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择期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心内科行择期PCI术的冠心病患者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前24~72 h给予5~10 mg/次,3次/d的尼可地尔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 h、24 h和48 h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超敏肌钙蛋白T(hs-Tn T)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表达水平,检测患者术后24 h外周血的CD4凋亡和CD4+Foxp3+的水平,同时对PCI术后24 h患者hs-CRP、hs-Tn T和v WF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PCI术后的hs-CRP和hs-Tn T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且治疗组的hs-CRP和hs-Tn T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下降(P0.01),PCI术后24 h的v WF水平明显高于术前,且尼可地尔能够减显著降低v WF水平(P0.05);PCI术后24 h hs-Tn T与hs-CRP呈正相关;对照组的CD4+Foxp3+比例明显低于治疗组,而CD4凋亡比例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择期行PCI术患者术前短期口服尼可地尔能够诱导机体产生具有抑炎作用的CD4+Foxp3+,从而减少PCI术引起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服用尼可地尔对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纳入行择期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尼可地尔组(n=52)和常规治疗组(n=48)。常规治疗组接受冠心病及PCI术常规药物治疗,尼可地尔组在PCI术前接受7天口服尼可地尔(5mg,tid)治疗,并在PCI术前5h加服尼可地尔5mg。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前及术后6h、18h、24h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PCI术前cTnI和CK-MB水平无差异(P〉0.05);PCI术后6h、18h、24h,尼可地尔组cTnI和CK-MB水平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择期PCI术前使用尼可地尔,对PCI术造成的心肌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应用负荷剂量曲美他嗪60 mg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术后Tp-Te间期的影响。方法:94例拟行PCI手术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曲美他嗪组和对照组。最终完成本研究的为曲美他嗪组34例和对照组42例,共7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曲美他嗪组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于PCI术前0.5~1.0 h一次性口服60 mg曲美他嗪。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前后Tp-Te间期变化及术前、术后6 h、术后24 h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以及术中室性心律失常情况。结果:曲美他嗪组和对照组两组术后Tp-Te间期均较术前缩短,但曲美他嗪组术后Tp-Te间期较对照组进一步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前Tp-Te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对照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12.52%)高于曲美他嗪组(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美他嗪组CK、CK-MB、cTnI水平在术后6 h、24 h均较对照组低(P均<0.05)。结论:曲美他嗪可缩短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术后Tp-Te间期、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对PCI相关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PCI手术治疗前后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尼可地尔治疗,两组患者疗程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清hs-CRP水平变化。结果与术前1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d的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FMD)和一氧化氮(NO)降低,血清内皮素(ET-1)和hs-CRP水平升高;术后1、6个月FMD和NO水平升高,ET-1和hs-CRP水平降低(P0.05)。研究组术后1、6个月FMD和NO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升高,ET-1和hs-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心绞痛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和出现心血管事件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可地尔治疗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缓解血管炎症反应,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心脏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联合尼可地尔应用于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CHD)合并肾功能不全(Renal Insufficiency,RI)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86例CHD合并RI患者分组。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3例及B组43例。A组给予PCI联合尼可地尔治疗,B组给予PCI联合常规静脉水化处理。观察两组肾功能、炎症与应激反应水平、心肌损伤状况、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4 h后,A组NGAL、Cys-C、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均低于B组(P<0.05);治疗24 h后,A组IL-6、IL-8、hs-CRP、MPO水平均低于B组,A组SOD水平均高于B组(P<0.05);A组CK-MB、cTnI水平均低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8%)与B组(11.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联合尼可地尔应用于CHD合并RI,可有效改善肾功能指标水平,降低炎症症状及心肌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即刻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对院内事件和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行急诊PCI的AMI患者352例,按急诊PCI前WBC水平分为3组≤10×109/L为A组,>10×109~≤15×109/L为B组,>15×109/L为C组.