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腺癌新分类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共纳入中日友好医院2010年3月至2014年12月经手术肺切除术后且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肺腺癌患者94例,对其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入组患者均按照2011 年国际肺癌研究学会(Intem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IASLC)、美国胸科学会(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ATS)和欧洲呼吸学会(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ERS)分类方法进行肺腺癌亚型分类,分析肺腺癌新分类与EGFR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卡方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入组的94例肺腺癌患者,男、女患者均为47例;年龄24~79岁,中位年龄61岁,60岁及以上48例,60岁以下46例;既往或现在吸烟者34例,不吸烟者60例。根据病理分期,Ⅰ期患者34例,Ⅱ期患者17例,Ⅲ期24例,Ⅳ期19例。EGFR基因外显子19突变例数22,外显子20突变例数2,外显子21突变例数26,外显子10和21同时突变例数1,入组患者EGFR基因总突变率为54.3%(51/94),其中腺泡状为主型肺腺癌EGFR突变例数24例,伏壁状为主型肺腺癌14例,乳头状为主型肺腺癌与实体状为主型肺腺癌均为5例,微乳头状为主型肺腺癌3例,黏液腺癌为0;腺泡状为主型肺腺癌较非腺泡状为主型肺腺癌EGFR突变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 vs. 46.6%, P=0.057);实体状为主型肺腺癌较非实体状为主型肺腺癌EGFR突变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3% vs. 61.3%, P=0.005);黏液腺癌较非黏液腺癌EGFR基因突变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 vs. 57.3%, P=0.018)。结论:不同的病理亚型肺腺癌EGFR突变率存在差异,其中腺泡状为主型肺腺癌较非腺泡状为主型肺腺癌的EGFR基因突变发生率高,实性为主型肺腺癌较非实性为主肺腺癌 EGFR突变发生率低,黏液腺癌较非黏液腺癌EGFR基因突变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疆原发性肺腺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基因突变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荧光PCR法对59 例(维吾尔族15例,汉族44例)新疆维吾尔族及汉族原发性肺腺癌手术切除标本进行EGFR基因第18-21号外显子的突变检测,同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新疆地区原发性肺腺癌手术切除标本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率维吾尔族低于汉族,分别为20%(3/15)和54.5%(24/44),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其中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维吾尔族2例,汉族9例,外显子21L858R突变维吾尔族1例,汉族12例,外显子18G719X突变汉族2例,外显子21L861Q突变汉族1例。在病理组织学类型上,腺泡状为主型腺癌EGFR突变率为71%(22/31),高于实性为主型EGFR突变率6.7%(1/15)和黏液腺癌EGFR突变率20%(1/5)。EGFR基因突变与维吾尔族或汉族肺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部位、大体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吸烟指数及临床分期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原发性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率在维吾尔族与汉族有不同,可能反映民族遗传差异性,值得进一步研究。EGFR基因突变常见于高 中分化腺癌,或以腺泡状为主型多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肺腺癌患者EGFR 19、21基因突变的发生率,以及野生型和突变型患者对EGFT-TKI治疗的有效率。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科诊治的肺腺癌患者病理组织或体液标本264例,采用DNA直接测序法检测EGFR 19、21外显子突变情况。回顾性分析进行EGFRTKI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264例标本中有72例(27.3%)被检测出具有EGFR19缺失突变或EGFR 21 L858R外显子点突变,其中EGFR 19缺失突变率和EGFR 21 L858R点突变率分别是15.1%和12.1%。另发现EGFR 19 P753L、EGFR 21 L861Q和EGFR 21 L861P等少见突变。在接受EGFR-TKI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中,突变阳性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明显优于突变阴性患者(87.0%vs55.9%,P<0.01),EGFR 19缺失突变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也明显优于EGFR 21 L858R点突变患者(94.4%vs 60.0%,P<0.01),且TKI治疗毒性小,耐受性良好。结论 EGFR基因突变在肺腺癌患者中较为常见,其中以EGFR 19外显子缺失和EGFR 21外显子L858R点突变最为常见,这类患者对TKI类药物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特别是EGFR 19缺失突变。  相似文献   

4.
