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续苓健骨方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雌性大鼠去卵巢造骨质疏松模型,随机分组:钙尔奇D组、续苓健骨方组和骨质疏松模型组,佐以假手术组对照,给药12周后取材,检测左胫骨骨密度,Elisa方法检测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Western blot法测OPG和RANKL蛋白表达。结果(1)续苓健骨方组骨密度均明显高于其它3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与钙尔奇D组P0.05,与假手术组P0.01,与模型组P0.000)。(2)续苓健骨方组BALP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假手术组、钙尔奇D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续苓健骨方组OPG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RNAKL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RANKL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续苓健骨方能显著提高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骨密度,其机制与上调OPG、下调RNAKL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续苓健骨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骨微结构和血液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0只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续苓健骨方组[12.71 g/(kg·d)]和碳酸钙组[104.19 mg/(kg·d)],假手术组仅切除卵巢周围脂肪,其余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后建立骨质疏松模型。药物干预12周后取材,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左侧胫骨骨密度,经Masson染色观察右侧胫骨组织显微结构,生化检测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血钙和血磷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骨密度显著降低,骨小梁断裂稀疏、排列不规则,TRAP表达增加,血钙含量降低,血磷含量升高。与模型组相比,续苓健骨方组骨密度增加,骨小梁数量增加、排列较规则,TRAP表达降低,血钙含量升高,血磷含量降低。结论续苓健骨方可提高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胫骨骨密度并改善骨组织微结构,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血钙磷代谢稳态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续苓健骨方治疗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 将15只大鼠按随机数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续苓健骨方组,每组5只。去卵巢造模后1周开始灌胃给药,实验组按照体重给予续苓健骨方,另外两组灌胃与实验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连续13周,每日1次。13周后取大鼠左腿股骨进行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分析芯片得到组间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功能和通路分析。结果 以丨log2 Fold change丨≥1,q<0.05为条件筛选出10个造模后表达显著降低但用药后显著提高的基因,218个造模后表达显著提高但用药后表达显著降低的基因。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现PI3K/Akt通路是关键作用通路之一。设置条件(丨log2 Fold change丨≥2,q<0.01)进一步筛选获得差异基因Rplp0和Cnpy2。结论 续苓健骨方的治疗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及Rplp0、Cnpy2基因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续苓健骨方联合阿仑膦酸钠对去卵巢快速骨丢失模型大鼠骨密度、结构、骨代谢和EphB4/EphrinB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续苓健骨方组、阿仑膦酸钠组和联合用药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制备模型;药物分别干预12周后取材,DXA检测股骨骨密度,HE染色观察胫骨组织显微结构,ELISA检测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和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水平,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腰椎EphB4、EphrinB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骨密度显著降低(P<0.001),骨小梁稀疏并且排列紊乱,S-CTX和PINP含量均增高(P<0.01),骨组织EphB4、EphrinB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与模型组相比,3个药物组骨密度均增高,其中以联合用药组最佳(P<0.001),骨小梁较密并且排列规则,S-CTX含量不同程度降低,PINP含量不同程度增高,EphB4、EphrinB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增高。结论 续苓健骨方联合阿仑膦酸钠起协同作用,可能通过激活EphB4/EphrinB2信号通路改善骨组织显微结构和血清骨代谢指标,从而提高大鼠骨密度起抗骨质疏松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生髓健骨胶囊对酒精性骨质疏松大鼠股骨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按数字表法随机选取大鼠120只分为4组,每组30只,造模前对各组大鼠体质量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用酒精灌胃法造模,正常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西药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碳酸钙阿法D3灌胃,中药干预组用生理盐水、生髓健骨胶囊灌胃给药。干预后分别在8、12、16周后各处死10只取材,用游标卡尺测量股骨中段外径,算出截面面积。完毕后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股骨三点弯曲试验。指标为最大载荷、极限强度、弹性模量、最大挠度。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进行t检验。结果模型组的最大载荷、极限强度、最大挠度、弹性模量与正常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西药对照组和中药干预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中药干预组最大载荷、极限强度、最大挠度均优于西药对照组,而弹性模量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髓健骨胶囊可明显改善大鼠股骨生物力学的性能,提高骨硬度和骨弹性,能够有效防治酒精性骨质疏松,改善大鼠股骨生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基因分子水平探讨酒精性骨质疏松(alcoholic osteoporosis,AOP)大鼠的发病机制,观察生髓健骨胶囊对AOP大鼠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矿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表达的影响,探讨生髓健骨胶囊对AOP大鼠模型的中药防治作用机理。