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是率先从苏联独立出来的国家。这三国认为,发行本国货币是一个国家独立的“重要标志”,也是它们独立后进行经济改革的“重要一环”。因而这三国独立后立即实行了货币改革,现已取得较显著的成效。爱沙尼亚是波罗的海三国中第一个发行本国货币的国家。它采取的是一步到位的办法。在俄罗斯  相似文献   

2.
<正>虽然波罗的海三国已经独立,但它们之间的历史恩怨似乎并没有完结,还影响着今天与俄罗斯的关系。访毕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我来到了波罗的海三国。在这三个国家中,立陶宛的领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爱沙尼亚的领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三国在社会发展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历史上都长期受制于瑞典和沙皇俄  相似文献   

3.
在原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波罗的海三国——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是最晚加入的(1940年)却又是最早退出的(1991年)。虽然独立至今已近7载,但在三国中始终留有一道阴影——俄罗斯问题。4月8日,当时还是俄代总理的基里延科宣布,由于拉脱维亚国内反俄情绪上升,根据叶利钦总统的指令,俄罗斯政府已制定出对拉实施经济制裁的具体措施。两国关系再度绷紧。此举在波罗的海三国引起强烈震动。美国和欧洲国家纷纷表示关注,欧盟及欧安组织立即派要员前往拉脱维亚进行紧急调解。  相似文献   

4.
孔寒冰 《世界知识》2010,(24):58-59
毫无疑问,经过近20年的发展,原苏东地区绝大多数国家在许多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波罗的海三国、波兰、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中欧四国和巴尔干半岛西北部的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两国都已步入发达或中等发达国家行列。但是,也有个别国家在许多方面似乎“今不如昔”。  相似文献   

5.
今年8月23日,在波罗的海东岸的苏联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个加盟共和国的首都,有数百人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要求“独立”和“自由”。波罗的海东岸这三个共和国原来分属于波兰和瑞典版图,18世纪被沙俄吞并。十月革命胜利后,三个民族的工农劳动群众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于1918年底相继建立本  相似文献   

6.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在苏联宣布推行公开性、民主化的改革,波罗的海三国民族独立运动开始从地下转为公开。运动历经三个阶段,最终三国取得了独立。这一运动表现出规模宏大、非暴力和平性、联合性等许多特点,其间三国共产党也发生了由反对运动到内部分裂直至加入运动的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7.
近来,苏联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首开联盟建立70多年的先例,掀起要求“独立”的浪潮。它冲击着苏联的社会政治生活,为世人瞩目。在碧波万顷的波罗的海东岸,自北向南延伸着苏联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他们的面积分别为4.51万、6.37万和6.52万平方公里;人口为157.3万、268.1万和369万(1989年),  相似文献   

8.
从危机转向复苏,是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近年来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向,但各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捷、波、匈、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5个中欧国家,经济转轨以来,生产滑坡期相对短,降幅相对小,回升相对早;保、罗、阿、波罗的海三国和前南地区处于战乱中的东南欧国家,生产滑坡期相对长,降幅相对大,回升相对晚;独联体国家生产滑坡期最长,降幅最  相似文献   

9.
8月19日以来,苏联局势发生急剧变化。苏共中央被要求“自行解散”,波罗的海三国独立,还有8个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联盟面临解体的危险。西欧舆论兴高采烈,欢呼苏联的威胁进一步降低,以西欧为主导的全欧统一进程将加快,苏联的变化使西欧在全欧事务上的发言权增大……然而兴奋之余,西欧也有不少舆论清醒地估计  相似文献   

10.
要闻存档     
(8月18日~9月3日)8月18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特拉维夫就以逐步撤军和实现停火达成协议,双方同意将先行撤军和停火的地区从加沙地带扩大到约旦河西岸城市伯利恒。19日,以军全部撤出了伯利恒,但仍保持对该城市的包围。大约1000名战俘在阿富汗北方联盟的运输中死于集装箱卡车内。死因可能是窒息。波罗的海三国表示,在国际刑事法院问题上不给美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12月,美国军方驻欧洲指挥官本·霍奇斯将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美国计划在2015年向欧洲派驻150辆坦克或武装车辆,主要用途是为美军士兵进行训练;这些武装车辆将被安排在波兰、罗马尼亚或波罗的海国家。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特别是克里米亚的归属发生变化后,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量曾强烈要求在北约的东翼,即自己的国土上部署重装甲部队,以抵御俄罗斯的  相似文献   