王鼎  徐晓玲  朱冠霞  程国平  毛伟敏 《浙江医学》2021,43(8):868-870,874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在肺浸润性黏液腺癌(IMA)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IMA患者101例,应用突变扩增系统PCR法检测EGFR基因,VENTANAALK免疫组化法检测ALK重排。结果101例患者中共67例患者行EGFR和(或)ALK检测,其中EGFR/ALK均行检测32例,仅行EGFR检测20例,仅行ALK检测15例;34例患者未参与检测。EGFR突变阳性率为23.1%,在女性患者中表达率更高(P<0.05)。ALK重排阳性率为27.7%,其表达情况与T分期有关,T分期越高越倾向于发生ALK重排(P<0.05)。EGFR/ALK检测同时阳性占3.1%。结论IMA患者的EGFR突变多见于女性,ALK重排与T分期有关。EGFR突变和ALK重排很少共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肺腺癌胸水细胞蜡块在肺腺癌病理诊断及EGFR /ALK /ROS1 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肺腺癌的41例患者胸水细胞,采用常规细胞涂片与细胞蜡块切片进行病理HE染色鉴定,并采用NGS及ARMS方法进行EGFR /ALK /ROS1 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恶性胸腔积液(MPE)细胞涂片癌细胞鉴定敏感性为90.2%,假阴性率为9.8%,MPE细胞蜡块癌细胞鉴定敏感性为100%,假阴性率为0;MPE细胞涂片样本EGFR /ALK /ROS1 总体突变率为70.7%(29/41),其中EGFR 突变率为61.0%(25/41),ALK 融合基因检出率为7.3%(3/41),ROS1 融合基因检出率为14.6%(6/41);MPE细胞蜡块样本中EGFR /ALK /ROS1 总体突变率为73.2%(30/41),其中EGFR 突变率为68.3%(28/41),ALK 融合基因检出率为2.4%(1/41),ROS1 融合基因检出率为4.9%(2/41);此外,胸水细胞涂片及细胞蜡块的基因突变阳性的肺腺癌患者较未突变肺腺癌患者具有显著增加的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及疾病控制率。结论:与胸水细胞涂片相比,胸水细胞蜡块肿瘤检出率及EGFR /ALK /ROS1 总体突变率相对更高,可用于指导病理诊断及分子检测的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与脑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比较EGFR 19外显子缺失(19 Del)和21外显子点突变(21 L858R)患者初诊以及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靶向治疗后脑转移情况;CCK-8法检测并计算EGFR突变肺腺癌细胞株PC9 (19 Del)和H3255 (21 L858R)对吉非替尼的半抑制浓度(IC50)。结果 纳入410例肺腺癌患者,总体脑转移153例(37.3%),年龄、淋巴结转移和EGFR 21 L858R突变是脑转移高危因素。其中初诊EGFR突变患者脑转移48例,19 Del和21 L858R分别为14和34例(P=0.006);EGFR-TKIs靶向治疗后有17例19 Del和20例21 L858R患者发生脑转移,其脑转移中位数时间(月)分别为15(8.50, 25.00)和7(4.25, 12.25)(P=0.013)。PC9和H3255对吉非替尼的IC50分别(0.037±0.008)和(0.150±0.040)μmol/L(P=0.007)。结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道肺腺癌病例多基因检测的结果,分析肺腺癌驱动基因突变状态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7月肺腺癌检测EGFR、ALK、KRAS、HRAS、NRAS、PIK3CA、BRAF、PTEN、AKT1、HER2、ROS1、RET等12个驱动基因突变的病例资料,探讨肺腺癌驱动基因突变状态的相关因素。结果:181例肺腺癌病例纳入研究,94例为穿刺活检标本,87例手术切除标本。81.21%(147/181)的病例存在驱动基因突变,3个主要突变是EGFR(60.8%,110/181)、KRAS(16.6%,30/181)、NRAS(2.2%,4/181)。6例多基因突变,EGFR/NRAS、EGFR/KRAS、EGFR/PIK3CA、HER2/NRAS、HER2/PTEN和EGFR/KRAS/NRAS各1例。EGFR突变与女性(P<0.001)和非吸烟(P<0.001)相关,最常见的突变位点是Exon 19-del和Exon 21L858R;KRAS突变与男性(P<0.001)和吸烟(P<0.001)相关,最常见的突变位点是Exon...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腺癌新分类[2011年国际肺癌研究会(IASLC)/美国胸科协会(ATS)/欧洲呼吸协会(ERS)肺癌多学科协作组更新的非小细胞肺腺癌的分型标准]各亚型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共纳入240例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采用ARMS法对所有手术标本行EGFR突变检测。卡方分析比较不同病理亚型与患者EGFR突变发生率的关系。结果:纳入EGFR突变检测的240例患者中,大部分属于腺泡状(占89%)和乳头状(占56%)肺腺癌类型。EGFR在腺泡状、贴壁状、乳头状以及微乳头为主腺癌亚型的发生率高于非该亚型的肺腺癌(P<0.05);实性为主腺癌亚型EGFR突变发生率低于非实性为主腺癌亚型(P<0.05)。结论:不同的腺癌病理亚型EGFR突变发生率存在差异,其中腺泡状为主亚型、微乳头为主亚型、乳头状为主亚型和贴壁状为主亚型的突变发生率较高,实性为主腺癌亚型突变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赣南地区原发性肺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的突变情况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采取DNA测序结合扩增耐突变系统(ARMS)法检测126例原发性肺腺癌组织EGFR基因外显子18、19、20及21的突变情况,进一步分析其与性别、吸烟情况及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入组病例中检测出64例EGFR基因突变,突变率为50.79%(64/126),其中19del突变45例(70.3%,45/64),L858R突变14例(21.9%,14/64),G719A突变2例(3.1%,2/64)。另见3例原发T790M突变,其中2例为L858R、T790M二联突变,1例为19del、T790M二联突变。女性患者EGFR突变率[66.7%(38/57)]明显高于男性[37.7%(26/69)],不吸烟患者突变率[59.7%(43/72)]明显高于吸烟患者[38.9%(21/54)],两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赣南地区原发性肺腺癌中女性、不吸烟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较高,突变类型以19del为主,提示其更能从EGFR-TKIs治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肺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第18、19、21外显子基因突变频率和类型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90例肺腺癌患者肿瘤组织石蜡包埋标本,提取DNA,聚合酶链反应扩增EGFR外显子18、19、21序列,进行基因测序分析,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EGFR基因突变频率和类型以及临床特点。结果 90例肺腺癌组织中未检测到18外显子突变;检测到19外显子突变11例(12.2%),其中碱基缺失突变10例,包括2 235核苷酸到2 249核苷酸缺失3例,2 240核苷酸到2 248核苷酸缺失1例,2 240核苷酸到2 253核苷酸缺失2例,2 240核苷酸到2 257核苷酸缺失3例,1例同时检测到2 240核苷酸到2 248核苷酸和2 251核苷酸到2 262核苷酸2个片段碱基的缺失,另1例为P741L错义突变;21外显子突变18例(20.0%),表现为碱基的替换突变,其中14例为L858R,L858M、A722V、K875R、Q787Q各1例。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者之间比较,EGFR基因19、21外显子突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腺癌肿瘤组织中EGFR外显子突变热点集中在19、21外显子,不同外显子的突变频率和类型不同;EGFR基因突变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