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破铜钱 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Lam.为伞形科植物破铜钱的全草 ,又名江西金钱草、南昌金钱草、雨点草、天星草、小叶坡铜钱 ,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破铜钱性甘、淡、微辛 ,凉 ,有清热利湿 ,祛痰止咳之功效 ,主治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肝硬化腹水 ,胆石症 ,泌尿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结石 ,伤风感冒 ,咳嗽 ,百日咳 ,咽喉炎 ,扁桃体炎 ,目翳 ;外用治湿疹 ,带状疱疹 ,衄血。全草含黄酮苷、酚类、氨基酸、挥发油、香豆素等化合物。关于挥发油成分未见有报道 ,本文报道了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  相似文献   

3.
枳实为芸香科乔木酸橙 Citrus aurantium L.,或枸橘 (枳 )与香橼未成熟果实 ,主产于四川、福建、江苏、湖南、浙江、江西等地。其味苦、辛、酸 ,微寒 ;归脾、胃、大肠经。枳实具有破气消积和化痰散痞的功效 [1]。枳实的挥发油有镇静、镇痛、镇咳、祛痰、抗菌及中枢抑制作用[2 ] 。近年来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医院内感染越来越多 ,临床分离出的这种菌株显示对多种抗生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正成为全球范围内多重耐药的病原菌 ,危害极大。枳实挥发油具有抗菌作用 ,为从中发现对耐药金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的新的活性成分 ,本实验采用水蒸…  相似文献   

4.
马兰 Kalimeris indica( L.) Sch.- Bip.为菊科马兰属植物的带根全草 ,各地又有泥鳅串、鸡儿肠、田边菊、路边菊、蓑衣莲、脾草、岗边菊《粤北中草药》、大风草等称法 [1] ,广泛分布于亚洲南部及东部。我国主要在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发现。马兰味苦、辛 ,性温、寒 ,以全草或根入药。有清热解毒 ,散瘀止血 ,温肺止咳 ,散寒止痛 ,消积之功效。主治感冒发热 ,咳嗽 ,急性咽炎 ,扁桃体炎 ,流行性腮腺炎 ,传染性肝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 ,小儿疳积 ,肠炎、痢疾、吐血、崩漏、月经不调、外用治…  相似文献   

5.
乌蕨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植物乌蕨(Stenoloma chusanum(L)Ching)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开展其抗菌试验。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进行成分分析;采用纸片法扩散法开展其抑菌试验。结果:从乌蕨挥发油中分析出41种成分,鉴定了其中的24种,其主要成分是芳樟醇(24.76%),松油醇(7.24%)和香叶醇(6.06%)。抗菌活性研究显示,乌蕨挥发油对枯草芽孢杆菌、伤寒沙门氏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藤黄微球菌抑制活性很低或没有活性。结论:乌蕨挥发油成分检出率为72.0%,其中主要成分单萜类化合物;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测定26种采自滇东南红河州原始森林中草药的80%乙醇提取物体外抗菌活性及对MRSA活性,筛选出抑菌效果好的药材进一步提取分离并追踪其有效成分.方法 制备26种云南中草药乙醇提物,采用常规琼脂扩散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菌,钢绿假单胞菌以及临床分离得到的MRSA菌株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倍比稀释法测定MIC(最小抑菌浓度)、MBC(最低杀菌浓度).结果 26种云南中草药的醇提物中有16种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 25923)、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ATCC 25922)、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ATCC27853)、白假丝酵母菌标准菌株(ATCC Y0109)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野梧桐,乔木茵芋等8种中草药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好,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大小在11~24mm之间,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抑菌活性在9—26mm之间,MIC在8~512μg/mL之间.结论 野梧桐,乔木茵芋等8种中药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且对MRSA菌株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26种采自滇东南红河州原始森林中草药的80%乙醇提取物体外抗菌活性及对MRSA活性,筛选出抑菌效果好的药材进一步提取分离并追踪其有效成分。方法制备26种云南中草药乙醇提物,采用常规琼脂扩散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临床分离得到的MRSA菌株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倍比稀释法测定MIC(最小抑菌浓度)、MBC(最低杀菌浓度)。结果 26种云南中草药的醇提物中有16种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 25923)、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ATCC 25922)、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ATCC27853)、白假丝酵母菌标准菌株(ATCC Y0109)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野梧桐,乔木茵芋等8种中草药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好,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大小在11~24mm之间,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抑菌活性在9~26mm之间,MIC在8~512μg/mL之间。结论野梧桐,乔木茵芋等8种中药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且对MRSA菌株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10种被测试的挥发油中,拟黄花稔过江藤挥发油的抗真菌和抗细菌活性最广最强。过江藤油对所有细菌试验均有活性,包括对革兰氏阴性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也有一定活性,对所有测试的真菌,包括酵母、皮肤真菌和丝状真菌亦有活性。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研究了20种抗菌药物对淋球菌的抗菌活性并测定了β-内酰胺酶,以期为临床防治淋球菌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标本来自我院泌尿外科门诊,临床疑为淋菌性尿道炎的男性患者。采用Avantage全能自动化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应用碘量法测  相似文献   

