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宽叶羌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从宽叶羌活的根及根茎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其中珊瑚菜内酯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其余8个化合物的理化数据和光谱数据与文献报道一致。  相似文献   

2.
云南羌活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羌活Pleurospermumrivulorum中首次分离鉴定了软脂酸,孕甾烯酮醇和8个香豆素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云南羌活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羌活Pleurospermumrivulorum中首次分离鉴定了软脂酸,孕甾烯酮醇和8个香豆素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羌活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本次以生物活性为导向,从正己烷提取物分离得到2个活性成分 falcarindiol (1)和phenethyl femlate(2),化合物1的活性强于化合物2。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裂叶羌活Notopterygium,incisum干燥根和根茎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溶性部位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核磁共振波谱法和质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裂叶羌活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溶性部位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镰叶芹二醇(1),O-甲基二氢镰叶芹酮醇(2),川白芷素(3),东莨菪素(4),O-甲基羌活醇(5).结论:化合物5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2~4为首次从裂叶羌活根和根茎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云南羌活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羌活中首次分离鉴定了xanthotoxin,xanthotoxol,8-(3-chloro-2-hydroxy-3-methyl-butyloxy)-psoralen和一双呋喃香豆素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羌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从羌活的乙醚提取部分分离鉴定了佛手柑内酯,异欧芹属素乙,去甲呋喃羽叶云香素,佛手酚,羌活醇,羌活酚,脱水羌活酚,花椒毒酚,佛手柑亭,苯乙基阿魏酸酯,对羟基间甲氧基苯甲酸,阿魏酸和娠烯醇酮等13个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羌活化学成分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张鹏  杨秀伟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4):2918-2918
目的:进一步研究裂叶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干燥根茎和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NMR和MS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裂叶羌活干燥根茎和根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白菖蒲脑(1)、孕甾烯醇酮(2)、β-谷甾醇(3)、香柑内酯(4)、佛手酚(5)、蛇床素(6)、异欧前胡素(7)、佛手柑素(8)、去甲呋喃羽叶芸香素(9)、紫花前胡苷元(10)、7′-O-甲基异羌活醇(11)、羌活醇(12)、异羌活醇(13)、栓翅芹烯醇(14)、苯乙基阿魏酸酯(15)、茴香酸对羟基苯乙酯(16)、反式-阿魏酸(17)、紫花前胡苷(18)、蔗糖(19)、γ-甲氧基异丁香酚(20)、3,4,5-三甲氧基-反式-桂皮酸(21)、对甲氧基-反式-桂皮酸(22)、4-乙酰氧基-3-甲氧基-反式-桂皮酸(23)和对羟基-反式-桂皮酸(24)。结论:化合物1,14,20~24为首次从裂叶羌活根和根茎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倍半萜类化合物,化合物14为6,7-呋喃型香豆素,化合物20~24为苯丙素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吴秀稳  杨秀伟 《中草药》2020,51(13):3383-3392
目的研究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的香豆素类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采用硅胶、HPLC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共振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炎症反应模型,考察羌活中香豆素类成分对炎症反应模型一氧化氮(NO)生成的影响。结果从羌活甲醇提取物分离得到24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欧前胡素(1)、川白芷素(2)、补骨脂素(3)、香柑内酯(4)、茵陈素(5)、欧芹酚(6)、5-去氢羌活醇(7)、环氧脱水羌活醇(8)、7″-O-甲基异羌活醇(9)、佛手柑素(10)、7-异戊烯氧基-6-甲氧基-香豆素(11)、栓翅芹烯醇(12)、羌活醇(13)、去甲呋喃羽叶芸香素(14)、异羌活醇(15)、蛇床夫内酯(16)、6-异戊烯氧基伞形花内酯(17)、紫花前胡苷元(18)、异虎耳草素(19)、紫花前胡苷(20)、前胡苷V(21)、前胡苷I(22)、印枳苷元-11-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23)、羌活苷(24)。化合物7~10、13和15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NO生成活性最强,最大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为8.50~35.12μmol/L。结论化合物7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17为首次从羌活中分离得到;C-5位上具有多烯烃结构的香豆素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NO生成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10.
