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治未病"理论为指导的中医健康管理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健康管理模式,构建"互联网+"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可以打破时间局限性与信息区域性,做到健康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应用,给出相应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等中医特色的指导方案,从而增强中医健康管理的服务能力,促使健康管理从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伸至家中,真正融入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2.
正为应对慢性病发病率明显上升、治疗困难的现实,医学的目的已从"治疗疾病"转变为"健康促进"。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与应用"研究室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2014年1月成立的。其主要研究方向有:(1)中医药健康服务(治未病)理论研究。包括中医治未病的基本理论和中医特色健康服务模式的基本理论。(2)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技术研究。重点研究适合量大面广人群的中医早期监测、辨识技术与规范;推动中医健康服务发展的现代科技产品,包括移动终端健康状态辨识产品的研究、开发与  相似文献   

3.
<正>中医治未病在全国各中医院已经全面开展,在综合医院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一些地方也在开展。本研究探讨在二甲综合医院建设中医"治未病"中心的必要性、可行性、具体模式及有效途径,为受检者提供体质辨识、中医健康调养,并为其制定详细的个体化健康调养方案,为综合医院开展"治未病"工作提供实践经验。1提高认识,搭建平台"治未病"是国内中医药界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但"治未病"健康工程尚处于起步阶段,"治未病"管理的工作主  相似文献   

4.
从系统架构、功能、实现方式几方面阐述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务平台设计,介绍平台应用情况,指出该平台开创性地将中医健康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根据个体不同健康状态提供相应健康干预和教育方案,变被动健康维护为主动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血糖人群建立的中医健康管理平台是在中医"治未病"的健康管理理念基础上,以实现高血糖人群健康管理为目标,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大数据资源和可穿戴设备技术,采用远程无创血糖监测技术,结合中医体质分类、辨证分型、并发症预防形成完整的健康管理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中医健康管理平台的市场发展潜力,商业模式创新方式等。  相似文献   

