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2年内复发进展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7例NB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2年内复发进展与否分为复发进展组(n=33)和非复发进展组(n=64),分析影响儿童NB 2年内复发进展的危险因素,比较不同因素的PFS率。结果 N-Myc基因扩增状态、国际神经母细胞瘤分期系统(internationalneuroblastomastaging system,INSS)NB分期是儿童NB 2年内复发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N-Myc基因扩增患儿的复发进展风险为非基因扩增患儿的2.676倍(P<0.05),INSS分期Ⅳ期患儿的复发进展风险为INSS分期Ⅰ、Ⅱ、Ⅲ、Ⅳs期患儿的4.308倍(P<0.05)。生存分析显示,N-Myc基因扩增患儿中位PFS为18个月,N-Myc基因扩增和未扩增患儿18个月PFS率分别为(46.7±12.9)%、(76.4±5.2)%。INSSⅣ期患儿中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旨在将影像学危险因子分期法运用于儿童腹部神经母细胞瘤(NB),探讨其对NB手术指导及风险评估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7年12月本院未经诱导化疗并行手术的62例NB患儿临床资料,通过影像学危险因子分期法对L1期19例,L2期共43例患儿进行评估,探讨影像学危险因子分期法在指导NB手术方案选择、手术风险评估中的作用。结果:62例患儿,根据国际神经母细胞瘤分期系统(INSS),L2期占各INSS分期的比例为Ⅰ期46.67%(7/15),Ⅱ期72.41%(21/29),Ⅲ期83.33%(15/18)。L1期NB在术中大多做到了完整切除(P < 0.05),而L2期NB术中肿瘤的完整切除率较L1明显降低(P < 0.05)。L1期及L2期NB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09.05 ± 16.26 min及180.12 ± 58.62 min,L1期NB平均手术时间较L2期NB明显缩短(P < 0.05)。术中L2期NB行输血的例数明显升高(P < 0.05)。术中L2期NB发生血管损伤及周围脏器损伤的概率较L1期明显升高(P < 0.05)。L1期NB发生术中并发症的平均频次为0.26 ± 0.562次/例(5/19),L2 期为(1.02 ± 0.89)次/例(44/43),L2期发生术中并发症平均频次较L1期高(P < 0.05)。结论:影像学危险因子分期法在NB 术前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中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一种更为简单、客观的儿童NB分期方法。  相似文献   

3.
孙刚  史昌乾  张茉  齐颖 《西部医学》2014,(7):886-887
目的观察术前高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与结肠癌择期根治性手术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应用择期根治性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227例为研究对象,按术前CEA检测水平,分为低水平组(CEA≤5mg/L)146例和高水平组(CEA>5mg/L)81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预后。结果高水平组中位生存时间(3.8±1.4)年,1年生存率83.9%,3年生存率60.5%,5年生存率35.2%,Dukes分期A期14.8%,B期22.2%,C期32.1%,D期30.9%,Dukes分期A~B期生存时间(47.41±11.32)月,C~D期(33.29±11.67)月,两组患者比较(P〈0.05)。结论术前CEA高水平可作为肿瘤分期晚、预后差的标志,是临床判断肿瘤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胰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预后因素。方法对112例老年胰腺癌患者的临床参数、治疗方法及生存时间进行回顾性研究,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92例老年胰腺癌患者获访,1、2、3年生存率分别为20%、6%、4%,中位生存期为5个月。Kaplan-Meier生存率曲线分析:TNM分期Ⅰ期、Ⅱ期患者的生存率高于Ⅲ期、Ⅳ期的患者(P=0.001),根治性手术患者高于姑息手术患者,姑息手术患者高于未手术患者(P=0.000),放化疗可以提高生存率(P=0.001)。Cox多因素分析:TNM分期、手术方式及放化疗是长期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性别、肿瘤部位、吸烟、饮酒、合并糖尿病与生存时间无关。结论TNM分期、手术方式及是否进行放化疗可能是影响老年胰腺癌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背景局部进展期胃癌主要包括Ⅲ期胃癌,以综合治疗为主,患者术后复发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目的 探究Ⅲ期胃癌D2根治术后辅助放化疗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09—2014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疗科行D2根治术后辅助放化疗的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病理结果根据国际癌症联合会(UICC)和美国肿瘤联合会(AJCC)第八版胃癌TNM分期系统进行分期,明确诊断Ⅲ期胃癌。术后所有患者在第1年每3个月随访1次,之后2年内每6个月随访1次,而后每年随访1次。随访截止日期为2021-12-15。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究患者总生存时间(OS)和无病生存时间(DFS)的影响因素,列线图预测临床病理特征对预后的影响,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pTNM分期、年龄、转移淋巴结率(LNR)、胃切除方式患者生存差异。结果 共纳入行术后辅助放疗的Ⅲ期胃癌患者135例,中位随访时间10.48年。5年内复发70例,死亡62例,5年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48.1%(65/135)、54.1%(73/135);10年内复发74例,死亡74例,10年无病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多西他赛(DCF)和奥沙利铂(FOLFOX)为主方案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2月134例Ⅱ-ⅢB期局部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术后接受两组辅助化疗方案:DCF组44例:DCF方案22例(TXT:60mg/m2,d1;DDP 30mg/m2,d1-3,5-Fu 400mg/m2 IVd1;CF 200mg/m2 d1;5-Fu 2.4g/m2 CIV 48h)DF22例不加DDP;FOLFOX组90例(OXA:130mg/m2 d1;5-Fu 400mg/m2 IV d1,CF 200mg/m2 d1;5-Fu 2.4g/m2 CIV 48h)。