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通过预试验,初步探索马蹄莲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试管和纸色谱法。对马蹄莲的酸性EtOH、纯化水、MeOH提取进行研究,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沉淀反应或颜色反应,初步推断马蹄莲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结果与结论 马蹄莲中可能含有黄酮、生物碱、多糖及其苷类等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系统预试法对家蚕幼虫可能的化学成分进行预试验,初步探索家蚕幼虫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圆形滤纸层析预试法和试管预试法对家蚕幼虫的水提取液、95%乙醇提取液、乙醚提取液进行研究,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显色反应或沉淀反应,对家蚕幼虫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家蚕幼虫含有生物碱类、黄酮类、酚类、内酯及香豆素类、鞣质、氨基酸、蛋白质、有机酸、糖及苷类、挥发油及油脂类成分。结论:初步确定家蚕幼虫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家蚕幼虫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诃子树皮化学成分的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预试验初步探索诃子树皮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试管法和纸色谱法,对干燥诃子树皮的酸性EtOH、水、MeOH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预试,通过多种试剂和显色剂的显色反应,初步推断诃子树皮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结果与结论诃子树皮中可能含有酚类、黄酮、强心苷、多糖及其苷类等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预试验,初步探索地蚕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试管法和滤纸法。对地蚕的酸性EtOH、纯化水、MeOH提取物进行研究,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沉淀反应或颜色反应,初步推断地蚕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结果与结论 地蚕中可能含有生物碱、黄酮及其苷类、多糖、有机酸等成分。  相似文献   

5.
糯米藤化学成分预试验及紫外-可见光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化学成分预试验和紫外-可见光谱的研究,初步探索糯米藤的化学成分及紫外光谱鉴别特征。[方法]采用试管法,对糯米藤的石油醚、水、95%乙醇提取液进行化学成分预试,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沉淀反应或颜色反应,初步推断糯米藤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并进行紫外-可见光谱的测定,为药材鉴别提供科学依据。[结果]通过预试验,提示糯米藤中可能含有鞣质、有机酸、黄酮类、酚类、香豆素或内酯类、强心苷类等化学成分。糯米藤的紫外-可见光谱具有明显的特征吸收峰。[结论]本试验可为糯米藤的化学成分及药材鉴别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系统预试法对家蚕幼虫可能的化学成分进行预试验,初步探索家蚕幼虫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圆形滤纸层析预试法和试管预试法对家蚕幼虫的水提取液、95%乙醇提取液、乙醚提取液进行研究,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显色反应或沉淀反应,对家蚕幼虫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家蚕幼虫含有生物碱类、黄酮类、酚类、内酯及香豆素类、鞣质、氨基酸、蛋白质、有机酸、糖及苷类、挥发油及油脂类成分。结论:初步确定家蚕幼虫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家蚕幼虫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云南产白木香叶化学成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预试验初步了解云南产白木香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试管法和滤纸法,对白木香叶水提取液、乙醇提取液、醇浸膏酸水液、醇浸膏乙醇液、石油醚冷浸液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沉淀反应或颜色反应,初步推断白木香叶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结果 云南产白木香叶可能含有多糖、氨基酸、酚类、黄酮及其苷类、内酯等化学成分.结论 本研究探讨了白木香叶的化学成分,为白木香叶的开发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化学预试验,考察广西产白点秤茎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和应用白点秤茎提供初步的依据.[方法]采用试管法,对白点秤茎的水、95%乙醇、石油醚提取物进行化学预试验的研究,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沉淀反应或颜色反应,初步推断白点秤茎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结果]化学预试实验结果提示,白点秤茎中可能含有氨基酸、皂苷、鞣质、有机酸、黄酮类、酚类、内酯、香豆素类、甾体类、三萜类、生物碱和糖类等成分.[结论]白点秤茎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系统预试法对匙羹藤根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试验。[方法]采用化学反应鉴别方法分别对匙羹藤根的水提取液、乙醇提取液和石油醚提取液进行试验,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沉淀反应或颜色反应,初步探索匙羹藤根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结果]匙羹藤根可能含有蛋白质、糖类、多糖、苷类、皂苷、鞣质、有机酸、酚类、植物甾醇及三萜类、生物碱和挥发油等成分。[结论]初步确定匙羹藤根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成分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索沙棘菌芝未知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系统预试法,对沙棘菌芝的溶剂提取物进行研究,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沉淀反应或颜色反应,确定其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结果沙棘菌芝中含有氨基酸、糖、有机酸、皂苷、黄酮类、酚类、生物碱和挥发油等化学成分。