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腹部血管损伤104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腹部血管损伤的处理。方法对1987年10月~1998年9月收治的104例腹部血管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手术治疗99例,采用多种血管外科术式,包括裂伤缝合、静脉片贴补、对端吻合、自体血管移植、取栓术、断血脏器切除和血管结扎等。结果总病死率26.9%,ISS评分平均值37.8。6例主动脉伤存活率为50%;29例近肝静脉伤存活率为37.9%。结论应重视正确的扩容策略;早期诊断和迅速控制出血是成功救治的关键;低血容量时阻断下腔静脉甚少引发心搏骤停;改良的肝周填塞法对肝后静脉损伤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3.
感染并发症是腹部创伤患者后期主要死因,感染预防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之一。措施包括:早期诊断腹部创伤,及时手术以减少腹腔污染;手术操作规范化和按器官损伤分级正确选择手术方式;避免术中漏诊并对胃肠严重挫伤做预防性手术;彻底冲洗腹腔并合理使用腹腔引流;正确掌握损害控制外科技术如腹腔开放时的暂时重建屏障,填塞物的适时移除和尽早行确定性手术;全身和局部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同时重视预防休克后肠道内源性感染,要点包括正确实施“损害控制性复苏”以避免器官长时低灌流;尽早肠内营养;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尽管腹部血管损伤发生率不高,但出血量大,可迅速引起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对伤后早期救治工作的组织及救治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快速完成早期诊断;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及时补充血液及凝血因子,纠正凝血障碍,降低脏器并发症发生率;对提高腹部血管损伤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感染是造成肾移植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应用免疫抑制剂最常见的并发症。由此可见移植受者的感染是目前移植工作者迫切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1〕。我院于1998年10月30日和12月1日先后为2例尿毒症患者施行了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术后在严密保护性隔离监护中,均顺利渡过危险期。已康复出院。现将我们采取的措施和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简介例1,男,33岁,术前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例1间断少尿、腰痛、乏力、贫血、血压高,为240/120kpa,尿素氮13mmol/L,肌酐794mmol/L,在内科透析26…  相似文献   

6.
7.
陈红 《人民军医》2003,46(6):342-344
血液透析病人血管感染是全身感染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血管感染主要为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感染 ,分为导管相关性菌血症 (CRB)、导管出口处感染和隧道感染 ,其主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与导管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作者就血液透析病人血管通路感染的防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发病情况Bloembergen报道[1] ,1991~ 1992年美国血透病人因感染致死占 12 % ,1993~ 1995年成人终末期肾病 (ESRD)死亡原因中感染占 15 5 %。Mailloux等[2 ] 对血透 5 32例追踪 16年 ,发现由感染引起的死亡占 36 %。ESRD脓毒血症所引起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32 P、大蒜素 (DT)及两者联合包被支架对犬冠状动脉再狭窄的预防作用。方法 制作蛋白质包被的32 P胶体 (n =6 )、DT(n =5 )及32 P DT联合包被的蛋白质涂层支架 (n=6 )。 10只杂种犬 ,分别置入以上 3种支架 ,同时置入单纯蛋白质涂层支架作为对照组 (n =5 )。术后 6个月重复冠状动脉造影后 ,处死动物 ,取材 ,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组织图像分析。结果 组织学观察发现 ,3种药物包被支架组的内膜面积 [32 P :(2 6 3± 0 4 8)mm2 ,DT :(2 5 0± 0 4 9)mm2 ,32 P DT :(1 4 2± 0 4 1)mm2 ]小于对照组 [(4 87± 0 80 )mm2 ,P =0 0 0 1],联合包被组的内膜面积小于各自的单一包被支架组(P≤ 0 0 0 5 ) ;3种药物组支架置入段的血管面积狭窄率 [32 P :(32 4 8± 4 79) % ,DT :(30 0 4±5 4 3) % ,32 P DT :(17 2 1± 4 0 5 ) % ]显著低于对照组 [(5 4 6 2± 6 82 ) % ,P <0 0 0 1],联合包被组面积狭窄率显著低于单一包被支架组 (P≤ 0 0 0 1)。血管造影示 ,3种药物包被组直径再狭窄率低于对照组 (P <0 0 0 1) ,联合包被支架组直径再狭窄率低于单一包被支架组 (P≤ 0 0 0 5 )。未发现边缘效应。结论 32 P和DT联合包被支架可预防内膜过度增生 ,其疗效优于单纯32 P或DT包被支架。  相似文献   

