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丹桃颗粒成型工艺优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优选丹桃颗粒的成型工艺。 方法: 以可溶性淀粉和糊精用量比、辅料用量和乙醇体积分数为自变量,合格颗粒收率、溶化性及临界相对湿度为因变量,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和总评归一值法优选丹桃颗粒的成型工艺。 结果: 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辅料-浸膏粉混合物用量比2:1,可溶性淀粉-糊精(1:1),润湿剂为75%乙醇;制备的颗粒剂合格收率约85%,溶化时间<1 min,临界相对湿度约58%。 结论: 优选的成型工艺稳定可靠,制备的丹桃颗粒具有合格率高、溶化性好、抗吸湿性强的特征,为丹桃颗粒的制备及生产环境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天舒片辅料变更进行工艺优化。方法 以软材性状、颗粒收率、颗粒吸湿率为评价指标,筛选辅料加入种类;以颗粒收率、素片硬度、崩解时间为评价指标,用Minitab软件对混合辅料配比和制剂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进行工艺验证和稳定性考察。结果 最佳工艺条件是用微晶纤维素和二氧化硅代替糖粉,以干浸膏粉-辅料(5∶1),微晶纤维素-二氧化硅(3∶1),85%乙醇为润湿剂,加入量为干膏粉的20%。经热稳定性和加速稳定性考察,新配方工艺制备的天舒片没有渗油情况,其他指标与原工艺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优选的辅料可显著改善药片渗油现象,且成型工艺稳定合理,为天舒片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正交实验优选肿痛消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以吸湿率为指标考察所用辅料的种类及配比;以吸湿率和成型率指标优选肿痛消颗粒的最佳成型工艺条件,并考察该颗粒的休止角、吸湿率。结果:辅料蔗糖粉/糊精以2∶1为最好;浸膏与辅料的混匀比例为1∶1,润湿剂体积分数为60%,干燥温度为60℃,依此制得的颗粒流动性好。结论:本成型工艺合理、可行,可为该颗粒的大量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治郁颗粒的成型工艺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优选治郁颗粒的成型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以成型性、溶化性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优选治郁颗粒的成型工艺;采用TLC对处方中栀子、郁金和黄连进行定性鉴别;运用HPLC测定栀子苷含量,流动相乙腈-水(10:90),检测波长238 nm。结果:最佳成型工艺为药材提取物-甜菊糖苷-糊精(10:1:1),加入65%乙醇制软材,干燥温度55 ℃。栀子、郁金和黄连的TLC鉴别斑点清晰且阴性无干扰;栀子苷在3.28~16.40 mg·L-1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101.02%(RSD 1.67%),栀子苷含量不得少于24.0 mg·g-1结论:优选的成型工艺简单、稳定、可行,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能用于控制治郁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中成药》2017,(7)
目的制备黄芪Astragali Radix多糖防潮颗粒。方法测定多糖和7种辅料混合粉体的吸湿性后,混料设计优化混合辅料配比。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干燥温度、干燥时间为影响因素,吸湿率和未成型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绘制多糖、混合粉体、颗粒的吸湿曲线后,比较其临界相对湿度。结果混合粉体中多糖与混合辅料(乳糖46.3%、甘露醇14.5%、微晶纤维素39.2%)的最佳比例为1∶2,在168 h内吸湿率为11.6%。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用量0.125倍,干燥温度55℃,干燥时间60 min,在168 h内吸湿率8.1%,未成型率11.46%。与多糖和混合粉体比较,颗粒的吸湿初速度和加速度绝对值较低,临界相对湿度较高。结论该方法制备的黄芪多糖颗粒具有良好的防潮性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产妇康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考察不同辅料对产妇康颗粒成型性、吸湿性、溶解性的影响,并用综合评分法筛选出制备产妇康颗粒的最优辅料,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成型率、吸湿率为指标优选出辅料用量、乙醇体积分数及乙醇用量的最佳条件.结果:产妇康颗粒的原辅料(浸膏粉、乳糖、糊精)的最佳配比2∶1∶1,乙醇950 g/L,用量0.15 mL/g,颗粒临界相对湿度68%.结论:优选工艺设计合理,该法所制颗粒成型性、溶解性好,且不易吸湿,可为产妇康颗粒的工业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选芪参健骨颗粒的制剂(成型)工艺。