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应用聚磷酸盐加锌盐水稳配方的循环水系统中,锌盐沉积是较突出的问题之一。本文简述了锌盐沉积的主要因素以及所进行的有关实验,并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水溶性共聚物水质稳定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十年代以来,非铬系配方代替络系配方是循环水化学处理技术开发的主流.目前,美国以聚磷酸盐为缓蚀剂的磷系配方为主,我国和欧洲以聚磷酸盐和无机锌盐为缓蚀剂的磷—锌系配方为主.聚磷酸盐易水解出正磷酸根而导致系统结垢,无机锌盐在高pH 值水中易产生zn(OH)_2沉积,这两种配方需加高效磷酸钙垢抑制剂和锌盐稳定剂.全有机配方以有机膦酸盐和共聚物组成,有时还包括无机锌盐缓蚀剂.此类配方中,有机膦酸盐起着阻垢(特别是  相似文献   

3.
李清 《大氮肥》2013,(2):124-126,130
循环水泄漏聚乙二醇二甲醚导致循环水中总磷含量无法检出,经过试验找到了造成该现象的原因。通过改进分析方法,泄漏期间循环水的总磷含量能够正常检出,保证了水处理效果。总结循环水泄漏聚乙二醇二甲醚的判断方法,提出泄漏期间循环水场的运行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缓解循环水换热器结垢趋势及降低循环水系统总磷含量,公司将循环水配方由聚磷酸盐配方改为低磷配方,使用9个月以来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多氨基多醚基亚甲基膦酸(PAPEMP)处理方案与膦酸盐/锌盐处理方案在乙烯生产循环冷却水处理中的动态试验。在乙烯生产装置循环水系统,使用PAPEMP处理方案代替膦酸盐/锌盐处理方案,在热负荷增加及高浓缩倍数等苛刻条件下系统腐蚀和结垢控制良好。PAPEMP方案减少循环水系统的清洗次数,满足了乙烯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第三、第五循环水场,在2005年底到2006年6月份,循环水中总磷出现异常,缓蚀阻垢药剂投加不进去,总磷、正磷升高,无余氯。总磷异常严重影响了循环水系统的正常加药,对冷换设备的缓蚀阻垢带来危害。  相似文献   

7.
茂名地区的水质特点及一些水处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国风 《工业水处理》1995,15(5):29-30,35
广东茂名的水质碱度、硬度十分低,腐蚀性很强,因此要降低水冷设备的腐蚀率,可以在水冷器上涂上水冷涂料:在循环水中补钙或提高循环水运行的浓缩倍数。也可在水处理药剂中适当提高锌盐含量。另外,敢温湿热,微生物系列快,需筛选优质杀菌剂;或选用非磷系水处理配方,这样就可有效控制好循环水水质,延长水冷设备寿命。  相似文献   

8.
抚顺石油二厂各装置排放的生产及生活废水经过二级处理,达到辽宁省污水排放标准后,经深度处理,作为循环冷却水的补水,当回用污水量占总补水量的2/3,循环水采取有机膦与锌盐复配的水质稳定处理方案时,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腐蚀速率、污垢沉积速率及异氧菌总数等指标均在控制范围,年节约费用约65万元。  相似文献   

9.
循环水中总磷含量的控制,是工业循环水水质控制的重要检测项目。本设计就是利用模糊PID控制原理,依据循环水水量的不断变化,对加药系统自动控制,使之循环水中的总磷含量在可控的范围内,从而达到平稳生产、清洁生产、节约消耗、保护环境、提高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旋转挂片和动态模拟试验装置,对美国纳尔科(NALCO)公司水质稳定剂的配方进行了缓蚀,阻垢和杀菌能力的评定试验,并根据纳尔科公司提供的工艺条件范围和药剂,筛选出一个适用于南京长江水段腐蚀率小于1密耳年,污垢系数小于万分之一的配方。实验数据表明:本配方虽不含聚磷酸盐,但缓蚀性能良好,故在高浓缩倍数下运行时,不会产生磷酸钙沉淀。但锌盐沉积稍多些,故在碱性条件下,循环水中锌离子含量必须控制存2ppm 左右。进一步阐明了该公司关于多元醇酯可增加锌盐溶解度从而能缓蚀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某火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处理更换为低磷阻垢剂后,排污水总磷仍不能达到排放要求。通过对循环冷却水中总磷、有机磷、正磷变化规律,以及可能引起正磷含量升高的原因分析,认为排污水总磷超标是循环冷却水系统沉积物中正磷含量较高,缓慢溶出引起。采用粘泥剥离、变工况(机组负荷变化-水温变化、水质pH值变化、水体扰动)将原沉积的正磷逐步溶出,最终使循环冷却水排污水中总磷质量浓度达到0.5 mg/L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旋转挂片腐蚀试验、阻垢试验、动态模拟试验和工业应用试验的结果表明,国产水质稳定剂HC-565A具有优异的缓蚀阻垢性能.完全可以与国外的缓蚀阻垢剂一样在高浓缩倍数下运行,且可降低药耗,降低成本.节水效果显著.缓蚀阻垢效果达到或好于行业标准,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包淼清 《大氮肥》2004,27(6):429-430
采用络合滴定法、分光光度法和重量分析法等常规手段测定磷锌系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沉积物和腐蚀产物(以下称垢样)的组分含量.该方法有效消除了样品中高含量的锌对其他组分测定的干扰,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碎石、沸石和页岩陶粒构建人工湿地的除磷效果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由碎石、页岩陶粒、沸石3种基质和芦苇构建4个潜流湿地处理单元,研究不同处理单元对污水中磷的去除效果。在设计水力停留时间3d,连续进出水的情况下,结果表明碎石单元对污水中总磷的去除效果最好.页岩陶粒单元次之,沸石单元效果最差。栽种芦苇碎石单元对磷去除效果优于不栽种芦苇碎石单元.当进水中磷含量较低时,总磷的去除率随质量浓度升高而升高,总磷的质量浓度升高至一定程度时,去除率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15.
根据郑州华联商贸城中央空调循环水系统的水质情况和结垢分析,结合郑州地区水质特点,制备了一种新型低磷环保型的水质处理剂HL-08,其磷含量≤5%(以PO(3-)4).静态、旋转挂片、动态试验及在中央空调循环水系统中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处理剂缓蚀阻垢效果良好,循环水排污水中磷质量浓度<1.0mg/L(以P计),符合国标(...  相似文献   

16.
张惠芳 《塑料工业》2021,(2):125-127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成核剂对聚乳酸结晶行为的影响,成核剂主要选取苯基膦酸盐、苯基膦酸盐复配物和多酰胺类化合物,通过研究发现苯基膦酸锌及其复配物对聚乳酸结晶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苯基膦酸锌最佳添加量为0.8%,苯基膦酸锌复配物最佳添加量为1%。  相似文献   

17.
再生水中磷绝大部分为无机磷,是引起循环冷却系统结垢腐蚀的重要因素。为了探究无机磷在系统内的迁移转化及其对系统的影响,无机磷的定量定性尤为重要。在分析了无机磷的SMT( standard measurements and testing)连续提取法在循环冷却系统污垢提取中应用的可行性的基础上,对SMT提取方法进行条件优化,建立了污垢中无机磷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优化后的SMT连续提取法能够实现对系统内污垢中无机磷的完全提取,且回收率接近100%;污垢中弱吸附态磷(NH4Cl-P)、铝结合态磷(Al-P)、铁结合态磷(Fe-P)和钙结合态磷(Ca-P)4种形态无机磷能得到完全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