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Planning》2014,(6)
城市快速发展,电梯数量日益增多,现场检测作为保证电梯安全的关键环节越来越受重视。本文阐述了电梯的主要检测技术并围绕电梯现场检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来提高电梯安全检测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关于制定电梯检验作业安全规范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立 《中国电梯》2007,18(21):61-63
在多年的电梯检验工作中,笔者发现,从事电梯检验检测人员在作业中也存在着诸多的自身安全隐患。而造成这些隐患的直接原因一是电梯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所致,二是由于检验人员行为不当和操作错误所致。导致电梯检验人员受到伤害的主要类别和因素,可参见图1。电梯的检验检测工作是一种全方位的评价过程,检验检测人员需要采取安全技术手段,通过检验作业行为对电梯设备的安全性能和质量技术性能进行检验检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电梯也在逐年增多,电梯运行安全已引起重视,检验检测部门应该认真细致地按检验规程检验,不忽略检验细节,才能确保电梯安全运行,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4.
佘昆 《中国电梯》2009,(9):55-55
电梯属特种设备范畴,应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相关规定进行验收检验和定期检验。电梯检验是一个动态的检验过程,检验人员需要对电梯各部件及整机作详细检验检测,而且部分检验必须在电梯运行状态下进行,这就对检验人员自身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各检验检测机构应制定细致、全面的检验检测作业指导书指导现场工作,  相似文献   

5.
《电梯工业》2014,(5):61-61
近日,台达IED毛电梯一体机顺利通过国家特种设备权威检测机构-上海交大电梯检测中心的“合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型式试验,并获得了“型式试验合格证”。这一认证的获得,意味着电梯控制柜可直接使用台达IED七产品高压电路检验电梯安全回路及门锁回路,替代原有电梯安全回路检测继电器和电梯门锁回路检测继电器,达到降低成本、优化线路、缩小体积的目的,为电梯行业,为台达自动化产品都带来巨大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6.
彭长友  李赵 《中国电梯》2010,(21):66-67
电梯透水事故时有发生。对被浸水后的电梯应如何开展安全检验,以及重点检验哪些项目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是对我们检验检测人员提出的一个新问题。通过对多起电梯透水事故的检验,我们从中摸索出了一些检测方法和检验规律,与大家共同分享和探讨。这些检验方法对定期检验中发现底坑渗水和积水,导致相关部件锈蚀的情况也是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随着高楼大厦的平地而起,高层建筑逐年增多,电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电梯存在的安全隐患也让人们备受困扰。电梯事故时常发生,电梯安全也受到了国家高度的重视。本文针对电梯人员的资质、电梯检验、以及日常的电梯保养等方面对电梯的安全性能做了进一步的探讨,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对如何加强电梯检验检测工作做了相应的解析。  相似文献   

8.
2017年10月1日起执行的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第2号修改单中新增了电梯门回路检测功能的要求。分析了电梯门回路检测的原理,对使用安全电路和非安全电路作为门回路检测的两则案例存在的缺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电梯质量必须真正满足标准要求,以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要对电梯运行状况作出准确的判断,除了检验人员应认真按规程检验外,电梯检测设备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电梯检测设备定期进行期间核查十分必要。以下是笔者对期间核查工作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潘沪明 《电梯工业》2005,6(3):34-38,40
文中对电梯安全运行及电梯检测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电梯安全是一个社会工程、系统工程问题。电梯检验环节固然重要,但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维修保养、广大用户及政府监管部门等都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如果没有这些单位的共同努力,光靠电梯检验部门的努力是无法保证电梯一定能安全运行的。文中还认为,设计检验人员对电梯安全运行负有最重的责任,起的作用也最大,因此提高设计、检验人员的责任心、安全意识、技术水平和技术辨别能力更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电梯检测检验技术是当前业内较为薄弱的环节。为了保障电梯安全、可靠运行,必须提高检测检验数值的准确性、精度,降低测量系统的不确定度,提高检测值与实际真值相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各大民用建筑的规模、质量和性能都越来越高端,而电梯是建筑内部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当前建筑工程中主要的项目之一。然而,电梯是一种特种设备,其在运行过程中都存在着巨大的危险系数,因此,在电梯设备安装时,一定通过有效的电梯检验检测技术,从而保证电梯在后续的运行中能够可靠且安全地运行。本文主要以电梯的检测检验为重点,从电梯制动器的结构分析入手,从而仔细探讨电梯检验检测的对策,希望能给相关的专业人员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伍庆武  邓泽民 《中国电梯》2010,(13):15-17,24
通过对一起电梯层门坠入井道致人死亡事故的分析,说明做好层门检测、消除层门安全隐患对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电梯层门检验的要点。  相似文献   

14.
胡益兵 《中国电梯》2008,19(1):55-56
电梯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必须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得出厂或者交付使用。电梯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相似文献   

15.
吴恩德  赵国先 《电梯工业》2006,7(6):35-35,34
随着高层建筑鳞次栉比如雨后春笋般地迅猛增长,电梯作为现代文明象征,机电合一的特种设备已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便捷运输工具。当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梯生产基地和电梯使用国家,为此,对电梯安全检测已是我们检验检测机构不可推卸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6.
城市建筑的迅速发展,建筑物高度越来越高,电梯作为诸多高层建筑的主要交通工具,在城市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人们的日常起居生活的成份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本文以电梯为例,通过论述电梯检验的类型和电梯检测技术应用,重点分析了电梯检验过程中容易存在的危险源,然后有针对性的对检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预防电梯事故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7.
疏纪申  张东平 《中国电梯》2005,16(20):40-41
随着城市电梯数量日益增长,电梯检测机构所面临的检测任务日益繁重,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监督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加大。为进一步规范电梯监督检验与安全监察工作,更好地适应电梯检测工作的管理机制,电梯检测机构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电梯检测动态管理。总体思路是以检测机构为管理主体,以各级质量技术监督机构、电梯使用单位、安装维修单位等为对象,  相似文献   

18.
何其昌 《中国电梯》2006,17(17):63-64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3号)的规定,电梯属于涉及人民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为此,对电梯的生产、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等制定了严格的管理规定。技术方面则有GB75882003等一系列的安全规范和技术标准,对电梯的安装、维修和检验人员实行统一考核、持证上岗的制度等等。从各个侧面为电梯的安全使用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特种设备监管改革中电梯检验检测分离的必要性,指出了电梯检验检测分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这些问题的对策:提高检测单位的检测人员的能力,明确使用单位对检测过程和结果应承担的责任,加强对电梯检测放开后的监管,明确检验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23)
电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垂直交通工具,其运行的平稳性、安全性直接关系着人们的乘坐体验,而对电梯进行有效检测可显著提升电梯运行质量。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所使用电梯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因此仅靠传统的检测技术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电梯无损检测技术的概念与优点,然后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探讨了无损检测技术在电梯检验中的应用,以期为无损检测技术在电梯检验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