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抑菌圈实验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对山苍子油的抑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进行测定,研究了山苍子油对食品中常见的黑曲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山苍子油对4种受试菌的抑制效果差异较大,对黑曲霉的抑制作用很强(MIC值0.11μL/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弱(MIC值均为0.47μL/mL);山苍子油对温度具有良好的稳定性,121℃,10min加热处理对精油的抑菌效果无明显影响;经山苍子油处理一段时间后的蛋白质利用率有所下降,细菌通透性明显增强,引起内含物渗漏。结果表明,山苍子油的抑菌机制可能在于破坏细菌细胞膜结构,导致细菌细胞变形和菌体蛋白质减少,直至菌体分解为碎片。   相似文献   

2.
为研制具有抑菌活性的聚乙烯膜并探究其对大米储藏保鲜的性能,本文分别以山苍子油和山苍子油微胶囊为抑菌剂掺入聚乙烯基材中,利用挤出成型-吹塑成膜工艺制备了山苍子油基聚乙烯膜,考察膜的力学性能、表观形貌、抑菌活性及其应用于大米保鲜过程中对脂肪酸值和总酸值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2%的山苍子油和2%山苍子油微胶囊聚乙烯膜(2% LCEO-M和2% LCEO-CM)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抗菌活性,其中2% LCEO-M和2% LCEO-CM的抗拉强度分别为(23.72±1.94)和(20.27±1.78) MPa,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36.04%±2.59%)和(136.59%±3.26%),拉伸弹性模量分别为(107.99±2.77)和(120.42±2.89) MPa。2% LCEO-M和2% LCEO-CM的膜材料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菌、灰霉菌和黄曲霉菌的抑制率均大于50%。在模拟高温高湿条件下,2% LCEO-M和2% LCEO-CM处理的大米主要是在储藏前期(0~14 d)能有效避免大米脂肪酸值和总酸值的快速上升,从而起到延缓大米陈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研究湘西永顺产山苍子精油的成分分析及其抑菌活性。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山苍子,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山苍子精油的化学成分,选取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曲霉、青霉4种菌种为代表菌种,通过平板计数、最低抑菌浓度、不同热处理以及不同pH值来探讨山苍子精油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湘西永顺产山苍子精油的主要成分柠檬醛质量分数为74. 07%。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曲霉、青霉4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88、0.94、0.94、0.47μL/mL。山苍子精油能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当热处理温度在40~100℃区间时,温度升高导致山苍子精油的抑菌活性下降;当pH值在3.5~7.5的范围内,pH值越小山苍子精油的抑菌效果越好。湘西永顺产山苍子精油成分分析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参数,通过对其抑菌活性的研究,为研发山苍子精油防腐保鲜剂提供参考,拓展其在我国生鲜食品防腐保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柑桔萜油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了柑桔萜油对食品中常见的几种腐败致病菌的抑菌实验,并研究了pH和高温处理对柑桔萜油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柑桔萜油具有广谱的抗菌范围,尤其对霉菌抑制作用更为显著。柑桔萜油抑菌活性的pH作用范围为5~9,并且热稳定性强。   相似文献   

