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20例择期全麻腹部手术患者术中靶控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于术后不同时点监测麻醉深度指数(CSI),计算其预测意识状态的预测概率(Pk值),并与异丙酚效应室浓度(Pe)、脑电双频谱指数(BIS)、MAP、HR的Pk值进行比较.结果CSI、BIS、Pe与苏醒期意识状态变化显著相关(P均<0.01).CSI、BIS、Pe预测患者睁眼时的Pk值均显著高于0.5(P均<0.05),亦高于MAP、HR对应的Pk值(P均<0.01).提示CSI能准确反映异丙酚-瑞芬太尼全麻苏醒期患者意识状态;可作为预测全麻患者苏醒期意识状态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BAL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TIV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手术切皮5 min时、切皮后1 h、切皮后2 h、术后第1天测定血清IL-6、肾上腺素(ADR)、去甲肾上腺素(NADR)的浓度和血压、心率。结果与麻醉诱导前相比,两组患者手术中血清IL-6浓度无明显变化,而术后第1天血清IL-6浓度均增高(P〈0.05)。BAL组手术中和术后第1天血清ADR、NADR浓度升高,而TIV组切皮后2 h的血清ADR浓度降低,切皮5min时的血清NADR浓度降低(P均〈0.05)。与BAL组相比,TIV组手术中血清ADR浓度和NADR浓度降低,切皮5 min时的心率降低(P均〈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较静吸复合麻醉能够更有效地减轻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清ADR、NADR浓度的升高,从而更有效地降低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3.
肌松药是全身麻醉中重要的辅助药物。肌松药在满足麻醉和手术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中,残余肌松作用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残余肌松是指全麻手术后发生肌松作用残留。了解残余肌松作用的影响因素可以在外科医师、麻醉医师、患者及家属之间建立一个促进早期康复、改善患者预后的通道。本文对肌松药的残余肌松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及短期认知功能等的影响。方法 80例于全身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按照麻醉方法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与全凭静脉麻醉组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T1)、手术结束时(T3)、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应激反应指标及短期认知功能。结果静吸复合麻醉组麻醉起效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明显长于全凭静脉组(P<0.05),静吸复合麻醉组T1、T2时SBP、DBP较T0均明显降低,全凭静脉麻醉组T1较T0明显降低,静吸复合麻醉组T1、T2、T3时HR较T0均明显提高,且T1、T2时均明显高于全凭静脉麻醉组(P<0.05)。两组去甲肾上腺素T3较T0明显提高,静吸复合麻醉组肾上腺素T3较T0明显升高,且高于全凭静脉组T3,全凭静脉麻醉组T1~2较T0降低,T3较T0升高(P<0.05)。麻醉诱导后24 h静吸复合麻醉组简易精神状况(MMS)评分低于全凭静脉组(P<0.05),余未见明显差异。静吸复合麻醉组麻醉后6、12 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全凭静脉组(均P<0.05)。结论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老年妇科腹腔镜术中均可获得显著效果,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生理指标稳定,其中全凭静脉麻醉的效果更好,生命体征更加平稳,应激反应更小,短期认知功能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脑电双频指数联合肌松监测指导全麻肺结核患者气管拔管的安全性。方法选经手术治疗全身麻醉肺结核和非结核患者100例,其中观察组为全麻肺结核患者50例,对照组为全麻非结核患者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脑电双频指数联合肌松监测指导下对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内临床指标的对比情况中,观察组在其t1-t6时间段中临床指标与对照组对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双频指数联合肌松监测能安全用于指导肺结核患者气管拔管,减轻拔管时产生的心血管反应,提高拔管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时对血流动力学、拔管时间和清醒程度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ASAⅠ-Ⅱ级甲状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RF组)及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F组)。静脉诱导给予咪唑安定0.1mg/kg、丙泊酚1.5mg/kg、维库溴铵0.1mg/kg,RF组给予瑞芬太尼单次剂量2μg/kg,意识丧失后行气管插管,随即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75μg·kg^-1·min。和瑞芬太尼0.16—0.21μg·kg^-1·min。F组给予芬太尼3哕kg,意识丧失后行气管插管,随即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75μg·kg^-1·min以及芬太尼0.04—0.06μg·kg^-1·min。记录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麻醉恢复情况。结果与RF组相比,F组在术中SBP、DBP显著升高、HR明显增快(P〈0.05);RF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F组(P〈0.05);离开手术室时的意识状态OAAS评分明显高于F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具有镇痛完善、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迅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9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吸入七氟醚行麻醉维持,对照组采用丙泊酚持续泵注行麻醉维持。测定两组麻醉前和苏醒后的肺功能。