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乙二胺和三聚氯氰作为原料,以丙酮为溶剂,通过"一步法"合成了胺端基型的超支化乙二胺三嗪聚合物(HBETP)。以HBETP作为改性剂,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和注射成型法制备了聚乳酸(PLA)/聚碳酸亚丙酯(PPC)共混物,并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失重分析仪(TGA)、电子万能试验机、扫描电字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对共混物的热性能、力学性能以及断面形貌等进行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与PLA/PPC共混物相比,当HBETP含量为0. 6份时,PLA/PPC/HBETP共混体系在保持拉伸强度基本不变的基础上,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266. 0%和122. 9%;HBETP是一种增韧PLA/PPC共混物的有效助剂。  相似文献   

2.
以超支化乙二胺三嗪聚合物(HBETP)为改性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碳酸亚丙酯(PPC)/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HBETP共混物;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热失重分析仪、电子万能试验机、旋转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其热性能、力学性能、流变性能、断面形貌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HBETP含量为0.5 %(质量分数,下同) 时,PPC/PBS/HBETP共混物在韧性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拉伸强度提高幅度最大,由7.56 MPa提高到11.22 MPa,增幅为49.6 %;HBETP的加入可以提高PPC/PBS的相容性,且适当的含量会使PPC/PBS的拉伸强度提升。  相似文献   

3.
以端环氧基型超支化聚合物(EHBP)为改性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碳酸亚丙酯(PPC)/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EHBP共混物;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仪、热失重分析仪、力学性能测试、旋转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加入EHBP使PPC和PBS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差(ΔTg)减小,表明其界面相容性得到...  相似文献   

4.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到聚乳酸(PLA)上,而后将接枝产物(PLA-g-GMA)与聚乳酸(PLA)、聚碳酸亚丙酯(PPC)反应性共混,考察了接枝物中GMA加入量变化对PLA/PPC/PLA-g-GMA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并对共混体系的断裂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LA-g-GMA的引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PLA与PPC的相容性。随着接枝物中GMA加入量的增加,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及拉伸强度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接枝物中GMA加入量为3%时达到最大值。扫描电镜结果显示,PLA-g-GMA引入后共混物的韧性断裂特征越发显著,其冲击断裂方式由脆性断裂过渡为韧性断裂。热失重分析结果显示,加入PLA-g-GMA后共混物的起始分解温度和完全分解温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TBDMSCl)对碱木质素(AL)进行甲基硅烷化改性,并将改性木质素(SAL)与聚乳酸(PLA)/聚碳酸亚丙酯(PPC)复合材料熔融共混吹塑成膜,探讨了不同含量的SAL对复合包装膜的微观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以及阻隔等性能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显示SAL与PLA/PPC之间的相容性明显改善。热性能测试表明SAL的加入提高了PLA的结晶能力。力学和阻隔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PLA/PPC复合包装膜相比,当SAL用量为1.5%时,PLA/PPC/SAL复合包装膜的力学强度和氧气阻隔性能达到最佳,其中拉伸强度提高了6.9%,氧气阻隔性能提高了33.7%;复合包装膜的水蒸气透过系数在SAL添加量为1%时达到最低值。  相似文献   

6.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研究了异氰酸酯对聚碳酸亚丙酯/聚乳酸(PPC/PLA)共混物的扩链改性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异氰酸酯用量的增加,PPC/PLA共混物熔体流动速率呈下降的趋势,但不同异氰酸酯的影响程度不同,三苯基甲烷四异氰酸酯(DTTI)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扩链效率更高一些;随异氰酸酯用量增加,PPC/PLA共混物的悬臂梁冲击强度、拉伸强度、维卡软化温度均有明显增加,DTTI和硫代磷酸三苯基异氰酸酯(TTI)对PPC/PLA共混物的性能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关俊霞  刘会媛  马闯  张青  杨笑春 《塑料》2023,(2):134-138
采用琥珀酸酐封端的聚碳酸亚丙酯(SA-PPC)对聚乳酸(PLA)进行改性,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的催化作用下,通过熔融酯交换反应制备PLA/SA-PPC共混物,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悬臂梁冲击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表征。分析了熔融反应机理及催化剂含量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DBTD后,促进了PLA和SA-PPC间的酯交换反应,生成的共聚物和齐聚物分别具有增容作用及增塑作用。DSC和SEM结果表明,PLA与PPC的相容性显著提高。当DBTD含量为2份时,PLA/SA-PPC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由PLA的1.8 kJ/m2和8.7%提高至5.7 kJ/m2和318.6%,并且,拉伸强度下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采用马来酸酐(MAH)作为封端剂与聚碳酸亚丙酯(PPC)进行接枝反应,制备了MAH改性聚碳酸亚丙醋(M-PPC).将M-PPC用于聚碳酸亚丙酯/聚乳酸(PPC/PLA)复合材料中,考察了MAH对PPC/PL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形状记忆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扫描电镜(SEM)观察到M-PPC对复合材料界面影响显著,力学...  相似文献   

