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晶  陈兵  陈朝军  刘雄 《食品科学》2017,38(3):214-219
目的:研究多孔淀粉对卵巢切除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雌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3组,其中一组进行伪切除手术,其余两组进行双侧卵巢切除手术,手术后恢复1周,分别饲喂相应饲料。4周后,检测大鼠血脂、肝脂、粪便中中性固醇含量和胆汁酸含量以及肠道中典型微生物数量、短链脂肪酸浓度等指标。结果:多孔淀粉的替代添加可以显著降低大鼠血浆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TG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的比值(TG/HDL-C)、肝脏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TG和脂肪总质量,显著减少腹部脂肪堆积(P0.05);显著增加粪便中中性固醇和胆汁酸的排泄量(P0.05);同时促进肠道中益生菌增殖和短链脂肪酸浓度的提高。结论:多孔淀粉对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高脂血症具有较好的降脂、降胆固醇效果,对内源性脂质代谢紊乱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讨论米糠蛋白对高脂饮食状态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试验设计酪蛋白组(CAS,对照组)、米糠蛋白组(RBP)、糙米蛋白组(BRP)和大米蛋白组(WRP)等4组,饲喂大鼠分别添加了质量分数20%酪蛋白、15%酪蛋白+5%米糠蛋白、15%酪蛋白+5%糙米蛋白和15%酪蛋白+5%大米蛋白的高胆固醇饲料3周。实验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甘油三酯(TG)浓度以及肝脏TC、TG和总脂质的含量,并收集了实验后期3 d的粪便,测定其总胆汁酸和中性固醇的排泄量。采用体外模拟人体胃肠消化道环境试验,测定CAS、RBP、BRP及WRP对胶束溶解度的抑制率和不同浓度RBP的胆汁酸结合能力。结果显示,高纯度米糠蛋白与酪蛋白和其他蛋白组相比较能明显降低高胆固醇饲喂大鼠的血清TC(P<0.05)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P<0.05),肝脏TC水平显著降低(P<0.05),粪便中总胆汁酸排泄量显著增加(P<0.05)。体外实验结果表明,米糠蛋白能与胆汁酸相结合,显著抑制了胆固醇胶束溶解度(P<0.05)。综上所述,米糠蛋白在体内与胆汁酸相结合,抑制其在肠道的吸收,增加其粪便中的排泄量,最后达到降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花椒精对卵巢切除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0 只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5 组,其中1 组进行伪切除手术(Sham)作为对照组,另外4 组进行双侧卵巢切除手术(ovariectomy,OVX),恢复饲喂一周后,分为空白组和灌胃花椒精高(15 mg/kg)、中(10 mg/kg)、低(5 mg/kg)剂量组。灌胃4 周后解剖,检测大鼠血脂、肝脂及小肠和粪便中胆汁酸含量等指标。结果:灌胃花椒精可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in,LDL-C)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non-HDL-C)的浓度(p<0.05),升高HDL-C的浓度;降低肝脏中脂肪、TC、TG的含量(P<0.05);增加大鼠排便量、促进小肠内容物和粪便中胆汁酸以及粪醇、胆固醇等中性固醇的排泄,且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结论:花椒精可改善卵巢切除SD大鼠因雌性激素缺乏而引起的高脂血症,可能与促进胆汁酸和中性固醇的排泄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燕麦品种对饲喂高脂饲料大鼠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平均血脂水平和平均体重分为4组,即高脂对照组和3个燕麦组。喂食第0、10、20和30 d时分别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三酰甘油(TG)水平;试验结束时测定大鼠肝脏TC、胆固醇酯(CE)、游离胆固醇(FC)、TG和粪便TC、胆汁酸(BA)、脂肪含量。β-葡聚糖含量不同的燕麦品种都显著降低了血清和肝脏TC含量(P0.05),并促进了粪便胆汁酸排泄,而对血清HDL-C、TG和肝脏TG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以上结果表明摄入不同品种燕麦均能够通过促进粪便中胆汁酸的排泄来降低大鼠血清TC和LDL-C水平,及肝脏中TC和CE水平。  相似文献   

5.
