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传海 《四川建筑》2012,32(2):70-71
互通式立交是通过错层、分合流来实现不同方向车辆的快速转换。匝道是互通式立交的基本组成单元,线形设计的是否合理不仅对工程造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行车安全、舒适、美观等多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文中介绍了互通式立交匝道线形作为路线单元的规范采用、线形组合的适用条件,行车安全的探讨等,指出在互通式立交匝道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互通式立交在城市交通中的应用,不仅有效的解决了重要交通节点的交通疏解也促使的城市主要道路的交通流能够进行高效并快速的转换。本文针对互通式立交设计问题进行研究,从立交形式、匝道技术指标及人、非系统衔接等几个设计原则入手,对互通式立交的匝道设计进行介绍,并对互通式立交的安全设计进行分析。结合西滨路与新阳大桥接线互通式立交设计方案分析,对互通式立交设计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日益加快,互通式立交在城市快速路、主干道中得到广泛应用。出入口匝道车辆的合流与分流都会对主线车辆产生明显影响,导致出入口匝道处是城市道路事故多发段。本次探讨将重点从出入口匝道的线形设计、视距条件、出入口的设置、交通组织等方面分析探讨,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4.
周益民 《建材与装饰》2013,(40):146-147
互通式立体交叉是高速公路与其他公路以及高速公路之间的交叉时所采用的主要设计方式,在城市公路以及高速公路网中,互通式立体交叉最完美的沟通设施之一。除了具有路线设计的一些特点外,互通式立交设计还受互通立交位置的选择、匝道设计速度设计以及变速车道设计的影响。本文在重点分析互通立交设计位置、匝道以及变速车道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互通立交设计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5.
屠彬  张明浩 《山西建筑》2010,36(27):284-286
简要介绍了单喇叭形互通式立交的特点及形式,总结了互通立交设计时匝道平面设计、匝道纵断面设计以及匝道坡面设计的几点体会,对类似立交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立交设计过程中,匝道的线形设计目前没有通用的方法去评价匝道线形的优劣。结合工程案例,提出利用简单计算及查表法对匝道线段速度进行检查,分析匝道线形存在不足并加以改进,以得到较优的匝道线形,为立交总体设计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山地城市互通式立交有别于其它城市道路立交,其交通特性和出行方式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本文着重从山地城市道路交通特点、路网特点、立交的选型及断面布置、立交主线及匝道设计、路基及立交排水设计、立交景观设计等方面对山地城市互通式立交的设计做了简单的分析,指出山地城市互通式立交设计要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兼顾美观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苏州绕城公路西南段石湖互通式立交是苏州市规划快速路网的重要交通枢纽。根据石湖互通式立交的地理位置、地形条件、交通流量,考虑行车安全、立交线形流畅、结构物造型美观等因素,文章详细介绍了石湖互通的总体规划布局的思路以及平面线形和纵断面线形设计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吴鹏 《河南建材》2011,(5):40-41
为合理的确定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间距,分析和研究了交通密度、匝道几何布置和交通流特性、交通标志和信号布置、驾驶员因素、经济因素、环境景观以及日常管理和维护等因素对互通式立交合理间距设置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互通式立交间距设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互通式立交线形设计中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分析,提出线形设计过程中影响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及提高安全性的措施,为立交设计初学者提供设计经验,与同行进行技术经验交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