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用自制的乙醇钛前驱体,运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铁掺杂二氧化钛超细晶簇,铁离子的掺杂明显增加TiO2超细晶簇的室温光谱吸收,TiO2带隙发生红移,拓宽了光响应范围,提高了光子利用率。TEM、XRD分析表明超细TiO2晶簇在乙醇中分散均匀,粒径为10nm~20nm。  相似文献   

2.
采用液相还原法,硝酸银为银源,抗坏血酸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及保护剂制备超细银粉.考察PVP添加量以及添加方式对超细银粉形貌、粒径及分散性能的影响,通过SEM,XRD以及激光粒度仪等检测手段对超细银粉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反应体系中PVP用量的增加,银粉形貌从树枝状向球形转变,分散性能变佳.当PVP加入量为硝酸银的10%(质量分数)时,可制备出球形度高,分散性能较好,平均粒径为1.15 μm的超细银粉.通过调节PVP的添加方式能够实现超细银粉平均粒径在1.1~2.1 μm之间的可控制备.  相似文献   

3.
溶胶溶剂热晶化法制备纳米TiO2微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二氧化钛溶胶溶剂热晶化法成功制备了锐钛矿型TiO2纳米微晶,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对TiO2晶型和粒径的影响,并用XRD、TEM、TG—DTG—DTA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TiO2纳米微晶粒径小、粒度均匀、热稳定性好、纯度高、单分散.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分散介质和分散剂对TiO2和SiO2-Ag混合纳米粉体在水溶液中分散的影响,采用分散相的沉降高度和分散后颗粒的粒度分布评价分散效果,得出(NaPO3)6是TiO2和SiO2-Ag粉体的良好分散剂.通过测定分散相在分散介质中ζ电位,分析分散剂的分散机制,(NaPO3)6可分别显著提高水溶液分散中TiO2和SiO2-Ag粉体表面ζ电位的绝对值,使超细混合粉体在水溶液中获得良好稳定的分散.  相似文献   

5.
TiOSO4热水解法制备超细TiO2颗粒光催化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廉价的TiOSO4为原料,通过热水解反应制备超细TiO2颗粒光催化剂,探讨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TEM,BET,TG-DTG-DTA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初步说明TiO2光催化活性与其晶型,粒径大小,比表面等微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经160℃热处理制备的TiO2粉末是球形和多孔型结构,比表面积约为170m^2/g,只有锐钛型单一晶相为无定型组成,颗粒平均粒径为20nm,其光催化活性与商业化Degussa P25 TiO2超细颗粒相近。  相似文献   

6.
采用纳米级TiO2为原料,通过固相反应法成功制备了超细层状钛酸钾(K2Ti4O9),并与微米级TiO2为原料制备所得产物相比较,以XRD、TEM、TG等表征手段考察了超细层状钛酸钾的酸交换、烷基胺嵌入特性.发现超细层状钛酸钾有利于酸交换和嵌入反应的进行,同时发现了超细层状钛酸钾的剥离特性,剥离所得纳米级片层可以制备静电组装纳米TiO2多层膜.  相似文献   

7.
膜分散沉淀法制备硫酸钡超细颗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膜分散技术应用于超细颗粒的制备过程,以氯化钡和硫酸钠为原料制备硫酸钡为例,对于膜分散沉淀法制备超细硫酸钡颗粒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将膜分散沉淀法与直接搅拌沉淀法相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反应条件下,直接搅拌沉淀法得到的颗粒成片状,粒度在0.3~1.0 μm;而膜分散沉淀法得到的颗粒球形度好,平均粒径在10~100nm。膜分散沉淀法制备硫酸钡超细颗粒粒度小,粒径分布窄,单分散性好;硫酸钡颗粒粒度随硫酸钠浓度的升高而迅速降低。在膜分散沉淀过程中无需进行搅拌。该方法与直接沉淀法相比具有能耗低、可连续操作、以及粒径可控的优点,是一种高效新型的超细颗粒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二氧化钛溶胶溶剂热晶化法成功制备了锐钛矿型TiO2 纳米微晶 ,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对TiO2 晶型和粒径的影响 ,并用XRD、TEM、TG -DTG -DTA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制得的TiO2 纳米微晶粒径小、粒度均匀、热稳定性好、纯度高、单分散  相似文献   

9.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讨论了反应过程中各影响因素对纳米TiO2粒度的影响,并设计正交实验优化出制备纳米TiO2实验条件,用透射电镜对制得的纳米TiO2粉末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以1,2-丙二醇和Co(OH)2为原料制备了超细钴粉.探讨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对钴粉粒度、形貌及分散性的影响.利用SEM、XRD、激光粒度分析仪对钴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有效地阻止钴粉颗粒的团聚和长大,并能对钴粉进行分散,其在制备过程中的作用优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1,2-丙二醇作还原剂,司班-20与吐温-80为添加剂制得的钴粉为球形,并以面心立方晶体为主,钴粉粒度分布较窄,平均粒径小于0.7μm.  相似文献   

