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莒县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精选种子、耕地施肥、适时晚播、化控防早衰、地膜覆盖、推广复合种植模式、实行绿色控害技术、适时收获与消除残膜等内容,以期为花生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地膜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膜覆盖比露地直播栽培更具有明显的综合优势,有保温、保墒、保肥,早播、早成熟、早上市,防旱、防涝、防草、高产、高效等优点。一般亩产在250~300kg.高产达400kg,一般增产20%以上,改善花生的品质,增加花生油和蛋白质含量。但是,覆膜花生也经常出现技术问题。如:整地不及时,土壤质地粗糙;墒情不足,播种期不适,盖膜后出苗不齐;肥料施用过量或不足,造成疯长或早衰;未喷除草剂或覆膜不严等现象。为充分发挥地膜花生的增产潜力,应采取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3.
玉米膜下滴灌在盐碱耕地的应用技术及优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参 《吉林农业》2012,(11):152
玉米地膜覆盖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上已经普及30多年,是一种成型的高产栽培技术,滴灌技术在玉米生产上推广应用是从2007年起开始提速的,目前已经形成将滴灌与地膜覆盖两种栽培形式有机结合的膜下滴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适合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高产节水栽培的玉米膜下滴灌技术的模式,稍加改进更适应吉林西部等盐碱地区玉米高产抗盐碱栽培。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花生栽培模式,制约了花生的高产。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显著提高花生产量。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增产的原因主要有:有效地保持土壤水分和养分,保持耕作层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温度,促进微生物活动有利增加光合面积,提高光合效率。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的主要技术是:注意选地、精细整地、精确施肥;认真选种、选膜和选除草剂;适时播种、覆膜和破膜;搞好田间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和及时采收。  相似文献   

5.
(续上期)第四讲高产栽培模式一、地膜覆盖栽培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虽很早就开始运用 ,但至今有很大一部分人不了解 ,有人认为是弓棚式 ,也有人认为是像育苗那样 ,待花生苗出来就把地膜揭掉 ,这完全是误解。花生地膜覆盖就是采用超微地膜覆盖花生垄畦 ,直到收获 ,植株在膜上长。应用地膜覆盖栽培花生 ,提高了地温 ,避免了雨水直接冲刷地面 ;避免养分流失和土壤板结 ,缩短了整个生育期 ,加速养分转化 ,从而提高了产量和品质。在南方采用地膜覆盖花生 ,由于使用除草剂 ,省去了夏季田间中耕锄草的劳作之苦 ,被人们称为无人看管农田 ,增产率一…  相似文献   

6.
花生是阜新市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膜下滴灌,顾名思义,是在膜下应用滴灌技术.这是一种结合了以色列滴灌技术和国内覆膜技术优点的新型节水技术.将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应用于花生种植,提升花生单产,增加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7.
花生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新技术,具有提早播种,增温保湿,保墒抗旱,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抑制杂草,防御春寒低温危害,促进早苗齐苗、早花多花、多果增产和提早上市等优点.据调查,地膜栽培花生667m2产鲜果可达400kg以上,高产田块可达500kg,6月底7月初上市,667m2产值2000多元.在地膜花生生产中,实行"三优、三防、一及时"高产高效益栽培技术,即优化品种、优化播种,优化施肥,并通过防徒长、防早衰、防病虫措施,及时收获上市以达到增产增益的目的,具体技术措施是:  相似文献   

8.
花生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新技术,具有提早播种,增温保湿,保墒抗旱,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抑制杂草,防御春寒低温危害,促进早苗齐苗、早花多花、多果增产和提早上市等优点.据调查,地膜栽培花生667m2产鲜果可达400kg以上,高产田块可达500kg,6月底7月初上市,667m2产值2000多元.在地膜花生生产中,实行"三优、三防、一及时"高产高效益栽培技术,即优化品种、优化播种、优化施肥,并通过防徒长、防早衰、防病虫措施,及时收获上市以达到增产增益的目的,具体技术措施是:  相似文献   

9.
花生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新技术,具有提早播种,增温保湿,保墒抗旱,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抑制杂草,防御春寒低温危害,促进早苗齐苗、早花多花、多果增产和提早上市等优点.据调查,地膜栽培花生667m2产鲜果可达400kg以上,高产田块可达500kg,6月底7月初上市,667m2产值2000多元.在地膜花生生产中,实行“三优、三防、一及时“高产高效益栽培技术,即优化品种、优化播种,优化施肥,并通过防徒长、防早衰、防病虫措施,及时收获上市以达到增产增益的目的,具体技术措施是:……  相似文献   

