤组中抽取10只大鼠,断头处死后获取组织匀浆,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变化。结果正常组TNF-α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TNF-α表达呈现节律性,大承气汤组欲解时TNF-α表达有短暂升高后逐渐降低,低于非欲解时组(P<0.05),最后趋于稳定。结论阳明病(阳明腑实证)模型组大鼠TNF-α表达呈现时间节律性,经大承气汤干预后,大承气汤组TNF-α表达逐渐下降,尤以酉时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脑-肠轴学说,探讨通腑泄热法对脑膜炎发热大鼠神经肽类分子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小脑延髓池接种埃希氏大肠杆菌混悬液建立大鼠细菌性脑膜炎发热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大承气汤组,醒脑静注射液组、大承气汤合醒脑静注射液组、扑热息痛组。检测各组动物用药后脑、脊髓、结肠、肺、胃、肾组织、血浆中CRH、AVP、P物质、NT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通腑泄热组中脑肠等组织及血浆中CRH含量降低、AVP含量升高、P物质含量降低、NT含量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其他组相比,变化无显著差异性。结论通过脑-肠轴来调节神经肽类介质的释放,脑肠互动,可能是通腑泄热法治疗脑病发热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阳明腑实证时肠粘膜屏障功能改变的机制及复方大承气汤对肠粘膜屏障功能的防护作用。方法:20例阳明腑实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常规治疗,另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复方大承气汤,连续5天。采血检测二胺氧化酶(DAO)和内毒素(ET)含量及尿中乳果糖与甘露醇排泄率比值(M/L)以观察肠粘膜通透性。另以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阳明腑实证患者尿中M/L比值明显升高;血中ET和DAO含量显著增加。应用复方大承气汤后,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阳明腑实证患者肠粘膜屏障受损,肠粘膜通透性增高,中药复方大承气汤可降低肠粘膜通透性,保护肠粘膜屏障功能,并能有效降低血内毒素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星蒌承气汤对脑出血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72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病证结合组、治疗组,每组各24只。采用自体粪便灌胃法及胶原酶立体定位注射法复制痰热腑实证脑出血大鼠模型。治疗组星蒌承气汤灌胃;病证结合组、假手术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评估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血清IL-1β、TNF-α水平;测量血肿周围脑组织伊文思蓝(Evens Blue,EB)含量。结果:星蒌承气汤可明显减轻痰热腑实证脑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体征,同时明显降低大鼠血清TNF-α、IL-1β水平、血肿周围脑组织EB含量,且治疗组优于病证结合组(P 0.05)。结论:星蒌承气汤治疗后随着痰热腑实证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减轻,大鼠的血清TNF-α、IL-1β水平较前降低,血肿周围脑组织EB含量明显降低,从而起到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开窍通腑法对急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开窍通腑同治法与单纯开窍、通腑法对大鼠脑保护的影响.方法: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复制大鼠脑缺血模型,观察脑组织含水量、电镜形态学改变及血清SOD、MDA、NO的含量变化.结果:开窍通腑法的代表方牛黄承气汤在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形态学改变及SOD、MDA、NO的变化明显优于其他各组.结论:开窍通腑合用较单一开窍或通腑更具有保护脑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承气汤对急性肝损伤大鼠TNF-α、IL-6及NO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海艳  王春妍 《吉林中医药》2008,28(11):845-846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对硫代乙酰胺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TNF-α、IL-6及NO含量的影响.方法:45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组),急性肝损伤模型组(B组),大承气汤治疗组(C组),每组15只.B组大鼠于造模前2 d大承气汤灌胃,A组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继而B,C组均采用皮下注射硫代乙酰胺(TAA)600 mg/kg制作大鼠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造模成功继续予药物灌胃3 d后处死,进行相关检测.结果:大承气汤治疗后,内毒素水平明显降低,作为引发细胞因子连锁反应中重要的炎症细胞因子耵TNF-α水平降低,IL-6及NO水平下降,肝脏功能明显好转,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大承气汤通过降低血浆内毒素含量,降低TNF-α及IL-6、NO水平,减轻对肝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通腑汤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肠组织VIP水平的影响,探讨通腑汤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每组30只.尾静脉注射LPS复制ALI模型,30min后中药各剂量组灌胃、地塞米松组腹腔注射治疗,于治疗后第1、2、6小时,每组每次处死10只大鼠.ELISA法检测肠组织中VIP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VIP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地塞米松组、中药各剂量组VIP含量均低于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VIP含量高于其他治疗组:中药中、高剂量组VIP含量与地塞米松组无差异;中药高剂量组VIP含量与中药中剂量组无差异.结论 通腑汤可降低ALI大鼠肠组织中VIP的含量,高、中剂量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星蒌承气汤对大鼠血SOD、MDA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病症结合组和治疗组,通过自体粪便灌胃法和改良线栓法复制痰热腑实证缺血中风大鼠模型,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SOD、MDA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病证结合组大鼠血MDA明显升高,SOD明显降低。治疗组与病证结合组相比较,SOD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DA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星蒌承气汤可提高大鼠血SOD含量,降低MDA含量,从而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结合针刺对粘连性肠梗阻大鼠血浆自由基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六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大承气汤组、针刺组、大承气汤结合针刺组。观察治疗后各组大鼠血浆NO、SOD含量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结果:大承气汤结合针刺组较模型组血浆SOD含量明显增加,而NO含量显著降低。