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陕西医学杂志》2016,(1):69-71
目的:探讨改良PPH术在治疗排便障碍综合征方面的疗效。方法:将56例排便障碍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分别接受改良PPH和常规PPH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和手术前后ODS评分。结果:改良组患者术后3个月排便通畅比例高于对照组,而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患者术后尿潴留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ODS分值改善明显(P<0.05)。结论:改良PPH术同常规PPH术相比在治疗排便障碍综合征方面有着创伤小、并发症少、疼痛轻和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PPH)术与常规PPH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128例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中,采用改良PPH术(改良组)68例,常规PPH术(常规组)60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效果、术后愈合时间、肛门失禁、肛门水肿、尿潴留等。结果:2组手术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术后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1);改良组患者肛门水肿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而2组术后肛门失禁及尿潴留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PPH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安全可行,可明显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促进患者早期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钉合术(PPH)联合芍倍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手术效果及近期并发症。方法选取因便秘症状就诊于浙江省新华医院确诊为直肠黏膜内脱垂的61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31例采用PPH术联合芍倍注射液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PPH术治疗,观察术后1周内肛门出血、疼痛、坠胀感、术后尿潴留情况及术后6个月排便次数、排便用力程度、排便不尽感、会阴部不适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排便用力程度改善及排便不尽感改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排便次数与会阴部不适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周内治疗组术后出血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疼痛、坠胀感及术后尿潴留方面,两者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在术后总体疗效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联合芍倍注射液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近期临床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并且操作简单,优于单纯PPH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制扩肛器改良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治疗重度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重度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其中观察组使用改良PPH术(半荷包缝合),对照组使用传统PPH术(单荷包缝合)。治疗后比较疗效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肛门疼痛、肛门坠胀、吻合狭窄等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PPH术治疗重度痔疗效确切,在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传统PPH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治疗Ⅲ、Ⅳ期内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Ⅲ、Ⅳ期内痔患者随机分为常规PPH组和改良PPH手术组,每组48例,比较观察2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改良PPH组与常规PPH组比较,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改良PPH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降低(P<0.05)。结论:改良PPH术在Ⅲ、Ⅳ期内痔治疗中能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是治疗重度脱垂性内痔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痔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改良PPH术)和对照组(MMH术),每组各41例,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缩短,而术后24 h NRS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尿潴留及肛门坠胀感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周水肿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并发症均给予相应治疗,其症状均消失、好转或缓解。术后随访3~6个月,两组均未发生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PPH术治疗混合痔临床效果显著,较MMH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PH与外剥内扎术手术方法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作为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分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则应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环状混合痔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操作所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肛门VAS评分;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肛门狭窄、尿潴留和血便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环状混合痔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手术操作所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肛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治疗组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肛门狭窄、尿潴留和血便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PH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效果优于外剥内扎术手术治疗效果,可缩短操作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可促使创面愈合,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和外剥内扎术手术比较具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太宁栓对痔病患者PPH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0例患者PPH术后常规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其中同时对48例患者加用太宁栓,比较两组对于术后疼痛、出血、水肿、排便情况、瘙痒的症状评分比较。结果太宁栓用于PPH术后肛门的治疗,显著减轻术后首次排便的疼痛及出血、水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太宁栓具有减轻PPH术后早期肛门疼痛及出血、水肿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制挡板改良PPH术预防混合痔术后肛门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试验组采用自制挡板改良PPH术,对照组采用常规PPH术,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术后肛门狭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肛门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挡板改良PPH术治疗混合痔效果确切,明显降低了术后肛门狭窄发生率,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训练对于PPH患者术后排尿的影响。方法选择肛肠外科2012年2月~2014年10月行PPH患者218例,将患者分为术前排尿训练组和常规处理组。对术前排尿训练组进行术前排尿训练,观察术前训练对PPH术后尿潴留的影响。