方法:以吸湿率、成型率、溶化性、休止角和制粒难易程度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考察辅料的种类及用量、混合辅料的配比、润湿剂浓度及用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进一步优选制剂工艺条件。结果:芪参健骨颗粒最佳制粒工艺条件为:浸膏粉与辅料(糊精∶乳糖=2∶1)按4∶1的比例混合均匀,加1%甜菊素,以90%乙醇为润湿剂,润湿剂用量为辅料与浸膏总量的30%。结论:优选的制剂工艺制备的成品颗粒流动性好,吸湿率、成型率、溶化性、休止角均符合要求,为芪参健骨颗粒制粒工艺条件的确定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优选糖脂平颗粒的水提取工艺和成型工艺。 方法: 以红芪总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糖脂平颗粒水提取工艺的影响;以吸湿率、成型性、休止角及制粒情况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稀释剂、矫味剂、润湿剂种类及用量对糖脂平颗粒成型工艺的影响。采用固定漏斗法测定休止角。 结果: 优选的水提取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2 h。喷雾干燥工艺为喷雾干燥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60℃),进液物料温度50~60℃,进风口温度170℃,出风口温度85℃;水蛭、僵蚕超微粉碎,丹皮挥发油采用β-CD包合,以91%乙醇为润湿剂,药粉-稀释剂(1∶0.3),矫味剂用量2.0%。 结论: 优选的工艺合理可行,适用于糖脂平颗粒的制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可溶性大豆多糖作为淫羊藿颗粒辅料的适用性,并对制剂成型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以可溶性大豆多糖作为单一辅料,采用湿法制粒制备淫羊藿颗粒,通过正交设计试验,对制剂成型工艺进行优化,并与糊精所制备的颗粒比较,考察其溶化性和吸湿性。结果 正交试验筛选出的优化工艺为浸膏比重1.33、浸膏温度60 ℃、浸膏辅料质量比为1∶3.5,此时所制备的淫羊藿颗粒具有较高的成型率和流动性,临界相对湿度为73%,与糊精制备的颗粒相比,其表现出更好的溶化性。结论 以可溶性大豆多糖作为辅料制备的淫羊藿颗粒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提示可溶性大豆多糖有望成为具有一定应用前景的颗粒辅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辅料(糊精、可溶性淀粉、甘露醇、微晶纤维素)种类及其不同配比对清毒消瘀颗粒粉体学性质的影响,并优选该制剂的制粒工艺。方法:以颗粒吸湿性、溶化性、成型性、流动性为指标,采用粉体学的研究方法筛选最佳辅料及其配比,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清毒消瘀方浸膏粉与辅料的配比、乙醇体积分数及用量对清毒消瘀颗粒制粒工艺的影响。结果:选择糊精-甘露醇(1∶1)为混合辅料,清毒消瘀方浸膏粉与混合辅料的配比1∶2,乙醇体积分数85%,乙醇用量13%;清毒消瘀颗粒的成型率、休止角、平衡吸湿率、溶解率分别为94.01%,33.72度,3.562%和97.3%,RSD依次为0.6%,1.6%,1.7%,1.9%。结论:甘露醇的阻湿效果好,与糊精联合使用后制成的清毒消瘀颗粒成型率高、吸湿率低、流动性好、溶解率高,且甘露醇可有效改善颗粒的口感。优选的制粒工艺条件稳定可靠、重复性好,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转输颗粒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研究不同辅料对颗粒成型性、吸湿性及溶化性的影响,运用综合评分的方法筛选出最佳辅料,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成型率为指标优选出辅料用量、乙醇体积分数及乙醇用量的最佳量化条件。结果:转输颗粒的原辅料(浸膏粉、乳糖、糊精)的最佳配比2∶1∶1,乙醇85%,用量0.12 mL.g-1,颗粒临界相对湿度64%。结论:优选工艺设计合理,颗粒成形性好,易溶化、抗湿性好,可为转输颗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郑芳  张宝宝  吴梅佳  王俊俊  黄绳武 《中草药》2016,47(21):3810-3816
目的优选复方健肾颗粒的提取工艺和制备工艺。方法建立总皂苷和总多糖的紫外分析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设计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考察不同辅料、润湿剂用量,以成型率、溶化性及吸湿率为指标,筛选处方中加入辅料的品种、配比及最佳成型工艺。结果确定复方健肾颗粒的最佳醇提工艺为10倍量85%乙醇,提取3次,每次2 h;最佳水提工艺为14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30 min。复方健肾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为糊精-乳糖(4∶1),浸膏粉-辅料(1∶1),85%乙醇,用量15%。结论本实验确定的提取工艺和制备工艺稳定可行,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3.
