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11月19日,国家卫计委和食药监总局正式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GB 4806.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搪瓷制品》(GB 480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陶瓷制品》(GB 4806.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玻璃制品》(GB 4806.5-2016)等八大类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共计  相似文献   

2.
正一、聚乙烯(一)背景资料。该物质在常温下呈固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GB 9685—2016)已批准该物质作为添加剂用于塑料类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此次申请将其使用范围扩大到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中。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和欧洲委员会均批准该物质用于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  相似文献   

3.
橡胶制品以其特有的化学性能及物理性能,被广泛地用作食品接触材料。由于橡胶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其在与食品接触过程中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列举了欧盟及其成员国、美国和日韩等国家对橡胶食品接触材料的卫生安全要求。通过对比发现,各国对橡胶食品接触材料的检验项目及测试条件都不尽相同。本文还总结了最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4806.11-2016《食品接触用橡胶材料及制品》与被替代版本GB 4806.1-1994《食品用橡胶制品卫生标准》的差别。分析可知,新版的国家标准与国际接轨,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安全性评估更加全面,同时也为整个橡胶食品接触材料行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GB 4806.8-2016)[1]于2017年4月19日实施,代替《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GB 11680-1989)[2]和《植物纤维食品容器卫生标准》(GB 19305-2003)[3]标准,整合两个标准中的项目,并修改添加了部分项目及性能指标。《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GB 4806.8-2016)标准不包含淋膜纸及其制品、复合纸及其制品。本次试验依据《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GB 4806.8-2016)标准针对纸板盒进行高锰酸钾消耗量项目的检测,并分析其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一次性竹筷的强制性方法标准GB 31604.32—2016测量产品的二氧化硫含量。选用食品接触材料国家标准新体系GB 5009.156—2016通用的6 dm2接触面积对应1 L浸泡液的比例构建模型,估算得到该产品的二氧化硫特定迁移量。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二氧化硫特定迁移量的测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竹、木和软木材料及制品》正式发布实施以前,可以通过将本筛查方法得到的二氧化硫特定迁移量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竹、木和软木材料及制品》中规定的限量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该产品的二氧化硫特定迁移量是否合格。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9月26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接触材料专家委员会发布《家电类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标识标签指南》,为家电类食品接触材料企业满足标识标签要求提供指导。GB 4806.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实施在即,企业需根据要求制作新标签(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标识标签要求详见GB4806.1第8章)。家电类食品接触制品大都是组合类食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对比两种餐(饮)具大肠菌群两种检验检测方法结果的符合性和适用性,减少因检测方法造成误差,同时对检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GB14934-2016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4789.3-2016规定方法,对消毒复用餐(饮)具进行大肠菌群检验。结果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GB14934-2016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4789.3-2016规定  相似文献   

8.
正一、聚氧乙烯山梨醇酐三硬脂酸酯(一)背景资料。该物质在常温下为淡黄色至琥珀色油状液体或膏体,溶于乙醚、丙酮和植物油,可分散于水中。《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GB 9685—2016)已批准该物质作为添加剂用于塑料、涂料、粘合剂和纸四类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此次申请将其使用范围扩大到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中。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和瑞士联邦政府均批准该物质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  相似文献   

9.
《啤酒科技》2015,(2):67-68
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2015年1月1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以代替GB9685-2008《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可于2015年3月15日前反馈。华润雪花啤酒与茅台集团举行座谈1月13日,茅台集团公司与华润雪花啤酒公司  相似文献   

