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硫化胶乳离子沉积过程,着重探讨了硫化胶乳离子沉积凝胶及胶膜的性能。 胶乳硫化程度的不同,对其沉积速度影响不大,后者主要取决于胶乳的胶体性质,而与胶乳粒子内部橡胶的结构状况关系不大。硫化天然胶乳的沉积动力学与非硫化胶乳相似,可用q=0.01070 t~(1/3) 式近似地表达(式中q为橡胶沉积量,t为沉积时间)。 随着硫化程度的增加,离子沉积凝胶性能亦随之增高,只是当硫化达到相当程度时凝胶性能始下降。这一特异规律可以用凝胶中粒子间交联分子链节及末端的相互扩散及交联结构的部分重分布来解释。 离子沉积法制得的硫化胶乳胶膜性能的变化规律与凝胶相同。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测定胶膜在水中的溶胀度、水抽出物量、胶膜收缩率、物理机械性能以及介电损耗等,研究了平平加、十八烯基硫酸钠、蓖麻油硫酸钠、亚甲基二萘磺酸钠及酪素等五种常用稳定剂的不同用量,在不同成膜条件下,对胶膜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了影响的原因。 实验结果表明:当稳定剂的用量在0.25—1.0之间时,水溶胀度、水抽出物量、介电损耗等均呈现极小值;而胶膜收缩率及物理机械性能等,则在以上相应位置有极大值出现。作者等主认为,极小值或极大值出现的原因,与胶乳的稳定性、胶乳粒子表面保护膜的性貭及稳定剂在橡胶中的溶解度有关。提高成膜温度,由于橡胶分子的热运动增大,同时稳定剂在橡胶中的溶解度也增加,故胶乳粒子结合比较紧密,物理性能亦相应增高。硫化处理时,由于橡胶分子间很快地形成交联,使分子失去扩散能力,故对胶乳粒子之间的结合及紧密度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3.
以La为负载活性组分,酸处理后的海泡石(SSep)为载体,采用沉淀-吸附法制备海泡石负载稀土复合(La-SSep)分散液,并与天然胶乳进行乳液共混,制备了海泡石负载稀土/天然胶乳复合胶膜。研究了海泡石负载稀土前后的微观形貌,考察了海泡石负载稀土量对复合胶膜的硫化特性和硫化胶膜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La负载量为2%时,海泡石剥离更为完全;复合胶膜的正硫化时间缩短,交联密度先增大后减小;随着稀土负载量的增加,硫化胶膜的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 300%定伸应力与500%定伸应力均先增大后减小。当稀土负载量为2份时,复合胶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胶乳种类、胶乳浓度、硫化温度、硫磺用量以及促进剂用量等五个主要因素对天然胶乳硫化过程的影响,并且阐明了在硫化过程中胶乳胶膜物理性能、结合硫量以及橡胶交联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实验结果说明,胶乳中非橡胶成分在硫化初期不仅不促进硫化而且还阻碍硫化进程,在硫化的中期与后期它的促进效果才明显地显示出来。非橡胶成分含量愈高其硫化胶乳胶膜物理性能愈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胶乳浓度的降低硫化速度稍有增加。随着硫化温度的升高胶乳硫化速度将相应加速,但在我们使用的硫化体系条件下温度过低与过高时其对硫化速度的影响减弱,最适宜的硫化温度是60—70℃。硫磺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它对胶乳硫化速度即不再产生影响,在胶乳硫化过程中所能达到的结合硫量远远低于硫磺在橡胶中的溶解度。在通常用量下促进剂S.D.C.用量愈大其硫化促进效果亦愈大,在用量为0.125—0.25%之间其促进效果有一明显的转折。 硫化胶乳胶膜性能与橡胶交联度及结合硫量之间有一定的依赖关系。各种不同的影响胶乳硫化的因素都不改变这一依赖关系。在胶乳硫化过程中硫磺的交联效率是不恒定的,胶乳在硫化时主要是形成多硫键。在胶乳硫化时结合硫磺中的相当一部分并不对交联键的形成作出贡献。 胶乳硫化动力学基本  相似文献   

5.
天然胶乳氯化反应历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红外光谱和化学分析方法 ,对天然胶乳的氯化反应进行了跟踪分析 ,其反应历程应与溶液法工艺氯化历程相似 :1)取代氯化和环化 ,由Cl+ 进攻天然橡胶分子 ,产生的最初取代 ,伴随环化 ,导致二个异戊二烯单元中一个CC双键转化为C—C单键 ;2 )加成 消除 ,伴随C—C基团的转移 ;3)纯粹取代 .但胶乳法在第三步“纯粹取代”的同时 ,生成了一定量的叔碳C—Cl键 ;红外光谱还跟踪纪录了胶乳法CNR中ClCCO和ClC—COOH基团的生成 ,此二点为胶乳法CNR和溶液法CNR结构上最大的不同之处 ,也是导致胶乳法CNR稳定性差于溶液法CNR的主要因素 .从1 3C NMR对胶乳法CNR分析得出样品中含有的伯、仲、叔碳C—Cl键的比例 ,结合IR光谱和裂解色谱 质谱分析 ,得出胶乳法CNR氯化反应的历程 ,氯原子的取代与加成顺序 ;并由结果分析可知 ,胶乳法CNR的结构不如溶液法CNR规整 ,其主要原因为氯化起始阶段有HOCl加成、生成了较多的叔碳C—Cl键以及氯化后期有一定量的ClCCO和ClC—COOH基团生成 .此外 ,还得出结论 :胶乳法制备CNR的氯化反应在所有的NR分子上均匀发生 .  相似文献   

