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广元千佛崖北区崖体危岩进行现场勘察,了解了工程概况和工程地质条件,调查了危岩体位置、形态、规模等发育特征及威胁对象和危害性。根据岩体形态、结构面特征、变形迹象等特征判断了危岩体的变形破坏模式,包括滑移式、倾倒式、坠落式3种类型。同时分析探讨了内、外因对危岩体形成的作用机制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山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组成及分布、地下水分布和不良地质现象等均表现出较大的不确定性和规律性差的特征,对山区工程建设的安全进行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某工程为例,结合北京山区工程地质的特点,对山区场地建设中的岩土工程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建议山区工程须根据各拟建物的工程特性及设计条件,并结合其所处不同地质单元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勘察、设计及施工等工作,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某公路隧道洞口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及特征,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综合考虑滑坡形态及施工进度的要求,提出采取削方减载的方式对隧道洞口影响范围内的滑坡进行治理,有效保障隧道施工与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4.
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兵  陈永林 《山西建筑》2009,35(13):312-313
结合某隧道的工程概况和出口平行导坑地段的岩溶特征及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根据超前地质预报原则,阐述了各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在出口平导岩溶地段施工中的应用,通过实践证明了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武都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破坏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建立武都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典型坝段坝基的地质概化模型,采用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方法对其天然地基条件下的深层抗滑稳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试验对典型坝段的地形、地质条件,包括岩体、断层、节理等主要地质缺陷的特征进行模拟,根据岩体力学参数及软弱结构面力学参数,研制出适合武都工程地质条件的模型材料,采用超载法进行破坏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坝体、坝基以及主要断层的变形特征,探讨坝与地基整体失稳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和破坏机制,揭示影响坝基稳定的控制性因素,获得典型坝段的滑动破坏机制与稳定安全系数.在此基础上,对坝基加固处理措施进行讨论,为典型坝段的深层抗滑稳定安全评价与基础加固处理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贵州某大桥南索塔区岩溶形态及发育规律,并对南索塔区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评价,结合工程地层特征,确定了各层持力层及桩基参数,为南索塔区桩基设计提供了地质依据,指出在多墩台溶洞存在时,塔墩桩长应进入溶洞底以下适当深度。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岩土体工程特征及工程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宏观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对北京市岩土体工程性质、分布规律、地质构造及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岩土工程性质等方面将北京市地基按照工程建设条件划分良好场地区、基本良好区、中等区和较差区,并对北京市地质条件及对工程特别是地下工程建设的适宜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根据柏后小区地形地貌特征对其岩土层结构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勘察,并对工程建设将要采取的基础形式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江慧 《四川建材》2010,36(3):235-237
杭瑞国家高速湖南境凤凰至大兴(湘黔界)全段位于碳酸盐岩分布区,区内岩溶极为发育,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文章根据沿线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调查对岩溶分布规律及发育形态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影响岩溶发育的因素及岩溶发育的历史,以期能为查明区内岩溶发育特征对工程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小秦岭(陕西)金矿田Q195号矿脉深部找矿潜力的评价及对其地质、矿体、构造蚀变特征的研究分析,认为该矿脉为区内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床,其形态产出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构造带内可见多期石英脉充填,表明其存在多期成矿叠加作用;通过地球化学构造叠加晕出现的反分带现象、前尾晕共存特征推断其深部有盲矿体存在;采用激电中梯(短剖面)测量对Q195矿脉及外围的空间展布规律进行探测,根据激电异常特征在该矿脉西部及纵向延伸部位圈出一个重点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1.
王辉 《山西建筑》2012,(22):160-162
分析了不良地质的结构特征及形成原因,根据过坝公路的特点及施工程序,对不良地质条件下过坝公路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过坝公路施工管理程序作了论述,为过坝公路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2.
张慧娟 《山西建筑》2014,(21):137-138
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对盐渍土地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气候条件作了论述,分析了盐渍土溶陷性、盐胀性、腐蚀性的特点,依据盐渍土路基病害综合处理设计原则,提出了盐渍土路基病害的综合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慈母山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开挖支护技术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断层破碎带是三车道大断面隧道开挖支护施工中难度大、容易出现事故的地段.由于断层破碎带地质状况及结构受力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故支护参数的设计极为重要.本文结合慈母山一号隧道实例,根据其中一段断层破碎带的地质特征,进行了地质条件和设计支护参数的介绍与分析,运用隧道信息化施工技术为设计及施工反馈信息和提供服务,最终慈母山一...  相似文献   

14.
彭军 《山西建筑》2011,37(28):78-80
详细介绍了几种新的地基处理方法的工作原理,施工流程,工艺特征及具体施工方法,包括真空联合堆载法,高真空击密法,DDC灰土桩等,指出在进行地基处理时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因地制宜选取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步红军 《山西建筑》2007,33(27):102-103
在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顺层边坡潜在滑动面的确定方法,并采用剩余推力法进行稳定性分析,然后根据推力计算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理措施,实例分析表明,稳定性分析思路与治理设计方法具有较好的工程适用性,可为同类顺层边坡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易阳 《山西建筑》2012,(31):92-93
结合山西地区(黄土地貌地区)的土壤、岩石性质、地质条件和尾矿坝工程设计的特点,对尾矿坝的具体设计提出意见,并叙述了尾矿坝的稳定性、防渗设计等方面在工程中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杜建良  赵滇生 《山西建筑》2011,37(21):47-48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探讨了坡地建筑的地基基础设计,指出在进行复杂的坡地建筑设计时应充分利用地质勘察资料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并结合工程特点,因地制宜采用正确的方式解决沉降变形及边坡稳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志鑫  卫宏 《山西建筑》2010,36(26):90-91
在分析了滨海滩涂地区场地概况及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土钉支护方案对某深基坑进行支护,通过基坑监测数据分析,得出该支护方案的可行性,从而为同类地质深基坑支护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9.
大型洞室群围岩破坏模式的动态识别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归纳地下工程围岩破坏模式分类、分析方法和控制措施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破坏模式的分类方法。该分类方法充分考虑大型洞室群大尺寸、大高宽比和多洞室相互作用等特点,依据控制因素、破坏机制、发生条件3个层次归纳出18种典型的围岩破坏模式,给出每种破坏模式的主要稳定性分析方法和针对性控制措施等方面的建议。并进一步根据大型洞室群分步开挖过程中不断更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围岩性状,提出围岩破坏模式的动态识别、复核与调控方法。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锦屏二级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的开挖过程中围岩破坏模式识别和实时工程措施(开挖和支护)调控,实现施工过程中围岩局部不稳定性问题的识别、预测与动态调控。实践表明,该方法实用、科学和系统,可有效地指导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过程中的开挖与支护设计动态优化,避免局部不稳定性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张俊平 《山西建筑》2011,37(32):102-103
针对输电线路铁塔基础施工中,大量基础存在地质条件差、承台基础施工方量大、施工周期长等特点,详细介绍了输电线路大跨越大承台基础施工的难点、特点,在混凝土内部设置冷却循环水管及温度检测、表面养护等技术方面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