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晓杰  李婧  柴媛  韩媛媛  高嘉悦 《食品科学》2016,37(22):307-312
以“埃利奥特”蓝莓果实为实验材料,研究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处理对蓝莓果实灰霉病、活性氧代谢酶、防御相关酶活性和总酚、总花色苷含量的影响。50 μmol/L MeJA处理蓝莓果实后刺孔接种Botrytis cinerea孢子悬浮液,于(1±1) ℃贮藏16 d。结果表明,MeJA处理有效抑制果实发病率和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促进贮藏初期果实H2O2的迅速积累,提高果实防御相关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促进酚类、木质素等植保素类物质的合成。表明MeJA处理可提高蓝莓果实抗病性,从而有效抑制了果实灰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onolide,EBR)处理对‘巨峰’葡萄果实采后灰霉病的抑制效果及作用机制,将葡萄果实经5 μmol/L EBR溶液处理12 h后刺伤接种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病原菌,然后置于25 ℃下贮藏60 h。结果显示:EBR处理有效抑制了葡萄采后灰霉病的发生和病斑直径的扩展,与单一接种病原菌和EBR处理相比,先用EBR处理后接种B. cinerea葡萄果实展现出更强、更快的抗病反应,表现为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等抗病相关酶活力及总酚含量显著提高(P<0.05),H2O2积累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力提高,同时VvCHI、VvGNS和VvPAL-like抗病基因表达显著增加(P<0.05);体外实验发现,EBR处理可显著抑制B. cinerea孢子的萌发,但对芽管伸长长度没有显著影响。结论:EBR处理主要是通过敏化反应机制诱导提高葡萄果实的抗病性,从而减轻灰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葡萄灰霉病是一种寄生性真菌病害,可引起葡萄的大减产.尤其在高密度、高湿度的葡萄园内,危害尤重.该病主要危害花穗和果实,也危害枝叶,同时也大大降低葡萄品质和葡萄酒质.但该病对特殊葡萄酒如Auslese的生产很有益处,不但能提高果汁糖度,还能使酒味别具一格,所以在一些欧洲国家如法国美称其为"贵腐病".不过,从世界大多数葡萄种植区来看,该病主要起危害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后100mg·L-1的苯丙噻重氮(ASM)溶液浸泡苹果果实10min,24h后损伤接种P.expansum,测定常温贮藏期间果实病斑直径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的变化。结果表明,ASM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病斑直径,并提高了果实过氧化氢(H2O2)含量,抑制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了果实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及抗坏血酸(As 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由此表明,ASM处理通过抑制CAT活性促进果实前期H2O2的积累,从而启动果实体内其他防卫反应提高抗病性,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中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的提高有利于消除过量的H2O2对果实的伤害。   相似文献   

5.
以鸭梨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了β-氨基丁酸(β-aminobutyric acid,BABA)对采后常温贮藏条件(20±1℃)下鸭梨果实青霉病的抑制效果及相关酶活性。鸭梨果实经过20 mmol/L的BABA处理后接种Penicillium expansum孢子,然后在(20±1)℃的条件下贮藏6 d,结果发现BABA处理显著抑制了青霉病的发生和病斑直径的扩展,提高了鸭梨果实中几丁质酶(chitinase,CHI)和β-1,3-葡聚糖酶(β-1,3-glucanase,GLU)的活性,诱导了鸭梨果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等抗病相关酶活性的提高,降低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和果胶甲酯酶(pectinmethylesterase,PME)的活性,减少了鸭梨果实中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的含量。结果表明,BABA通过诱导提高抗病性、减少水果组织中的活性氧和延缓果实软化,减轻鸭梨果实采后青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采用10 mmol/L β-氨基丁酸(β-aminobutyric acid,BABA)和病原菌Rhizopus stolonifer处理采后‘白凤’水蜜桃,以此研究BABA处理诱导水蜜桃防卫反应的模式,并从还原势变化角度分析相关诱导抗性机理。结果显示:经10 mmol/L BABA处理的桃果实在20 ℃下贮藏2 d后,伴随着果实的发病,其还原性内源信号分子NO含量以及PpNPR1-like、PpCHI和PpGNS基因表达丰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BABA+病原菌处理组PpNPR1-like、PpCHI和PpGNS表达丰度在贮藏前3 d整体上显著高于BABA处理和病原菌接种果实(P<0.05),在整个贮藏期间3 种基因的表达丰度均处于较高水平。此外,与对照组相比,BABA处理和BABA+病原菌接种均可显著诱导NO的积累,并同时提升桃果实中磷酸戊糖途径关键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活力,促使果实中还原型辅酶II(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大量生成,并降低NADP+和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因而有效提高果实组织还原势。通过这些结果可推测,10 mmol/L BABA可通过诱导Priming反应的方式赋予桃果实在受病原菌侵染时更强的抗病性,从而抑制采后软腐病的发生;同时,BABA处理可通过诱导还原性信号分子积累并提高磷酸戊糖途径关键酶活力,进而提升桃果实还原势、活化相关转录因子,以此诱导PRs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以"白凤"水蜜桃果实为试材,研究了β-氨基丁酸(β-aminobutyric acid,BABA)处理对桃果实由Botrgtis.cinerea导致的灰霉病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诱导抗病模式。结果显示,单一20 mmol/L BABA处理不能直接诱导未接种病原菌桃果实的防卫反应,但经BABA处理的桃果实在接种B.cinerea后,其展现出较单一B.cinerea接种而未进行BABA处理果实更为强烈的H2O2迸发、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上升以及Pp NPR1-like和Pp PRs基因表达,说明经BABA处理桃果实只在病原激发子侵染时才可表达出较强的系统抗性,由此可推断BABA诱导桃果实防卫反应的机制可归因于Priming(敏化)反应而不是直接诱导作用。此外,经BABA处理的桃果实在贮藏结束后未出现明显的品质劣变和抗氧化活性下降现象,说明Priming反应可有效平衡采后桃果实防卫反应和底物消耗。  相似文献   