方法选取成年雄性(清洁级)SD大鼠120只,称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30只,用白酒灌胃法造模,同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碳酸钙阿法D3、生髓健骨胶囊灌胃给药。于造模8、12、16周末取材,检测股骨上端BMD、BMC指标。结果检测造模干预8、12、16周后BMD、BMC指标变化,模型组BMD、BMC与正常组比较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饮酒大鼠确实存在骨量减少,BMD、BMC降低;中药干预组BMD、BMC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中药干预组BMD、BMC与西药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通过观察生髓健骨胶囊对AOP大鼠的实验指标,证明了生髓健骨胶囊能够提高AOP大鼠骨密度,增加骨矿含量,抑制矿物质丢失,改善大鼠的骨代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续苓健骨汤含药血清对MC3T3-E1成骨细胞分化及增殖的影响。方法制备续苓健骨汤含药血清,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含药血清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续苓健骨汤含药血清对MC3T3-E1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MC3T3-E1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茜素红染色检测MC3T3-E1细胞的矿化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成骨分化基因Runx2、OC、Bmp2、Col1a1mRNA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续苓健骨汤含药血清能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S期细胞比率和细胞增殖指数,并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同时中高剂量续苓健骨汤含药血清组能明显提高MC3T3-E1细胞ALP活性(P0.01)和钙化能力(P0.01),促进Runx2、OC、Bmp2、Col1a1 mRNA的表达(P0.05)。结论续苓健骨汤含药血清能促进成骨细胞MC3T3-E1的增殖,并通过上调骨形成相关基因Runx2、OC、BMP2、Col1a1的表达水平,提高MC3T3-E1细胞的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8.
探讨续苓健骨颗粒治疗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转录组机制。方法 选取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续苓健骨颗粒试验组及骨化三醇对照组。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骨密度及安全性指标。取6例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进行转录组测序,另选6例健康组作为对照,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行KEGG分析。结果 完成病例:试验组27例,对照组27例。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30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78 %(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腰脊刺痛、下肢痿软等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保持稳定或呈现上升趋势。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转录组测序:试验组治疗前、后有319个差异基因;试验组治疗前与健康组有598个差异基因,其中19个差异基因(包括FOSB、H4C2、RAMP3等)在治疗后其表达显著改变。KEGG分析结果表明,FOSB参与破骨细胞分化、IL-17信号通路。结论 续苓健骨颗粒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疗效优于骨化三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FOSB、RAMP3、H4C2基因及FOSB参与的破骨细胞分化、IL-17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9.
健骨颗粒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从垂体—肾上腺轴角度探讨健骨颗粒治疗I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切除SD大鼠双侧卵巢建立I型原发性骨质疏松模型,随机分成3组,分别喂服健骨颗粒、骨松宝和生理盐水。用药12周后处死取材,检测血清皮质醇(COR)浓度,取脑垂体行ACTH细胞免疫化学染色(S—P法)并形态计量,肾上腺行HE染色。结果:切除卵巢12周后大鼠出现骨质疏松,血清COR浓度以及垂体ACTH阳性细胞数和染色面积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行腹部切口,但不切除卵巢)。用药12周后健骨颗粒组血清COR水平、垂体ACTH阳性细胞数和染色面积均较生理盐水组降低或减少。结论:补。肾健脾中药健骨颗粒可有效调节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垂体肾上腺轴的病理变化和功能状态,抑制雌激素水平降低后的异常骨吸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抗疏健骨颗粒对去卵巢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大鼠骨稳态及自噬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抗疏健骨颗粒干预OP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抗疏健骨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4组建立去卵巢大鼠OP模型。正常喂养12周检测模型建成后,给予抗疏健骨颗粒干预12周,采用ELLSA法测定血清ALP、BGP和TRACP水平和股骨GPR48、ATF4含量;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股骨中AMPK、LC3、Beclin1和P62蛋白表达。结果抗疏健骨颗粒可显著降低OP大鼠血清ALP、BGP和TRACP水平,升高股骨GPR48、ATF4含量,上调AMPK磷酸化水平及LC3、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P6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疏健骨颗粒各剂量组中,中剂量组效果显著,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疏健骨颗粒可调节血清、骨组织中骨代谢指标,减轻去卵巢大鼠OP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通过骨组织中AMPK调节自噬通路有关,通过恢复自噬水平,促进骨生成,进而维持骨平衡。  相似文献   

11.
