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鼻咽癌骨转移瘤的综合治疗(附1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樊卫  曾宗渊 《癌症》1998,17(4):296-297,304
目的:骨转移是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NPC常见的锭处转移部位。其临床症状如骨痛和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研究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的方法。方法:112例NPC骨转移病用内照射治疗、放疗、化疗及骨膦药物治疗和综合治疗方法,分单一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观察治疗后疼痛缓解和功能障碍的恢复情况。结果:单一方法治疗中,内照射治疗效为82%,高于放疗、化疗和  相似文献   

2.
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与食管癌术前放疗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食管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nuclearantigen,PCNA)蛋白表达对预后的影响,指导临床选择有效治疗方案,提高局部控制率和长期生存率。材料与方法1979年11月至1996年12月,164例食管癌患者接受术前放疗及根治性食管癌切除术。均为鳞状细胞癌。放疗采用前后两野垂直照射,肿瘤剂量30~40Gy,照射15~20次/3~4周。常规免疫组化链霉素亲和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方法)检测PCNA蛋白表达。结果PCNA蛋白表达呈胞核内弥散分布的棕黄色颗粒,食管鳞癌呈100%表达,阳性细胞数≤25%为低表达,>25%为高表达。放疗后高表达率高于放疗前高表达率,P=0.03;放疗前、后PCNA蛋白表达对生存均有明显影响P=0.02、P=0.03,并且放疗前、后PCNA蛋白高、低表达的预测性不一致。结论(1)食管癌放疗后PCNA蛋白表达升高,可能存在加速再增殖;(2)疗前、疗后PCNA蛋白表达的预测性不同,可指导临床选择最有效治疗方案,可作为评价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3.
探讨角质素免疫组化染色在鼻咽癌 (NPC)病理组织学分类中的作用及其在临床放疗中的意义。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985年10月~1998年3月 ,首程放疗的NPC患者122例 ,男92例 ,女30例 ;年龄15~75岁 ,中位年龄46岁。所有患者放疗前的鼻咽活检标本 ,制成3μm厚的切片 ,用SP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1.2结果观察及判断角质素阳性细胞的标准为 :癌巢内肿瘤细胞膜有棕色沉着的细胞。记数标准 :阳性程度按细胞着色强度和阳性细胞数综合进行分级 :阴性—阳性细胞数为0; —细胞着色强度淡 (棕色 )和阳性细胞数<2…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侵犯鼻腔的不同类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志雄  李德锐 《癌症》2000,19(5):463-467
目的:根据不同性质将鼻咽癌鼻腔受侵区分为两种类型,评价其对放射治疗后局部控制和远期生存等预后的影响。方法:从1989年11月至19991年7月共收治经病理证实的首程放疗鼻咽癌病人218例,87例鼻腔受侵。所有病人均行治疗前CT扫描,放疗前、中、后和每次随访都用纤维镜检查鼻咽。采用^60Co外照射,未行近距离照射或化疗。结果:60例为粘膜浸润型(MI),27全炙游离突入型(EP);两组疗疗后肿瘤残贸  相似文献   

5.
89Sr和153Sm-EDTMP治疗鼻咽癌多发性骨转移瘤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樊卫  刘枫  曾宗渊  许光普 《癌症》2000,19(6):586-588
目的 比较^89Sr和^153Sm-EDTMP治疗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多发性骨转移瘤的疗效。方法 从1997年5月到1999年3月,作者用^89Sr和^153Sm-EDTMP分别治疗NPC多发性骨转移病人45例和68例。根据治疗前后骨痛缓解和生活质量的情况决定疗效,同时比较其病灶摄取放射性变化,观察开始起效的时间,对病人血清VCA-IgA、EA-IgA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放疗后颅底放射性骨坏死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确定鼻咽癌(NFC)放疗后颅底放射性骨坏死(ORN)的CT特征以利本病的诊断。材料与方法:了例NPC放疗后长期鼻咽坏死恶臭,其中6例已随访6年以上,故局部复发已为临床所排除,作者对该7例的一系列CT片进行过细的复习。结果:在7例的冠状位CT上均具有下列诸项特征性表现的大部分,尤其其中第1项:1.颅底骨破坏异常广泛而对称,呈虫蚀样,或雕花门楣样;2.骨的表面裸露在气腔中,失去软组织的覆盖;3.有腐骨片和/或病理骨折4.被覆在骨表面的软组织中含小气泡。而在NPC局部复发者则不会见到这些表现,特别是第1项。4例在两程放疗后发生ORN,3例在单程放疗后发生ONN,前者的潜伏期仅约半年,而后者长达9到10年。结论:对于颅底ORN是可以根据其典型CT表现在生前作出诊断的。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放疗后生存十年以上42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院自1982年8月至1986年12月收治首程放疗的中晚期食管癌病人788例,现将生存10年以上的42例及放疗后生存不满10年的746例加以分析,并探讨影响食管癌放疗后远期疗效因素。1材料与方法:本组788例中,男514例,女274例。年龄32~84...  相似文献   

8.
黄国栋  邹浩元 《癌症》1998,17(5):393-394
为了探讨食管癌锁上预防照射的临床价值,我们自1987年11月至1991年10月对69例胸上段食管癌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全部为首程放疗病人,疗前无锁上淋巴结转移,全部经病理诊断为鳞状细胞癌;采用抽签法将病人分成锁上...  相似文献   

9.
鼻腔癌再程放疗疗效观察毛志达1965年6月至1982年12月,我院收治鼻腔癌放疗后复发再程放疗25例。现报道其中13例有再作病理活检证实的再程放疗结果。临床资料:男9例,女4例,年龄11~58岁。病人为首程放疗完后6月以上,原肿瘤经已消退后又重新出现...  相似文献   