刘文武  蒋晓文  张帅  祖宇欣  赵庆春 《中草药》2019,50(6):1310-1315
目的研究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中的香豆素类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重结晶、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柱色谱以及制备HPLC等多种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波谱学方法鉴定结构,并采用DPPH法和ABTS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从羌活70%乙醇提取物中的二氯甲烷萃取层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佛手酚(1)、中甸前胡素(2)、镰叶芹二醇(3)、苯乙基阿魏酸酯(4)、丝立尼亭(5)、拱当归素(6)、羌活酚(7)、紫花前胡苷元(8)、(+)-cis-khellactone(9)、水合氧化前胡素(10),并经2种不同的方法测试了这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论化合物2、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经DPPH法和ABTS法测试发现化合物1和7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构效关系分析发现5位上具有-OH,多烯烃结构的呋喃环香豆素具有比其他香豆素类化合物更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青海道地药材羌活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羌活是一种重要且常用的传统中药材,是青海省道地药材,曾被视为濒危植物.开展人工栽培研究,对保护生态环境和药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种植基地选择、播种、田间管理、采收与初加工4个方面介绍了羌活的栽培技术,为该药材深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薄层扫描法测定羌活中紫花前胡甙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3种不同产地的羌活中的紫花前胡甙进行含量测定,相关系数为0.9997,加样回收率为97.5%,RSD为1.96%。  相似文献   

13.
不同采收时间的羌活相同部位挥发油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羌活进行不同采收时间的挥发油含量考察,分析近年来市场上多次出现不合格羌活挥发油的主要原因,为羌活的内在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005年版药典方法对野生和人工栽培的羌活进行不同采收时间的挥发油含量比较。结果:采收时间不同,挥发油含量区别较大,尤以秋末采收的含量较高。结论:提前采挖是导致市场商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大量采挖使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导致产品质量大幅下降。要使羌活挥发油含量符合标准规定,应适时采收,同时建议适当降低药典对羌活中挥发油含量的标准规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复方羌活口服液进行解热抗炎的药效学研究。方法:以灌胃法给药,观察复方羌活口服液对静脉注射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的家兔体温和足跖注射鸡蛋清注射液的大白鼠足跖厚度的影响。结果:复方羌活口服液与原剂型煎剂在解热、抗炎方面效果基表一致。结论:将复方羌活煎剂改制成口服液是可行的,制备工艺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研究羌活及宽叶羌活的挥发性成分。方法:收集羌活(Notopterygium inchum)及宽叶羌活(N. franchetii)10个批次的样品,包括羌活及宽叶羌活的栽培品各1个批次;四川和甘肃野生品8个批次。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提取挥发油成分,采用GC-MS技术,分析不同批次样品的挥发油成分。结果:鉴定出包括单萜、倍半萜以及非萜类共97个化学成分。化学成分相对含量的计算结果显示,α-蒎烯(25.39%~41.68%),β-蒎烯(19.34%~40.95%)和柠檬烯(4.59%~11.99%)为羌活及宽叶羌活挥发油的主要成分。野生羌活和栽培宽叶羌活中α-蒎烯的相对含量高于β-蒎烯;野生宽叶羌活中β-蒎烯相对含量高于α-蒎烯。贮存1年的羌活饮片中β-蒎烯的含量明显低于当年采收的样品。采用SIMCA-P+11.5软件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甘肃产羌活和四川产羌活差异不明显;当年采收的样品和贮存1年的样品明显聚为2类。结论:该研究显示贮存对羌活挥发油中主要成分存在影响;研究还揭示了羌活的野生、栽培品挥发油成分的差异。为不同品种的羌活的挥发油药理活性比较提供化学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6.
ICP-MS用于羌活药材亲缘关系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6个具有代表性的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羌活药材中无机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通过数学统计软件分析,确立不同采收期羌活药材无机元素含量差别和不同产地羌活药材的亲缘关系,为建立中药微量元素与药效之间的关系打下一定的基础。方法:药材经微波消解仪消解处理后,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对其微量元素进行检测。结果:测得羌活药材质荷比在2~260之间元素含量。结论:经数学软件统计后,以59种经过筛选的无机元素作为特征值,聚类统计后得不同采收期药材无机元素对羌活药材含量差异影响不大,但不同产地对羌活药材含量差异影响较大。本溪和贵州产的羌活药材被聚为一类,其次是湖南产羌活,再次是新疆伊犁产,丹东、四川产的羌活药材被聚为另一类。通过相关文献查阅和调研,湖南、新疆伊犁、本溪和贵州产的羌活药材亲缘关系较为接近,丹东和四川产的羌活药材亲缘关系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7.
经硅胶柱层析,制备薄板层析分离,化学分析和光谱鉴定,从羌活的石油醚提取部分分离并鉴定了β-谷甾醇、油酸、亚油酸、哥伦比亚甙元、娠烯醇酮和阿魏酸6种化学成分。娠烯醇酮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痹证初起以风寒湿阻滞经络为见证者的中医治疗阐述自己的临床见解,可供临床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9.
羌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中药羌活的50%乙醇可溶部分中,分离鉴定了哥伦比亚甙、胡萝卜甙、λ-氨基丁酸、天门冬氨酸、亮氨酸。其中3种氨基酸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