外泌体是一种直径为40~160 nm的细胞外囊泡,在细胞间通讯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功能性组分miRNA可通过调控骨形成、骨吸收进程,影响血管生成,调节骨免疫等方式,参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相关外泌体miRNA有关。本文就外泌体miRNA在骨重建中的作用及中药通过调节外泌体miRNA作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代谢性骨病,随着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其已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高发病率及复杂的并发症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中医药治疗OP已逐渐成重要手段,既往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改善骨代谢方面作用明显,中医药治疗方案多样及安全性高等使得其在临床上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生活质量及降低发病率发挥了积极作用。研究发现,中医体质与OP的发病、治疗及预防相关密切,依据现代医学发展研究方向,从中医体质角度出发,探索中医体质与OP发病的关系,为中医药治疗OP提供新的思路,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中医药防治OP的水平及发挥其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3.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目前公认的发病机制主要为骨吸收大于骨形成所引起的骨重塑失衡。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在参与调控骨重塑的基因表观遗传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可通过靶向上游关键调控因子(Runx2、RANKL等)及相关信号通路(Wnt/β-catenin通路、PI3K/Akt通路等)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成骨细胞分化及破骨细胞分化等细胞代谢进而影响骨重塑。中医药防治OP历史悠久,确有疗效,具有多通路、多靶点协同的特点。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可通过干预多种miRNA表达参与调控成骨及破骨分化,进而改善骨代谢防治OP。该文通过总结多种miRNA调控相关因子影响成骨及破骨分化的靶向作用机制及中医药干预miRNA防治OP的研究成果,为探索miRNA在OP中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防治OP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骨质疏松症(骨痿)是老年性骨代谢疾病,国内尚未制定出较为完整的骨质疏松症(骨痿)专业中医临床路径,为适应现代中医学发展的需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联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广西骨伤医院、常德市第一中医院等中医医疗单位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下,结合就诊中医医院患者的诊断标准、证候诊断,制定进入路径标准,优化门诊及住院治疗时间、规范中医证候学及检查项目,依据证候诊断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气滞血瘀型三种证型,辨证给予治疗方案,并配合外治及物理等疗法,观察患者临床疼痛改善情况,最后进行安全性指标评价,以完成路径标准。希望通过临床试用,对中医的临床路径实用性、可行性进行探讨,并对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2型糖尿病肾病并发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方法选用SD大鼠,通过喂养高糖高脂饲料4周后,予以链脲佐菌素(STZ 35 mg/kg)进行腹腔注射,继续喂养4周后观察血糖、尿量、尿蛋白及Ca、P等生化指标变化,通过双能X线测量骨密度以及进行生物力学检测骨强度,并取肾、骨组织进行病理检测。结果造模组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后,血糖、尿量及尿蛋白较正常组均逐渐升高,在第4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后,造模组的血糖、尿量及尿蛋白较正常组显著升高。在第8周时,造模组的血糖、尿量、尿蛋白及尿Ca、P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造模组的骨密度及骨骼强度低于正常组。病理显示造模组大鼠出现肾脏肥大,肾小球毛细血管袢肥大,系膜基质增多肾脏病变以及骨小梁稀疏、变细、连续性中断等骨骼病变。结论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联合8周高糖高脂饮食可建立2型糖尿病肾病并发骨质疏松的大鼠模型,该模型具有高糖、多尿、尿蛋白增加、骨密度下降以及肾小球病变和骨吸收增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复方专利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库获取近10年来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药复方专利,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6建立组方数据库,借助Python-World Cloud、IBM SPSS Modeler 18.0及IBM SPSS Statistics 23软件对符合条件的数据进行词云可视化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和数据挖掘。结果通过筛选共纳入中药复方专利数据246条,涉及中药290味;单味中药杜仲(108次,43.9%)、淫羊藿(102次,41.46%)、熟地黄(98次,39.84%)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前三味药物;高频药物(频次≥30)主要归属肝、肾、脾经,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苦为主,中药类别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比例最高,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组7个,聚类分析分为8类。结论中药复方专利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有规律可循,且始终以"补益肝肾,以夯其基;调补阴阳,以正其纲;谨守病机,扶正祛邪"为宗旨,符合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