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9 毫秒
1.
目的了解新入职护士对护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术培训的需求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2013年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新入职护士172名,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包括护理理论知识8个项目42个条目,护理操作技术2个项目36个条目;于每批新护士岗前培训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新入职护士对培训的需求。结果调查的10个项目中,最高得分平均(2.793±0.256)分,最低得分平均(2.180±0.442)分。需求程度从高到低分别是急救知识、专科护理技术、法律知识、专业知识、新知识新技术、自我提升知识、管理知识、教育知识、基础护理技术和科研知识。结论新入职护士注重急救知识、专科知识、法律知识,新知识新技术和自我提升知识,暂不重视管理、教育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护士希望提供专科护理技术培训的机会,但对基础护理技术培训需求不高。  相似文献   

2.
李静 《天津护理》2021,29(1):109
目的:了解新入职护士岗前规范化培训需求,为制定科学可行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岗前培训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新入职护士岗前规范化培训需求问卷,调查分析87名新入职护士对岗前规范化培训的需求。结果:87名新入职护士总的希望接受岗前规范化培训需求程度平均得分是(4.57±0.28)分;新入职护士的不同年龄、性别、学历、实习单位、实习单位等级、入职时间岗前规范化培训需求存在差异(P<0.05或P<0.01);新入职护士总的培训时长需求最高4~5周,得分(4.77±0.34)分;基本理论知识需求最高是沟通技巧,得分(4.73±0.39)分;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需求最高是心肺复苏,得分(4.79±0.35)分,培训方式需求最高是线上学习,得分(4.78±0.37)分;考核方式理论考核需求最高是线上答题,得分(4.75±0.33)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需求最高是情景模拟,得分(4.74±0.32)分。结论:新入职护士希望接受岗前规范化培训需求程度较高,希望接受岗前规范化培训总时长、培训内容、培训及考核方式上偏重于短期、信息化、多元化的培训需求,护理管理者应针对不同新入职护士的需求进行针对性培训,完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内容,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新入职护士对《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的培训需求情况,为制定新入职护士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新下发的《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内容,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括以下3个方面:基本理论知识培训8项内容,常见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培训27项内容,培训方法6项内容.采用Likert 5分法计分,对某三甲医院2016年114名新入职护士进行培训需求调查.结果 基本理论知识培训8项内容的评分均在4.0分以上,需求程度均为高水平;常见临床护理技术培训27项内容中,有23项需求程度为高水平,4项为中等水平;对6项培训方法需求程度均为高水平.结论 新入职护士对《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的需求程度高,护理管理者要及早制订培训方案,充分考虑新入职护士的需求,进行有侧重的培训,不同的培训内容要采取相适应的培训方法,以达到最优化的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出台后硕士研究生新入职护士培训的实施现状,为进一步完善新入职护士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12个省市16所三甲医院155名硕士研究生新入职护士开展自评式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本组硕士研究生新入职护士培训整体认知得分为(3.42±0.58)分,硕士研究生新入职护士专科相关知识、专科专业知识、专科专业技术、专科健康指导的培训覆盖率分别为92.90%、88.39%、95.81%、96.77%。岗位胜任力提升程度自评得分:关于临床常用药物的用法、禁忌、不良反应等相关知识得分最高为(3.90±0.70)分,常见护理操作的实践(包括无菌技术、CPR、心电监测技术、人工气道护理等)得分最低为(3.55±0.84)分。培训满意度得分:带教老师的带教经验和培训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得分最高为(4.48±0.61)分,自身专业能力提升程度的得分最低为(3.72±0.74)分。结论:《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及各医院实践方案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培训工作中需不断检测并反馈培训效果,促进新入职护士培训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新入职护士的叙事护理知识—态度—行为现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20年8月大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347名新入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护理人员叙事护理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有169名(48.7%)护士没有听说过叙事护理或叙事医学,仅有6名(1.7%)护士系统学习过;347名新入职护士知识—态度—行为总分为53~96(69.09±8.39)分,行为维度得分最低,条目均分为(2.49±0.74)分,得分最低的3个条目都属于行为维度。结论新入职护士的叙事护理知识—态度—行为有待提高,尤其是叙事护理实践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了解新入职护士急救技能培训相关内容和方式的需求。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新入职的97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急救技能培训需求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了解新入职护士对急救技能培训的需求。结果新入职护士对急救技能培训具有高度认同性,对综合急救理论知识、单项护理急救操作技能和综合急救能力等的培训均具有迫切的需求。进一步分析发现,新入职护士在操作技能方面水平较差,能熟练掌握有关急救技能的护士所占比例较低。