大承气汤结合针刺对粘连性肠梗阻大鼠血浆自由基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茴香枳术汤对粘连性肠梗阻大鼠血浆一氧化氮(NO)含量、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的影响,为茴香枳术汤对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108只SPF级Wi st 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承气汤组,茴香枳术汤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依法制备粘连性肠梗阻大鼠模型,并于造模后第8天开始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后第3、5、7天,共3个时间点,每时间点6只大鼠股动脉取血,放免法测定血浆NO含量、DAO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浆NO含量、DAO活性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承气汤组,茴香枳术汤低、中、高剂量组血浆NO含量,DAO活性显著下降(P<0.05)。结论:茴香枳术汤具有良好的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保护肠屏障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逍遥煎剂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血清5-HT、NO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曲美布汀组、逍遥煎剂低、中、高剂量组6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各组均复制肠易激综合征模型,2周后,加用相应的药物治疗,观察各组大鼠10 d、20d后血清5-HT、NO的变化.结果:各组大鼠治疗10 d后5-H...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活血利水通腑汤治疗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贵港市中医医院脑病科2013年1月—2015年3月治疗的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患者100例,且均明确诊断为脑出血急性期,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脱水降颅压、护胃、营养神经、调控血压、调控血糖、预防感染、维持水电解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及基础护理,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利水通腑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21 d、28 d后中医证候积分、血肿吸收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21 d、28 d后脑水肿严重程度、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86.0%,对照组有效率7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利水通腑汤治疗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结合验案,介绍运用六经辨证治疗女性盆腔炎性疾病的临证体会。包括桂枝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盆腔炎太阳太阴合病、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太阳蓄血证、大承气汤加减治疗阳明腑实证、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少阳太阴同病、真武汤加减治疗少阴寒化证、猪苓汤治疗少阴热化证、薏苡附子败酱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厥阴寒热错杂证。认为六经辨证体系指导盆腔炎的治疗较脏腑辨证更能应对错综复杂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加服大承气汤、大柴胡汤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合大柴胡汤,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首次排便以及血液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提前,观察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承气汤合大柴胡汤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益气健脾法对脾虚证大鼠红细胞膜ATPase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法代表方剂对实验性脾虚证大鼠模型红细胞膜腺苷三磷酸酶(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脾虚模型组、四君子汤组、当归补血汤组、黄芪四君子汤组、当归补血汤合四君子汤组,采用破气苦降加饥饱失常法复制脾虚证大鼠模型,用定磷法检测大鼠红细胞膜ATPase的活性。结果:益气健脾方药能显著升高脾虚证大鼠模型红细胞膜ATPase的活性。结论:从微观的角度验证了中医“脾主运化”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灭幽汤对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小鼠热休克蛋白70(HSP70)蛋白及其mRNA的影响。方法采用复合因素(肥甘食物+湿热环境+幽门螺杆菌)建立BALB/c小鼠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高浓度灭幽汤组、低浓度灭幽汤组、胃三联组(替硝唑+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颗粒)、模型组、对照组。连续给药14d后,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HSP70蛋白、HSP70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HSP70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BALB/c小鼠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HSP70蛋白、HSP70mRNA表达均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低浓度灭幽汤组,胃三联组小鼠HSP70蛋白、HSP70mRNA表达均增加(P〈0.01);胃三联组与高、低浓度灭幽汤组中HSPT0蛋白HSPT0mRNA表达均增加(P〈0.05)。结论灭幽汤可能通过上调HSP70蛋白及其mRNA表达而发挥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痛风通络方对尿酸钠诱导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取60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对照组、模型组、吲哚美辛组、痛风通络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采用尿酸钠晶体溶液踝关节注射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以痛风通络方与吲哚美辛对比治疗,观察大鼠步态,测定关节肿胀度,检测大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变化,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1、IL-6、TNF水平。结果:痛风通络方高、中、低剂量在致炎后各时间点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尿酸钠所致大鼠踝关节肿胀程度,降低白细胞含量,降低炎性因子IL-1、IL-6、TNF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用痛风方对尿酸钠所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症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IL-1、IL-6、TN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胃痛消痞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型大鼠胃内残留量,血浆胃动素(MTL)、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用夹尾激怒法制作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吗丁啉组,分别用生理盐水、胃痛消痞方高、中、低剂量组、吗叮啉,每日2次灌胃,持续14天,测定各组大鼠胃内残留量及MTL、NO的含量。结果:胃痛消痞方能减少胃内残留量(P〈0.05),中剂量组疗效优于高、低剂量组(P〈0.05)。胃痛消痞方高、中剂量组提高MTL的水平,各剂量组均降低NO的水平(P〈0.05)。结论:胃痛消痞方能提高MTL的水平及降低NO的分泌,减少胃残留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