结论初步确定了沙棘菌芝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为今后其活性成分的确定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四方麻水提物的体外抗菌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广西产四方麻水提物在体外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连续稀释法和琼脂稀释法对四方麻水提物进行MIC实验研究。[结果]四方麻水提物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均有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比较明显,但对白假丝酵母菌作用不明显。[结论]本研究为四方麻水提物的抗菌效用提供了实验依据,同时也为从四方麻水提物中寻找药效的抗菌成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草纲目拾遗》毛叶仙桥及猫舌仙桥考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证《本草纲目拾遗》毛叶仙桥及猫舌仙桥之基原。[方法]通过古今文献考证和植物学比较研究,结合药物名称、功效主治及实地考察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确定了《本草纲目拾遗》毛叶仙桥及猫舌仙桥的原植物。[结论]《本草纲目拾遗》毛叶仙桥项下共收录了两种植物,其中《李氏草秘》仙桥草和《汪氏草药方》紫背仙桥之基原当为玄参科植物爬岩红Veronicastrum axillare(Sieb.et Zucc.)Yamazaki,而《百草镜》描述的毛叶仙桥及猫舌仙桥当为紫草科植物梓木草Lithospermum zollingeri A.DC.。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苦碟子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HUVEC增殖的影响,探讨苦碟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0μ l/ml、3.125μl/ml、6.25μl/ml、12.5μl/ml、25μl/ml、50μ/ml、100μl/ml)的苦碟子处理HUVEC细胞,分别于24小时、48小时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草苁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与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草苁蓉的75%乙醇溶液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5个单体成分,分别为草苁蓉苷A(rossicaside A,1)、B(rossicaside B,2)、C(rossicaside C,3)、D(rossicaside D,4)以及E(rossicaside E,5)。结论:首次对化合物3和4的1H-NMR谱数据进行了全归属,并通过2D-NMR谱对文献中报道的部分13C-NMR数据进行了更正。同时,首次报道了化合物5在氘代吡啶中的1H-NMR和13C-NMR数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槐米(Sophora japonica L.)70%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与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槐米(Sophora japonica L.)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5个单体成分,分别为:(1)licoagroside B、(2)maltol 3-O-(4'-O-p-coumaroyl-6'-(3-hydroxy-3-methylglutaroyl))-β-glucopyranoside、(3)(E,E)-terrestribisamide、(4)N-p-coumaroylN'-feruloylputrescine、(5)(1'R,3'S,5'R,8'S,2Z,4E)-dihydrophaseic acid。结论:化合物1、3~5为首次从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马莲鞍根75%乙醇提取物的大孔树脂柱60%乙醇洗脱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制备液相等分离手段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再通过核磁共振波谱法确定其化学结构。结果:经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均为白色粉末;核磁共振波谱图,确定其为强心苷类化合物,分别为16-O-acetylperiplogenin(1),periplogenin 3-O-β-D-digitoxoside(2),digitoxigenin gentiobioside(3),其中,化合物1为种内首分。结论:本方法对马莲鞍的化学成分研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应用于马莲鞍的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17.
大果阿魏化学成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大果阿魏根部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大果阿魏根部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乙酰菲林醇(Ⅰ)、菲考酮(Ⅱ)、阿魏内酯B(Ⅲ)、伞形酮(Ⅳ)。结论:化合物Ⅰ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一种中红外光谱(FTIR)与二阶导数谱相结合,对灵香草及4种珍珠菜属形近品进行快速鉴别的方法。方法:根据其所含化学成分的不同在中红外光谱和高分辨率的二阶导数谱反映出的显著差异,对珍珠菜属5种外观相似的有香味品种进行区别、鉴定。结果:根据5个品种所含组分的不同在中红外、二阶导数上反映出来的差异,得到灵香草的二阶导数光谱指纹峰为3698、3624、3528、2920、2851、1746(宽,双峰)、1696、1658、1368(双峰)、1316(双峰)、1077、1030和1008(等强度)、834cm-1和779(等强度)、535cm-1和471cm-1(等强度)。结论:中红外光谱和二阶导数谱相结合可快速有效地鉴别灵香草及其4种珍珠菜同属易混品,该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为中药材的快速鉴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云南傣药铁刀木(Cassia siamea Lam.)叶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测定鉴定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2-甲基-5-丙酮基-7-羟基-色原酮(1)、4-顺式-乙酰基-3,6,8-羟基-3-甲基-二氢萘酮(2)、大黄素(3)、大黄素甲醚(4)、β-香树脂醇(5)、β-谷甾醇(6)等6个化合物。结论:其中化合物3~6为首次从傣药铁刀木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