结果B组和C组的年龄明显低于、高血压史例数及病变支数明显少于A组(P<0.05或P<0.0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CK)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或P<0.01);B组吸烟史的比例高于A组(P<0.05);C组的CK和CK-同工酶(CK-MB)水平、Killip分级水平、院内病死率和长期病死率显著高于A组、B组(P<0.05或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WBC与年龄、高血压、TG、hs-CRP、CK、CK-MB、Killip分级、TIMI血流、院内病死率、随访期病死率等因素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时WBC水平的升高与院内病死率和随访期病死率的升高明显相关,因此是预测院内和随访期生存率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冠脉)靶血管内预先注射尼可地尔对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术中无复流现象(NRP)的预防效果及对心肌损伤、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03-2018-04我院收治的需行急诊PCI术的STEMI患者13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45例。A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治疗,B组给予硝普钠治疗,C组给予尼可地尔治疗,均经冠脉靶血管内预先注射药物后行PCI术。比较3组手术前后TIMI血流分级、PCI术中NRP发生率、心肌损伤指标及心功能水平,并比较3组术后低血压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术后,3组TIMI血流分级及NRP发生率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7 d,3组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且B组、C组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P0.05)。术后,3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及肌钙蛋白(cTnI)峰值水平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且B组、C组血清CK-MB、cTnI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P0.05);术后7 d,3组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且B组、C组LVEF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C组WMSI均明显低于A组(P0.05);术后,3组低血压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冠脉靶血管内预先注射尼可地尔,可有效预防行PCI术的STEMI患者术中NRP的发生,其具有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的作用,且术后患者低血压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比伐卢定联合尼可地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功能、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于本院行PCI 术的200 例ACS 患者被随机均分尼可地尔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尼可地尔)与联合治疗组(在尼可地尔组基础上接受比伐卢定),观察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4h 心肌标志物:血清CK...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损伤标志物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10月—2015年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行择期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69例,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术前不用尼可地尔,n=32)和干预组(术前72 h给予尼可地尔每次5 mg,每日3次,n=37)。检测PCI术前后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及白介素10(IL-10)等炎症因子水平。结果对照组术后CK-MB、cTnI、hs-CRP、TNF-α及IFN-γ水平较术前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hs-CRP水平较术前下降(P0.05),IL-10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术后cTnI、hs-CRP、TNF-α及IFN-γ水平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前尼可地尔预处理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5月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厚街医院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行急诊PCI,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替非罗班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术中在冠状动脉罪犯血管远端注射前列地尔。两组患者均于急诊PCI术后2、4、8、12、16及24 h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内皮素(E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急诊PCI术后24 h和7 d测定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PCI术后即刻造影示校正的TIMI帧数(CTFC)。结果急诊PCI术后2、4、8、12、16及24 h试验组患者血清CK、CK-MB、LDH、ET、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和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试验组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PCI术后即刻试验组患者CTFC为(27.13±4.13)帧,低于对照组的(36.24±4.89)帧(P<0.05)。结论急诊PCI术中给予前列地尔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微循环,通过扩张冠状动脉、抗炎等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进而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伴发抑郁焦虑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变化,探讨HRV与PCI术后伴发抑郁焦虑的相关性和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预测价值。方法 85例PCI术后1个月患者,完成PHQ-9和GAD-7量表后进行HRV检测。根据PHQ-9及GAD-7量表评分为四组,A组为PHQ-9评分13分,且GAD-7评分≤10分;B组为GAD-7评分10分,且PHQ-9评分≤13分;C组为PHQ-913分,且GAD-7评分10分;D组为PHQ-9≤13分,且GAD-7评分≤10分。分别观察组间的HRV变化及相关性。结果基础心率在A、B、C三组均高于D组(P0.01或0.05);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正常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计数占总RR间期计数的百分比(pNN50)、正常RR间期标准差平均值指标D组明显高于A、B、C组(P均0.01);SDNN、SDANN、RMSSD指标C组明显低于B组(P0.01或0.05)。