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筛选出抗氧化活性较高的甘薯品种、为甘薯的精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比较菜叶型、淀粉型、鲜食型、紫薯等4种类型共18个品种(系)甘薯的叶、藤、皮、肉4个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并分析其与多酚含量、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种类型中以紫薯各部位抗氧化活性、多酚含量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均较高;4个部位中以叶的各项指标均较高;18个品种(系)中,以绵紫9号、南紫018、泉薯830和川薯228各项指标均较高;抗氧化活性与多酚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甘薯各部位黄酮类化合物组成成份各不相同,但以槲皮苷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大花罗布麻根、茎、叶、花4 个部位中游离态和结合态酚类物质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差异,并分析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Folin-Ciocalteu法、NaNO2-Al(NO3)3法分析罗布麻的根、茎、叶、花4 个部位的游离态和结合态总多酚、总黄酮含量,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3 种方法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差异。结果:大花罗布麻总酚含量次序为:叶>根>花>茎,各样品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各部位游离酚、结合酚和总多酚含量分别介于3 560.19~6 273.23、13.45~22.01和3 582.2~6 286.68 mg GAE/100 g干质量,其游离态多酚占总酚含量百分比平均为99.60%;游离态黄酮、结合态黄酮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介于1 080.30~2 488.21、9.69~28.59、1 106.81~2 516.80 mg RE/100 g 干质量,其游离态黄酮占总黄酮含量的百分比平均为98.64%。大花罗布麻叶提取物清除DPPH 自由基、ABTS+·能力和总还原力最强,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50 0)。结论:大花罗布麻各部位中含有较丰富的酚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薄荷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Fe+还原法(FRAP)三种抗氧化模型对薄荷的水、甲醇、70%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五种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同时分析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薄荷不同提取物均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与多酚含量呈极显著相关,与黄酮含量相关性较小.其中,水提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EC50值为(0.53±0.04) mg/mL;甲醇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最高,EC50值为(1.57±0.03) mg/mL;乙酸乙酯提取物的FRAP值最高为(4.73±0.03) mmol/g;水提物中总酚含量最高为(58.81±3.10) mg/g,甲醇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较高为(162.95±1.91) mg/g.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红枣的抗氧化活性,以体积分数为80%的甲醇为溶剂,测定了红枣不同部位(枣肉、枣核和枣皮)甲醇提取液中的总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采用体外法,评价了红枣甲醇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及对DPPH.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红枣枣皮甲醇提取液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枣肉和枣核,其总抗氧化能力、对DPPH.和.OH的清除率也较高,且红枣各甲醇提取液的总酚、总黄酮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食品工业科技》2013,(03):100-103
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Fe+还原法(FRAP)三种抗氧化模型对薄荷的水、甲醇、70%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五种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同时分析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薄荷不同提取物均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与多酚含量呈极显著相关,与黄酮含量相关性较小。其中,水提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EC50值为(0.53±0.04)mg/mL;甲醇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最高,EC50值为(1.57±0.03)mg/mL;乙酸乙酯提取物的FRAP值最高为(4.73±0.03)mmol/g;水提物中总酚含量最高为(58.81±3.10)mg/g,甲醇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较高为(162.95±1.91)mg/g。   相似文献   

6.
7.
通过建立C57BL/6肥胖小鼠模型,评价了黍子对小鼠肝脏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并在分析比较其多酚和黄酮含量的基础上,利用抗氧化化学分析和细胞评价试验,研究了黍子抗氧化活性与其主要功能活性物质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脂饮食削弱了小鼠肝脏的抗氧化性能,日粮中添加黍子后,高脂饮食小鼠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不同黍子品种间多酚和黄酮的含量差异较大。总多酚含量变异系数可达63.61%,变幅为0.78~3.44mg/g。总黄酮含量变异系数可达68.46%,变幅为0.89~10.17 mg/g。不同品种黍子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和细胞抗氧化活性(CAA)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黍子提取物的ORAC和CAA值与黄酮和多酚的总含量相关,均呈正向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11和0.565。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入研究菠萝蜜果皮石油醚、乙酸乙酯、水三个萃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通过DPPH、ABTS、FRAP三种方法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并考察了各个部位中多酚、黄酮含量。结果表明,菠萝蜜果皮乙酸乙酯部多酚和黄酮的含量最高,分别为1.346、1.102mg/g,而水部含量最低,分别为0.593、0.029mg/g。不同部位中抗氧化活性大小顺序为乙酸乙酯部(EA)>石油醚部(PE)>水部(W),其中乙酸乙酯部对DPPH自由基抑制率最高可达到94%,对ABTS+自由基抑制率可达99.1%,总抗氧化能力FRAP值可达952.6μmol/L。   相似文献   

