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改良阑尾手术切口76例体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阑尾手术临床多选择麦氏点切口或兰氏点切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青年病人开始对手术切口美容有了要求.我院2003~2004年随机对阑尾炎病人采用改良式腹直肌外缘切口(美容切口)手术,与传统麦氏切口做对照观察,探讨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胸膜外第十肋间切口抒肾上腺手术16例,无胸膜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对手术操作步骤和技术要点作了详细介绍。认为此切口与第十一肋间切口相比,显露清楚、操作方便、手术安全性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意义。方法前瞻性对40例Ⅰ、Ⅱ、Ⅲa期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行改良根治术,其中试验组术保留肋间臂神经,对照组不保留肋间臂神经,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上臂内侧感觉异常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时试验组和对照组上臂内侧感觉障碍发生率分别为10.0%与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掊2=10.99,P=0.003)。结论对Ⅰ、Ⅱ、Ⅲa期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时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减少患者术后疼痛综合征,提高生活质量,不增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两种腮腺肿瘤切除手术切口。方法随机分成甲乙两组各15例。甲组患者采用传统的“S”形手术切口,乙组患者采用改良的腮腺手术切口。结果甲组15例患者,33.3%出现面神经功能暂时性功能损害,13.3%出现涎瘘,13.3%出现Frew综合征。乙组患者,无一例面神经功能损害,涎瘘和Frew综合征出现。随访时间均为1年。结论两种手术切口的术野暴露无差异,但改良腮腺手术切口隐蔽,不易损伤面神经周围支,无涎瘘及Frew综合征,较传统手术切口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半月线切口径路在肾及输尿管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1992年1月~1999年7月采用半月线(腹外、内斜肌及腹横肌腱膜在腹直肌外缘融合处)切口径路行肾及输尿管手术13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132例,男58例,女74例,年龄19~73岁,平均46岁。行肾囊肿及多囊肾去顶减压术4例,肾实质切开取石术23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乳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行保留肋间臂神经手术,对照组则将肋间臂神经同时清扫,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量、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随访两组患者术后上臂感觉障碍及复发转移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清扫淋巴结数量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率为1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上臂感觉障碍为10.00%,术后1个月为5.00%,术后3个月为2.50%,术后6个月为2.50%,术后12个月无。对照组分别为52.50%、47.50%、45.50%、37.50%和27.50%。观察组术后上臂感觉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两组患者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以有效地降低术后患侧上臂感觉障碍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第3肋间小切口行心脏多瓣膜病变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3年4月~2014年4月,采用第3肋间小切口行心脏多瓣膜成形或置换手术23例,与同期23例另一组医师的胸骨正中切口多瓣膜手术进行比较,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输血率及输血量、术后疼痛指数及满意度评分等。结果小切口组在术后住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总胸引量、术后1个月疼痛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方面明显好于正中切口组[(40.4±7.1)h vs.(48.8±8.3)h,t=-3.713,P=0.001;中位数6 d(5~7 d)vs.9 d(8~14 d),Z=-5.927,P=0.000;(479.6±81.2)ml vs.(855.7±114.7)ml,t=-12.820,P=0.000;(5.1±0.9)分vs.(6.2±0.7)分,t=-4.828,P=0.000;(9.2±0.4)分vs.(7.1±0.8)分,t=10.908,P=0.000],但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长[(4.64±0.47)h vs.(4.15±0.45)h,t=3.626,P=0.001;129 min(113~153 min)vs.101 min(85~133 min),Z=-4.572,P=0.000;(87.4±13.6)min vs.(71.6±13.0)min,t=4.036,P=0.000],术后1个月射血分数低(55.7%±5.3%vs.59.4%±4.6%,t=-2.525,P=0.015)。结论与胸骨正中切口手术相比,第3肋间小切口心脏多瓣膜病变手术在多个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手术方式安全可靠,能够以较小的创伤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第12肋缘上切口上肾及肾上腺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切口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中的应用进展.方法:选取鼻中隔偏曲为局限于有一骨棘或骨嵴的患者,选择改良切口.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无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改良切口行鼻中隔矫正术,有利于节省手术时同,减轻患者痛苦,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肋间神经阻滞在腹部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腹部手术多以硬膜外阻滞为首选。