极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LF)、LF/HF比值A、B、D三组明显低于C组(P0.01或0.05);LF、LF/HF比值A、B组明显高于D组(P均0.01);HF指标D组明显高于C组(P均0.01)。结论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伴发抑郁焦虑状态患者存在明显的HRV下降,LF/HF比值可以作为这类患者的神经生物学观察指标,对PCI术后出现抑郁与焦虑情绪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万正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11):2566-2569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结合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予以PCI治疗。观察组则在PCI术前予以强化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术后12 h的肌酸激酶(CK)-MB、肌钙蛋白(n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对比治疗前、术后3 d两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肝功能、肾功能指标。结果 术后观察组cTnI与CK-MB水平较术前无明显升高,术后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两组CK-MB、cTnI水平升高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hs-CRP、IL-6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术后12 h hs-CRP、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肝功能、肾功能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结合阿托伐他汀钙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尼可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9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行择期PCI的UAP患者105例,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前列地尔组、尼可地尔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前列地尔组患者于PCI前48 h和PCI后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尼可地尔组患者于PCI前48 h和PCI后给予尼可地尔片,联合用药组患者于PCI前48 h和PCI后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尼可地尔片;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3组患者用药前及PCI后24 h心肌肌钙蛋白I(c 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用药前及PCI后1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并观察3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PCI后4周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1)3组患者用药前cTnI、Mb、CK-MB和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PCI后24 h cTnI、Mb、CK-MB和hs-CRP水平低于前列地尔组、尼可地尔组(P0.05)。(2)3组患者用药前LVEF、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PCI后1周LVEF高于前列地尔组、尼可地尔组,LVEDD短于前列地尔组、尼可地尔组(P0.05)。(3)3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组患者PCI后4周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尼可地尔可有效改善UAP患者PCI后心功能,减轻患者心肌损伤程度及炎性反应,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及MACE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或尼可地尔对PCI相关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行PCI的冠心病患者126例,在术前48h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联合用药(曲美他嗪+尼可地尔)组、尼可地尔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他汀类药物、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并行PCI治疗。联合用药组在对照组方案的基础上,于PCI术前48h开始口服曲美他嗪20mg,3次/日及尼可地尔5mg,3次/日。曲美他嗪组患者于术前48h口服曲美他嗪20mg,3次/日。尼可地尔组患者于术前48h口服尼可地尔5mg,3次/日。四组均服药至术后24h。检测各组PCI术前及术后12h、18h、24h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 Tn I)。结果对照组术后18h的CK-MB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联合用药组、曲美他嗪组和尼可地尔组PCI术后12h、18h、24h的c Tn 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h、18h及24h联合用药组与曲美他嗪组及尼可地尔组c Tn I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曲美他嗪或尼可地尔对PCI心肌损伤都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但联用曲美他嗪和尼可地尔的效果与单独使用曲美他嗪或尼可地尔时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脑心通对冠心病择期PCI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85例冠心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脑心通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服用脑心通胶囊1.6g,每日3次。两组均口服药物治疗1周后行PCI。检测两组术前、术后24h血清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脑心通组术后hs-CRP、CK-MB水平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hs-CRP、CK-MB、CTnI水平术后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脑心通组CTnI水平术后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且术后CTnI水平脑心通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PCI术前口服1周脑心通,可降低PCI术后血清hs-CRP、CK-MB、CTnI水平,减轻PCI术对心肌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对拟行急诊PCI治疗的102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A组32例,B组32例,C组38例。观察术后90 min内ST段回落、术后24、72 h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术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及术后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 3组患者入院和术后24 h 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C组术后72 h hs CRP明显升高(P<0.05)。