牛磺酸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胆固醇/胆汁酸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在无外源性胆酸盐的务件下牛磺酸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胆固醇,胆汁酸代谢的影响,以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为试验对象,根据大鼠的体重和血清胆固醇水平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饲料组和牛磺酸组,分别给予基础饲料、高脂饲料以及添加了1%牛磺酸的高脂饲料.21 d后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肝脏TC、门静脉血和胆汁中胆固醇与胆汁酸含量、粪便中中性固醇与胆汁酸含量以及肝脏CYP7Al、空肠ABCG5,ABCG8和曰肠BABP的mRNA表达.结果显示:牛磺酸可显著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大鼠的血清和肝脏TC水平,明显增加粪便中性固醇和胆汁酸的排出量.提示牛磺酸是通过抑制胆固醇吸收、促进粪便中性固醇和胆汁酸排出而起到降胆固醇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探讨酶法提取的南瓜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和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的降血脂作用。方法:通过建立高血脂大鼠模型,以南瓜膳食纤维含量为2.5%、5%和10%的复合饲料分别喂养4周,计算粪便脂肪含量、脏体比、肝脏脂肪含量等指标,测定其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水平,计算动脉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AI),同时进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南瓜膳食纤维能增加大鼠的排便量、粪便含水量和粪脂含量,并降低肝脏脂肪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脂饮食所致的肝脏脂肪化。与高脂模型组相比,南瓜膳食纤维组大鼠血清TC、TG和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HDL-C水平显著提高(P<0.05);且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效果优于可溶性膳食纤维。结论:南瓜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川陈皮素对高脂膳食诱导的大鼠体质量、血脂和肝脏的影响。方法:将56 只雄性SD大鼠随 机分为7 组,即正常组、高脂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奥利司他和力平之)和川陈皮素低、中、高剂量组(高脂 饲料+0.02%、0.04%、0.08%川陈皮素),对正常组饲喂普通饲料,其余各组分别饲喂相应的高脂饲料,连续喂养 6 周后,考察不同时期大鼠血清血脂水平变化,检测大鼠体质量、体内脂肪质量、脏器变化及肝脏组织形态变化。 结果:川陈皮素可以有效抑制高脂膳食大鼠的体质量增长,降低Lee’s指数、食物利用率和脂肪系数;降低血清中 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其中降低TG作用显效较快,降低血清TC和LDL-C作用需要较长时间;同时可降低肝脏 指数、血清中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水平,改善肝脏脂肪变性情况。结论:川陈皮素具有预防肥胖、辅助降血脂 及预防肝脏脂肪变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对火麻籽多肽进行降血脂功能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60 只SD雄性大鼠,适应性饲养1 周后,分成正常对照组(10 只)、模型组(50 只),正常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连续饲喂4 周建立高血脂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后将模型组平均分为高脂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10 mg/kg mb)和火麻籽多肽低(200 mg/kg mb)、中(400 mg/kg mb)、高(800 mg/kg mb)剂量组,分别经口灌胃饲喂4 周后测定大鼠体质量,脏器指数,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血液流变学变化,肝脏病理切片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与高脂模型组相比,火麻籽多肽能够抑制大鼠的体质量增长,降低肝脏指数和血清中TC、TG、LDL-C、AST、ALT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动脉硬化指数,改善大鼠血流变学指标,降低大鼠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改善肝脏脂肪变性情况。结论:火麻籽多肽对高脂饮食喂养大鼠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发酵麦胚对高脂模型大鼠胆固醇水平的调节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根据体质量和血清胆固醇水平随机分组,每组10只,空白组自由取食基础饲料和饮水,模型组、液低组、液中组、液高组、渣低组、渣中组、渣高组自由取食高脂饲料和饮水,每天固定时间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同体积水,其他组分别灌胃221、442、884 mg/(kg·d)的发酵液冻干粉和沉淀物冻干粉。60 d后测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含量、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肝脏TC含量、胆固醇7α-羟化酶(cholesterol 7α-hydroxylase,CYP7A1)活性、排便量和粪便胆汁酸含量。结果:模型组血清TC含量极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高胆固醇血症模型构建成功;液低组、渣中组大鼠血清TC含量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低于模型组;各受试组肝脏TC含量、排便量和粪便胆汁酸排出量均高于模型组,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结论:发酵麦胚降血清胆固醇效果明确,且具有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其作用途径可能与促进血清胆固醇向肝脏转运、增加胆固醇向胆汁酸转化以及增加排便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丁琳  王丹  薛勇  薛长湖  王玉明 《食品科学》2016,37(1):189-193