结论新入职护士大部分缺乏全面、系统的急救技能,其对急救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需求程度较高,因此应当根据新护士所掌握的有关急救技能的程度来制定适宜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和方式,提供多方位、多渠道的培训方式,在培训时,无论是培训内容的展现方式还是深度和广度都应该简化和实用化,以切实提高培训的效果和临床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现状,为开展护士规范化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问卷,对北京市8所市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583名新入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新入职护士的核心能力总分(77.85±11.33)分,其中法律、伦理实践维度得分最高,为(3.63±0.44)分,评判性思维、科研维度得分最低,为(2.75±0.56)分;不同性别、不同学历的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入职护士的核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规范化培训除了各方面继续加强外,应更加注重培养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新入职儿科护士对职业礼仪知识及规范化培训的需求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2015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新入职护士72名,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包括仪容仪表为、行为举止、语言规范、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这几个项目、26条目,于每批新护士发放调查问卷。采用SPSS22.0软件包对原始资料数据价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了解新入职护士职业礼仪规范程度,新入职护士对培训的需求。结果:仪容仪表方面对妆容的需求最大,平均分为2.57。行为举止方面对举止稳重需求最大,平均分为2.15分。语言规范方面对健康知识指导需求最大,平均分为2.15分。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方面对沟通技巧需求最大,平均分为2.0分。结论:新入职护士对职业礼仪培训规范化有一定的需求,护士较好的护理礼仪可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有利于深化整体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入职护士母乳喂养知识与态度情况及对母乳喂养的临床教学需求,为后期构建母乳喂养临床教学方案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8月至10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市3所妇产科医院新入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母乳喂养知识与态度问卷及培训需求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101名新入职护士对母乳喂养知识和态度总分分别为(13.81±2.60)分和(58.49±10.07)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结果显示,产科实习周数、接受母乳喂养培训学时是知识得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指导经验、产科实习周数、接受母乳喂养培训学时是态度得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需求调查显示新入职护士对母乳喂养培训需求得分最高的维度为沟通技巧(89.80%)、教学形式需求最高的维度为一对一带教(43.56%)。自我胜任度调查显示,完全能占2.97%。结论:新入职护士母乳喂养知识和态度处于中低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大学教育管理者应适当调整母乳喂养教学课程及产科实习时间,临床教学中进一步优化母乳喂养临床教学形式和方案,从而全面提高新入职护士母乳喂养知识与态度及母乳喂养临床指导胜任度。  相似文献   

10.
耳鼻喉专科护理训练特点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专科护理纵深发展的需求 ,有效提高专科护士培养速度 ,采用与新业务、新技术特点相结合的培训方法 ,通过针对性培训措施 :即针对器官的关联性 ,抓理论知识的培训 ;针对并发症的危险性 ,抓急救护理技术培训 ;针对操作的特殊性 ,抓专科诊治技术培训 ;针对语言交流的特需性 ,抓沟通技能培训 ;针对功能重建的迫切性 ,抓康复护理的培训 ;针对开展新项目 ,抓专病护理培训。取得了专科新业务、新技术理论与护理操作技能考核优良成绩。达到了有效地提高专科护理水平的目的 ,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疗养院手术室护士实施急救能力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成立急救能力培训考核小组,采用急救基础理论知识培训。多媒体专题讲座,急救操作技能及流程培训。结果培训后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操作技能、急救综合能力考试得分均有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疗养院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的培训,可以增强手术室护士急救意识和急救操作技能,确保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对继续教育需求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14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接受继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知识和能力、扩大视野及开拓思路。对继续教育培训内容需求最高的为专科知识技能、护理新知识新进展和危重症监护技术。护士最需要的继续教育途径是医院内培训、示教模拟训练和远程教育。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合理安排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途径及时间,重视继续教育考核,提供继续教育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厦门市ICU护士专业培训需求,为设置符合厦门市实际情况的ICU护士专业培训及继续教育课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和ICU护士专业培训需求调查表,对厦门市量所三甲医院综合ICU150名护士的专业培训需求进行分析。结果150名护士专科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中“亚低温治疗仪的使用及注意事项”为第一位,占60.0%,总体来说护士对专科理论知识及临床护理经验欠缺,应急能力不够,对急救仪器的使用不熟练。ICU护士整体专业培训需求评分(2.21±0.63)分,处于需要水平;在专业培训需求的4个维度中,ICU护士对专科技术的需求最高,而对ICU设置与管理的需求最低。