10.
GB 4806.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陶瓷制品》已发布和正式实施。该标准为食品接触用陶瓷制品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因此国内生产与销售的该类陶瓷制品,都必须符合GB 4806.4标准的要求。该标准基于食品接触用陶瓷制品相关标准清理的研究,整合了铅、镉迁移量食品安全卫生指标,新增了检验技术方法,全面替代了以往针对日用陶瓷器的铅、镉溶出量限制标准,如GB 12651-2003《与食品接触的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的允许极限》、GB 13121-1991《陶瓷食具容器卫生标准》、GB 14147-1993《陶瓷包装容器铅、镉溶出量的允许极限》和GB 8058-2003《陶瓷烹调器铅、镉溶出量的允许极限和检测方法》等国家标准,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陶瓷制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本研究对比了陶瓷制品铅、镉迁移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已被替代的国家标准,采用能力验证试验对标准陶瓷样品和市场陶瓷制品进行对比测试分析研究,并对新旧标准进行对比评价,以便于检验监管部门和消费者更好地理解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GB 2992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监督管理部门、检验/检测机构、企业、相关科研专家等对标准的理解和执行情况,为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跟踪评价及意见反馈平台"收集标准反馈意见,采用内容分析法编码数据,对编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共收集意见和建议967条,其中,有效意见和建议745条,主要涉及标准范围(42%,313/745)、食品分类(34%,252/745)、限量指标(9%,68/745)、采样方案(3%,23/745)、与其他标准的关系(3%,21/745)等。结论需要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进行修订,同时应继续加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宣贯工作,提高监管人员、检验机构及企业对于食品中微生物危害风险的认识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婴幼儿可重复用食品接触橡胶制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应对措施。方法依据国标GB4806.1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橡胶材料及制品》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CFR177.2600对15批次橡胶制品的总迁移量(提取物)进行检测。通过对比2个检测方法的差异及检测结果,对中美橡胶制品的贸易壁垒提出合理建议。结果 15批次婴幼儿食品接触用硅橡胶制品,依据GB 4806.11-2016,50%乙醇总迁移量有3个批次不符合标准要求,不合格率20%。依据FDA21CFR177.2600标准,正己烷初次提取物有1批次不符合标准要求,不合格率为6.7%,正己烷二次提取物有11个批次不符合标准要求,不合格率为73.3%。结论婴幼儿可重复用食品接触橡胶制品,不合格项目均为油基模拟物迁移量,且依据FDA标准不合格率远超出依据国标判定,出口企业应增强橡胶制品的耐油性能以应对国际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泸州市食品中主要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水平和趋势, 分析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并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方法 根据2017年四川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项目要求, 从泸州市各食品 流通环节购买食品样品, 按照《食品卫生检验方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2017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和《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技术工作手册》的相关检测方法对农药、兽药、非食用物质、元素、食品添加剂、禁用药物、食品加工贮藏过程产生的污染物、生物毒素等19大类94个项目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依据GB 2761-2017、GB 2762-2017和GB 2763-2014等相关标准进行评价。 结果 共检测食品类样品195份, 其中189份合格, 合格率为96.92%。不合格率最高的食品为水发产品, 有4个样品中甲醛超标; 谷物及其制品(小麦)有2个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 ZEN)超标。结论 泸州市2017年195份食品样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检测指标合格率较高, 但个别食品仍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 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继续加强重点环节监管, 确保我市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4.
GB 709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糕点、面包》将于2016年9月22日实施,与GB 7099-2003相比,新标准修改了标准名称、范围、术语和定义、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本文针对新标准与其他标准衔接、适用范围、项目设置及适用性等几个容易引起争议或误读的问题陈述了看法,供糕点生产、监管、检验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5.
食品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直接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保障农产品安全进入市场,很多国际组织和国家均出台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我国政府经过近些年来不断努力,加强标准的完善和修订,从2005年颁布了第一个农药残留限量国家标准到2021年3月发布GB 2763-2021,共计修订了6个版本和一个补充版本。本文从农药残留检测人员工作角度,以苹果中农药残留限量的查询为例,梳理了我国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进展历程,分析了2021年新版的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特点,总结了GB 2763-2021的主要变化,提出了该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改进建议,并且对该标准将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标准后续修订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确实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广东省各地市不同餐饮服务单位食用植物油的质量状况。方法 在广东省各地市的餐饮单位随机抽取食用植物油样品512批次, 根据GB 5009.22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酸价的测定》、GB 5009.22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GB 5009.26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溶剂残留量的测定》和GB 5009.2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对其进行检测, 检测项目为酸价、过氧化值、溶剂残留量和黄曲霉毒素B1。按GB 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产品明示标准及质量要求, 判定是否合格。结果 总合格率为93.55%, 过氧化值和溶剂残留的合格率均为100%, 酸价和黄曲霉毒素B1的合格率分别为99.41%和93.55%。结论 2017年广东省餐饮服务单位食用植物油的总体质量水平良好, 散装食用植物油的食品安全风险问题较严重, 相关部门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17.
聚乙烯(PE)以其优越的性能,广泛应用为食品接触材料。随着贸易的发展,国内外相关法规的差异给我国进出口企业带来一定的困扰。本文在对发达国家有关法规进行说明的基础上,系统地比较了国内外PE类食品接触材料安全卫生标准的主要差异,并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规定,对我国PE类塑料成型品的卫生标准提出了修订建议,以帮助我国出口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减少因国内外标准的不同而导致产品出口受阻。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市售预包装食品中各营养强化剂化合物的使用情况,为修订我国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及完善其配套质量规格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按照GB 14880-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食品分类体系,于2016年4月至2016年10月期间随机采集我国市售各类预包装食品样品3 760份(不包括13.0特殊膳食用食品以及12.01盐及代盐制品等),分析其中各强化剂的化合物来源,统计各强化剂化合物的使用频次。结果从3 760份调查样品中分离出强化食品样品489份,所有强化剂化合物的累计使用频次2 689次,在GB 14880-2012附录B及其后续增补公告的133种强化剂化合物中,52.6%(70/133)的化合物使用频次高于1次,但也存在47.4%(63/133)的化合物使用频次为0的情况,进一步分析表明,其中,47.6%(30/63)的化合物没有相应的质量规格标准,52.4%(33/63)的化合物尽管有配套质量规格标准,但可能由于强化成本较高、产品不易保存以及生物利用率较低等因素影响,也很少使用。结论通过调查,初步掌握了我国市售预包装食品中各营养强化剂化合物的使用情况和质量规格标准现状,为GB 14880-2012的修订提供资料支持,对于没有质量规格标准的物质,建议在标准制定时尽快完善,同时也建议在GB 14880-2012修订时进一步评估现有的化合物名单。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欧盟和我国标准中对脂肪类食品塑料接触材料总迁移量测定方法的差异。利用欧盟EN 1186-13-2002和我国的GB 9688-1988,SN/T1891.1-2007 3个标准,对市售的10个微波专用食品塑料容器中有害物质的总迁移量(脂肪类)分别进行检测并按各自标准判定,结果显示:根据GB 9688-1988和SN/T1891.1-2007检测并判定,合格率均为90%,根据欧盟EN 1186-13-2002检测并判定,合格率为10%。分析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指出我国标准存在的局限性,建议加快采标进程和实施力度。图10表5参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