5.
鸸鹋油被公认为具有抗菌性,但其抗菌机理尚不明确。通过探究鸸鹋油对食物中常见致病菌株(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影响,分析其对供试菌细胞膜和胞内物质的作用。结果表明:鸸鹋油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大肠埃希菌最小抑菌浓度为0.006 2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抑菌浓度为0.012 5%。通过测定鸸鹋油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电位和疏水性,以及对其中ATP酶、β-半乳糖苷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等的影响,进一步发现,鸸鹋油主要通过影响供试菌表面特性来抑制其生长,可以有效减弱细菌表面电荷负荷性,提高细菌表面疏水性,还可通过影响ATP酶活性改变其新陈代谢速率。鸸鹋油基本不影响大肠埃希菌蛋白和DNA合成能力、β-半乳糖苷酶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但其能够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相应大分子合成能力、β-半乳糖苷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6.
刘永衡  陈彬  王学英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24):251-255,320
研究了葡萄籽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并测定了两种葡萄籽油的化学成分。以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两种酿酒葡萄的葡萄籽为原料,通过微生物抑菌圈实验,测定了葡萄籽不同极性有机溶剂提取物、两种葡萄籽油对三种细菌的抑菌活性;同时,采用气相色谱联合质谱法(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测定了葡萄籽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葡萄籽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由强到弱排列如下:正丁醇萃取物(N-butanol part of 95% ethanol total extracts,TEN)>95%乙醇总浸提物(95% ethanol total extracts,TE)>石油醚萃取物(Petroleum ether part of 95% ethanol total extracts,TEP)>乙酸乙酯萃取物(Ethyl acetate part of 95% ethanol total extracts,TEE)>两种葡萄籽油(Oil-1、Oil-2);TEN样品在0.20 g/mL浓度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显示出强抑菌效果,对枯草芽孢杆菌也显示出较强抑菌效果。此外,两种酿酒葡萄的葡萄籽油化学成分种类相似,Oil-1、Oil-2中分别鉴定出11个和10个化合物,主要组成成分为脂肪酸和酯类,但各成分含量差异较大,Oil-1、Oil-2的亚油酸含量分别为55.36%、43.97%,除亚油酸外Oil-1中其余相同成分的含量均低于Oil-2。本实验提示葡萄籽正丁醇萃取物可以应用于食品的保鲜防腐,为葡萄籽的药用食用开发利用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山苍子油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品和香料,在食品和化妆品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提取山苍子油,采用GC-MS分析了其化学成分,建立了提取山苍子油的动力学模型,对强化提取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取山苍子油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0∶1,提取时间4h,得率为3.06%。GC-MS鉴定了26种化合物的结构,山苍子油的主要成分是香叶醛(17.94%),橙花醛(14.58%),柠檬烯(9.25%),芳樟醇(8.44%),桉树脑(7.11%)和α-松油醇(5.74%)。山苍子油中柠檬醛(两种异构体香叶醛和橙花醛)的含量为32.52%。SD法提取山苍子油的动力学模型为Vt=0.87081(1-e-0.00362t),相关系数为0.9966,方差为0.00016,动力学常数为0.00362,该模型拟合度高,准确性好。该动力学模型为强化山苍子油的提取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为阐明浸出油茶籽油精炼前后化学成分和抑菌活性的变化规律,采用甲醇对不同精炼阶段油茶籽油进行萃取,通过打孔法研究了不同精炼阶段的油茶籽油及其甲醇萃取液和甲醇萃取余相的抑菌活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精炼前后油茶籽油甲醇萃取液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以SIMCA 16.1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变量重要性投影分析(VIP)和t检验,寻找显著变化的差异性成分。结果表明,不同精炼阶段的油茶籽油及其甲醇萃取液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且甲醇萃取液的抑菌活性优于相应油茶籽油,而甲醇萃取余相没有抑菌活性,此外,油茶籽油及其甲醇萃取液抑菌活性随着精炼程度的加深呈减弱的趋势。浸出油茶籽油甲醇萃取液中鉴定出47个化学成分,包括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和以3-对香豆酰基奎宁酸为主的酚类成分,其中油酸、亚油酸、儿茶素类化合物、绿原酸、葛根素、α-生育酚和胡萝卜素等20个成分在精炼后明显降低或者消失。油茶籽油精炼前后化学成分变化明显,抑菌活性也显著降低,根据成分分析结果和抑菌活性考察推测油茶籽油中的抑菌活性物质可能是儿茶素衍生物、绿原酸、葛根素、胡萝卜素、α-生育酚和3-对香豆酰基奎宁酸等成分。  相似文献   

9.
研究芒果核多酚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考察芒果核多酚提取液体外抑菌活性。采用单因素及正交实验,以芒果核多酚得率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提取功率和提取时间对微波提取芒果核多酚得率的影响。采用滤纸圆片法考察芒果核多酚抑菌活性。结果显示,芒果核多酚最佳微波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0(g/mL),微波功率340W,微波提取时间60s,在此条件下芒果核多酚得率为9.27%±0.54%。芒果核多酚提取物对受试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强。本文为进一步开发芒果核的利用价值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植物山蓝为原料,采用水溶剂微波辅助提取红色素。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并经过柱层析初步纯化红色素部分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微波功率300 W,料液比1∶40(m/V),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9 min为山蓝红色素微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率为0.323%;提取得到的山蓝红色素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500、400、700、500 mg·L-1。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山胡椒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和稳定性,通过抑菌实验和稳定性实验,研究了山胡椒水提物、75%乙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5种常见食源性污染菌的抑制作用,并探讨了热处理、pH值及紫外照射对山胡椒75%乙醇提取物及乙酸乙酯提取物抑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抑菌效果大小顺序为:乙酸乙酯提取物>75%乙醇提取物>水提物。稳定性实验表明,山胡椒提取物的热稳定性良好;pH值和紫外照射对山胡椒提取物抑菌活性有一定影响,最适pH值为5~7;紫外照射不超过10 min时抑菌活性稳定,超过30 min后抑菌活性减弱,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经山鸡椒油处理后的肉脯在贮藏期间微生物指标和氧化指标的变化,并比较这些条件对山鸡椒抑菌作用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大小,以及比较在一定贮藏条件下经山鸡椒油处理后的肉脯和未经其处理的肉脯微生物指标和氧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温度和光照对山鸡椒油防腐和抗氧化作用影响不明显,包装方式和杀菌方式对山鸡椒油防腐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较明显,在一定贮藏条件下经山鸡椒油处理后的肉脯防腐性和抗氧化性均优于未经山鸡椒油处理的空白组。  相似文献   