9.
超支化聚合物在共混改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超支化聚合物的概况,综述了超支化聚苯、超支化聚酯、超支化聚酰胺、超支化聚醇和超支化聚苯乙烯等在聚合物共混改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PBS-g-MAH反应性增容PPC/PBS体系的相形态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 《塑料》2013,42(2):80-83
通过扫描电镜和旋转流变等测试方法研究了马来酸酐(MAH)接枝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对聚碳酸亚丙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PC/PBS)体系的相形态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BS-g-MAH作为增容剂加入PPC/PBS体系中,原位生成接枝共聚物,使PPC与PBS相之间的界面变得模糊,界面层厚度增加;随着PBS-g-MAH含量的增加,体系的熔体强度得到提高,逐渐从类液体性质转变为类固体性质,界面松弛峰向长时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1.
将超支化聚酰胺酯(PS2550)和聚丙烯(PP)共混,其中PS2550分别为1%、3%、5%和7%,研究了PS2550/PP体系的结晶性能、流变行为和热稳定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S2550的加入降低了PP的结晶度,改变了PP的致密球晶结构,使体系的球晶尺寸变小。黏度较低的PS2550的加入明显降低了体系的黏性,在相同条件下,PS2550/PP-1%的弹性最好;PS2550的加入大大提高了PP的热茬悬定性,使体系的热分解起始温度升高约110℃,但是热分解起始温度随着PS2550含量的增加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12.
王文生  任笑杰 《化工进展》2004,23(12):1316-1319
主要介绍了以活性阴离子聚合法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合成双亲嵌段聚合物的方法、特点和影响因素,另外对双亲嵌段聚合物在聚合物共混体系中的增容作用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3.
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改性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王黎  童身毅 《涂料工业》2006,36(10):12-15
以三羟甲基丙烷为核分子,二羟甲基丙酸为单体,合成了超支化聚酯。采用了IR、GPC、特性黏数和化学滴定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实验表明合成的超支化聚酯具有较窄的分子质量分布和较小的大分子流体力学半径,有类似球形的分子结构;得到的支化聚酯Mn=4.68×103g/mol,Mw=5.4×103g/mol,Mw/Mn=1.15,[η]=5.28 mL/g。进一步用油酸对聚合物进行改性,并研究了固含量与黏度的关系及其漆膜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树脂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涂膜性能。  相似文献   

14.
刘广田  李书存 《广州化工》2010,38(11):94-96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研究聚合物结晶动力学,讨论了添加5%超支化聚合物对聚丙烯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超支化聚合物可使聚丙烯的结晶速度显著提高,Avrami指数明显增加。偏光显微镜照片显示,超支化聚合物的引入使体系晶核数目急剧增加,球晶的半径明显变小。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完全生物降解的聚乳酸(PLA)/聚碳酸亚丙酯(PPC)共混物的研究进展,其中重点介绍了共混物的相容性、熔融及结晶性能、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及加工性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超支化聚合物结构特征,独特的溶液和本体性能,以及影响这些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一种全新方法制备的羧基化聚丙烯(EPP)在聚丙烯/聚酰胺(PP/PA6),聚丙烯/聚乙烯醇(PP/PVA)共混物制备过程中的增容作用。实验结果表明,EPP的加入,使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显著提高;扫描电镜及偏光显微形态分析表明,EPP改善了共混物的相容性,是一种性能优良、价廉、易得且环境友好的偶联剂。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聚丙烯接枝超支化聚(酰胺酯)(PPHBP)/PP/聚氯乙烯(PVC)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讨论了PP-HBP用煮对PP/PVC共混体系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P/PVC共混体系中加入PPHBP不大于5份时,PP/PVC/PPHBP共混体系的表观粘度大于PP/PVc共混体系的;当加入PP—HBP大于5份时,PP/PVC/PP-HBP共混体系的表观粘度小于PP/PVC共混体系的;随着温度升高,PP/PVC和PP/PVC/PP—HBP共混体系表观粘度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