目的:探讨无斑鹞鲼蛋白(Aetobatus flagelum protein,AFP)对高胆固醇模型大鼠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加以研究。方法:5 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适应性饲养1 周后,按体质量随机分为酪蛋白对照组、5% AFP组、10% AFP组,分别给予高胆固醇饲料及分别添加5%和10% AFP的高胆固醇饲料。28 d后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肝脏TC、游离胆固醇水平,粪便中胆汁酸和中性固醇含量以及肝脏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3-hydroxy-3-methyl 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HMG-Co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2(acyl coenzyme Acholesterolacyltransferase 2,ACAT2)、胆固醇7α-羟化酶1(cholesterol 7α-hydroxylase 1,CYP7A1)的mRNA表达量。结果:与酪蛋白对照组相比,无斑鹞鲼蛋白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和肝脏中的TC含量(P<0.05),明显增加血清HDL-C含量(P<0.05),极显著降低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指数(P<0.01)。此外,无斑鹞鲼蛋白可明显增加大鼠粪便中胆汁酸和中性固醇的排出量(P<0.05),并可降低大鼠肝脏中ACAT2 mRNA的表达量(P<0.05),增加CYP7A1 mRNA的表达量(P<0.05),而对HMG-CoA mRNA的作用不显著。结论:无斑鹞鲼蛋白可明显降低大鼠血清和肝脏中的TC含量,降低大鼠血清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其作用机制主要与增加肝脏内胆固醇的分解代谢以及促进粪便中性固醇和胆汁酸的排出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北五味子总木脂素(Schisandra Chinensis lignans,SCL)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高脂血症小鼠血脂调节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小鼠60 只,随机抽取30 只设为正常对照组(CON)和正常+SCL 组(CON+SCL 100 mg/kg),每组15 只,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余30 只小鼠以高脂饲料喂养4 周,确定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建立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SCL治疗组(模型+SCL 100 mg/kg),全部小鼠连续灌胃给药12周后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并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sclerosis index,AI),检测小鼠脂/体比,检测肝组织中TC和TG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C、TG、LDL-C、AI及脂/体比均显著增高(P<0.01),HDL-C含量降低,肝组织中TG和TC含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SCL 显著降低了小鼠血清TC、TG、LDL-C、AI及脂/体比(P<0.01或P<0.05),升高了HDL-C含量,并降低了肝组织中TC和TG含量(P<0.01)。结论:SCL 可以减轻高脂血症小鼠脂肪含量,对小鼠高脂血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牛磺酸饮水对高脂血症大鼠减重降脂的作用。方法:根据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体重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和牛磺酸(低、高)剂量组。对照组摄食普通饲料,其余三组摄食高脂饲料,牛磺酸组饮用牛磺酸水溶液。饲养12周后处死动物,检测血清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粪便中总胆汁酸(TBA)含量;肝脏TC、TG、游离脂肪酸(FF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肝糖原的含量和GSH-PX酶活力。结果:高剂量牛磺酸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大鼠的体重,两个剂量牛磺酸都可以显著降低大鼠附睾脂肪垫指数;高剂量牛磺酸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C、LDL-C、肝脏FFA和肝糖原水平,两个剂量牛磺酸对肝脏TC和TG均无显著影响,但都可显著增加粪便TBA含量;两个剂量牛磺酸都可以显著升高大鼠血清GSH-PX和肝脏GSH-PX、还原型GSH。结论:牛磺酸主要通过促进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并随粪便排出、加强脂质代谢减少肝脏FFA堆积、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等途径发挥减重降脂功效,但其减重降脂机制还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翅果油干预对高脂饮食小鼠降脂减肥作用。方法:将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n=8):正常组、高脂饮食组、翅果油低、中、高剂量组,灌胃量分别为1.5、3.0和6.0 g/kg·d。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干预8周。实验结束后记录小鼠体重、摄食量等基础指标,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及肝脏TC、TG的含量,并计算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含量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sclerosis index,AI),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观察脂肪组织细胞数量及大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高脂饮食组相比,翅果油干预组显著降低小鼠体重、脂肪重、肝重、肝脏TG含量及血清TC、TG、LDL-C含量(P<0.05),其中翅果油中剂量组干预效果最好;翅果油干预能增加血清HDL-C含量,降低AI值,但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HE染色结果显示,高脂饮食小鼠脂肪细胞变大且排列不均匀,翅果油干预能够抑制高脂饮食引起的脂肪细胞增大,且中剂量效果较好;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脂肪细胞面积与肝脏TG、T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血清HDL-C呈显著负相关,与AI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翅果油可以通过降低肝脏脂质含量,调节机体脂质代谢,从而抑制脂肪细胞增大,达到降脂减肥的作用。