结果两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分别为27个月、4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分层分析两组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52个月、59个月,3年生存率分别为44.2%、6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DCF组白细胞减少及脱发的发生率较FOLFOX组高,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较FOLFOX组低,均可耐受。结论两种辅助化疗方案无明显差异,年老体弱患者可能更适合FOLFOX方案。COX模型分析临床分期,分化程度为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后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174例肾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通过生存分析研究患者手术后死亡时间的分布特点,评价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生存率,以期在临床工作中科学评价患者的预后,进一步提高患儿的生存率。方法对1997年5月~2008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确诊为肾母细胞瘤的17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观察患者临床分期与患者肾母细胞瘤预后的关系。结果174例肾母细胞瘤患者中77.0%的发病年龄在5岁以下,男女之比为1.72∶1.0,以腹部肿物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类型为FH者占96.9%、UH者占3.1%。术后2年内死亡者占73.3%。术后4年以临床分期生存率Ⅰ期患为97.0%,Ⅱ期为91.3%,Ⅲ期为81.5%,Ⅳ期为70.5%,Ⅴ期仅为62.5%。结论肾母细胞瘤发病年龄多在5岁以内,无明显性别差异。死亡病例主要发生在术后2年以内。临床分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患者的预期生存率逐渐下降,Ⅰ期患者的预期生存率明显优于Ⅲ期、Ⅳ期、Ⅴ期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1 年1 月—2012 年4 月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200 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 例胃癌患者 中,根治术后1 年生存175 例,3 年生存134 例,5 年生存113 例,生存率分别为87.5%、67.0%、56.5%。患者 不同年龄、手术类型、肿瘤部位、肿瘤直径、术后病理、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神经侵犯、脉 管癌栓及术前白蛋白水平的1、3 和5 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显示,胃癌患者根治术后预后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肿瘤直径[Rl ^ R=1.688(95% CI :1.266,2.250)]、浸润深度 [Rl ^ R=1.583(95%CI :1.262,1.986)]、淋巴结转移[Rl ^ R=1.584(95% CI :1.340,1.872)]。结论 影响胃癌 根治术后患者预后效果的相关因素包括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外周血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疗效和意义。方法:以2009—2018年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为神经母细胞瘤并接受外周血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16例患儿为移植组,2013—2016年未进行移植的3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回顾性研究患儿的发病特征、治疗经过,绘制生存曲线,计算两组患儿的平均生存时间和3年无事件存活率,比较两组患儿的预后。结果:移植组与对照组在年龄、肿瘤分期及危险度分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组死亡3例,复发4例,平均生存时间为(47.2±8.4)个月,3年无事件生存率为55.1%;对照组死亡1例,复发11例,平均生存时间为(36.6±3.6)个月,3年无事件生存率为52.1%。结论:外周血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具有短期内改善预后的趋势,但是否能延长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生存时间、延后复发时间和改善患儿最终预后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神经母细胞瘤(NB)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性恶性肿瘤,表现形式多样、恶性行为和预后各异。NB自1988年开始根据国际神经母细胞瘤分期系统(INSS)进行分期,是一种基于肿瘤切除程度的术后分期系统。2009年,国际神经母细胞瘤风险组(INRG)建立了INRG分期系统(INRGSS),该系统依赖于手术或其他治疗前确定的影像学危险因素(IDRFs),可帮助预测手术结果,并可与临床资料结合提供前期风险分层。笔者就IDRFs在NB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并报道成人肾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长期随访结果。方法:对1970年1月至2011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的成人肾母细胞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对临床表现、肿瘤分期、手术情况、病理结果、术后辅助治疗情况及预后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定期随访,并统计随访时间、肿瘤特异性生存时间及肿瘤特异性生存率。结果:通过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共有1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中位年龄33.5岁,男、女各5例,左侧4例,右侧6例,其中80%的患者因临床症状而就诊,30%的患者以腹部肿物为首发症状,30%的患者在就诊时即已经存在远处转移。肿瘤分期为Ⅰ、Ⅱ、Ⅲ和Ⅳ期的患者分别为2、1、4和3例。除1例患者只接受肾肿瘤穿刺活检外,其余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随访时间12~18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0个月,其中1例患者失访,5例患者已经死亡,2例患者出现肿瘤复发并带瘤生存,2例患者无复发生存,中位生存时间42个月。结论:长期随访数据显示,成人肾母细胞瘤的预后较差,较早的肿瘤分期及手术结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是患者改善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支气管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以及预后情况.方法 对2001年2月-2009年3月支气管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14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患者性别、年龄、生活不良习惯、遗传因素、临床分型、分期等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140例患者治疗后随访3~98个月,平均41个月.