10.
<正>谷子是河北北部、山西、陕西等地的主要农作物,多年来,传统种植方法费时费工,产量较低,效益低下。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各地普遍推广了谷子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是把滴灌技术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科学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滴灌施肥的节水节肥优势配合地膜覆盖的增温保墒作用,从而达到节水、节肥、高产、优质的目的。推广应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不仅为谷  相似文献   

11.
从品种选择、选地整地与施肥、播种覆膜、田间管理、肥水运筹、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花生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旨在为花生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什么是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 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是把工程节水和覆膜栽培2项技术进行集成组装的一项农业节水综合栽培技术。五分地镇推广的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主要内容为:"一增、五推、两配套、两提早"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1."一增":合理增加密度,亩保苗4500株左右;2.五推:推广高产优质耐密品种;推广地膜覆盖;推广大小垄种植(大垄80厘米,  相似文献   

13.
膜下滴灌棉花生长中后期早衰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新疆膜下滴灌棉花生长中后期早衰的现象,阐述造成棉花早衰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早衰的措施,为优化新疆棉花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进一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纤维品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磷肥施用方法对滴灌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及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完善膜下滴灌水稻磷肥施用技术,为膜下滴灌水稻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磷肥施用方法对膜下滴灌水稻的增产效应、产量结构、氮磷钾养分阶段吸收量和分配特征的影响,以及氮磷钾肥在土壤中的移动及分布.结果表明,滴灌水稻氮、钾肥随水滴施配合磷肥40%基施+60%滴施增产39.1%;稻株氮、钾养分含量生育前期最高;分蘖期吸收氮磷钾占全生育期30.72%、19.31%和22.32%;氮肥移动性好,磷肥移动性弱,钾肥介于两者之间.滴灌水稻氮肥和钾肥可全部随水滴施,磷肥应采取滴施为主,基施为辅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旱薄地花生蓄水保墒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旱薄地花生蓄水保墒的综合措施,介绍了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轮作倒茬、选用良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化学除草、中期化控防倒、后期保顶叶防早衰等内容,以为花生在旱地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金塔县棉花膜下滴灌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是将滴灌技术与地膜覆盖技术结合,通过精准灌溉实现精准施肥、精准用药,适时为棉花提供所需的水分、养分,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一项节本增效技术。2005年金塔县引进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并进行了本地化改进、完善,2008年累计示范推广2180.8hm^2,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豫南地区地膜覆盖花生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是一种高产、高效的种植方式,比露地直播花生有明显的综合优势。该种植方式不仅能起到增温、保墒、保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根系发育,使植株生长健壮,抑制杂草,减轻病虫害,降低除草防病虫成本,而且还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据2005年正阳县汝南埠镇连片10hm2地膜花生测产,平均单产4830kg,比露地花生平均增产1380kg,增产幅度为40%。因此,全面推广地膜覆盖花生栽培技术,是实现高产稳产,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现将花生地膜覆盖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沿江高沙土地区春大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以来我所进行地膜覆盖春大豆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经两年多试验和实践,摸索出春大豆地膜覆盖技术关键是增加种植密度,增加单株荚,产加百粒重和防徒长,防早衰,防倒伏等。  相似文献   

19.
膜下滴灌技术对新疆棉花早衰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河  王婷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0):97-98
针对新疆棉花高密覆膜的特殊栽培模式,阐述了造成棉花早衰的主要原因,重点分析了膜下滴灌技术的特点及其对棉花早衰的重要影响,研究表明,膜下滴灌技术推广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棉花的早衰,给实际生产也带来了不利,因此应该重视。  相似文献   

20.
大棚蔬菜膜下滴灌全营养供给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黄瓜、草莓、番茄的盆栽和田间试验,对大棚蔬菜膜下滴灌全营养供给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膜下滴灌营养液栽培优于土栽处理,单株黄瓜鲜重较土栽提高近1倍。施用基肥比不施肥处理产量高10%左右,以施用有机肥为佳。膜下滴灌全营养供给栽培草莓产量比常规普通栽培高49.7%~66.8%。大棚蔬菜膜下滴灌全营养供给技术还能减少肥水用量和施肥、浇水的劳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