术前3组CK与CK-M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纽比较,B组、C组术后CK、CK-MB明显升高,ST段回落均值及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A组、B组、C组术后6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4%、9.4%和1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抑制STEMI患者炎性反应,减轻心肌梗死范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预防作用。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1~12月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三科择期行PCI的老年冠心病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0例,尼可地尔组150例。主要研究终点是CIN发生率,定义为造影剂给药后72h内血肌酐水平较原有基础升高25%或者绝对值升高≥44.2μmol/L。次要终点是血尿素、肌酐、胱抑素C、肌酐清除率48及72h的变化,住院期间及术后14d随访主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尼可地尔组CIN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vs 10.7%,P=0.002)。尼可地尔组术后48及72h血尿素、肌酐、胱抑素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肌酐清除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住院期间和术后14d随访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vs 4.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尼可地尔是CIN的独立保护因子(OR=0.180,95%CI:0.041~0.788,P=0.023)。结论冠心病患者预防性给予尼可地尔可降低PCI术后的CIN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口服大剂量尼可地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无复流及慢血流的预防效果及远期心脏保护作用。 方法 收集我院心内科监护室收治的ACS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包括对照组(A组),术前静脉注射尼可地尔12 mg(B组)及术前口服尼可地尔20 mg(C组)。3组均给予积极的冠心病综合治疗,B组及C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后第2天加用尼可地尔5 mg,3次/d,口服6个月,平均随访半年。观察3组患者PCI术前及术后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及校正TIMI血流帧数(cTFC),血清心肌钙蛋白T(cTnT)及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水平,以及PCI术后1、3及6个月内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包括再发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因性死亡、非心因性死亡)。 结果 B组和C组术后慢血流及无复流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 0.05),C组和B组之间TIMI血流分级及cTF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CK-MB、cTnT峰值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 0.05),C组和B组CK-MB、cTnT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B组和C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 < 0.05),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 < 0.05),而B组和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半年B组和C组因慢性心力衰竭入院的比例较A组降低(P<0.05),B组和C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ACS患者PCI术前给予大剂量的尼可地尔及术后持续使用可显著改善术中无复流/慢血流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心肌梗死面积,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前给予单次不同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心肌保护的影响。方法入选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于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接受择期PCI手术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6例,男性72例,女性34例,年龄42~78岁。随机分为3组,A组(35例),B组(35例),C组(36例)。PCI术前8~12 h服用阿托伐他汀,剂量分别为A组20 mg,B组40 mg,C组80 mg。检测3组患者术前和术后8 h、24 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谷丙转氨酶(ALT)等指标变化。结果 A组术后8 h和24 h较术前CK-MB、cTnT、hs-CRP均升高,B组和C组术后24 h较术前CK-MB、cTnT、hs-CRP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术后24 h CK-MB、cTn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B组比较,C组术后24 h CK-MB、cTnT、hs-CR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ALT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未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前给予80 mg阿托伐他汀对心肌保护作用优于20 mg和40 mg。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对其经皮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PCI)后ST段回落程度和肌钙蛋白T(cTNT)峰值的影响.方法 收集1996-2007年收治的412例行急诊PCI治疗的首次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入院后首次空腹血糖水平分为3组:<7.0 mmol/L组、7.0~11.1 mmol/L组和>11.1 mmol/L组.观察患者血糖与PCI术后90 min ST段回落程度和血清cTNT峰值的相关性.结果 血糖>11.0 mmol/L组PCI术后3 h ST段回落>70%患者较血糖<7.0 mmol/L组显著减少(18.0%与51.5%,P(0.01),血糖7.0~11.1 mmol/L组PCI术后3 h ST段回落30%~70%与血糖水平的高低无相关性;PCI再灌注治疗后,ST回落>70%的患者cTNT水平低于ST回落<30%的患者,分别为(0.033±0.018)ng/L和(0.107±0.055)ng/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血糖水平与cTNT水平呈正相关,入院时血糖水平越高,血清cTNT升高越明显,其中血糖>11.1mmol/L组cTNT升高与血糖的相关性较显著(r=0.399,P<0.01).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后,血糖水平直接影响ST段回落程度和cTNT峰值,控制血糖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后有效的心肌再灌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