患者1、3、5年生存例数分别为112、64、56例,生存率分别为80.0%、45.7%、40.0%.低度恶性典型类癌生存率分别为91.3%、81.6%、78.4%;中度恶性不典型类癌生存率分别为85.3%、45.8%、40.2%;小细胞癌生存率分别为60.2%、14.4%、10.2%;高度恶性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分别为56.4%、0、0.多因素回归分析TNM分期、术后辅助治疗是影响预后的主要独立因素.结论 治疗支气管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主要方法是根治性手术配合放化疗,且放化疗与否、TNM分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9年6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的pNEN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影响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5个月,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86.8%、77.8%。173例患者中,分化好的胰腺神经内分泌瘤167例,分化差的胰腺神经内分泌癌6例。无功能性pNEN占87.9%(152/173),功能性pNEN占12.1%(21/173)。临床分期Ⅰ、Ⅱ、Ⅲ及Ⅳ期分别为22、29、14、106例,不详2例。肿瘤临床分期及手术与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HR分别4.604、3.045)。结论:pNEN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5个月,3年及5年生存率为86.8%、77.8%。肿瘤临床分期及手术与否是影响pNEN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胸中段食管癌术后放疗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37例胸中段食管癌术后放疗的生存率、治疗失败部位和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2%、34.4%、21.4%,中位生存时间23个月。T1+T2、T3期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8%、63.6%、42.4%和65.2%、21.7%、8.7%(P=0.046)。N0期和N1期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9%、33.7%、24.1%和50.0%、37.5%、18.8%(P=0.644)。II期和III期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3.3%、35.6%、25.4%和57.1%、28.6%、14.3%(P=0.457)。术后放疗失败以血行转移为主,其次为纵隔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结论对术后分期为T3-4期及有淋巴结转移的胸中段食管癌患者行术后预防性放疗,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对可切除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Ⅰ~Ⅲ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107例,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T分期,N分期,肿瘤位置,病理Laurren分型,切除范围,切缘状态,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清扫范围等指标,计算体质量指数(BM1),根据BMI分为低体重组、正常组、超重组。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生存时间,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结果:107例胃癌术后患者估计总生存时间均值为35.5月,估计总中位生存时间为33.4个月,低体重组、正常组、超重组估计生存时间均值分别为30.5月、35.0月、38.9月,估计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1.0月、33.5月、37.8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BMI、T分期、N分期、淋巴结清扫范围、Laurren分型、手术切缘状态、组织学分级均为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BMI与胃癌根治术后预后有关,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两组伴或不伴神经内分泌细胞分化(neuroendocrinecelldifferentiation,NED)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差异。方法对174例胃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免疫组化检测神经内分泌标记物嗜铬素(CgA)、突触素fSyn)、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74例中37例表现为伴神经内分泌细胞分化(21.3%)。肿瘤发生部位、浸润深度、远处转移、TNM分期与胃癌是否伴有神经内分泌细胞分化具有明显相关性。伴NED的胃癌患者1年生存率43%、3年生存率23%明显低于不伴NED的1年生存率58%、3年生存率44%,χ2=4.359,P=0.037。结论胃癌伴NED患者较不伴NED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短,预后较差。胃癌伴NED可能是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背景 小细胞肺癌(SCLC)诊断明确后进行临床分期,对其预后十分关键。而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18F-FDG PET/CT)可显示病灶的形态、累及范围与代谢情况,探讨18F-FDG PET/CT代谢指标对SCLC的诊断、临床分期、疗效评价和预后预测的价值非常有必要。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代谢指标对SCLC预后的预测评估。方法 选取2007—2016年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初诊SCLC患者86例,局限期45例、广泛期41例,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18F-FDG PET/CT检测局限期SCLC患者标准摄取值最大值(SUVmax)、平均值(SUVmean)、峰值(SUVpeak)、病灶固定阈值为40%SUVmax时的肿瘤代谢体积(MTV)与糖酵解总量(TLG),以及广泛期SCLC患者原发灶的SUVmax、MTV、TLG与所有病灶的最大SUVmax、MTV之和(MTVsum)、TLG之和(TLGsum)。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总生存时间(OS)与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的影响因素。