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慢性重型肝炎抢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33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前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变化。结果慢性重型肝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较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1。结论慢眭重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在血浆置换治疗后能明显降低,有利于减轻肝脏炎症,促进肝细胞的再生,给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恢复提供时机。  相似文献   

2.
人工肝脏是借助体外机械、化学或生物性装置,暂时替代或部分替代肝脏功能,从而协助治疗肝功能不全、肝衰竭或相关疾病的方法。血浆置换是人工肝支持系统中的疗法之一,它通过体外循环将全血分离成血浆和细胞成分,然后遗弃分离出的血浆,补充经检验合格的同等的新鲜冰冻血浆。它能有效地解决因肝细胞大量坏死、肝功能衰竭所致的高胆红素血症、内毒素血症、有毒物质的积聚等问题,以达到改善患者内环境,阻断病毒、毒素加重肝细胞进一步坏死的恶性循环和纠正肝性脑病的目的,为肝细胞再生创造条件,从而赢得治疗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是治疗重型肝炎较重要的手段,并为肝移植创造时机和条件。现就我科在对重型肝炎进行血浆置换31例104次治疗中观察的临床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肝炎病情危重,发展迅速,并发症多。主要表现为高胆红素血症、肝性脑病、内毒素血症、胃肠功能紊乱、出血、肝肾综合征等。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是治疗重型肝炎的新治疗手段。其中血浆置换是目前临床人工肝治疗最常用的方法。通过血浆置换将患者体内内源性、外源性毒性物质清除,同时又补充血浆蛋白和各种凝血因子等物质,保持内环境稳定,替代已丧失的肝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和肝功能恢复[1],从而改善重症病人的上述临床症状。我们对130例重型肝炎病人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人工肝治疗取得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人工肝支持系统在治疗重型肝炎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索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机制.方法对71例重型肝炎患者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给予ALSS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表现,监测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及一氧化氮(NO)水平.并比较重型肝炎不同类型及时期应用ALSS的治疗效果.结果重型肝炎患者在ALSS治疗后,肝功能明显改善,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较治疗前明显提高,TNF-α、内毒素及NO水平明显下降.急性、慢性重型肝炎应用ALSS治疗治愈好转率分别为61.5%、25.6%,慢性重型肝炎早、中、晚期治疗治愈好转率分别为72%、42%、0%.结论ALSS治疗重型肝炎疗效可靠,急性重型肝炎的治疗效果较好,慢性重型肝炎在早、中期治疗最为适宜,并能降低TNF-α、内毒素及NO等病理成分,从而减轻重型肝炎时免疫反应对肝细胞的损伤,能明显提高其生存率.ALSS后生化监测和临床表现能提示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中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 PE)联合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HD)治疗重型肝炎合并肝肾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32名重型肝炎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15例,对照组17例.两组均给予综合护肝,促进肝细胞再生,预防肝性脑病等治疗。观察重型肝炎合并肝肾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41.18%。结论人工肝支持疗法中血浆置换联合血液透析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重型肝炎肝肾综合征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对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重型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50例);2组病例综合治疗基本相似,治疗组加用血浆置换治疗,每次置换异体同型等量血浆2000~3000ml,每周2~3次;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和肝功能及血氨、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共治疗292次,症状、体征、肝功能和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治疗组有效率为68.37%,对照组有效率为32.0%(P〈0.01)。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不良反应经处理均能好转。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生化指标,提高近期存活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方法:重型病毒性肝炎80例,设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采用重型病毒性肝炎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血浆置换治疗。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等的变化,判断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的疗效。结果:患者经血浆置换后,临床症状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肝功能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58.4%,其中早期重型病毒性肝炎有效率为84.6%,中期为63.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血浆置换治疗可提高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以早、中期最为适宜,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研究人工肝血浆置换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184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相似的内科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肝功能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61.53%。结论:在重型肝炎的早、中期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效果好,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在重肝的晚期,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效果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9.