9.
腹部血管损伤发生率不高,但出血量大,可迅速引起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因此,快速完成早期诊断,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对提高腹部血管损伤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1例腹部血管损伤,作者结合文献讨论了本例腹部血管损伤影像学诊断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徐巍 《武警医学》1995,6(2):119-120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武警陕西总队医院徐巍(西安710054)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中发生的一切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几次较为严重的医院感染暴发事故,在国内引起了轰动。如1993年9月19日~10月18日沈阳市妇婴医院发生的院内暴发感...  相似文献   

11.
12.
13.
清创术是急诊外科常用治疗措施。是使开放的伤口达到接近无菌伤口,从而为修复组织和闭合伤口创造条件。从1993年6月到1996年6月,3年中,在急诊室作清创术496人次,其中术后感染人数69例,占13.9%。1996年7月起改用3%过氧化氢溶液、无菌生理...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探讨感染性股动脉损伤的有效救治方法。方法:对14例股动脉损伤病例,在对感染区彻底清创引流后,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血管修复方法。结果:采用自体静脉或人造血管移植旁路血管重建11例(78.58%),血管修补2例(14.29%),单纯血管结扎1例(7.14%)。8例肌皮瓣转位修复创面(57.14%)。全组术后肢体供血良好,功能正常,创面均愈合。术后8例随访无吻合口漏或血栓形成(57.14%)。结论:正确诊断,积极手术,术中彻底清创是关键。旁路血供重建和肌皮瓣转位是治疗感染性股动脉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胸部撞击伤(CIT)后腹腔脏器血管变化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家兔20只,雌雄不限,采用BIM-Ⅱ型生物撞击机致成CIT模型,分别在伤前、伤后1、4、8、24小时利用超声多谱勒检测下腔静脉(IVC)、腹主动脉(AA)、肠系膜上动脉(SMA)、肝动脉(HA)、肝静脉(HV)、门静脉(PV)和肾动脉(RA)平均血流速度(MBV)、平均血流量(MBF)和血管内径.结果 CIT后腹腔脏器血管管径有不同程度的减小,除IVC的MBV和MBF升高外,其余血管的MBV和MBF存在下降趋势,尤其以AA更为明显.结论 CIT后腹部血管存在不同程度的收缩状态,MBV和MBF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腹主动脉表现更为明显,这对临床治疗CIT患者,特别是防止肝肾功能的继发损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周围血管损伤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检查。必要时可以辅助以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和血管造影。急救原则:首先是止血、抗休克、挽救生命,其次修复血管、重建血循环、保存肢体,兼顾功能。血管损伤修复的方法:侧壁修补、端一端吻合、端一侧吻合、侧一侧吻合以及局部缺损等方法。血管缺损修复的方法:游离血管、屈曲关节、血管交叉缝合法、利用损伤的动脉移植、静脉移植、旁路血管移植和带血管蒂的轴型皮瓣游离移植。血管移植的材料:自体血管、人造血管、人脐带血管以及用塑料管作暂时性动脉分流。  相似文献   

19.
锁骨下血管损伤的救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锁骨下血管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15例锁骨下血管损伤的救治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6例行血管修补,3例行人造血管移植,2例行大隐静脉桥接,1例行直接端一端吻合。结果 手术修复成功12例,静脉修复后均无明显肢体肿胀,动脉修复术后1年随访,均可清晰地触及桡动脉搏动。其中2例并发臂丛神经损伤,术后1年随访未完全恢复。死亡3例。结论 对锁骨下血管损伤应做到诊断迅速,快速有效止血,及时补充血容量和纠正休克。手术修复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切口,严格遵循显微外科技术,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血管吻合、修补、自体静脉或人造血管移植。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血管损伤后再狭窄犬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状动脉血管损伤后再狭窄犬模型的建立杨水祥,李天德,张永斌,粟瑞福,王广义,郭宝龄,赵海璐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损伤,犬,模型,心血管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543.1缺乏满意的动物模型是探讨冠状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后再狭窄机制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