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0 毫秒
1.
目的分析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信中心医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9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孔组(n=44)与三孔组(n=45)。单孔组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三孔组行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手术情况均显著优于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09%,三孔组为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不会增加并发症,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数目相当,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前瞻性分析行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各50例.肺段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和术后带管时间方面较肺叶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两组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比较,肺段组较肺叶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治疗早期NSCLC,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疗效较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相当甚至更优.另外,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对患者肺功能影响更小,使患者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应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周围型肺癌患者34例,分成两组,对照组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实验组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等差异无意义,但实验组术后拔管时间跟术后住院时间都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意义。结论应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患者的创伤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性研究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治疗术式分为单孔组(n=32)与三孔组(n=28).单孔组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三孔组行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量、术后引流量、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3 d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 两组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量、术后引流量、胸腔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单孔组手术时间长于三孔组,住院时间短于三孔组(P<0.05);术后3 d,单孔组血清CRP、PCT水平均低于三孔组(P<0.05).结论 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NSCLC患者手术效果一致,且安全性高,但可明显减轻术后炎性反应,缩短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临床疗效。方法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胸外科所接诊的肺癌患者中选取300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是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300例患者实行均分: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150例。参照组患者:应用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更长,但是切口长度、视觉疼痛模拟评分均显著性更低,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以及缩小患者切口长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周围型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52例老年周围型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孔组(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22例)和单操作孔组(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30例)。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总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总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较单操作孔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术后第1天和术后1个月VAS评分分别为(4.86±1.04)和(1.68±0.72)分,均低于单操作孔组[(5.67±0.99)和(2.13±0.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27%(6/22),低于单操作孔组36.67%(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周围型肺癌患者,创伤较小,术后疼痛程度轻,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单操作孔胸腔镜与双操作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的33例为单孔组,同期接受双操作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且一般资料与单孔组均衡可比的42例患者为双孔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肺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单孔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明显少于双孔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双孔组(均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单孔组最大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1s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明显高于双孔组(均P0.05)。单孔组术后1 d、3 d、7 d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双孔组(均P0.05)。单孔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12%,明显低于双孔组的33.33%(P0.05)。结论与双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相比,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淋巴结清扫数量相近,且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右江医学》2021,(1):54-57
目的对比研究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月周围型肺癌手术病例15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选手术方式分为D组77例和S组78例。D组手术方式为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S组手术方式为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临床数据以及术后疼痛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D组手术时间长于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其余围手术期数据与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后一天疼痛及术后一个月疼痛均明显低于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组总并发症发生率3.90%与S组12.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治疗周围型肺癌的疗效与"三孔法"几乎相同,且在疼痛方面存在明显优势,是一种更加微创,更有前途的VATS肺叶切除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单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联合疼痛管理在早期肺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胸腔镜三孔法联合疼痛管理治疗,观察组采用单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联合疼痛管理治疗.两组术后均随访2个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单孔与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结节的临床效果,探讨单孔胸腔镜技术在肺结节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共实施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90例,与同期施行的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81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手术均无中转开胸,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和72 h疼痛评分有明显差异(P <0.05)。随访时间0~11(7.8±3.6)个月,无复发转移。结论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术后恢复快、创伤更小,疼痛更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抽取68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34例。对照组实施三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实施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胸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中实施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胸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胸腔镜单操作孔法与单孔法行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4例,分为单操作孔组及单孔组各27例.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一般临床观察指标、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相较于单操作孔组,单孔组的手术时间长,术后至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多(均P<0.05);单孔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单操作孔组,两组术后VAS评分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胸腔镜单操作孔法,单孔法行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时创伤面积小,患者疼痛感较低,临床实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3.
江章贵 《当代医学》2021,27(36):161-163
目的 探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采用单孔胸腔镜下不同切除方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60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B组(解剖性肺叶切除术),每组30例.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淋巴结清扫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住院时间及引流管拔除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淋巴结清扫总数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站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并发症发生率(6.67%)略低于B组(2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叶切除术与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NSCLC患者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后者的并发症更少,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单操作口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肺结核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以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44例行单操作口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痰菌转阴率均为100%;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1 d、3 d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检测,两组患者对氧氟沙星的耐药性最高,对其他药物耐药性相对较低,可用于指导术后用药。结论:单操作口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结核的效果与开胸手术相当,且胸腔镜手术给机体造成的损伤小,用时较短,住院时间更短,不过其手术费用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和站数、术后并发症等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为49~350(158.0±52.8)min,术中出血量50~400(125.8±84.4)ml,清扫淋巴结3~38(19.7±7.4)个,清扫淋巴结站数1~11(6.9±1.6)站。有2例患者中转开胸。术后无患者发生支气管胸膜瘘以及大片肺不张,拔管后出现胸腔积液11例,房颤9例,气胸8例,肺部感染7例,切口延迟愈合5例,乳糜瘘1例。有2例术后死亡。结论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手术风险基本等同于一般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可顺利完成肺叶切除术,彻底清扫淋巴结,患者术后疼痛减轻,切口美观,容易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周蕊 《继续医学教育》2022,36(2):129-132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自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在科室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1038例患者被随机分为ERAS组533例和常规护理组505例.ERAS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常规组接受一般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疼痛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ERAS组均短于常规组,且ERAS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住院费用更少,患者满意度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可以减少并发症加快患者康复,减少住院时间及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与肺段切除对早期肺癌患者、安全性及肺功能影响的研究。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2月选取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16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至两组,分别实施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肺叶组,n=80)、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肺段组,n=80)。对比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安全性、肺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段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肺叶组,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肺叶组(P<0.05)。两组治疗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肺段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均高于肺叶组(P<0.05)。结论:对于早期肺癌患者而言,对其实施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与肺段切除的安全性均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与肺叶切除术相比,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的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有助于术后患者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王伟   《中国医学工程》2013,(9):44-44,46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S)治疗肺部良性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9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胸腔镜组50例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开胸组39例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内临床指标。结果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例数均少于开胸组(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良性病变安全、可行,可显著减轻手术损伤,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9.
杨霞  冯梅  朱晶  高红 《重庆医学》2018,(22):2986-2988
目的 研究一次性尿管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121例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分为观察组(n=62)与对照组(n=59).观察组术后安置一次性16F尿管作为胸腔引流管,对照组安置28F常规引流管.观察两组患者伤口疼痛程度、舒适度、肺部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拔引流管时间、拔管前后非甾体类止痛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级别明显降低(P=0.024),术后舒适度增高(P=0.018).拔管后非甾体类止痛药物使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引流管堵塞,其中肺部感染、胸腔积气、肺不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引流口拔管渗液人数明显较对照组少(P=0.042).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8),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06).结论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应用一次性尿管作为胸引管,不但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舒适度,还能减少引流口渗血渗液,缩短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总结相关经验.方法 2006年1月-2007年11月共为11例胸部疾病患者施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男6例,女5例,年龄22-75岁.结果 11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7-14天.结论 合理的选择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于治疗肺部良性病变及早期恶性病变,效果确切;建立良好的微创意识可有效地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