人工肝支持系统中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人工肝支持系统中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48例行血浆置换治疗的重型肝炎(重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血浆置换前后患者病情及生化指标等变化,评价血浆置换的疗效。结果 人工肝支持系统中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总有效率为63%,尤以急性重型肝炎和亚急性重型肝炎的好转较明显。结论 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较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联合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联合应用持续缓慢式血液滤过透析 (CHDF)和血浆置换 (PE) ,对 13例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人工肝支持治疗评价疗效。结果 :13例进行人工肝治疗的患者 ,中毒症状明显好转 ,血清总胆红素下降 ,凝血酶原时间缩短 ,血氨 ,内毒素 ,白介素 6 (IL 6 ) ,肿瘤坏死因子 (TNF)明显下降 ,电解质紊乱纠正 ,肾功能好转 ,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CHDF PE对重型病毒性肝炎肝功能衰竭有明显的支持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在重型肝炎抢救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宁波亚泰HP-2000人工肝支持系统,采用血浆置换疗法(PE)和血浆胆红素吸附疗法(PA)治疗各型重型肝炎患者23例。共85人次。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肝功能、血内霉素,一氧化氮(NO)变化。结果:23例重型肝炎患者经血浆置换和/或胆红素吸附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血清总胆红素(TBiL)从平均471.7(umol/L)降至192.46(umol/L),血浆白蛋白(ALB)从平均30.16(g/L)升高到32.73(g/L),谷丙转氨酶(ALT)从133.16±134.23(U/L)降至92.72±81.71(U/L)。血清内霉素含量从0.195±0.249(Eu/ml)降至0.147±0.125(Eu/ml),N0从49.67±15.64降至40.1±11.87(umol/L)。人工肝治疗后总生存率为65.2%(15/23),该疗法对早期慢性重型肝炎疗效佳,其存活率达90.0%(9/10)。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临床应用,对重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黄疸的消退、血浆白蛋白的提高,存活率的提高均有肯定疗效,该疗法对早期慢性重型肝炎疗效较好。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为重型肝炎的抢救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12.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对8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3例患者只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42例患者在综合疗法基础上给予ALSS治疗,并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及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ALSS治疗后,肝功能明显改善, PT、 TNF-α、内毒素及 NO 水平明显下降 (P<0.05~0.001),血清Cl-水平也明显降低(P<0.001).ALSS治愈好转率为50.0%(21/42),而对照组治愈好转率为20.9%(9/4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ALSS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12/42).结论 ALSS治疗慢性重型肝炎能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并降低TNF-α、内毒素及NO等病理成分,能明显提高其治愈好转率,其中早、中期患者疗效明显好于晚期患者.  相似文献   

13.
方蕾  徐杰 《现代护理》2002,8(11):842-842
以血浆置换为主的人工肝支持系统 (ALSS)治疗重型肝炎 ,能有效地去除各种代谢产物、内毒素及各种有害的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 ,补充蛋白质 ,调理素及凝血因子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改善机体内环境 ,为肝细胞再生和肝功能恢复创造有利的条件[1] 。而ALSS治疗中并发症的预防是确保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本文总结了我科 1999年 5月~ 2 0 0 1年 12月收住的重型肝炎 15 6例 ,进行了 5 38例次ALSS治疗 ,总结发现有 14 8例次出现并发症 (发生率为 2 7 5 %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15 6例重型肝炎 ,年龄在 17~ 77…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对重症肝炎并肝昏迷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中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肝炎并肝昏迷40例与对照组42例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好转率(42.50%)明显高于对照组(26.19%),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每次治疗后肝功能改善,内毒素、血氨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时间明显缩短,肝昏迷好转率(47.50%)明显高于对照组(28.56%),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浆置换术为治疗重症肝炎并肝昏迷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能显著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工肝支持系统 (ALSS)是国内治疗重型肝炎(重肝 )较新的治疗手段[1] 。