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实际工程案例论述结构嵌固端的合理选取,阐述了大多数高层建筑宜以地下室顶板作为结构嵌固端以及在设计中宜采用的措施,探讨了地下室相对刚度的选取范围以及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的相关条件,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研究,对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的条件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一、前言高层建筑因建筑使用功能和结构要求一般设有地下室.具体层数根据甲方及实际情况确定。地下室顶板通常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即嵌固层,当不满足相关要求时.应将嵌固层往下移。1.5版YJK软件通过参数"嵌固端所在层号(层顶嵌固)"指定嵌固层的位置,如果地下室顶板为嵌固层.即嵌固层为地上一层.该参数可取地下室层数:如果基础顶面为嵌固层时.其取为0。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3.
随着地下室和地基基础形式的多样化,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选取显得复杂而重要。只有综合分析各种结构不同的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正确选取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采取正确的计算方法和构造措施。针对不同的情况,讨论了结构设有地下室时,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选取和处理方法;同时也对基础埋置深度不同时,无地下室结构及山地建筑的上部结构嵌固部位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不同情况的计算方法和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高层建筑结构嵌固部位的基本概念,并以2010版新规范《抗规》及《高规》的要求及基本思想为出发点,介绍了在运用结构计算软件进行电算分析时,如何确定高层建筑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一些处理办法,尤其在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问题上进行深入探讨,最后对与之相关的主要技术措施及实际工程应用作出一些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忠 《低温建筑技术》2012,34(7):104-105
阐述了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嵌固部位的选取问题:首先应判断地下室顶板是否为嵌固部位;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部位时应满足一定的条件,此时,常用的框架结构和剪力墙架构应采取必要的加强措施;地下室顶板开设大洞口时,应下移嵌固部位位置;仅设单层地下室时,建议选择基础底板为嵌固部位;没有设置地下室时,对结构底部嵌固层,应满足侧向刚度比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相同条件下的高层建筑,地下室层数多的比层数少的震害轻,而高层建筑嵌固在地下室顶板最经济合理。因此,造成地下室顶板刚度等不满足嵌固规定,就无法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也由此提高了工程的造价。  相似文献   

7.
高层建筑上部结构嵌固端的选取是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武汉某超高层住宅地下室顶板开洞进行分析,探讨如何考虑地下室顶板楼面开洞对嵌固端的影响。通过分析地下室顶板开洞后的楼板应力、楼盖的刚性,比较多塔模型与单塔模型的总体指标。对比分析地下室顶板开洞与取消开洞两种情况的结构振动特性和结构变形,确定地下室上部两栋超高层建筑的嵌固端,并针对地下室顶板开洞采取加强措施,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山东省青岛市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上部结构嵌固部位设置的选择进行了研究。对上部结构嵌固部位分别设置在管道夹层的顶板、管道夹层楼板、基础底板三种情况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三种选择对工程结构影响的利与弊。研究结果显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首选应设置在主楼±0.000夹层顶板,这种做法不仅满足规范要求,而且从结构受力角度也是最合理的;其次,可考虑把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设置在基础底板,这种做法同样也是满足规范的要求,但是从结构受力角度来说较不合理,会导致结构造价的增加;最后一种选择是将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设置在夹层楼板,这种做法从结构设计受力角度也是较为合理的选择,但是无梁楼盖的结构形式不满足规范条文的要求,不提倡这种做法。因此,在实际工程中,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确定过程往往较为复杂,结构设计人员需要采用包络设计方法,对不同部位的结构模型进行比较计算,取不利值设计,以确保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带全埋地下室、带三面填土地下室、仅包含地下室顶板以上楼层三种结构模型进行多遇地震、罕遇地震作用下的计算与分析,探讨了非全埋地下室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的必要性、可能性。最后得出结论:对非全埋地下室采取结构布置方面和承载力设计方面的措施,并进行不同地震水准下的结构计算分析和比较,是可以将其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  相似文献   

