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鲁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局限性肾癌患者,依照治疗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采取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应用量、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引流管拔除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局限性肾癌患者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可显著降低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的390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30例和观察组260例,对照组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恢复指标、手术前后血清肌酐水平的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进食、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15 d,观察组血清肌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血清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2%(12/2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85%(3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相比,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效果更显著,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对血肌酐水平的影响较小,可促进术后康复,且手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T1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于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T1期肾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以及术后止痛药用量方面后腹腔镜下手术优于开放性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肾癌根治术相比,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手术适应征较窄,但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宜作为T1期肾癌的首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后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84例行肾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两组,43例行开放性手术的患者为A组,41例行腹腔镜下手术的患者为B组,分析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及切口引流管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出院时间。结果:B组的术中、术后出血量,切口引流管拔管时间及术后出院时间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患者手术时间较A组患者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比开放性手术创口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原发性肾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肾癌根治术的原发性肾癌患者,分成两组,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组(对照组)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观察组)各纳入44例,比较两组患者间手术学相关指标:手术时间、肾蒂血管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差异,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术后1、3、5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肾蒂血管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0%、95.45%、82.22%,对照组为95.45%、83.33%、68.8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微创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缩短手术时间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与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疗效差异.方法: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诊治的80例局限性肾癌患者分为开放保留肾单位手术组(NSS组)和开放肾癌根治术组(ORN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疗效和手术前后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NSS组手术时间、肾蒂阻断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引流时间均显著高于ORN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血清肌酐无明显差异(P>0.05),NSS组术后1个月、1年、2年和3年的血清肌酐均显著低于ORN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随访3年提示两组患者在复发、远处转移、复发+转移、肿瘤致死率及3年无瘤生存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的生存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NSS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改善程度显著高于ORN组(P<0.05).结论:保留肾单位手术与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术术后并发症及肿瘤复发无明显差异,但保留肾单位手术能更好地保留肾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李强  卢强  艾力江  杨旭 《农垦医学》2016,(4):315-318
目的:研究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对局限性肾癌患者的生存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局限性肾癌患者70例,根据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实施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性肾癌根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炎性指标,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失血量和恢复进食时间,及引流管移除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分别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IL-6及CRP指标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术后观察组的IL-6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可使患者获得较好的生存预后,减少并发症产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学创新》2020,(6):17-18
目的:分析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对肾癌患者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2例肾癌患者,根据随机数x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给予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肾功能和炎性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两组Cr、BUN、β_2-MG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但观察组Cr、BUN、β_2-M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CRP、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但观察组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肾癌可减轻损伤,对肾功能的影响较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生存率,加速术后恢复,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肾癌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开放组患者予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后腹腔镜组患者则予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结果:后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血清CD3~+、CD4~+、CD4~+/CD8~+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后腹腔镜组患者血清CD3~+、CD4~+、CD4~+/CD8~+术后7 d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开放组患者则在术后14 d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传统的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相比,不仅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且减少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后腹腔镜下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局限性肾癌患者76例,采用后腹腔镜下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各38例,对比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镇痛药物使用剂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后腹腔镜组术中估计出血量明显少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较开放组手术时间长,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输血率一样。后腹腔镜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镇痛药物使用剂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开放组(P〈0.05)。结论相比于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疗效更加确切。  相似文献   

11.
沈其敏  王丽 《河北医学》2016,(7):1184-118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行根治术后生活质量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癌症康复评价简表( CARES - SF)评估生活质量,Piper 疲乏评估量表(PFS)评价癌因性疲乏。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 CARES-SF 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 CARES-SF 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本组护理前,生理、心理社会、与医务人员的关系评分降低,性功能、婚姻关系评分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 PFS 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PFS 各维度评分较本组护理前均增加,但是观察组增加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缓解癌因性疲乏程度。减轻了患者负性情绪,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缓解了患者癌因性疲乏,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比照常规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优势及其对术后生活质量影响。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6年1月确诊并收治的168例直肠癌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研究组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手术。对比两组手术基本情况、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其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95%,显著低于对照组23.81%(P﹤0.05)。两组术后SF-36评分均显著上升,研究组术后SF-36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创伤更小,促进术后恢复,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唐安山 《河北医学》2016,(9):1446-1449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效果,以及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和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麻醉诱导前15min观察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维持量0.4μg?kg-1?h-1,术毕前40min停用,对照组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记录两组患者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及手术麻醉时间,注药前( T1)、麻醉诱导前( T2)、气管插管前即刻( T3)、插管后1min( T4)、探查时( T5)及拔管后即刻( T6)的脑电双频指数( BIS),术后1h和4h的镇静评分( Ramsay)和视觉模拟评分( VAS),以及手术结束和术后24h血清肾上腺素( E)、去甲肾上腺素( NE)和血管紧张素Ⅱ( ATⅡ)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时间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麻醉期间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T2时间点BIS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BIS值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1h和4h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手术结束及术后24h血清E、NE及AT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应用右美托咪定可产生明显的镇静、镇痛效应,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优化机体应激状态,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和化疗方案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价负性情绪,比较二者化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较本组护理前均降低,但是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化疗方案依从性评定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缓解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术后化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腹腔镜治疗的疗效。方法整群选取72例于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该院接收的老年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直肠癌根治手术,n=36)与实验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n=36),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术后组织渗出、住院时间、进食时间、VAS评分、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实验组切口感染率、粘连性肠梗阻率、切口疝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随访2年,两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较对照组保肛率显著要高(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微创特点,比较适用于身体素质较差的老年人,在根治效果上与开腹手术相近,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培民 《中外医疗》2016,(12):66-68
目的:探讨D2根治术式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方便选择2012年4月—2015年4月在医院住院部治疗的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腹腔镜下D2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一般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总数、远、近切端距肿瘤距离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2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术后疗效更好,安全性好,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 EORTC)编制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 QLQ-C30)中的5个功能量表进行康复效果,癌因性疲乏采用简明疲乏量表( BFI )进行评价. 结果:术前,两组患者QLQ-C30功能量表各维度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个疗程化疗结束时,两组患者QLQ—C30功能量表各维度评分较术前增加,但是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术前,两组患者BFI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化疗第14天和第28天,两组患者BFI评分较术前均增加,但是观察组患者增加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舒适护理可明显改善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应用于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NSCLC拟行胸腔镜手术根治的病人,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及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胸腔镜手术根治,观察组采取胸腔镜手术根治联合ERAS流程治疗模式进行治疗,比较2组病人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疼痛程度、肺不张发生率、胸腔积液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1、6及12 h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内各时点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胸腔镜联合ERAS方案对于NSCLC病人来说,能有效加快其术后康复,预防并发症,从而缩短长时间住院,降低住院费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刘德敏  刘红 《河北医学》2016,(8):1361-1364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及留置尿管耐受度的影响,为提高全身麻醉患者护理水平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全身麻醉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80例,根据入院先后的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二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躁动发生情况及尿道刺激反应程度等。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及术中出血量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10.16±1.78)min、拔管时间(14.51±1.17)min,对照组患者清醒时间(12.24±1.82) min、拔管时间(16.70±1.2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躁动程度均低于对照组,麻醉苏醒后观察组患者尿路刺激反应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能促进麻醉后清醒、缩短拔管时间、减少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程度,提高留置尿管耐受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78例结肠癌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9例)与实验组(39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实验组实施腹腔镜手术。评估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排气时间更早,镇痛时间与住院时间更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5%(P<0.05)。两组手术用时、淋巴结清除数、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效果确切,可减少术中创伤以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