其中血浆置换疗法可去除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大分子物质及中、小分子物质 ,补充蛋白、调理素及凝血因子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从而减轻对肝细胞及其它脏器的直接损害 ,改善机体状况 ,为肝细胞的再生和疾病的恢复创造条件。在目前生物人工肝技术及肝细胞来源等问题未解决前 ,血浆置换术不失为一种简单、实用、有效的重肝治疗措施。本文总结了我科 1999年 9月~ 2 0 0 1年 3月 2 0例重肝患者 4 4例次血浆置换术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1 临床资料2 0例患者 ,男 18例 ,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治疗方案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和血浆内毒素的影响。方法纳入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127例,分为A、B、C三组。A组(63例)患者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B组(32例)患者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乳果糖,C组(32例)患者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乳果糖灌肠。治疗前及治疗第5、10、15、20天,分别检测三组患者大便肠球菌、酵母菌、双歧杆菌数量以及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①治疗10天时三组患者双歧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均P〈0.001);20天时的双歧杆菌数量与治疗10天时比较,A组无明显变化(P:0.318),B组和C组均明显减少(均P〈0.001)。②治疗20天时,A、B组肠球菌数量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674和P=0.452),C组患者肠球菌明显升高(P〈0.001);A组酵母菌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636),B、C组患者酵母菌均升高(P=0.036和P〈0.001)。③A组患者在治疗第15天,B、c组患者在治疗第10天血浆内毒素下降至最低值,分别为(184.48±69.56)、(152.71±32.44)和(122.71±32.61)EU/L,三组患者血浆内毒素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17、P〈0.001和P〈0.001),并且C组患者血浆内毒素明显低于A、B组(P〈0.001);在治疗的第20天,B、C组患者血浆内毒素又明显升高(均P〈0.001),而A组无明显变化(P=0.484)。结论单纯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可以调节肠道菌群,降低血浆内毒素,但作用轻微。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乳果糖口服或灌肠可显著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但容易出现新的菌群失调,进而加重内毒素血症。乳果糖灌肠方式使药物作用更直接,但肠道黏膜损伤更大,对肠道菌群及内毒素水平影响更明显、迅速。  相似文献   

17.
以血浆置换为主的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型肝炎,能有效地去除各种代谢产物、内毒素及各种有害的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补充蛋白质,调理素及凝血因子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改善机体内环境,为肝细胞再生和肝功能恢复创造有利的条件[1].而ALSS治疗中并发症的预防是确保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本文总结了我科1999年5月~2001年12月收住的重型肝炎156例,进行了538例次ALSS治疗,总结发现有148例次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7.5%)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人工肝支持系统对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重型肝炎患者根据病情分别选择血浆置换、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等人工肝支持方法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肾功能、血氨、凝血功能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血清总胆红素、总胆汁酸、血氨下降,凝血酶原时间缩短,凝血酶原活动度上升(P<0.01).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能显著改善重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提高近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袁锦林 《临床医学》2006,26(11):86-86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内毒素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100例重型肝炎患者分三期,按预后分康复组与死亡组,另将2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鲎试剂改良基质显色法定量测定空腹静脉血中内毒素含量。结果 肝衰竭三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O.01);肝功能衰竭后期组明显高于前期组(P〈0.01);死亡组明显高于康复组(P〈0.01)。结论 重型肝炎内毒素水平与病情、预后呈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人工肝在治疗各型重型肝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文应用日本kurany生产的KM8800型血浆交换仪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各型重型肝炎17例31次,以血清总胆红素(TBIL)、转氨酶(ALT)、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为主要指标,观察应用人工肝治疗后变化。结果 应用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前后TBIL、PT均有明显差异(P<0.001,P<0.005),ALT、PLT无明显变化。结论 重型肝炎患者应用人工肝治疗后能使相应生化指标好转,为肝细胞修复再生争取时间,是一种有价值的支持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