10.
鼻咽癌放疗后听觉诱发电位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放疗是鼻咽癌(NPC)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大脑颞叶,脑干等也包括在常规照射野内,由此可能造成的放射性脑病是一种严重的后遗症,目前尚无客观的早期预测及检测方法。1992年9月至1993年6月,我们检测了16例NPC放疗后3~26个月病人的听觉脑干电反应(ABR),中潜伏期听觉电反应(MLR)和皮层慢反应(SVR)。在ABR中,表现为各波峰潜伏期延长,Ⅰ-Ⅴ波峰间潜伏期延长,3例被确定为脑干功能异常;MLR和SVR未见明显异常。ABR可作为预测放射性损害的客观指标之一,有助于放疗后有症状病人的鉴别诊断和对复发病人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主要治疗手段为放疗。目前Ⅰ期病人的5a生存率约为66%~80%[1],而晚期病人治疗效果一直欠佳。我院自1995年12月—1997年12月对收治的54例晚期鼻咽癌(N≥4cm)进行根治性放疗和放疗合用化疗的前瞻性临床...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放疗后局部复发再程放疗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食管癌放疗后局部复发再程放疗的探讨窦运喜,郑安平,刘金安,刘粉霞,张光彬1982年1月至1987年10月,我科共收治87例食管癌放疗后局部复发病人,行再程放疗,均随访5年以上。1材料与方法本组病人87例,男51例,女36例,年龄35至72岁,中位年龄...  相似文献   

13.
鼻咽癌病人放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郑美莲  毛志达 《癌症》1998,17(4):305-306
鼻咽癌病人放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研究郑美莲1毛志达2黄惠英2李辉梅1表1放疗前后NPC病人和健康人SOD活性比较(x±s)组别对照组NPC病人放疗前放疗后例数386363SOD活性(u/ml)1160.41±298.96523.67±170.9...  相似文献   

14.
原发灶复发性鼻咽癌再程放疗预后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曹卡加  毛志达 《肿瘤》1998,18(6):411-412
局部复发是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复发再程放疗疗效较差[1,2]。为提高鼻咽癌病人复发病人的放疗疗效,本文作者收集1989年1月~1991年12月我院住院放疗的单纯鼻咽癌复发病人70例,探讨影响再程放疗疗效的因素。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从19...  相似文献   

15.
100例食管癌后程加速放疗的研究   总被引:87,自引:20,他引:87  
评价后程加速放疗对食管癌病人的疗效。材料与方法自1991年10月至1993年5月对100例食管癌病人进行了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50例),后超组(50例)。两组包括颈段4例,胸上段35例,脾中段56例及胸下段5例。全部病人均为鳞癌。常规照射:180-200cGy/次,5次/周,总量6000cGy/6周;后程加速照射:前3周同常规组,共3000cGy/3周,第4周起,150cGy/次,日2次,间隔6小时,照射量为3000cGy/2周,总照射量6000cGy/5周。结果局控率后超组98%(49/50),常规组94%(47/50),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4%(42/50)、56%(28/50)、48%(24/50)及62%(31/50)。34%(17/50)22%(11/50),后超组明显好于常规组(P<0.01)。两组放疗副反应无差别,其主要死因是局部复发、次为出血、穿孔及远处转移,后超组死于出血、穿孔者并不多于常规组。结论后程加速照射能明显提高食管癌病人1,2,3年生存率,不增加放疗副反应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放射治疗中合并中枢神经系(centralnervoussystem,CNS)感染是放射治疗一种较严重的急性合并症。作者从1990年1月至1996年12月共收治NPC1296例,治疗中发生CNS感染17例,占全部NPC的1.3%,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7例病理均证实为NPC低分化鳞癌。男性14例,女性3例。年龄33~67岁,中位年龄51岁。NPC按1992年福州分期为Ⅱ期3例,Ⅲ期7例,Ⅳ期7例。其中CT检查4例伴有筛、蝶窦慢…  相似文献   

17.
韦雄  王岩 《中国肿瘤临床》1998,25(10):746-747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NuclearAntigen,PCNA)与鼻咽癌(NPC)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所有患者的疗前鼻咽活检标本,用PCNA抗体进行SP法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程度分为四级:0、+、++和+++级。结果:PCNA的阳性程度与NPC的T、N分期、临床分期及放疗结束时颈结残留无关,与肿瘤复发和转移呈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结论:PCNA可作为对NPC预后的判断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我科自1995年10月至1997年12月共收治鼻咽癌肺转移病人共28例,均以全肺超分割放疗一定剂量后缩野放疗推量,近期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28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性23例,女性5例,年龄20至59岁,平均年龄39.5岁。原发灶均经病理学证实为鼻咽癌,并予根治性放疗,全部获临床治愈。从原发灶确诊至肺转移时间为1至26个月。肺病灶均经胸部X线片和胸部CT诊断肺转移,且经腹部B超、骨扫描等检查,尚无其它内脏转移。其中单发灶7例,多发灶21例,转移瘤最小为0.5cm×0.5cm,最…  相似文献   

19.
卡铂加放射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配对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从1991年4月~1993年12月对收治的112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了卡铂加放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配对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本组112例均系外科医师初诊认为已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治疗前根据年龄、性别、病期、病理随机配对分...  相似文献   

20.
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材料与方法 所有病人均经临床或病理确诊为ⅢaN2期,手术治疗组为接受根治性手术及术后予根治性常规分割放疗无术前放疗史者,共71例,术后放疗剂量中位值为59(50~70)Gy/31(24~38)次,46(33~63)天,无手术组86例,其中采用非常规放疗(超分割或加速超分割)56例,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