我们在急症危重伴休克、饱胃、有凝血机能障碍或患强直性脊术炎等不适合行椎管内麻醉的腹部手术患者应用肋间神经阻滞,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初步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包虫病是我国西北牧区常见的寄生虫病,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体侵入人体所致。胸部包虫病的发病率在我国仅次于肝包虫病,居第2位。胸部包虫病包括肺、胸膜腔、纵隔、膈肌、胸壁、肋骨、心脏包虫等,其中以肺包虫最为多见,可呈单发或多发,可破裂扩散种植于胸膜腔内及邻近组织。胸壁、肋骨包虫病罕见,可原发于细粒棘球蚴经血液循环的寄生,也可继发于肺包虫的囊肿破裂后子囊、头节播散后的种植,临床上易误诊为胸壁结核、肿瘤等[1]。本文回顾1例胸部多发包虫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为临床上该病的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Pfannenstiel切口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中的疗效和优势.方法:随机对63例BPH患者采用改良Pfannenstiel切口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观察术后切口的愈合情况、手术平均时间,术后患者的体位、切口的疼痛、切口的张力、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采用下腹部改良Pfannenstiel切口,完全可以替代直切口,切口暴露好,张力小,感染率明显下降,并发症少,切口小而美观,对合并腹股沟斜疝者无须另取切口,可一次完成.结论:改良Pfannenstiel切口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的治疗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它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愈合速度快,出血量少,恢复快的优点,从解剖学上避免了下腹部腹直肌后鞘不完整造成的弊端,降低了切口疝的发生率;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改良小切口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R)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02年6月~2005年1月,采用改良小切口技术进行人工THR,临床应用59例,切口长度为6.5~12.0 cm,平均(9.2±0.8)cm。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在术前设计的切口下顺利完成,术中无需对周围组织过分牵拉。术后所有患者术后获得6~25个月(平均12.5个月)随访,X线检查示假体位置良好,无内外翻出现;除1例术后出现切口轻度脂肪液化经治疗痊愈外,其他患者无术后并发症;关节Harris评分从术前的平均32.5分提高至术后的平均91分。结论在术前准备充分、解剖入路熟悉的前提下,采用改良小切口技术进行人工THR确实可行,具有创伤小、愈合快、瘢痕小、外形美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微小切口腋臭根治术。方法:对2010年2月~2011年6月我科门诊腋臭患者82例,在肿胀麻醉下沿腋窝皱襞作一1.0cm微小切口,盲视下钝性分离皮瓣至设计范围,修剪皮瓣至中厚皮片厚度,随访患者6~24个月。结果:81例患者腋臭完全消失,异味残留1例,再次行此术后治愈;术后发生皮下瘀血1例,排除淤血后加压包扎,愈合良好。所有患者术后瘢痕隐蔽,外形美观。结论:本术式是一种微创、简便、安全、疗效确切的腋臭根治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鲁琳  聂智容 《护理学杂志》2009,24(14):61-61
随着神经外科手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器械在手术过程中的应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头皮拉钩是神经外科手术中用于暴露手术视野必不可少的工具.传统的头皮拉钩在尾部带环处有一弹簧及铁夹,使用时将钩子的一端拉开头皮,夹子的一端固定于托盘以暴露术野.  相似文献   

16.
2003年以来,我们采用左胸第4、7肋间联合径路对食管中、上段癌患者行食管癌根治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组共10例,男9例,女1例;年龄45~67岁,平均年龄55.6岁。食管中段癌8例,上段癌2例,均经食管胃造影、纤维胃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7.
改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合并腹腔粘连患者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改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腹腔粘连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改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合并腹腔广泛粘连的患者行胆囊切除42例。改良之处包括切口选取、拉钩的应用、术中分离暴露、Calot三角的特殊处理及“双人打结法”等。结果 42例均获成功,无术后并发症,随诊0.5—3年。结论 腹腔粘连患者的胆囊切除采用该法不失为一种减少创伤,利于恢复的可行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手术结束后,对于直径1—1.5cm的切口,为防止疝发生,通常需要缝合腹膜及鞘膜层。由于切口较小和(或)患者腹壁较厚及内脏涌向切口,显露腹膜及鞘膜会比较困难,操作也不太方便。为此,我们在2004年10月自制了腹腔镜手术切口缝合拉钩,解决了缝合腹腔镜手术切口费时费力的问题,也确保了缝合的安全。2004年10月-2005年10月在220例腹腔镜手术中应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胸廓小切口即保留胸肌的胸廓前、后外侧切口应用于食管癌手术已有数十年历史。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及胸腔镜等设备的广泛应用.胸部小切口微创技术已有了新的拓展和应用。山东省胜利油田中心医院于2003年5月至2007年12月间采用腋下胸肌不切断小切口手术治疗了127例食管癌患者。现将其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是目前治疗手段最为成熟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新辅助化疗及综合治疗观念的发展,外科手术范围渐趋缩小,伴随着外科手术技巧的不断进步、手术精细程度不断提高,病人对术后的生活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传统乳腺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