ICU护士专业培训需求最大的前8个条目均来自专科技术和对危重患者护理的需求2个维度,处于“非常需要”和“需要”水平。结论针对ICU护士专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提高ICU护士专科知识和技能,重视系统化,规范化培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医院护士专业化教育培训体系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新形势下医院护士专业化教育培训体系。方法:以开展高级护理专业技能培训为引领,以夯实基本素质培训为起点,以强化基本技能培训为基础,以拓展专科护理技能培训为支撑,构建医院护士专业化教育培训体系。结果:护士专业化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显著提高了全院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技能与知识理论水平、提升了全院基础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全院护理科研水平。结论:新形势下医院护士专业化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初级职称护士对规范化培训需求情况,探讨初级职称护士规范化培训内容,为制定初级职称护士规范化培训大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初级职称护士规范化培训需求问卷,对北京市1183名初级职称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初级职称护士对培训内容的需求得分中,人文素质排在前三位的是护士自身情绪管理及心理减压、人际关系与交流沟通和护理心理学,分别为(4.66±0.55),(4.58±0.57),(4.39±0.64)分;理论知识排在前三位的是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基本护理理论知识和整体护理理论知识,分别为(4.60±0.57),(4.55±0.61),(4.50±0.63)分;临床实践排在前三位的是危急重症护理、病情观察能力和应急处理流程,分别为(4.62±0.57),(4.60±0.59),(4.58±0.61)分。教学能力方面以健康教育为主,为(4.37±0.64)分。培训方式排在前三位的是医护合作、集中培训和护理查房,分别为(4.28±0.64),(4.24±0.71),(4.23±0.67)分;授课方式排在前三位的是示范操作、案例讨论和经验交流,分别为(4.48±0.61),(4.35±0.65),(4.28±0.66)分。35.0%的护士认为初级职称护士培训3个月后可独立上岗,30.6%的护士认为培训半年可独立上岗。结论护理管理者应结合初级职称护士需求,完善规范化培训方案,为初级职称护士职业发展提供更高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粤北地区二级甲等医院临床外科护士疼痛认知状况,探讨有效管理对策。 方法 随机抽取粤北地区10所二级甲等医院的300名临床外科护士进行疼痛认知状况调查,分析护士的疼痛认知情况、疼痛培训需求情况以及对麻醉性镇痛药物成瘾可能性认知情况。 结果 粤北地区二级甲等医院临床外科护士疼痛认知平均得分(58.43 ± 5.66)分,及格率20.61%;护士疼痛培训需求率较高,其中疼痛评估技巧培训需求率最高,其次为疼痛药物治疗知识和疼痛心理干预技巧;护士对不同用药时间麻醉性镇痛药物成瘾可能性正确回答率较高,对不同类型麻醉性镇痛药物成瘾可能性正确回答率较低。 结论 粤北地区二级甲等医院临床外科护士疼痛认知状况有待提高,建议加强疼痛知识系统教育培训、规范护理操作标准、加强医护合作,以进一步提高疼痛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新护士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为制定科学化、规范化新护士培训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120名临床新进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新进护士对培训内容需求情况并比较不同学历新进护士对培训内容需求的差异。结果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8份,有效回收率为98.3%。对综合素质培训内容认可程度较高的前4项条目依次为:信息与知识获得(89.8%)、护理与法律(77.1%)、人际沟通(74.6%)、护士礼仪与护士职业道德(58.5%);对专业素质培训内容认可程度均较高的前7项条目依次为:专科疾病知识(88.1%)、专业英语(85.6%)、仪器使用与保养(82.2%)、处理医疗矛盾(78.8%)、护理文书书写(76.3%)、专科护理操作(76.3%)、护理工作程序与护理管理(74.6%);不同文化程度临床新护士对综合素质培训需求中,临床适应能力、信息与知识获得2个条目的需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4.484,-2.724;P〈0.01);不同文化程度临床新护士对专业素质培训及其中的专业素质、护理文书书写、临床带教技能、讲课技巧、护理科研、护理管理6个条目的需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2.236,-2.166,-2.406,-2.295,-3.676,-2.871;P〈0.05)。结论在对新护士进行培训时,应根据临床新护士的知识需求特点,合理设置培训课程,促进临床新护士护理技能全方位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建立和实践效果。方法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对179名从事肿瘤护理的护士进行培训。结果 179名学员理论考核均达标,平均成绩(77.1±5.8)分;操作考核均达标,平均成绩(78.0±8.9)分。结论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建立,提高了肿瘤专科护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促进本地区肿瘤专科护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技能培训法对提高急诊年轻护士应急能力的作用效果。方法对31名急诊年轻护士使用微技能培训法进行专科培训,比较其培训前后应急能力考核成绩、急诊专科疾病知识得分、急诊抢救技能得分及急救护理过程的执行时间。结果培训前护士应急能力考核评分如监护理论、抢救技术、个案护理得分分别为(85.93±4.30),(86.17±3.68),(83.14±4.70)分;培训后相应得分分别为(90.74±4.72),(92.55±4.21),(90.25±4.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2.484,-2.665,-2.956;P<0.05)。培训后护士急诊专科疾病知识得分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848~-2.472;P <0.05)。培训后护士急诊抢救技能总分为(88.05±4.66)分,培训前为(74.50±4.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24,P<0.05)。培训后护士在急救护理过程执行时间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470~2.662;P<0.05)。结论微技能培训法运用积少成多的策略,实行每日限时教学、反复强化记忆的方法,有效提高了护士急诊理论知识及专科性操作技能,提高了年轻护士的应急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