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建立一种SYBR Green荧光PCR法定性检测太平洋无须鳕鱼成分的分析SYBR Green荧光PCR定性检测方法。方法根据太平洋无须鳕鱼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CoxⅠ基因中的保守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太平洋无须鳕鱼特异性引物,通过SYBR Green荧光PCR法进行PCR扩增反应,可对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的太平洋无须鳕鱼成分DNA进行特异性检测。结果该SYBR Green荧光PCR定性检测方法的引物对于太平洋无须鳕鱼成分的检测特异性良好;方法的灵敏度分别为0.06 ng/μL太平洋无须鳕鱼DNA和质量分数为0.01%太平洋无须鳕鱼肉粉。通过对市售太平洋无须鳕鱼片、太平洋鳕鱼片和太平洋无须鳕鱼肝油的检测,该方法可检测出鱼片中的太平洋无须鳕成分。结论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够用于食品中太平洋无须鳕鱼成分的真实性鉴别。  相似文献   

2.
实时荧光PCR技术快速检测食品中的牛源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基于实时荧光PCR技术的食品中牛源性成分快速检测方法.方法:以牛线粒体细胞色素b为目的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特异性、灵敏性实验,及模拟混合肉样和市售肉制品检测,对该体系进行验证.结果:该牛源荧光PCR检测体系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及灵敏性,可检测1pg牛源DNA的存在,对于各模拟肉类样品中掺杂的牛源性成分,其检测限低至0.5%,且经市售加工食品验证具有较好的应用能力.结论:所建立的牛引物探针体系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快速高效等优点,可用于对食品中牛源性成分的掺假鉴别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基于实时荧光PCR技术的奶制品中掺入大米源性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以水稻的根部表达基因(gos9)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经特异性实验和灵敏度实验验证引物探针可行性,并经模拟含大米奶粉及市售奶类制品检测验证其实际检测能力。结果:该引物探针体系只针对大米DNA进行扩增,与奶类主成分牛、羊及其它谷类和植物性食物DNA均无交叉扩增;最低能检测到0.1ng的大米DNA,对含大米粉的模拟混合奶粉样品,检出限可达0.1%(W/W)。将其应用于21份市售奶制品样品检测,对含大米源性成分的奶制品扩增阳性,检测结果与食品标签相符。结论:该实时荧光PCR检测体系具有快速、特异、灵敏的优点,可以准确鉴定出奶制品中大米成分,适用于奶类中掺加大米源性成分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鉴别市售鱼翅的真伪,针对鱼翅中鲨鱼源性成分的线粒体基因组的部分序列,利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通过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的设计建立起一种有效的真伪鉴别方法。该方法中对样品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的提取方法、DNA检测的浓度灵敏度、质量灵敏度以及方法的特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鱼翅样品用试剂盒进行提取效果良好,其检测的DNA浓度灵敏度可达1×10~(-5) ng/μL,质量灵敏度可达0.01%。利用该方法对市场上的购买的47份鱼翅类样品和18份非鱼翅样品进行了检测,43样品检测出鲨鱼成分,包括4份仿鱼翅在内的22份未检出鲨鱼成分。  相似文献   

5.
针对猪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设计特异的引物和探针,建立食品中猪源性成分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并经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验证其可行性。结果表明:该体系可扩增猪肉DNA片段,长度为98bp,其他常见畜、禽肉成分均无法正常扩增。该体系灵敏度低至1pg,且阴性样品扩增后的Ct值限制在35循环以后。对于各模拟肉类样品中掺杂的猪源性成分,其检测限均达1%,经市售加工食品检测验证,表明所建立的猪引物探针体系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快速、高效等优点,可用于对食品中猪源性成分的掺假鉴别检测。  相似文献   