13.
14.
山苍子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其叶、花、根及果皮均含有精油.山苍子精油是一种天然的抗菌剂,对多种细菌和真菌都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抗氧化、抗炎、趋避蚊虫等生物活性.但由于山苍子精油存在水溶性差、挥发性强、遇光遇热易分解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需要对山苍子精油进行包埋,增加其水溶性和稳定性,使其适用于更多领域.本文...  相似文献   

15.
超临界CO_2流体技术萃取山苍子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超临界CO2 流体技术萃取山苍子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 ,研究了物料粒度、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2 流量对山苍子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超临界CO2 流体技术萃取山苍子油的工艺切实可行 ,萃取率可达 30 %以上。  相似文献   

16.
山苍子精油抑菌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顾仁勇  刘莹莹 《食品科学》2006,27(11):86-89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从山苍子中提取精油,用滤纸片法测定山苍子精油对常见细菌、霉菌及酵母的抑菌圈大小,同时研究了pH值及加热处理对山苍子精油抑菌效果的影响,并以过氧化值为指标,测定了山苍子精油对猪油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山苍子精油对枯草杆菌和白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处于10~15mm之间,属于中度敏感;对大肠杆菌、黑曲霉、青霉和酵母的抑菌圈达15mm以上,属最敏感;山苍子精油的抑菌效果在pH值5以下强烈,pH值6以上随pH值增大有所减弱;经80、100、121℃加热处理15min对其抑菌效果无明显影响;山苍子精油具有一定的氧化作用,但其抗氧化能力弱于TBHQ。  相似文献   

17.
山苍子油对花生酱的防霉保鲜效果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平板法比较山苍子油与合成食品防腐剂对5种霉菌包括引起花生酱变质的霉菌的抗菌效力。结果表明:在培养基pH5.5时,山苍子油与对多数霉菌的最低抑制浓度为1.77mg/ml,而山梨酸钾为2.21mg/ml,苯甲酸钠为3.10mg/ml。同时,从山苍子油与黄曲霉产毒关系的试验中发现,山苍子油对贡曲霉产生黄曲霉毒素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鲁氏酵母的麦芽汁摇床培养中,添加0.10%的山苍子油能改变及生长曲线,  相似文献   

18.
将山胡椒油添加在牛肉酱中,能够在增加牛肉酱风味的同时减少防腐剂的添加,提高牛肉酱货架期。结果表明:根据不同添加量山胡椒油牛肉酱的感官评定结果和贮藏期间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 value,TBA)值的测定,确定出山胡椒油的最适宜添加量为1 μL/g。在贮藏过程中,山胡椒油牛肉酱的pH值先上升后下降,且始终低于空白组(即未添加山胡椒油组);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及菌落总数呈持续上升趋势,但增长速率均低于空白组;山胡椒油在牛肉酱中能起到防腐保鲜作用。利用一级动力学方程结合Arrhenius方程,以TBA值为品质指标建立货架期预测模型,计算出未经高温高压灭菌的山胡椒油牛肉酱在20、25、38 ℃贮藏条件下的理论货架期分别为38.0、20.9、3.5 d,与实测值较一致;空白组货架期为11.0、6.0、1.0 d,显著低于山胡椒油牛肉酱货架期实测值。  相似文献   

19.
《食品工业科技》2013,(07):219-222
为解决山胡椒在加工中的褐变问题,通过热烫与护色剂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产品的总色差ΔE为指标,对山胡椒护色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90℃漂烫温度下,漂烫60s后,其最佳护色剂组合为0.3%氯化钙、0.08%抗坏血酸、0.03%乙酸铜、0.3%植酸,在该条件下进行验证,山胡椒样品ΔE为6.02,取得了良好的护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