10.
汤凯峰 《山西建筑》2007,33(23):68-69
探讨了地下室顶板作为高层建筑上部结构的嵌固端的条件及技术措施,并对实际工程中出现嵌固端较难判断的情况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地下室顶板是否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在PKPM结构的程序操作注意要点进行了介绍,以保证结构构件内力分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设计要求,相关规范虽有规定,但实际工程中,各种情况复杂多变,如何正确理解并执行规范条文还有很多疑难点。本文就条文应用过程中,嵌固部位的计算与选择难点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2.
张洁 《建筑施工》2011,33(7):560-562
某高层建筑在地下室顶板上开设较大的洞口,这使得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条件无法满足。而当地下室顶板在洞口周围采取适当的构件布置措施后,通过建立模型对楼板开洞前后计算对比、分析,证明此种办法可满足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的要求,同时也可以保证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通常高层建筑均设计有地下室结构,而在选择结构的嵌固部位时要保证其合理性与正确性,因为嵌固位置的选择对结构计算模型的建立、受力状态的符合程度等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就针对选择地下室作为结构嵌固端常用方法进行简单介绍,并说明利用SATWE软件进行结构设计的方法,对嵌固端选择地下室顶板位置时需满足的条件进行分析,以及地下室顶板无法作为嵌固部位时的观点,最后提出确定上部结构嵌固端的楼层侧向刚度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陈春梅 《工业建筑》2014,(4):167-170,166
对于带有地下室的高层、超高层和复杂多层建筑结构,在设计计算中如何考虑地下室结构嵌固状态的影响、如何合理简化形成符合工程实际的计算模型,并进行高效率、高精度的计算是广大设计人员特别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随意选择的建筑结构的地下室侧向刚度与上部结构楼层侧向刚度比对地下室嵌固作用进行分析,用以验证高规中关于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条文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嵌固部位的确定对于多高层建筑结构计算至关重要,我国现行规范通过楼层等效剪切刚度比判断地下室顶板是否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主要适用于地下室周边约束的情况。本文以某高层建筑为背景,针对两面开敞的非周边约束的地下室,采用多个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结构进行了多遇地震、设防烈度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谱法与时程法计算分析,考察了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基底剪力、层间位移角与耗能机制等抗震性能。根据地下室顶板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和构件塑性发展程度进行判断,对于两面开敞的非周边约束地下室,地下室顶板可以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某大底盘多塔武住宅结构设计,针对这类大底盘多塔武结构特点展开分析,探讨结构设计方法。通过地下室剪力墙的合理布置,满足结构将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塔楼的嵌固端,从而避免结构成为大底盘多塔式复杂结构。本文探讨了地下室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的判定条件及构造措施,可供类似的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建筑设计中普遍存在、为满足某些特殊功能要求而在地下室顶板开设较大洞口,从而对地下室顶板嵌固能力造成一定影响的情况,通过工程实例,分析楼板变形、应力,比较多塔与单塔模型的总体指标,确定地下室顶板为上部塔楼的嵌固端。并对地下室顶板开洞的实际情况,采取加强构造措施,为类似工程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地下室顶板能否满足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在结构计算时如何考虑地下室和上部结构一起共同作用进行抗震计算;结构计算高度的取值。  相似文献   

19.
当前的结构设计通常选择在地下室顶板设置洞口以满足建筑功能多样性的需要,通过对上海某高层商业地下室顶板开洞进行分析,探讨地下室顶板开洞对嵌固端的影响。通过分析地下室顶板开洞后的楼板应力、楼盖刚性对比分析地下室顶板开洞与取消开洞两种情况的结构应力和结构变形,确定地下室上部各栋高层建筑的嵌固端,并针对地下室顶板开洞采取加强措施,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层建筑结构嵌固端的选取是结构计算中重要的简化假定.本文以高层建筑地下室设置的各种不同情况论述结构嵌固端的合理选取,并从地下室承受地震作用效应和规范(规程)的有关条文叙述,阐明大多数高层建筑宜以地下室顶板作为结构嵌固端以及结构设计中为此而必须采用的结构措施,希望与设计同行取得正确和统一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