12.
正在拉脱维亚工作几年,更加感到国人需要对这个波罗的海国家加深了解。例如,在我国中学地理教材中,对欧洲的介绍分在两个板块中,其中作为"洲"来介绍的"欧洲西部地区"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东欧和西欧,俄罗斯则作为国家单独介绍。而夹在二者中间的波罗的海三国和白俄罗斯、乌克兰和摩尔多瓦这几个国家则被忽略。中学教材当然没必要面面俱到。但是对这个国家,我们却不可忽视。爱恨交加、仇恐相伴的俄罗斯情结  相似文献   

13.
正两年一度的北约峰会,于2016年7月8-9日在波兰首都华沙召开。峰会的主旨是面对恐怖主义、俄罗斯和中东不稳定三大挑战,进一步加强北约的集体防御和威慑能力,以应对来自所有方向的威胁。北约作出加大在中东欧的军事存在、为打击"伊斯兰国"国际联盟提供更多支持、将网络空间纳入北约行动领域、将接纳黑山共和国为第29个成员国等多项决定。北约宣布从2017年起向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派驻四个营的多国部队,美国、德  相似文献   

14.
正你以为你在布拉格?不,这里是爱沙尼亚!爱沙尼亚,波罗的海三国之一,地处北欧。我们当中绝大多数人对这个国家的了解几乎为零,这实在是可惜得紧,因为它是那么美丽又可爱,尤其是首都塔林,宛如蚌壳中的一颗珍珠,等待着聪明的旅游者去发觉。塔林,古称"科累万",后称"烈韦里",位于爱西北部波罗的海芬兰湾南岸的里加湾和科普利湾之间,历史上曾一度是连接中、东欧和南、北欧的交通要冲,被誉为"欧洲的十字路口"。是波罗的海  相似文献   

15.
和静钧 《世界知识》2011,(17):69-69
波罗的海东岸的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城,城不大,人不众,人口密度不及伦敦的四分之一,却也一样患上了“城市拥堵症”,起因大多是拥有豪车的富人们喜欢乱停乱放,结果宽广的街道变成窄道,其中受害最严重的是自行车专用道。富翁们因何喜欢把劳斯莱斯、宝马这样的豪车“显摆”地停在路人眼前,  相似文献   

16.
世界语通信     
拉特维亚的少数民族问题在欧洲,我们知道有所谓「波罗底海国家」:拉特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在这三个国家里都存在着一个极严重的问题——少数民族问题.像最近德(国)立(陶宛)关系的紧张,也就为的是这问题;虽然希特勒也不过想利用这问题来实现他领土扩张的野心,绝没有诚意而且也不能够解决少数民族的真正痛苦.  相似文献   

17.
新近从苏联独立出来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地处烟波浩淼的波罗的海东岸,三国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极其相似。这里地势平坦,湖泊众多,气候温和。平均气温1月份为零下2至8摄氏度,7月为16至18摄氏度,年降雨量为500至800毫米。森林覆盖面积占三国国土的25-40%。这三个国家堪称旅游胜地,那迷人的海上风光和幽美的湖光山色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当然,三国又各有特色。爱沙尼亚共和国:靠油页岩发展起来爱沙尼亚面积4.51万平方公里,人口150万,其中约65%为爱沙尼亚人,首都塔林。这座海滨城  相似文献   

18.
选民看重他的历史背景,表现『回归欧洲』的愿望。现年71岁的美国生态学家、拥有美国和立陶宛双重国籍的瓦尔达斯·阿达姆库斯1月4日在立陶宛总统选举的第二轮投票中,击败其对手立陶宛前总检察长、律师保劳斯卡斯,最终赢得总统宝座,爆出一大冷门。因为一位长期生活在国外且年事已高的候选人能够战胜土生土长又年富力强的对手,这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实属罕见。立陶宛人民为什么要把这位有特殊身份的人推向国家权力之巅呢?这位老人总统又会把年轻的立陶宛带向何方呢?  相似文献   

19.
对吉林省黄波罗(Pheliodendron amurense Rupr.)天然林和人工林平均优势木的树干纵向解析材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波罗不同林分个体生长性状变异随年龄的增长呈递减趋势,幼、成龄相关系数随年龄增长渐次提高.其中,天然林30 a以后生长变异分化趋于平稳,是生长性状相关的转折点,人工林为18 a.综合分析黄波罗不同林分个体生长变异规律,早、晚期相关程度及选择效率,初步确定黄波罗天然林和人工林的最佳早期选择年龄分别为30 a和18 a.  相似文献   

20.
黄波罗育苗及苗期生长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苗期试验研究,提供了黄波罗播种育苗及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管理技术,确定当年播种苗留床密度为100~125株/m^2;生长节律观测表明,黄波罗苗期7、8月份高生长占全年高生长量的82.81%;用Logistic曲线对黄波罗生长过程进行拟合,确定出黄波罗苗期生长由逐渐加快到逐渐减慢持续时期平均为11.8周.对黄波罗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