黄芪多糖颗粒防潮辅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优选黄芪多糖颗粒的最佳防潮辅料及其配比。方法:以黄芪多糖为模型药物,单因素法考察单一辅料和混合辅料对黄芪多糖吸湿性的影响,筛选出辅料的种类及配比,并测定其临界相对湿度。结果:综合吸湿性、成型性和外观性状,以乳糖-微晶纤维素-甘露醇(2∶1∶1)的防潮效果最好,并测其临界相对湿度为66%。结论:筛选出的防潮辅料能有效的降低多糖类成分的吸湿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复方鹿角颗粒的成型工艺条件.方法:以吸湿率、成型率、流动性、溶解性及颗粒外观为综合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辅料种类及用量;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颗粒成型率为指标,考察设备水平速度、压轴转速、预压力对干法制粒工艺的影响.结果:浸膏粉与辅料最佳配比为浸膏粉84.5%,糊精12%,乳糖3%,微粉硅胶0.5%;最佳工艺参数为垂直速度10 r·min-1,水平速度30 r·min-1,压辊转速4 r·min-1,预设压力6 MPa.结论:该处方颗粒的成型率高,抗吸湿性强,溶解性好,颗粒颜色均匀;优选的成型工艺简单、方便、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5种常用药用辅料微晶纤维素(MCC),糊精(DE),羧甲基淀粉钠(CMS-Na),可溶性淀粉(ST)和麦芽糊精(MA)对党参颗粒吸湿及其成型性的影响。方法:以单一辅料,2种辅料不同配比混合后分别与党参浸膏按1∶1混合制粒,通过Higuch方程,Weibull分布和一元二次曲线方程模型拟合党参颗粒的吸湿动力学,并结合成型性和溶化性,筛选制备党参颗粒的最佳处方。结果:综合吸湿性和成型性,以党参浸膏-MCC-DE(3∶2∶1)组合时,党参颗粒均可在2 min内全溶,成型率85.41%,48 h内平衡吸湿量6.28%。结论:按最优处方所制党参颗粒的阻湿性和成型性均较好,工艺稳定可行,能有效降低党参颗粒的吸湿性。  相似文献   

16.
麻杏止咳平喘颗粒剂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优选麻杏止咳平喘颗粒剂的成型工艺。方法考察不同辅料糊精、糖粉、可溶性淀粉用量对浸膏粉吸湿性的影响,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制粒工艺条件,考察颗粒的流动性与吸湿性,以成型率、溶解性及吸湿率为指标,筛选处方中加入辅料的品种、配比及最佳成型工艺。结果以糖粉加糊精作辅料的颗粒优于以糊精或糖粉或可溶性淀粉作辅料的颗粒,最佳工艺条件为主药-辅料(1∶2)、辅料配比为糊精-糖粉(1∶1),以80%乙醇为润湿剂,润湿剂的用量占主药的14%。结论该颗粒剂所选辅料合理,成型制备工艺可行,本研究为麻杏止咳平喘颗粒制粒工艺条件的确定及生产环境的控制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出复方芪苓无糖颗粒剂的最佳处方及成型工艺条件。方法:考察不同辅料及辅料用量对颗粒剂成型性、堆密度、休止角、溶化性和吸湿性影响,并用综合评分法筛选出制备颗粒剂的最优辅料及处方组成;以成形性为指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制粒工艺条件,并考察成品的吸湿性。结果:筛选出最佳制备颗粒剂的辅料为乳糖。最佳制粒工艺条件为:浸膏粉与乳糖按4:1的比例混匀,以90%乙醇为润湿剂制软材,醇的用量为浸膏粉的10%。成品颗粒的流动性好,临界相对湿度约为78%。结论:该成型工艺合理、可行,为大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抗甲方颗粒最佳干法制粒工艺。方法考察制剂原料的含水量、休止角和压缩度等物理特性筛选干法制粒处方,以一次成型率、脆碎度、溶化性和制粒过程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水平转速、压辊转速和压辊压力3个因素对干法制粒工艺的影响,并对最佳工艺进行验证。结果确定最佳润滑剂及辅料配比分别为0.5%硬脂酸镁和20%的糊精(嘉兴白浪厂家),最佳干法制粒工艺参数:水平转速30 r/min,压辊转速5 r/min和压辊压力7 MPa。结论优选最佳制粒工艺合理可行,制粒过程中胚片出片连续,颗粒色泽均一,硬度适中,成型性较好,干法制粒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选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天山花楸枝叶中总黄酮、氰苷类成分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比吸附量、吸附率、洗脱率为指标,采用静态吸附试验筛选大孔树脂,单因素试验考察上样液质量浓度、吸附流速、树脂柱径高比、洗脱剂浓度、洗脱流速等工艺参数对纯化工艺的影响.结果:采用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优选的纯化工艺为上样液质量浓度0.1 g·mL-1,最大上样量2.2g生药/g干树脂,径高比1∶6,吸附流速2 BV·h-1,上样后静置30 min,加50%乙醇4 BV以2 BV·h-1流速,收集洗脱液.结论:HPD-100型大孔树脂对天山花楸枝叶中总黄酮、氰苷纯化效果较好,乙醇洗脱物中有效部位质量分数>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