10.
石香薷挥发油抗菌作用及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石香薷挥发油抗菌作用及200例急性菌痢为治疗组,90例为对照组,分别给予石香薷挥发油胶丸和痢特灵治疗5d。结果显示:①石香薷挥发油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有抑菌作用。②治疗组用药前后大便细菌培养阴转率、大便镜检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症状控制时间均优于痢特灵组,其治愈率达90.5%,总有效率达96%。提示石香薷挥发油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治疗急性菌痢、控制感染、减轻症状、防治感染性疾病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江西产天胡荽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江西产天胡荽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天胡荽中提取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和人工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和鉴定了14种成分,占挥发油的46.9%。结论天胡荽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匙叶桉油烯醇(7.657%),α-甜没药萜醇(6.274%)和人参醇(19.15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马兰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单因素研究为基础,以总黄酮提取量为响应值,以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马兰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 马兰总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40%,液料比为〖DK(〗16.5∶1,〖DK)〗提取时间为2 h,提取次数3次,在该条件下,马兰总黄酮提取量预测值为162.538 mg,实际验证值为156.867 mg,并得出各因素对马兰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结论 响应面分析法可用于优化马兰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实验验证值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To explore a new natural antibiotic. Methods: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essential oil from Ganoderma japonicum (G. japonicum) mycelia was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 Th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the oil was evaluated against eighteen microorganisms, including bacteria, mildew and yeast by using a disc diffusion method. Furthermore,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 and the 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s(MBC) of the essential oil against twelve clinical pathogens were determined. Results: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oil were nerolidol, decadienal, linaiool and benzyl alcohol. The antimicrobi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il inhibited all the tested bacterium, especially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 in which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exhibited a MBC of 1.03 mg/ml. Conclusion: The essential oil of G.japonicum mycelium has significant inhibitory activity. It is a potential medicinal resource that can be used as a natural antibiotic.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钾胁迫对苍术生长发育及其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揭示低钾环境与苍术道地性形成的关系。方法通过苍术植株不同程度低钾胁迫受控实验,分析测定其生物量及植株全钾、可溶性蛋白、总挥发油量的变化,并采用GC-MS分离鉴定挥发油中各组分,使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统计。结果除根长外,低钾胁迫组的株高、根茎粗、叶片数、分枝数、须根数、地上鲜质量与干质量、地下鲜质量与干质量等指标均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植株全钾与可溶性蛋白质的量随培养液供钾水平的提高而升高;低钾胁迫组挥发油组分显示出质量分数较大的组分数目显著增多、各组分的量趋于均衡、茅术醇与β-桉油醇2个主要成分的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适度低钾胁迫导致的苍术挥发油组分变化与道地药材苍术的挥发油特征相符,低钾胁迫应是苍术药材道地性形成的重要逆境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泰山野生白苏Perilla frutescens叶挥发油组成及抑菌活性。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苏叶挥发油,采用GC-MS法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红色毛癣菌为供试菌种,平板打孔法初步测定挥发油抑菌活性,试管稀释法测定挥发油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结果 白苏叶挥发油已鉴定成分占总量的98.45%,其主要成分有2, 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双环 [3.1.1] 庚-2-烯(18.23%)、紫苏酮(18.16%)、戊基苯酚(17.3%)、石竹烯(14.79%)、芳樟醇(7.69%);白苏叶挥发油对4种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500、2.500、0.625、0.100 μL/mL,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5.000、2.500、1.250、0.200 μL/mL。结论 白苏叶挥发油对细菌和真菌都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尤其对红色毛癣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新疆塔城红花的正己烷、石油醚和二氯甲烷3种溶剂提取物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索氏提取法对新疆塔城红花挥发油进行提取,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结果分析红花挥发油,有106种化学成分被鉴定出来,其中石油醚所提取的红花挥发油中的挥发性成分最多,正己烷次之,二氯甲烷提取最少。3种溶剂提取所得挥发油的主要成分相似,但存在一定差异。提取的共同成分为26种,含有9,12,15-十八碳酸三烯-1-醇(含量分别为14.27%、11.95%和11.23%)、2,4-二十三烷二酮(6.99%、12.82%和20.54%)、棕榈酸(13.39%、9.93%和6.66%),各自提取的化学成分中也存在较大差异,正己烷提取的含量较高的是壬酸-2-丙烯酯(8.82%)和反式-双环[10.8.0]二十烷(8.34%),石油醚提取的含量较高的化合物是1,4-二十九碳二烯(3.68%)和环己酸-10-十一烯酯(1.48%),二氯甲烷提取的独有成分含量较高的化合物有乙酸羽扇醇酯(2.87%)和1,2-环氧十九烷(2.75%)。结论联合应用可以相对全面地分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也可以根据各自特点,针对性地采用某种提取溶剂和方法而分离得到相关成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薰衣草精油与罗勒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效果.方法 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抑菌圈试验检测薰衣草精油与罗勒精油抑菌敏感性,抑菌曲线试验检测抑菌持续效果.结果 抑菌圈试验表明,倍比稀释浓度1%~16%薰衣草精油与1%~16%罗勒精油各实验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大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25%、0.5%的薰衣草精油与罗勒精油抑菌圈直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抑菌效果.16%薰衣草精油与16%罗勒精油抑菌圈直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菌效果与阳性对照组相当.抑菌曲线试验表明,1%薰衣草精油和1%罗勒精油对3种痤疮致病菌抑菌持续效果达8~12 h,优于阴性对照组.结论 薰衣草精油和罗勒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均具有持久抑菌活性,可作为痤疮菌的天然抑菌剂应用.  相似文献   