结果术前训练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常规处理组,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低于老年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对于PPH后患者尿潴留发生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排尿训练可降低PPH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针对老年男性患者应该采取综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改良PPH手术治疗重度痔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将100例重度痔患者随机分为改良PPH组、常规PPH组,每组50例。比较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改良PPH组与常规PPH组比较,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无显著差异(P>0.05),但改良PPH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P<0.05)。认为改良PPH手术可扩大治疗范围,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何萍  凌彩坚  黄丹  黄兰秀  黄青群  凌玲 《海南医学》2012,23(12):148-149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降低其发生率。方法将100例重度痔择期行PPH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PPH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冰冻塞肛护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出血、水肿程度及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疼痛、出血、水肿程度较对照组轻(P<0.01);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冰冻塞肛法可有效预防PPH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剪口结扎结合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PPH)术治疗混合痔的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剪口结扎结合PPH术组、剪口结扎术组及PPH术组,每组100例,分别进行治疗。观察术后直肠阴道瘘、直肠尿道瘘、术后大出血、急性尿潴留以及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发生情况,直肠肛管测压对肛门功能进行评价。结果3组患者术后无1例发生直肠阴道瘘和直肠尿道瘘,剪口结扎结合PPH术组肛门狭窄、肛门失禁均低于剪口结扎术组(P<0.01),术后大出血低于剪口结扎术组(P<0.05);剪口结扎结合PPH术组患者肛门功能优于剪口结扎术组(P<0.01),也优于PPH术组(P<0.05)。3组患者术后急性尿潴留发生情况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剪口结扎结合PPH术治疗混合痔能很好地保护肛垫组织,保持了肛管正常的解剖结构,不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PPH联合消痔灵注射术和单纯PPH术治疗直肠前突的疗效比较,对比两种手术方式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4年6月~2010年4月期间治疗的中重度直肠前突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随访3年以上,按照两种术式进行分组,单纯PPH术30例,PPH联合消痔灵注射术30例,对术后有效率、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未使用镇痛泵,A组并发症的发生率(33.37%)与B组(36.67%)比较,无显著差异,均未出现肛门狭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3年A组复发6例(20.00%),明显高于B组的2例(6.67%);两组治疗后排便频率、排便感、肛门坠胀、排便时间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治疗后排便频率、排便感、肛门坠胀、排便时间明显优于A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33%)显著优于A组的6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联合消痔灵注射术在治疗直肠前突中有协同作用,操作简单,治愈率高,值得在基层医院推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血栓剥除联合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对嵌顿性环状混合痔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18例嵌顿性环状混合痔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60例,采用血栓剥除术联合PPH手术方法;对照组58例,采用外剥内扎术手术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水肿、出血、皮赘残留例数,伤口愈合时间,肛门狭窄、肛门失禁例数,肛管直肠测压及满意度差异.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水肿、出血、皮赘残留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3、4.19、6.64,P<0.05);术后肛门狭窄、肛门失禁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1.11,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愈合时间、满意程度、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栓剥除联合PPH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对肛门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外痔预防性切开治疗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后水肿.方法:收集Ⅲ~Ⅳ°混合痔160例,随即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行PPH术+外痔放射状切开术;对照组行常规PPH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2、3天肛门不同水肿程度例数及疼痛的评分.结果:术后第1、2、3天,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轻、中、重水肿比较P值均<0.05;疼痛指数比较P值<0.01.结论:PPH术+外痔放射状切开术能有效减轻PPH术后肛门水肿带来的各种痛苦,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痔上黏膜环型切除术(PPH)与外剥内扎术(MMH)治疗重度(Ⅲ、Ⅳ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Ⅲ、Ⅳ度痔疮患者152例,依据治疗术式不同分为PPH组和MMH组,分别采用PPH术及MMH术治疗,对比2组术中、术后情况及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 PPH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低于MMH组(P<0.05);PPH组术后疼痛、尿潴留、肛门下坠感、便后出血及肛门狭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MMH组(P<0.01);PPH组术后3、7d切口肿胀评分、VAS评分均优于MMH组(P<0.05).结论 PPH术治疗重度痔疮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术中常规缝扎痔动脉对预防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采用信封法将200例无痔手术史的Ⅲ、Ⅳ度内痔患者随机分成PPH术中常规缝扎痔动脉组(A组,96例)和单纯行PPH手术组(B组,104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触及痔动脉搏动数量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肛门术后最大疼痛强度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1),A组中78例(81.13%)患者术后有明显的肛门坠胀感.2组患者术后严重出血、恶心呕吐、尿潴留、肛周脓肿、肛门镜检查、排便困难和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H术中常规缝扎痔动脉搏动部位并不能有效防止术后出血,且增加患者肛门坠胀疼痛,痔动脉缝扎只考虑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生物反馈治疗对PPH 术后不适的治疗作用.方法 80例III-IV 度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改良PPH 手术,实验组患者术后接 受盆底肌电图介导的生物反馈肛门放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肛周不适或异物感,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术后第一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差别,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轻,术后较快排便,住院时间较短,而其余观察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生物反馈放松治疗能够减轻PPH 术后疼痛,缩短术后恢复 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运用挡板改良痔上黏膜环切(PPH)术在治疗混合痔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选取符合要求的混合痔患者各40例,随机分为改良PPH组及PPH组,通过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包括尿潴留、疼痛、出血、肛门狭窄、里急后重感等)、复发情况(随访3个月)等情况。结果:两组在疗效、创面愈合方面并无统计学差异,改良PPH在与PPH在术后并发症(包括尿潴留、疼痛、出血、肛门狭窄、里急后重感等)、复发情况(随访3个月)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用挡板改良PPH术可治疗混合痔,同时相比PPH术又具有手术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