6.
"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治未病"包含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层次,体现着中医的养生观和疾病观,是具有高度前瞻性的健康管理理念。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慢性病管理模式,将"治未病"思想与现代互联网+大数据平台融合,借助互联网技术探索新的慢性病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国民健康,已成为国民最主要的疾病负担,是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管理工作日益成为卫生工作的重点。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了医疗服务的内容,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推动了慢性病健康管理的新发展。本文以近年来慢性病的相关文献及研究成果为基础,分析"互联网+"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包括在社区卫生服务以及个性化健康服务中的应用;并提出目前慢性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医疗卫生信息资源难以充分共享、健康管理平台的设计未能调动多方力量、云环境下的数据安全面临挑战等,以期为"互联网+"在慢性病管理中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具有上海市静安区特色的中西医慢病并轨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信息化系统,推进中医特色慢病健康管理.方法:通过文件检索和专家访谈法形成中医参与慢病一体化管理规范和服务流程.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中医参与慢病一体化管理的服务平台.结果:形成中西医结合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发展中医保健服务,推进"互联网+"中医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7):147-15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人关注中医养生,但在中医“治未病”健康指导过程中,常常出现个体依从性差或自我保健习惯难以维持的现状。研究一种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干预方案设计并通过系统实现,探索其在中医健康教育与干预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促进行为改变的跨理论模型为基础,根据不同阶段下个体的行为特征及自我效能的评估,把中医治未病干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治未病”健康意识启蒙阶段、健康意识培养阶段、健康习惯育成阶段及健康习惯维持阶段,并针对性地提出对应的“治未病”干预目标及干预手段方案。同时发展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系统”,实现干预方案的自动推理及干预过程的跟踪管理。在实际应用探索中,初步证明了该系统在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中的有效性。基于跨理论模型的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方案设计及其系统实现,为中医“未病先防”养生指导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对推动中医“治未病”工作开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唐波   《中国医学工程》2013,(2):189-189
药王孙思邈说:"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所谓"治未病",就是对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早期干预。将治疗重心转移到预防策略上来,这种理念在糖尿病管理和治疗的全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对健康人群认识糖尿病也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山区城市体检人群进行开展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评价其对山区城市人群健康状态的改善效果,探讨适合山区城市人群开展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措施方法.方法:采取双盲方法将1 000位山区城市体检人群随机分为中医治未病干预组.对照组各500人,对每个人进行<亚健康测量表>测评分类,中医体质辨识,以中医理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理论原则,按照"①未病养生、防病于先;②欲病救萌、防微杜渐;③已病早治、防其传变;④瘥后调摄、防其复发"进行个体化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结果:试验组的研究人群干预前、后健康状态变化,血脂、血压、血糖、肝功能及其他异常检验指标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讨论:本研究表明,运用中医治未病开展对城市人群进行健康干预,方法有效、简便、实用、操作性强,效果显著,对改变和保障目前人们身体健康状况具有特别重要的经济和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医"治未病"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治未病"是一种中医学的健康观,是中医学奉献给人类的健康医学模式。在中医学"治未病"思想指导下构建的健康医疗模式,有助于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理念,降低社会医疗负担,节约医疗资源,发挥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推动中医学术的不断发展,为中西医结合搭建优势平台。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政府一系列大力扶持中医药与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春风下,随着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的深入和健康服务市场的蓬勃发展,中医治未病的学术传承与创新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好时机.在“中医+”思维的指导下,秉持着开放与包容的原则,中医治未病的学术发展要做到中医学科内部相互融合、中医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碰撞、学术与产业等三方面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4.
通过蒙医治未病心身整合健康管理方式来达到提升健康力、防病治病能力。从心身整合的角度,对蒙医治未病中心开展健康管理业务的必要性、理论渊源及运作模式等方面做一探讨。拟在KY-3H治未病健康保障工程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三位一体的理念指导下,以"文化-成本-效益"的原则进行治未病心身整合健康管理,探讨治未病心身整合健康管理模式对个体生命质量的影响。蒙医治未病"心身整合健康管理模式"是一种合适、有效的整合原则,提高临床效率。有良好的社会效益,是一种新型的蒙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山区城市体检人群进行开展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评价其对山区城市人群健康状态的改善效果,探讨适合山区城市人群开展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措施方法.方法:采取双盲方法将1 000位山区城市体检人群随机分为中医治未病干预组.对照组各500人,对每个人进行<亚健康测量表>测评分类,中医体质辨识,以中医理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6.
中医"治未病"涵义深远,在中医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发展意义,"治未病"的中医特色以及优势,在近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思想,将进一步促进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7.
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在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系统梳理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十余年来在预防保健服务、学科理论体系构建、专业人才培养、学术平台搭建、科研体系构建、治未病文化传播与推广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同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升级版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的制定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掌纹诊病理论,论证掌纹诊病在医学诊断中的价值和中医治未病中的临床应用,检验借助掌纹诊病的各种方法,旨在拓展中医诊测能力和中医治未病的技术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介绍中医"治未病"理念及发展现状和现代健康管理的理念及发展现状,分析现代健康管理的规范化程序,提出在其中融合中医"治未病"理念的设想。方法详细介绍了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干预。结果 "治未病"理念在现代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和建设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新模式有着积极意义。结论发挥"治未病"思想在现代健康管理中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建立中医健康体检服务模式。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2015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对某事业单位职工实施中医健康体检服务前后的健康体检资料,2013年常规体检,2014、2015年增加中医健康体检服务和治未病服务。通过分析职工的满意度、生活行为方式以及体质的变化,探讨中医健康体检服务的实施效果。结果 2013年职工对健康体检服务的满意度为77.23%,2014年、2015年满意度分别为91.75%、93.06%,较2013年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4年体检结束后,针对该单位职工中医体质偏颇分布情况和饮食结构不合理、体力活动缺乏、作息不规律这3项较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开展中医养生保健宣教,2015年的生活行为方式较2014年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4、2015年体检后接受治未病服务,即中医辨体调养干预服务3个月的人群与未干预组对比,体质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中医体质辨识、四诊检查、中医经络检测、中医体检报告解读以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宣教为主要内容的中医健康体检服务模式,作为西医健康体检套餐的补充,与中医治未病手段结合后,能更好地满足人们改善亚健康、促进健康的需求,值得中医治未病工作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