结果: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后果不良反应,观察组和对照组苏醒后肺功能和本组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后的用力肺活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均可引起患者肺功能下降,但后者肺功能下降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胸外科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在该院接受胸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90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使用丙泊酚+维库溴铵+芬太尼诱导,对照组使用七氟烷+维库溴铵+芬太尼诱导,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不同时间的简易智力状态评测表(MMSE)评分情况以及两组手术前后心率(HR)、血压及血清S100β蛋白等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术后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和单肺通气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1、3 h的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对照组术后1、3、6 h的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且低于观察组(均P0.05),而两组术前和术后24、72 h的MMS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前后的H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前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术后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与芬太尼的复合全麻对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具有一过性的影响,但与七氟烷相比,认知功能的恢复速度较快,且手术后患者血清S100β蛋白的含量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评估无肌松药维持下全麻经口双气囊小肠镜(DBE)检查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拟行经口DBE检查的120例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无肌松剂维持,对照组按时追加肌松剂。监测患者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即刻(T1)、置内镜时(T2)、退镜完毕(T3)、苏醒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气道压(Ppeak)、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检查结束前自主呼吸恢复例数,检查结束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操作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率。结果经剔除标准剔除12例,剩余108例完成研究,其中观察组56例、对照组52例,2组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一次成功率均为100%。MAP、HR、Ppeak、PETCO2,各观察时间点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组内与T0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自主呼吸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56/56)比42%(22/52),χ2=4473,P<0001]。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PACU停留时间观察组分别为(6±2)min、(10±3)min、(11±4)min,对照组分别为(15±5)min(t=-1264,P<0001)、(17±5)min(t=-890,P<0001)、(17±7)min(t=-573,P<0001),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拔管后,2组均未出现需要持续加压辅助通气的病例,对照组出现低氧血症2例、恶心3例,观察组出现恶心1例,2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镜操作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率均为100%。结论无肌松药维持下全麻经口DBE检查安全、可行,具有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快、清醒快、拔管早、费用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喉罩(LMA)通气全麻的老年患者麻醉中使用肌松药对术后咽喉痛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60例老年LMA通气全麻患者随机分为肌松组(A组)及非肌松组(B组)。麻醉诱导时两组以相同方式静注咪达唑仑、芬太尼和依托咪酯,同时A组静注顺阿曲库铵,B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两组均插入选定型号的LMA,并记录麻醉诱导置入LMA时(T1)、麻醉诱导后30 min(T2)、麻醉诱导后60 min(T3)及手术结束时(T4)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气道压力的变化;患者的LMA拔除时间(即手术结束至LMA拔出的时间)及Aldrete评分≥9分的时间;随访手术结束LMA拔出即刻、术后1、6及24 h病人术后咽喉痛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为5090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术后咽喉痛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高于A组(P<0.05)。结论进行LMA通气的全身麻醉中,不使用肌松药的麻醉维持虽然能够提供满意的手术条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大,但会明显增加患者术后咽喉痛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比较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行俯卧位腰椎术治疗的患者84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与七氟醚吸入麻醉组,分析患者肺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行肺功能均正常。两组患者苏醒后的FVC、FEV1、PEF、FEF25%~75%相比麻醉前均明显降低(P0.05),丙泊酚组患者FVC相比七氟醚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而其他相比七氟醚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式均能够降低苏醒后肺功能,相比七氟醚吸入,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肺功能的影响更为轻微。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比较硬膜外麻醉、全凭静脉麻醉和吸人全麻三种方式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12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吸入全麻组和硬膜外麻醉组.全凭静脉麻醉组持续泵注异丙酚维持麻醉,吸入全麻组异氟醚吸入维持麻醉,硬膜外麻醉组术中硬膜外间断推注1%利多卡因+0.3%甲磺酸罗哌卡因维持麻醉.观察三组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术后恢复情况、呕吐及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中30 min差异不显著,术后吸人全麻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略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吸入全麻组发生短暂体动及不耐受导管人数最多.呕吐及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比较:术后6h内,硬膜外麻醉组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全凭静脉麻醉组呕吐人数低于吸人全麻组,差异显著;6 h以后三组的呕吐发生率差异不显著;术后疼痛药物的使用率硬膜外麻醉组也低于其他两组患者.