结论:翅果油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预防肥胖及与肥胖相关的代谢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桑叶水提物对高脂饮食小鼠粪便中胆固醇代谢产物的影响,为桑叶饮料降血脂功能确定提供数据支持。将桑叶水提物按其DNJ含量设置成高(8.0 mg/kg·bw)、中(4.0 mg/kg·bw)、低(2.0 mg/kg·bw)3个剂量组,分别灌胃高脂饮食小鼠4、8、12、16周,测定各组小鼠粪便pH、粪固醇、胆汁酸、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含量,并对SCFAs和血清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sclerosis Index,AI)进行相关性分析。与高脂对照组相比,每天灌胃8mg/kg·bwDNJ的桑叶水提物16周,小鼠粪固醇升高22.31%,胆汁酸升高22.31%,SCFAs升高36.76%,乙酸升高39.25%,丙酸升高96.52%,丁酸升高60.43%,异丁酸升高68.05%,戊酸升高74.21%,异戊酸升高23.78%,粪便pH降低2.05%,上述指标的变化均具有显著性(p0.05)。血清TC、AI分别与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和异戊酸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桑叶水提物可改善高脂饮食小鼠肠道环境,促进肠道微生物发酵产生SCFAs,促进粪固醇、胆汁酸排出,从而有助于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慕萨莱思葡萄酒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高脂血症SD大鼠血脂调节的影响,选用SD大鼠,通过高脂饲料饲喂建立高脂模型,分别灌胃慕萨莱思(3 mL/kg、6 mL/kg、9 mL/kg)、脱酒精慕萨莱思(9 mL/kg)、生理盐水(9 mL/kg)、酒精(11%vol),全部SD大鼠连续灌胃给药4周后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并计算致动脉硬化指数(AI)和肝脏指数。结果显示,慕萨莱思高中低剂量组和慕萨莱思脱酒精组能显著降低高脂血SD大鼠血清内TC、TG、LDL-C含量、显著降低AI和肝脏指数(P<0.05)。慕萨莱思脱酒精组、慕萨莱思中剂量组效果较好(TC(1.58 mmol/L/1.6 mmol/L)、TG(0.77 mmol/L/1.05 mmol/L)、LDL-C(0.49 mmol/L/0.65 mmol/L)),酒精组(11%vol)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刘鸿铖 《中国油脂》2020,45(12):49-55
探究注射级玉米卵磷脂(CLFI)对高脂膳食诱导的大鼠的降血脂作用。将60 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 组,即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阳性对照组(1.2 g/kg大豆卵磷脂)和CLFI高(2.4 g/kg)、中(1.2 g/kg)和低(0.6 g/kg)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外,其余各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2 周后开始对阳性对照组和CLFI各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6 周,每天1 次。空白对照组和高脂模型组给予蒸馏水10 mL/kg。试验结束后考察大鼠血清血脂水平变化,检测大鼠体重、腹腔脂肪蓄积系数(AFC)、血清及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水平等指标,并观察肝脏的组织形态变化。结果表明:CLFI能有效抑制高脂膳食诱导大鼠的体重增长,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DA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血脂综合指数(LCI),并且降低AFC和肝脏中MDA水平;此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SOD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肝脏脂肪变性情况也得到改善。CLFI对高脂血症大鼠具有较好的降血脂和预防肝脏脂肪变性的作用,可为CLFI后续的开发和产业化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硫辛酸对高脂日粮大鼠脂类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验研究了硫辛酸(LipoicAcid,LA)对饲喂高脂日粮大鼠脂肪代谢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24只SD大鼠分成3组,分别是常规日粮对照组,高脂日粮组和高脂日粮+LA(0.1%)组。结果表明饲喂高脂日粮可导致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与高脂模型组相比,日粮中添加LA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G、TC、LDL-C的含量,使动脉粥样硬化指数降低(p<0.05),显著增加血清HDL-C的含量(p<0.05),显著提高血清LPL和HL的活性;使血清和组织T-AOC、SOD活性、GSH含量显著上升(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说明添加LA对饲喂高脂日粮大鼠的血脂水平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探讨植物乳杆菌DMDL 9010(Lactobacillus plantarum DMDL 9010)对SD大鼠脂质水平的影响。以无菌水、1 mg/mL阿托伐他汀水溶液、高剂量(109 CFU/mL)和低剂量(107 CFU/mL)L. plantarum DMDL 9010菌悬液连续灌胃SD大鼠10周,监测大鼠体重和血清、肝脏、粪便的脂质水平变化。结果显示:高剂量(109 CFU/mL)L.plantarum DMDL 9010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23.03%)、低密度脂蛋白(28.00%)和动脉硬化指数(34.04%)(p<0.05),显著降低大鼠肝脏TC(33.20%)和甘油三酯(TG)(40.86%)(p<0.05),增加粪便TC(31.07%)和胆汁酸(TBA)(70.18%)排泄(p<0.05),肝脏病理切片观察表明,L. plantarum DMDL 9010能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得出L. plantarum DMDL 9010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血清和肝脏的TC和TG,提高粪便TC和TBA排泄,从而有效调控其脂质水平,为开发预防和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益生菌制剂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