9.
分别用水、乙醇(体积分数分别为25%、50%、75%)和无水乙醇,对苦菜的根、茎、叶、花4 个部位进行冷浸提取。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的提取率,并用DPPH 自由基清除法检测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提取物的总黄酮和总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及其EC50。结果表明:用50% 乙醇提取的苦菜各部位提取率最高,不同部位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均呈明显的剂量关系;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其中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有关;不同部位的抗氧化能力大小为:花>叶>茎>根。  相似文献   

10.
梨中不同形态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溶剂提取法对梨皮和梨肉中的自由酚和结合酚进行提取,并采用DPPH法测量梨皮及梨肉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梨皮中总酚含量为(201.26±6.90)×10-2mg/g鲜梨(以没食子酸计),其中自由酚为135.36±1.57 mg;结合酚为42.46±3.05 mg;梨肉中总酚含量为(23.73±2.28)×10-2mg/g鲜梨肉(以没食子酸计),其中自由多酚含量为12.54±0.98 mg,结合酚11.19±1.30 mg。黄酮含量与多酚含量呈良好正相关。通过比较梨皮梨肉中两种自由酚抗氧化活性,得出梨肉自由酚的抗氧化活性最高,DPPH清除率的EC50为248.59μg/mL,AE值为0.0040;梨肉结合酚的抗氧化活性较低低,DPPH清除率的EC50为1043.24μg/mL,AE值为0.0010。  相似文献   

11.
采用体外模拟消化的方法对小麦不同部位(全麦、麸皮和精面)进行模拟胃肠消化实验,测定在模拟消化过程中抗氧化活性物质(以多酚表示)和黄酮释放量及总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模拟胃消化过程中,与胃消化0 h相比,全麦、麸皮和精面的最大多酚释放量分别为其2.157、1.653和3.092倍,最大黄酮释放量分别为其1.825、1.574和3.179倍,最大ORAC值分别为其2.601、1.658和6.197倍。模拟肠消化过程中,与肠消化0 h和胃消化0 h相比,全麦、麸皮和精面的最大多酚释放量分别为其1.541、1.042、1.578和3.429、1.697、4.975倍,最大黄酮释放量分别为其1.428、1.026、1.688和2.421、1.570、4.913倍,最大ORAC值分别为其1.464、1.039、1.514和3.694、1.690、9.017倍。表明谷物结合多酚(如黄酮)在胃肠消化过程中,由于胃酸水解和胃肠蛋白酶酶解等消化作用由结合态转变成游离态多酚(黄酮),因而谷物结合多酚可以在胃肠道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巴戟天提取物不同极性萃取相的抗氧化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确定巴戟天主要活性部位,促进药食两用植物巴戟天在天然氧化剂和降血糖食物方面的应用。测量了巴戟天提取物不同极性萃取相的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并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磷钼酸还原能力、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作为指标测定其各部位体外抗氧化能力;并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测定各部位抑制α-葡萄糖苷酶能力。结果表明,巴戟天提取物不同极性萃取相均有一定的抗氧化、降血糖活性,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线性相关;氯仿部位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514.97±2.9)和(46.3±1.21) mg/g,其体外抗氧化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也最强,且降血糖活性强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在高浓度抑制率达97.9%。实验结果表明,巴戟天提取物氯仿部位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降血糖活性,为开发巴戟天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和降血糖食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三叶木通不同部位多酚、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俊  罗丹  张佳琦  黄晖  富春亚  李忠海 《食品与机械》2016,32(8):132-135,223
分别用超声波法和回流提取法对三叶木通不同部位进行提取,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不同部位的多酚和黄酮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法优于回流提取法,不同部位中以藤茎超声波提取物多酚、黄酮含量最高和抗氧化能力最强,其多酚含量(TPC)、黄酮含量(TFC)、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铁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值分别为(63.033±0.482)mg/g,(26.395±0.731)mg/g,(380.860±5.462)μmol Trolox/g,(337.181±1.586)μmol Trolox/g,(387.406±1.773)μmol Trolox/g。两种方法测得的多酚和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均呈现以下趋势:藤茎叶片果皮种子果肉。Spearman相关性研究表明,多酚、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强相关。研究结果为三叶木通的深加工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苦荞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苦荞籽粒各部分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 ,抗氧化能力大小顺序为麸皮 >外层粉 >芦丁>壳 >心粉。提取液中的总酚含量在 2 .34~ 4 3.4 5mgGAE/ 10 0mL ,酚酸主要是原儿茶酸和对羟基苯甲酸 ,黄酮浓度在 4 .34~ 74 .35mg芦丁 / 10 0mL ,原花色素浓度在 0 .6~ 10 0 .6mg/ 10 0mL。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是总多酚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以金线莲多糖粗提取物为原料,通过静态吸附-解吸试验,考察8种不同极性大孔树脂对多糖吸附率、解吸率、脱色率和脱蛋白率的影响,筛选出最优大孔树脂;以吸附、解吸效果为指标,考察大孔树脂纯化多糖的工艺参数;以维生素C(vitamin C,VC)为对照品,通过测定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OH)清除能力来评价纯化前后金线莲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优大孔树脂为X-5,金线莲多糖的最佳纯化工艺:上样浓度为4 mg/mL,上样流速为2 BV/h,上样体积为4 BV,洗脱剂浓度为40%乙醇溶液,洗脱流速为2 BV/h,洗脱量为5 BV。在此工艺下,金线莲多糖由深褐色变为浅棕色,含量从27.88%提高到76.07%;纯化后的金线莲多糖对DPPH·和·OH具有更强的清除作用,当浓度为0.6 mg/mL时,对DPPH·和·OH的清除率分别从57.27%和60.12%提高至86.24%和88.63%,清除作用略低于VC,表明纯化后的金线莲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为金线莲多糖的工业化生产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苦丁茶冬青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苦丁茶提取物中的多酚类、黄酮类及生物碱类进行还原力、抗脂质体过氧化活性和过氧化氢清除率的测定,与BHT、TBHQ对比来分析苦丁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苦丁茶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以西藏昌都地区9个不同县出产的芜菁为对象,研究其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含量、抗氧化活性及对过氧化氢诱导RAW264.7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9个不同县出产的芜菁中总黄酮、总皂苷的含量存在差异。其中贡觉县芜菁中总黄酮含量最高,江达县的含量最低;贡觉县芜菁中总皂苷含量最高,边坝县的含量最低。体外DPPH自由基及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贡觉县、丁青县和八宿县芜菁样品的抗氧化活性优于江达县和边坝县。构建过氧化氢诱导RAW264.7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贡觉县、八宿县、类乌齐县的芜菁样品能够促进氧化应激RAW264.7细胞模型中细胞的增殖,并清除自由基,降低细胞内活性氧的水平,缓解氧化应激对细胞所造成的损伤,改善细胞对外界氧化应激刺激的调控能力。综上,不同地区芜菁中总黄酮和皂苷的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具有差异,为西藏地区芜菁的开发及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抗氧化活性较高的薯尖品种、为薯尖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比较了四种不同品种薯尖(福薯7-6、福薯18、宁菜、7001)的叶、茎尖、柄、茎4个部位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并且以DPPH·清除率、总还原力、·OH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抗氧化活性衡量指标,分析了4个品种各个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及其与酚类物质含量的相关性。实验表明:4种薯尖的总多酚含量介于4.42~98.15 mg GAE/g DW,总黄酮含量介于0.97~36.17mg RE/g DW,DPPH·清除率介于5.13~53.1 mg trolox/g,总还原力介于5.65~115.00 mg Vc/g,·OH清除能力介于0.04~0.06(Vc mg/g),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介于27.11%~54.50%;在4个部位间,叶、茎尖的酚类物质含量及相关抗氧化活性总体上显著高于其他部位;4种薯尖中只有福薯7-6和福薯18在叶部位的总黄酮含量无显著差异,且各个品种在茎尖和柄部位的·OH清除能力均无显著差异;总酚、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均呈正相关。总而言之,不同品种、不同部位薯尖的总酚、总黄酮含量,以及其抗氧化活性均存在一定差异。经过筛选认为7001品种薯尖的酚类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最高,可作为优质抗氧化剂的资源。  相似文献   