结论 三种麻醉方式术中麻醉效果均较好,1%利多卡因+0.3%罗哌卡因进行高位硬膜外阻滞可以显著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且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期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人骨科手术患者,按患者的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的方式进行麻醉;对照组40例,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丙泊酚用量、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使用药物的比例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麻醉效果显著,起效快,持续时间长,且不良反应少,并不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徐伟民 《山东医药》2011,51(33):70-7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苏醒期气管拔管前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46例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各23例。关腹、停用维持用麻醉药时,对照组开始静脉微量泵输注生理盐水10 ml,右美托咪定组开始静脉微量泵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两组输注时间均为10 min,观察在苏醒期气管拔管时、拔管后2 min、拔管后5 min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以及血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变化。结果右美托咪定组在拔管时、拔管后2 min血压、心率变化明显小于对照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拔管时患者躁动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抑制苏醒期拔管前后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麻醉诱导前髂肋肌平面阻滞(IPB)对静脉麻醉腹膜后入路肾部分切除术(RPN)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进行RPN的患者150例,用随机数表法分为IPB组、前锯肌平面阻滞(SAP)组、全凭静脉麻醉组(V组).其中IPB组、SAP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行IPB、SAP,并记录30 min内患者温度觉阻滞范围;统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应用格隆溴铵联合新斯的明对肌松残余所致神经认知障碍的拮抗作用。方法 选择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手术结束后,观察组静脉给予新斯的明0.04 mg/kg联合格隆溴铵0.008 mg/kg,对照组静脉给予新斯的明0.04 mg/kg联合阿托品0.016 mg/kg,用于拮抗肌松药残余作用。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7 d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根据手术前后神经心理学测试评分的变化值判断是否发生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于术前、术毕、术后1 d及3 d采集患者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S100β蛋白、NSE水平;监测患者应用拮抗肌松药前后的心率,记录用药前(T0)及用药后1 min(T1)、2 min(T2)、3 min(T3)、5 min(T4)、10 min(T5)的心率;记录患者术后出现心动过缓、快速性心律失常、恶心呕吐、肺部并发症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术后7 d观察组MMSE和CD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PND发生率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亚剂量氯胺酮联合全凭静脉麻醉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老年胆囊结石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治疗的75例行LC手术的胆囊结石老年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接受亚剂量的氯胺酮联合全凭静脉麻醉,和对照组35例,只接受全凭静脉麻醉。采用Ramsay评分评价镇静效果,采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评估认知功能,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在麻醉停止时、停止后10 min、停止后30 min和停止后1 h,观察组Ramsay评分分别为(4.3±0.3)分、(3.1±0.5)分、(2.5±0.3)分和(2.3±0.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0.4)分、(3.4±0.5)分、(3.1±0.4)分和(2.7±0.5)分,P<0.05];在拔管后1 h、拔管后3 h、术后1 d和3 d,观察组MMSE评分分别为(17.5±0.7)分、(20.6±0.7)分、(26.1±1.3)分和(27.3±0.9)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6±0.7)分、(15.7±0.8)分、(20.3±1.4)分和(25.1±1.1)分,P<0.05];在切除胆囊时和拔管 30 min 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为(13.5±1.8)min、拔管时间为(18.2±1.7) min,定向力恢复时间为(20.4±1.8) min,均显著早于对照组的[(15.7±1.5) min、(20.6±2.1) min和(23.8±2.9) min,P<0.05]。结论 采用亚剂量的氯胺酮联合全凭静脉麻醉能够有效提高行LC手术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不影响认知功能,抑制患者体内炎症反应,且用药安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吸入麻醉与静脉麻醉用于冠心病老年患者对其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 2022年1-12月该院收入开展手术的冠心病患者总共78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静脉麻醉)、观察组(吸入麻醉),各39例,比较两组术后肌钙蛋白T以及肌酸激酶水平,并统计两组MACE出现比例,分析影响术后MACE发生的主要因素。结果 观察组术后血清中的肌钙蛋白T及肌酸激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心律失常、新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以及心源性猝死等MACE出现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将术后MACE发生当作因变量,男性、年龄≥70岁、烟史、术中低血压、术中高血压以及静脉麻醉当作自变量开展多元Logisitic回归分析,发现术中低血压或高血压、静脉麻醉属于术后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均>1。结论 吸入麻醉用于冠心病老年患者能减少其术后MACE出现,保护其心功能,而静脉麻醉属于引起术后MACE的一项高危因素,需要麻醉师合理控制好麻醉药用量以及方式,以确保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