8.
水杨酸处理对采后番茄果实后熟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对番茄后熟衰老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0.5mmol/L的水杨酸处理可有效降低果实的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并可增加番茄果实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相对电导率和腐烂率,保持果实原有颜色和硬度,从而延迟衰老进程;而1mmol/L的水杨酸处理尽管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果实抗病相关酶活性,却刺激了呼吸代谢,加速果实转红和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9.
冰温贮藏对采后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冰温贮藏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对超冰温(-3,-2℃)、冰温(-1℃)及普通低温(4℃)4种不同贮藏温度下意大利葡萄的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超冰温贮藏的意大利葡萄叶绿素、可滴定酸以及VC含量都相对较高,能较好地维持葡萄中营养成分不受损失,有利于葡萄在贮藏过程中保持较好的色泽及口感。  相似文献   

10.
诱导抗病性是水果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对非呼吸跃变型的砂糖桔(Citrus Reticulata Blancdo Cv.Shiyueju)果实进行BABA渗透处理后接种绿霉病菌孢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BABA处理果实的发病率和病斑面积均比对照果实的低,其中0.5g/L BABA处理效果最好,BABA处理提高了沙糖桔果实CHT、GUN、PAL、PPO、POD活性,提高了果皮H2O2含量。  相似文献   

11.
12.
13.
绿原酸是苹果中含量最高的酚类物质,为探究外源绿原酸对苹果灰霉病的影响,本研究首先通过体外抑菌实验证实绿原酸可抑制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生长,并确定了最佳抑菌质量浓度(300?μ?g/mL).以此质量浓度的绿原酸浸泡富士苹果30?min,24?h后损伤接种灰葡萄孢,以清水浸泡30?min的富士苹果作...  相似文献   

14.
贺军花  马利菁  周会玲 《食品科学》2018,39(15):190-196
为探究苹果特有酚类物质根皮苷对灰霉病的影响,以培养基体外接种灰霉菌确定抑菌效果,预实验筛选得 到活体实验的最佳质量浓度。以此质量浓度根皮苷溶液浸泡处理‘粉红女士’苹果20 min,诱导12 h,损伤接种灰 霉孢,定期统计发病情况并取样测定抗性相关指标,以清水浸泡为对照。结果表明:根皮苷可直接抑制灰霉菌的体 外生长,1.0 g/L的根皮苷处理可显著降低采后果实的发病率和抑制病斑直径的扩展(P<0.05),并诱导果肉苯丙 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力的升高,促进总酚、类黄酮和木质素的积累,同时降低了H2O2的含量, 果实抗性提高。结果可为根皮苷对采后病害抗性的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1-MCP诱导苹果采后灰霉病抗性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1-MCP对苹果采后灰霉病的影响及其抗性诱导机理,该文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采后用1μL/L 1-甲基环丙烯(1-MCP)熏蒸处理,以不经1-MCP处理的作为对照,常温(20±1)℃下放置24 h后,分别接种灰葡萄孢菌。结果显示:采后1-MCP处理较对照可显著降低苹果灰霉病的发病率,抑制病斑的扩张(p0.05)。经过5 d贮藏,1-MCP处理的苹果发病率仅为58.24%,显著低于对照(90.73%);贮藏结束时,处理组发病率不足70%,病斑直径为37.19 mm,而对照组几乎全部发病且病斑扩展至50.80 mm,1-MCP明显抑制了苹果灰霉病的发展。1-MCP处理能够诱导果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β-1,3-葡聚糖酶(GLU)、几丁质酶(CHI)活性的提高,增加总酚、类黄酮和木质素的合成与积累,进而增强果实的抗病性。研究结果为1-MCP应用于苹果采后病害的防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构建基于气味信息的草莓灰霉病无损检测的方法,对草莓果实灰霉病过程进行动态分析。以健康草莓果实作为对照,每隔24 h采用便携式电子鼻获取样品气味信息,并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样本挥发性组分进行定量检测,最后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构建基于电子鼻技术的草莓果实菌落总数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草莓果实接种灰霉病后120 h内,酯类、醛类和醇类含量变化明显,以乙醇为代表的醇类含量(以湿质量计算)从初始0.85 μg/g快速上升至3.95 μg/g;主成分分析表明基于电子鼻气味传感阵列对应的稳定值与微生物含量密切相关,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回归的草莓果实微生物含量预测的相对最佳模型对应的决定系数(Rp2)为0.815,相对分析误差为2.270,基于电子鼻传感器稳定信号的无损预测可实现早期病害果实92.9%的准确区分。研究结果可以为实现草莓采后病害无损监控与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粟谷发芽期间主要营养物质和γ- 氨基丁酸(GABA)含量变化,探讨粟谷中GABA 富集情况。采用低氧通气的方法对发芽粟谷中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谷氨酸、GABA 含量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活性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氧通气条件下,发芽粟谷芽长增长,但低于对照;游离氨基酸含量急剧增长并 高于对照;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高后下降但低于对照;谷氨酸含量在处理24h 内升高,随后下降;GAD 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并显著高于对照;GABA 含量随处理时间显著增加,处理48h 时,GABA 含量达到24.32mg/100g,是未处理的4.78 倍,比同期对照提高87.51%。由此表明,低氧通气显著提高了发芽粟谷中GABA 含量,且与游离氨基酸含量和GAD 活性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