18.
紫苏挥发油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紫苏全草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对紫苏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紫苏挥发油中分离并鉴定出29种化合物。结论本研究为紫苏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考察当归挥发油的不同提取方法。方法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及水蒸气蒸馏法。结果 两者的成分及(Z)-藁本内酯的含量基本一致,而超临界CO2萃取所得当归油的收率约为水蒸气蒸馏收率的2倍。结论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是当归挥发油较好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连翘挥发油的成分分析及抗病毒活性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连翘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α-蒎烯及β-蒎烯对甲、乙型流感病毒与乙肝病毒的活性。方法:①通过GC—MS分析翘挥发油的化学成分;②以2.2.15细胞为乙型肝炎病毒载体,分别测定它们抑制乙型肝炎病毒进行DNA复制和产生HBsAg、HBeAg的能力;③以MDCK(狗肾)细胞为病毒宿主,分别测定它们抑制病毒引起细胞病变的程度(CPE)。结果:①在最大无毒剂量时,即在连翘挥发油258.69μg/ml、α-蒎烯258.69μg/ml、β-蒎烯192.45μg/ml时,均无抗乙肝病毒活性;②连翘挥发油α-蒎烯、β-蒎烯的浓度分别是192.5μg/ml时,均无抗甲、乙型流感病毒活性;③连翘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α-蒎烯及β-蒎烯,总相对含量为71.48%。结论:连翘挥发油、α-蒎烯及β-蒎烯均无抗甲、乙型流感病毒与乙肝病毒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