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是肝脏及其有关血管和胆管疾患所引起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充血性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腹水、门体分流性肝性脑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门静脉高压性胃炎以及两者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  相似文献   

2.
因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目前手术方法较多 ,远期疗效不尽满意。作者自2 0 0 0年 7月~ 2 0 0 2年 5月 ,采取保留胃冠状静脉与奇静脉侧支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1 2例 ,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男 9例 ,女 3例。年龄 35~ 67岁 ,平均 43.8岁。均有反复上消化道出血史。肝功能 Child A1例 ,B级 4例 ,C级 7例。肝炎后肝硬化 1 0例 ,酒精性肝硬化 1例 ,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1例。食管静脉曲张中度 5例 ,重度 7例。1 .2 手术方法开腹后测定自由门静脉压力 ( FPP)。切脾后测定 FPP。保留…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门静脉压力梯度(PPG)、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胃冠状静脉直径、门静脉直径及肝纤维化指标等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风险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明确诊断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拟行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患者106例,分为出血组与未出血组,统计所有患者术前PPG、影像学资料、实验室检验、胃镜检查、核医学肝纤维化指标、门静脉造影等资料。结果 出血组、未出血组患者伴腹水、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胃冠状静脉直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门静脉直径、PPG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患者透明质酸钠(HA)、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Ⅳ型胶原(ⅣC)均高于未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层粘连蛋白(L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因素评分相比,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多因素评分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灵敏度、特异度更高。 结论 以PPG为核心的多因素评分评估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较单一因素评估具有更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对曲张静脉高危患者中HA、PⅢNP、ⅣC明显增高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可能降低破裂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4.
PIVE联合PS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介入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2006年间行双介入治疗109例.先行PTVE治疗满意后再行FSE治疗,全部患者随访在1年以上.结果:双介入治疗的患者中96例1年内未再出血,且其中的78例3年内未再出血,脾功能亢进均有效控制.结论:双介入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是目前最好的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介入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2006年间行双介入治疗109例。先行PTVE治疗满意后再行PSE治疗,全部患者随访在1年以上。结果:双介入治疗的患者中96例1年内未再出血,且其中的78例3年内未再出血,脾功能亢进均有效控制。结论:双介入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是目前最好的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2009年12月开腹手术治疗13例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人表现为胃底静脉曲张、脾脏肿大及脾功能亢进,基础病变是胰腺疾病、脾静脉病变和腹膜后肿瘤。术后未发生严重术后并发症,无手术死亡。随访11例,随访时间6个月~15年,无1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结论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是能够确诊和根治的疾病。  相似文献   

8.
门静脉高压食道静脉曲张治疗进展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死亡率很高,在临床上治疗方法也很多,常配合应用,各有利弊.  相似文献   

9.
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临床上治疗各种原因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的一种有效方法。由于该类患者一般情况差,对围手术期的护理要求高。  相似文献   

10.
宋君  黄科峰  黎昌华  方晓熠   《放射学实践》2012,27(2):144-144
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导致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压力升高称为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肝静脉型、肝窦型、门静脉型和动静脉型[1],其中动静脉型是指肝、脾、肠系膜上动脉与门静脉系统间发生分流,致压力较高的大量动脉血流入门静脉,形成门静脉高压.现将1例肝动脉-门静脉瘘所致 门静脉高压症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应用Viatorr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术治疗门静脉高压性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4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符合TIPS治疗指征,均接受Viatorr支架行TIPS术治疗。术中检测门静脉压力梯度(PPG)。术后1、3、6、12个月,之后每年随访超声或增强CT检查,评价分流道通畅情况,并通过电子病历、临床或电话随访患者肝功能、凝血4项、再出血、肝性脑病发生和生存时间。配对t检验分析术前、术后PPG、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变化,Kaplan-Meier法分析分流道通畅率和生存率。结果 42例均成功施行TIPS术,技术成功率为100%。共植入直径8 mm Viatorr支架42枚。PPG均值由术前(26.85±6.00) mmHg(1 mmHg=0.133 kPa)降低为(11.62±4.54) mmHg(t=11.359,P<0.05),平均降低(55.63±16.77)%。与术前相比,术后3 d总胆红素浓度升高(P<0.05),血清白蛋白降低(P<0.05),凝血酶原时间延长(P<0.05)。术后1个月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与术前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中位随访14.5(2~39)个月,再出血发生率为9.5%(4/42),其中1例接受分流道再通;肝性脑病发生率为19.1%(8/42)。术后1、2、3年分流道通畅率分别为91.9%、83.9%、77.4%,生存率分别为94.7%、89.4%、82.0%。肝硬化相关死亡率为9.5%(4/42),均于术后2~30个月死于终末期肝病伴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Viatorr支架行TIPS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的技术成功率,术后分流道通畅率高,肝性脑病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主要针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合理的治疗方法应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出血,保持肝脏的门静脉血供,对肝功能损伤小.TIPSS属限制性门体分流术,为微创性治疗方法,其优点在于显著降低门静脉压力和控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可靠、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因而适用以下患者.  相似文献   