6.
蒋利辉 《化学研究》2014,(5):516-521
将丁腈橡胶(NBR)和氯丁橡胶(CR)按不同质量分数共混并硫化,研究了硫化橡胶在自然环境、热空气老化、热油老化等条件下的物理性能,并测定了硫化橡胶与镀铜钢丝的粘合性能.结果表明,随着CR质量分数的增大,混炼胶的焦烧时间逐渐缩短.经热空气老化后,NBR的硬度增加幅度比CR的硬度增加幅度大,拉断强度降低幅度则比CR的小得多.此外,NBR的耐油性能优于CR.就物理性能以及与镀铜钢丝的粘合性能而言,单一NBR和单一CR优于共混NBR/CR.  相似文献   

7.
天然胶乳离子沉积过程中若干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凝固剂的种类和浓度等因素对天然胶乳离子沉积过程的影响。就沉积能 力而言氯化钙>硝酸钙>醋酸钙>氯化钡>醋酸钡。其中以醋酸钡的凝胶及胶膜性能较好,其他几种凝固剂之间差异不大。钙盐对胶膜老化的影响大于钡盐,其中尤以氯化物为甚。 随着凝固剂浓度的增加橡胶沉积量、凝胶起始浓度及凝胶物理性能均增加。但当使用氯化钙时,在15%左右凝胶抗张力达到最大。 在沉积过程中凝胶浓度起始稍高,随后逐渐下降至一定程度后又缓慢上升,凝胶性能也有类似的变化。 沉积方法与凝固剂的附型剂对沉积过程有明显影响。 由以上结果:我们认为天然胶乳的离子沉积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a)凝结、(b)过渡、(c)胶凝。由以上试验数据证明了所提出的离子沉积动力方程式基本上是正确的。但整个离子沉积过程用q=q_0(kt)/(1+kt)来表示,可能要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8.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脱蛋白天然胶乳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盐酸水解、邻苯二甲醛- 氯甲酸芴甲酯(OPA- FMOC) 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经碱性蛋白酶脱蛋白处理后的天然胶乳中可溶性蛋白质的氨基酸含量。从16 种氨基酸的变化考察了所选酶对乳胶中可溶性蛋白质的水解性能, 以氨基酸总量变化评价脱蛋白的效果。结果表明, 所选用的碱性蛋白酶对胶乳中的可溶性蛋白的肽键都能水解, 在水解过程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是变化的。 该法对胶乳中可溶性蛋白质的检出限达1 .5 mg/ L( 进样5 μL, S/ N= 2) , 结果不受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变化的影响。 对牛血清白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 该法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两种聚合工艺(种子微乳液聚合法和单体预乳化法)分别合成了室温交联型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微胶乳,研完了不同工艺条件对聚合稳定性、乳胶粒径和胶膜的结构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卢金荣  巨勇 《有机化学》2013,(3):469-482
天然产物结构复杂,生理活性独特,常被用作先导化合物,经过结构修饰和改造,发展为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化合物,在保障人类健康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具有独特立体结构、多修饰位点、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作为构筑单元,已应用到基于分子自组装的有机功能材料研究领域中.介绍以天然甾体、三萜、肽、糖等为结构骨架,设计合成的功能分子在有机凝胶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其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天然胶乳是天然橡胶的胶体水分散体系。近年来,国内外胶乳工业发展十分迅速。从胶乳直接制成气象气球、探空气球、海棉制品、手套、胶管、各种卫生用品等几百种制品。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现在世界天然胶乳的产量已增加三十倍。随着胶乳工业的发展世界各国天然胶乳应用性质与应用理论的研究在不少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进展,这些工作不仅对胶乳工业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高聚物分散体系学科的发展也有相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用碱性蛋白酶和磷脂酶处理天然胶乳,制备脱蛋白胶乳和脱脂胶乳,结合原子吸收光谱仪、核磁共振交联密度仪、凝胶色谱(GPC)等仪器对处理前后的天然胶乳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酶处理后胶乳分子量降低,分子量分布变宽,金属离子浓度、凝胶含量和交联密度均降低。结果表明,金属离子与天然橡胶中的蛋白质、磷脂间存在着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力;蛋白质、磷脂在天然橡胶中起到节点的作用,有利于形成分子间交联,增大天然橡胶分子量,形成分子间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3.
天然多糖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药物载体研究。天然多糖纳米凝胶内部交联网络结构能有效提高药物的稳定性,且自身带有大量的活性官能团,可以被修饰上靶向配体或者对病灶环境敏感的基团,使药物顺利到达靶向细胞,从而实现药物的可控释放,在提高药效的同时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该综述介绍了天然多糖类纳米凝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包括壳聚糖、右旋糖酐、普鲁兰多糖、海藻酸盐、透明质酸以及肝素等天然多糖纳米凝胶用于环境响应药物可控释放和靶向药物治疗的研究状况,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种子乳液聚合物胶粒形态及胶膜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醋酸乙烯酯和丙烯酸丁酯为单体,用乳液聚合方法,以极性小的PBA为种子进行了VA种子聚合,用透射电镜染色及皂液滴定方法对胶粒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上述聚合反应能形成PBA/PVA核壳结构的胶粒,而以PVA为种子对PBA进行聚合,则不能形成PVA/PBA核壳结构的胶粒,其胶粒亦具有类似PBA/PVA核壳结构或半包囊结构,将胶乳制成胶膜,其耐水性能测试表明成膜后胶粒基本保持了其分散阶段的形态。  相似文献   