19.
对云南、福建、黑龙江3个不同地区的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进行多酚提取,并比较其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显示:黑龙江黑木耳多酚粗提物的还原能力、对DPPH·的清除能力(IC50=4.12 mg/L)及对O2-·的清除能力(IC50=15.17 mg/L)最强,云南黑木耳多酚粗提物则在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IC50=302.52 mg/L)和抗脂质过氧化的能力(IC50=23.67 mg/L)最强。总体来说,黑龙江和云南的黑木耳抗氧化活性要高于福建黑木耳,这可能与不同地区黑木耳的多酚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20.
分别以黑豆、黄豆和豆粕为原料,以高盐稀态法制备酿造酱油,采用常规方法及液相色谱-质谱(LCMS/MS)法检测3种酱油的品质指标、功能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分析其抗氧化活性与功能成分的相关性,并基于酱油的功能成分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结果表明,3种酱油的感官和理化指标均达到国标GB18186—2000《酿造酱油》中一级酱油要求。三种酱油的功能成分(总酚、总黄酮、类黑精、总游离多酚、总游离黄酮、总游离氨基酸)分别为4.78~7.14 mgGAE/mL、2.75~4.34 mgRE/mL、1.25%~1.70%、25.54~35.08μg/mL、11.37~20.20μg/mL、42.36~48.61 mg/mL;抗氧化指标(总抗氧化能力、ABTS+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24.27~605.57 U/mL、6.43~8.57 mgVCE/mL、3.53~5.30 mgVCE/mL。除游离氨基酸外,各功能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均为黑豆酱油>豆粕酱油>黄豆酱油,且三种酱油间的抗氧化指标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结果表明,酱油抗氧化活性与总多酚、总黄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