13.
<正>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随着病情进展,出现门静脉高压,从而形成广泛而复杂的门体侧支循环,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和各种计算机软件的开发,CT和MRI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64层螺旋CT,它结合三维重建等各种后处理技术能获取等于甚至超过许多经典血管造影的图像,从而使其影像评估有了较大进展。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作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现  相似文献   

14.
门静脉高压异位静脉曲张的TIPSS杨建勇Th.Roeren,GM.Richter门脉高压引起的侧支静脉曲张常见于食管下段和胃底,此外,其他部位也可出现门体和门.门侧支循环,如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直肠、肠造口、胆道及腹腔等处,这些部位的曲张被称作异位...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外科手术治疗的常用方法是门奇静脉断流术。其近期止血效果确切,能够挽救患者生命,延长生存时间,但断流术术后远期再出血发生率高,这是手术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自1990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31例门脉高压症所致上消化道再出血患者,现就其诊治情况作一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门静脉高压症介入断流术与外科断流术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介入断流术与外科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的临床效果.资料与方法 一组为介入科对73例经临床诊断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曲张静脉出血的患者,作经皮穿刺曲张静脉硬化栓塞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另一组为肝胆外科对9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外科断流术.比较两组术后反应和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追踪随访术后肝功能、复发出血情况和生存状态;首次出血时间和生存时间.结果 (1)介入断流术的并发症:发热(76.9%)、腹痛(58.5%)、腹胀(35.4%),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外科断流术术后并发症:死亡(3.1%),呕血或黑便(7.1%),门静脉血栓形成(18.4%),感染包括脓肿、败血症(5.1%)等;(2)介入断流术1、2、3、4、5年的累计复发出血率分别为:18.46%、29.23%、35.38%、38.46%、38.46%;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3.85%、90.77%、86.15%、83.08%、81.53%.外科断流术1、2、3、4、5年的累计复发出血率分别为:27.36%、36.72%、42.58%、45.67%、48.93%;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9.63%、75.48%、72.32%、70.15%、69.68%.结论 介入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曲张静脉出血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安全,止血效果明确,尤其适合肝功能B级和C级患者的止血治疗.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测量门静脉压力来评估曲张的食管胃底静脉发生出血风险的可行性及判断出血风险的门静脉压力参考值、是否行预防性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的门静脉压力参考值。方法临床确诊的40例乙肝后肝硬化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自发性出血患者在行 TIPSS 及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中测量门静脉的压力;对临床确诊的40例乙肝后肝硬化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未发生出血的患者在行预防性 TIPSS 及经皮经肝穿刺测量门静脉压力;对2组间的门静脉的压力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出血组门静脉压力为(41.97±5.12)cmH 2 O,未出血组压力为(33.44±7.79)cmH 2 O,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门静脉压力>37.45 cmH 2 O 可作为行预防性 TIPSS 的参考依据之一。结论通过经皮经肝穿刺测量门静脉的压力,可评估乙肝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发生出血的风险,通过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压力测量可作为是否对乙肝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尚未发生出血的患者行预防性 TIPSS 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杨晓发 《人民军医》2006,49(12):743-744
1病例报告 例1女性,35岁。因双上肢震颤5年,牙龈反复出血6个月入院。曾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HLD),长期服用青霉胺治疗。无肝炎及消化道出血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其妹也患本病。查体:双眼角膜有K—F环,双上肢粗大、震颤,脾大。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影像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睿  陈天武  李春平   《放射学实践》2011,(9):1015-1017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而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部分肝硬化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最常见的类型为肝炎后肝硬化,以20~50岁多见,男女比例为4:1。肝炎后肝硬化最常见并发症是门静脉高压症,指门静脉压力大于200mmH2O,即14.7mmHg。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portography,MSCTP)在门静脉高压症个体化治疗术前评估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08-01~2011-05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CT门静脉成像并手术治疗患者61例,手术治疗前均依据MSCTP检查并结合肝功、凝血功能等情况,分别进行了内镜下治疗、脾切除或介入脾栓塞术、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肝内门一腔静脉分流术、外科的断流、分流、联合断分流术。结果:61例全部显示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100%),伴胃冠状静脉曲张45例(73%)、伴脾肾静脉分流7例(11%)、伴胃肾分流15例(24%),分别经内镜、介入造影、外科手术中证实。结论:MSCTP可无创性地显示门静脉及其侧支循环的形态、分流方式和程度,对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