15.
丁苯胶乳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丁二烯和苯乙烯为单体、十二烷基硫醇为乳化剂,通过一步法合成了大粒径丁苯胶乳(SBR).结果表明:乳化剂浓度、电解质浓度、固含量及单体加入方式是控制丁苯胶乳粒径大小的关键因素.通过适时补加乳化剂,选取适宜的电解质浓度、固含量及采用种子半连续加料方式有利于控制SBR粒径大小及分布.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一种新型具有生物活性的胶原/褐藻糖胶膜。采用FTIR分析了胶原与褐藻糖胶间离子键的形成,并分别采用体外凝血试验tAPTT、tTT、tPT和MTT染色法评价了其体外抗凝血活性和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生长增值效果。结果表明,tAPTT、tTT分别在不同浓度出现显著性差异,而tPT未出现显著性差异;胶原/褐藻糖胶膜比胶原膜的OD550nm增加得多,HUVEC增殖数量有大幅度提高,胶原中添加褐藻糖胶后促进了HUVEC的增殖。  相似文献   

17.
离心浓缩法是目前工业生产天然浓缩胶乳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研究了离心浓缩天然胶乳的生产过程中组分与结构的变化,采用溴化法、凯式定氮法和抽提萃取法等方法对天然胶乳的橡胶烃、蛋白质、类脂物、丙酮溶物、水溶物和灰分等组分的含量变化进行测定,通过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马尔文粒度仪、凝胶色谱仪(GPC)、核磁共振交联密度仪对天然橡胶粒子形态、粒径、分子量、交联网络等结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离心浓缩天然胶乳的生产过程中在混合澄清、过滤调节等阶段,天然胶乳的组分与结构无明显影响。而离心浓缩使橡胶烃、类脂物和丙酮溶物含量增大,而蛋白质、水溶物和灰分含量减小;由于橡胶粒子形态的变化,粒径逐渐减小,而分子量、交联密度均增大。综合分析可得,离心浓缩天然胶乳的生产过程中离心浓缩是天然胶乳组分与结构变化的关键过程,且蛋白质和类脂物的变化对天然橡胶粒子形态、粒径、分子量和交联结构均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将大豆蛋白(SPI)和羧甲基壳聚糖(CMCS)进行溶液共混,并加入环氧氯丙烷作为交联剂,成功制备了一种天然高分子两性荷电水凝胶.这种SPI/CMCS水凝胶在电场的作用下可以快速弯向一侧电极,表现出很好的电场敏感性.由于该水凝胶具有两性荷电的特性,因此其在不同pH值的电解质溶液中既可以弯向阳极(当pH6时),也可以弯向阴极(当pH6时).除了pH的变化,其他诸如施加电压的大小以及水凝胶的厚度也会对SPI/CMCS水凝胶在电场中的行为产生影响.相比于先前报道的另外两种天然高分子电场敏感水凝胶,即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水凝胶和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SPI/CMCS水凝胶在酸性较强(pH=3~4)以及中性(pH=7)的环境中仍能表现出良好的电场敏感性,拓展了天然高分子电场敏感水凝胶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采用种子微乳液聚合工艺和单体半连续滴加法合成了室温交联型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胶乳,研究了硅烷单体种类和用量及其添加顺序等对聚合稳定和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含阻碍性铁新硅烷单体(C-1757)可明显抑制体系中的水解-缩合反应,提高聚合稳定性,而且随其用量增加,改性胶膜的交联密度增大,拉伸强度提高;延迟添加C-1757,可进一步提高聚合稳定性,但会降低胶膜的交联密度,拉伸强度先高后低,30/70处有一个最大值,所合成的硅丙微胶乳储存期可达长两年,与C-1757相比,硅烷单体A-174改性的胶膜具有更大的交联密度,而A-171改性的胶膜交联密度偏低,力学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