6.
建立一种用于鉴别芥辣调味品中山葵和辣根成分的荧光PCr检测方法。分别针对山葵和辣根两种植物的基因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及探针,以此建立相应的荧光PCr检测方法,并进行灵敏度和特异性的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能够准确鉴别山葵和辣根成分,检测灵敏度可以达到0.1%,并可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该方法准确、稳定,可为市售芥辣调味产品的原料真伪鉴别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重组酶聚合酶扩增反应(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 RPA)结合侧流层析试纸条技术(RPA-lateral flow dipstick, RPA-LFD)快速鉴别大西洋鳕鱼制品真伪的方法。对比大西洋鳕鱼和常用来冒充鳕鱼的鱼类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设计针对大西洋鳕鱼的特异性探针和引物,建立针对大西洋鳕鱼的RPA-LFD检测方法。该实验筛选最佳引物和探针并评估其特异性,优化反应温度、时间和现场检测条件,并对20份市售“大西洋鳕鱼”及常见的冒充鳕鱼的鱼类制品进行现场检测,评估检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RPA-LFD检测方法特异性强,在44℃、14 min条件下的检测效果最好。在现场开展快速检测,效果良好,20份鳕鱼制品检测结果经过基因测序证实和产品真实成分一致。该研究建立的大西洋鳕鱼RPA-LFD检测方法特异性强、反应耗时短、操作简便、结果可视,有良好的现场快速检测应用前景,为大西洋鳕鱼制品现场快速检测提供了新思路,为水产品市场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鲨鱼线粒体基因组的部分序列,设计了鲨鱼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鱼翅制品中鲨鱼源性成分检测的一种新方法,据此可鉴别鱼翅制品的品质。通过物种特异性实验和灵敏度测试,表明所设计的引物和探针具有较好的物种特异性,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DNA浓度的检测灵敏度可达0.01 ng/?L,重量检测灵敏度可达0.1%(m/m)。采用该方法并结合植物源性基因检测方法对市场上随机抽取的25份鱼翅制品进行检测,其中18份样品检出鲨鱼源性成分而未检出植物源性成分,7份样品未检出鲨鱼源性成分而检出植物源性成分,表明这7份样品不是真鱼翅制品,而是采用了植物成分仿制而成。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灵敏、简单,适用于市场上鱼翅制品中鲨鱼源性成分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鲨鱼线粒体基因组的部分序列,设计了鲨鱼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鱼翅制品中鲨鱼源性成分检测的一种新方法,据此可鉴别鱼翅制品的品质。通过物种特异性实验和灵敏度测试,表明所设计的引物和探针具有较好的物种特异性,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DNA浓度的检测灵敏度可达0.01 ng/μL,重量检测灵敏度可达0.1%(m/m)。采用该方法并结合植物源性基因检测方法对市场上随机抽取的25份鱼翅制品进行检测,其中18份样品检出鲨鱼源性成分而未检出植物源性成分,7份样品未检出鲨鱼源性成分而检出植物源性成分,表明这7份样品不是真鱼翅制品,而是采用了植物成分仿制而成。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灵敏、简单,适用于市场上鱼翅制品中鲨鱼源性成分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建立可对鳕鱼DNA进行特异性检测的PCR方法,从Gen Bank数据库下载太平洋鳕、大西洋鳕、狭鳕、绿青鳕4种鳕鱼的突触素样蛋白(pantophysin Pan I)基因序列,并用Bioedit 7.0软件对上述不同鳕鱼的该基因碱基序列进行比较。根据引物设计的基本原则,选择了鳕鱼与其他鱼类碱基序列上差异位点较多片段,设计出太平洋鳕、大西洋鳕、狭鳕、绿青鳕PCR特异性引物。用该引物分别对从7种鳕鱼和14种非鳕鱼鱼类的肌肉、脏器组织中提取的DNA进行PCR扩增。实验将所设计的引物通过两种引物组合、三种引物组合以及四种引物组合,进行多重PCR试验,结果表明,大西洋鳕、绿青鳕、太平洋鳕和狭鳕四种鳕鱼分别出现597、392、266、527 bp大小的清晰条带,4种引物之间相互不干扰,具有显著特异性。该方法具有较高灵敏度,低至4 ng/μL混合样品仍可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