结果 局限期与广泛期SCLC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胸腔积液发生率、TNM分期、全身化疗、预防性全脑照射治疗(PCI)、乳酸脱氢酶(LDH)≥245 U/L、癌胚抗原(CEA)≥5 μg/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15.2 μg/L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限期SCLC患者胸部放疗(TRT)比例高于广泛期(P<0.05)。随访3~105个月,生存29例,死亡57例。中位OS、PFS分别为21.3、30.6个月,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0.9%、51.2%、29.1%,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1.6%、43.0%、32.6%。局限期SCLC患者生存24例,死亡21例;广泛期SCLC患者生存5例,死亡36例。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表明,ECOG评分3~4分〔HR=3.118,95%CI(1.196,8.131)〕、TNM分期Ⅲ期〔HR=7.739,95%CI(2.017,29.691)〕、TLG〔HR=1.056,95%CI(1.004,1.111)〕是局限期SCLC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TLGsum〔HR=3.898,95%CI(1.132,13.426)〕是广泛期SCLC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LDH≥245 U/L〔HR=4.957,95%CI(1.080,3.353)〕、MTV〔HR=1.205,95%CI(1.008,1.440)〕是局限期SCLC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ECOG评分3~4分〔HR=5.555,95%CI(1.697,18.183)〕、LDH≥245 U/L〔HR=2.898,95%CI(1.326,6.335)〕、TLGsum〔HR=3.898,95%CI(1.355,11.211)〕是广泛期SCLC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18F-FDG PET/CT体积代谢指标能有效预测SCLC患者的生存状况,其中TLG、MTV分别是局限期SCLC患者OS、PFS的独立影响因素,TLGsum是广泛期SCLC患者OS、PFS的独立影响因素,而SUVmax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术前乳酸脱氢酶(LDH)和血红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血小板(HALP)的联合评分(L-HALP)对接受根治性胃癌切除术并行辅助化疗的III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行D2胃癌根治术并接受辅助化疗的176例III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pTNM分期、淋巴血管侵犯、神经周围侵犯、辅助化疗方案等,术前1周外周血LDH、Hb、ALB、淋巴细胞计数、PLT等,并计算HALP。对患者进行电话、门诊、住院等形式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22年3月。LDH采用本院正常上限值,应用X-tile软件得到HALP的最佳截断值,综合LDH水平和HALP建立L-HALP评分,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为46个月,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8.1%、57.7%、41.4%。高LDH组和低HALP组患者OS均显著低于低LDH组和高HALP组(P<0.05)。高风险与低风险组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LDH(≥250 U/L)和低HALP(<25.8)患者的L-HALP评分为2分,低LDH(<250 U/L)和高HALP(≥25.8)为0分,两者均高或者均低为1分。高L-HALP评分患者与手术年龄较大、TNM分期较晚、化疗周期短有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DH、HALP、L-HALP评分、TNM分期、组织学分级、化疗周期、淋巴血管侵犯与OS相关(均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L-HALP评分、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是影响总生存期(OS)的独立预后因素。基于L-HALP评分与其他独立预测因素构建的Nomogram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其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705。结论 术前L-HALP是影响行根治性切除III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基于L-HALP评分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后性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与治疗相关的影响青年胃癌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方法:对78例年龄≤ 40岁,手术分期Ⅲ期的青年胃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8%、34.6%、9.6%,中位生存时间为28个月,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为14个月;多因素分析表明阴性淋巴结数、化疗次数、中草药治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阴性淋巴结个数>15、化疗次数≥6、中草药治疗能使Ⅲ期青年胃癌患者延长生存期,多学科合作、规范化和个体化的治疗,是提高胃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2005年6月收治的63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63例残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2个月,残胃手术切除率及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90.5%和69.8%。根治性切除44例中,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4%、52.3%、31.8%。单因素分析表明组织学类型(χ2=17.938,P=0.000)、有无淋巴转移(χ2=39.971,P=0.000)、手术方式(χ2=74.519,P=0.000)、手术根治度(χ2=81.360,P=0.000)、TNM分期(χ2=12.561,P=0.002)对预后生存时间具有显著性影响。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手术方式(RR=1.660,95%CI 1.206~2.286,P=0.002)、手术根治度(RR=11.023,95%CI 5.156~23.565,P=0.000)及TNM分期(RR=6.869,95%CI3.618~13.043,P=0.000)是影响预后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TNM分期、手术方式及手术根治度是影响残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标准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根治程度对预后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