11.
超细AlOOH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Al2(SO4)3为原料,在pH值为3.5,溶胶浓度为0.4mol/L,加入0.3%水溶性高分子分散剂,于80度下胶溶4h,制得稳定溶胶,后经5h 100-150℃热处理,制得超细AlOOH,用差热,Zeta电势,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超细AlOOH为分散均匀的似球形,平均粒度为70nm左右,还讨论了溶胶-凝胶热处理偶合法制备超细AlOOH粉末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2.
用部分中和法制备超细二氧化钛粉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部分中和法制备超细TiO2粉体,通过TEM、XRD和TG-DTA对产品进行了表征,指出水合TiO2在煅烧过程中逐步失去游离水和化合水,再形成TiO2结晶,且随着煅烧温度的上升,颗粒的粒度迅速增大.在600℃以下煅烧时所形成的TiO2颗粒为锐钛型,在800*!℃时完全转化为金红石型.  相似文献   

13.
以无机盐TiCl4为前躯体,采用溶胶 凝胶法结合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超细TiO2气凝胶,并采用XRD和TEM技术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该法,可制得流动性好的白色球形α TiO2气凝胶颗粒,其平均粒径约为20nm。  相似文献   

14.
采用均匀沉淀和直接沉淀2种方法合成了纳米TiO2,对所得产物进行了透射电镜和粒度分布的测试.结果表明:均匀沉淀法制备的纳米TiO2粒度分布均匀,团聚少,并且粒径较小,大约在20nm左右,基本呈球形;直接沉淀法制备的纳米TiO2粒度分布不够均匀,团聚现象比较严重,有较大颗粒存在,粒径在40nm左右,近似呈球形.对均匀沉淀法制得的TiO2前驱物采用不同的灼烧温度和灼烧时间,得到了不同晶型和粒径的TiO2粉体.对相同灼烧温度、不同灼烧时间的TiO2进行了XRD测试.并从均匀沉淀法制备的不同粒径的金红石型纳米TiO2中选取3种不同粒径的样品,进行了表面光电压测试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钛的乙二醇盐水解制备超细二氧化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室温下,在R(水与金属醇盐的摩尔比)为2—4的条件下,控制乙二醇钛的水解,制备了TiO2/乙二醇浆料。TEM分析表明超细TiO2粒子在乙二醇中分散均匀,粒径为5nm—l0nm;ED(电子衍射)分析说明TiO2具有晶型;紫外分析显示了该浆料能有效地吸收紫外线;通过加入特定的分散剂,可以得到稳定的浆料。  相似文献   

16.
一次氧气对氢氧焰水解制备纳米TiO2颗粒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氢氧焰燃烧合成细米TiO2时,一次氧气浓度直接影响燃烧过程性质、火焰的特征。通过调节一次氧气浓度,可以得到大小、形貌和晶型不同的纳米颗粒。在未达到化学计量比以前,φo2增加,二氧化钛一次粒子的粒度减小,粒度分布变窄,颗粒中的金红石含量显著下降。当四氯化钛进料浓度为0.47mol/m^3,φo2由0增加到0.10时,纳米TiO2颗粒平均粒径由70nm降到32nm,金红石的质量分数由0.93降到0.03。水解制备的TiO2颗粒为球形。  相似文献   

17.
应用传统陶瓷制备工艺制备了Ba0.65Sr0.35TiO3陶瓷,探讨了制备Ba0.65Sr0.35TiO3陶瓷的最佳工艺条件.用激光粒度分布仪测试预烧粉料的粒度分布,用XRD衍射仪观察陶瓷的物相结构,用SEM观察陶瓷的显微结构,用Archimedes方法测量陶瓷的绝对密度,用低频阻抗分析仪测试陶瓷的介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应用传统陶瓷制备工艺获得结构致密、性能优良的Ba0.65Sr0.35TiO3陶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050℃预烧2h,1390℃烧结2h.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陶瓷的介电常数约为4200,介电损耗约0.002,密度为5.4631g/cm^3.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液相法中葡萄糖还原Cu(Ⅱ)制备Cu2O的反应条件及其优化,结果表明:影响Cu2O粒度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NaOH用量、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反应时间和葡萄糖用量;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制备了粒度小、粒度分布范围窄的超细Cu2O,即平均粒度D﹙v,0.5﹚为2.865μm、[D(v,0.9)-D(v,0.5)]为1.202μm的超细Cu2O.  相似文献   

19.
研究钛酸丁酯水解沉淀法制备纳米TiO2粒子的方法,考察水解反应介质组成、酸碱性、回流与共沸处理,添加聚合物等反应与处理条件对所制得TiO2粒子烃径、形貌的影响。发现钛酸丁酯在碱性或中性条件下,醇水之比较小的含水量聚乙二醇的介质中水解反应,低温短时间脱除有机溶剂并经低温短时煅烧所制得的纳米TiO2粒子是由数个锐钛晶粒构成的纳米TiO2,粒子粒径小,是近似单分散外表轮廊清晰的球形粒子。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球形TiO2纳米粒子,通过离心的方法将TiO2纳米粒子从乙醇中转移到水中.在60℃下,将分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刻蚀剂NaBH4加入到TiO2纳米粒子水分散体系中,经61h的恒温刻蚀反应,制备出TiO2纳米刺球.此外,该刻蚀方法同样被应用于Au@SiO2@TiO2纳米刺球的制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动态光散射(DLS)、透射电镜(TEM)及X射线衍射实验(XRD)等方法对TiO2纳米粒子和Au@SiO2@TiO2纳米粒子及其纳米刺球进行表征,进而探索NaBH4刻蚀TiO2的机理.该刻蚀方法所需的设备和实验步骤相对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可控,较易实现大批量的TiO2纳米刺球的合成并且也适用于外壳层为TiO2的复合核壳结构纳米刺球的制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